- 年份
- 2024(13910)
- 2023(19839)
- 2022(16749)
- 2021(15622)
- 2020(13095)
- 2019(29730)
- 2018(29459)
- 2017(56402)
- 2016(30970)
- 2015(34729)
- 2014(34995)
- 2013(34735)
- 2012(32134)
- 2011(28709)
- 2010(29152)
- 2009(27412)
- 2008(27406)
- 2007(24528)
- 2006(22136)
- 2005(20336)
- 学科
- 济(127953)
- 经济(127774)
- 业(106071)
- 管理(103764)
- 企(93477)
- 企业(93477)
- 方法(50315)
- 财(47292)
- 数学(39831)
- 数学方法(39418)
- 农(38159)
- 中国(36740)
- 业经(36120)
- 制(30338)
- 地方(29279)
- 务(28063)
- 财务(27979)
- 财务管理(27918)
- 学(26621)
- 企业财务(26525)
- 农业(25823)
- 理论(23658)
- 和(22905)
- 技术(22664)
- 税(22285)
- 体(22110)
- 银(21676)
- 银行(21621)
- 贸(21452)
- 贸易(21435)
- 机构
- 学院(441516)
- 大学(439745)
- 济(175683)
- 经济(171772)
- 管理(171716)
- 研究(149426)
- 理学(146011)
- 理学院(144343)
- 管理学(142087)
- 管理学院(141277)
- 中国(116465)
- 京(95916)
- 财(94745)
- 科学(90938)
- 所(76375)
- 农(73884)
- 财经(70538)
- 江(69993)
- 研究所(68022)
- 中心(67297)
- 业大(63817)
- 经(63718)
- 北京(61165)
- 农业(57564)
- 范(57099)
- 师范(56547)
- 州(55489)
- 院(54397)
- 经济学(52065)
- 财经大学(51674)
- 基金
- 项目(285036)
- 科学(223783)
- 研究(212046)
- 基金(204943)
- 家(177557)
- 国家(175951)
- 科学基金(151283)
- 社会(132867)
- 社会科(125723)
- 社会科学(125691)
- 省(112264)
- 基金项目(108091)
- 自然(96925)
- 教育(96599)
- 自然科(94610)
- 自然科学(94587)
- 划(93438)
- 自然科学基金(92899)
- 编号(87669)
- 资助(83944)
- 成果(72707)
- 重点(63559)
- 发(62784)
- 部(62470)
- 课题(60974)
- 创(60475)
- 创新(55938)
- 制(54885)
- 项目编号(54271)
- 国家社会(54111)
- 期刊
- 济(208857)
- 经济(208857)
- 研究(140354)
- 中国(97549)
- 财(78730)
- 农(69010)
- 管理(68385)
- 学报(67782)
- 科学(62522)
- 教育(51691)
- 大学(51618)
- 学学(48573)
- 农业(46978)
- 融(42535)
- 金融(42535)
- 技术(38950)
- 业经(35452)
- 财经(35279)
- 经济研究(31995)
- 经(30148)
- 问题(26774)
- 业(25631)
- 技术经济(21879)
- 财会(20811)
- 现代(20805)
- 图书(20757)
- 版(20599)
- 科技(20470)
- 理论(20267)
- 务(20146)
共检索到691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长安 彭冬冬
我国分税制财税体制存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财权和事权上的不匹配问题,由此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土地财政"。大量资源流入不动产领域,不利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该文利用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现行的财税体制与"土地财政"显著地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率。此外,该文还发现,分税制与"土地财政"对制造业发展的抑制作用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有较大差异。在中东部地区,金融危机以后这种抑制作用表现较明显,而在西部地区,金融危机以前这种作用较弱。该文建议对资本利得和资产持有征税,将资本重新导入到制造业领域,同时还要重新统筹分配财税收入。
关键词:
分税制 土地财政 制造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计毅彪 杜一敏 谭文
一、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绩效的实证分析(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激励功能分析。为了研究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激励功能,我们引入收入弹性的概念(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率/GDP增长率),分别测算分税制改革前后的财政收入弹性。如果财政收入的弹性系数越大,则表明财政体制越有利于促进财政收入的增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俊培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下简称"财政体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制度,由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三部分构成,其中税收制度是基础。传统税收理论忽视不同税种收入隐含不同的支出要求,忽视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认为,不同税种收入隐含了不同的支出要求;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概念以及各自相对独立的制度安排,这有利于财政体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税负应是中央税安排的前提而不是事后的统计结果;地方税是在中央税体系下根据受益原则设置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保证税收中性和预算中性的最后一道防线。税收问题的研究不应该是孤立的,必须要和财政体制联系起来。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体制 税收制度 大数对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阮宜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其发展的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建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改革和发展的必然。分税制的基来框架是按税种划分收入,中央集中必要的财力,分设税务机构,分别征税,中央对地方实行转移支付制度,这种框架是在公共财政理论的基础上确立的,遵循了市场经济原则。但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构筑的基本框架还只是粗糙的,初步的,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待于继续改革,不断完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一、简单反思:1994年分税制改革留下的“缺憾”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创新,选择了“渐进式”改革路径,仅仅是初步搭建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框架。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当年的许多改革内容并未能一次到位,而是采取了带有变通性或过渡性的办法。这个框架只是勾勒了一个大致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994年实行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以来,郑州市政府和财税部门积极执行上级政府各项改革措施,认真贯彻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不断更新理财观念,大胆探索,努力进取,使分税制财税体制运行取得很大成功。一、运行情况及成效(一)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分税制改革调动了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玉玲
从对"分税制"、"分级制"概念的剖析开始,探讨由分税制向分级制财政管理体制转变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原则、核心和内容等方面分析分级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优化思路,包括明确"事责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以真正的分级预算为核心;内容方面,则要兼顾财政支出与收入两方面,分税、分费、分租(利)、分债,并以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各级政府的相互联系。
关键词:
分税制 分级制 财政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勤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财政按照中央和省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制定推进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建立改革清单和责任落实机制,成立改革领导机构,强化改革落实和推进,先后出台60多项涉及财税改革的实施方案、制度办法和政策规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壮大地方财政实力、统筹财政资源、提升资金绩效,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勤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财政按照中央和省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制定推进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建立改革清单和责任落实机制,成立改革领导机构,强化改革落实和推进,先后出台60多项涉及财税改革的实施方案、制度办法和政策规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壮大地方财政实力、统筹财政资源、提升资金绩效,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范业骏 赵杰
关于分税制体制下地方财政职能的探讨范业骏,赵杰一、新体制下的地方财政职能为了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央推出了税制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方案,按事权财权相对应的原则规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配关系。我们认为,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财政应具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佐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财政和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财税部门在总结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借鉴外国财政管理体制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构想和方案,并于1994年实施。一、分税制的提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1994年分税制的成功实施,较好克服了"统收统支"和"包干制"的诸多弊端,实现了从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的转变。这一重要的制度创新,历经20年的实践运行,初步构建了现代财政体系框架,奠定了市场经济制度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有关分税制的历史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为过。但受改革初始条件的约束,分税制其实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还留了个不小的尾巴。一般地,维系财政体制有效运行有三要素,即政府间事权的划分、政府间收入的划分和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文彬 刘欣
分税制就是根据各种税收的税源,按照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分工和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将税种划分为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的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的具体内容是:重新划分中央财政固定收入,地方财政固定收入和中央、地方共享收入,核定支出基数,合理确定上解和补助数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