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3)
2023(8626)
2022(7247)
2021(6803)
2020(5819)
2019(12964)
2018(13073)
2017(24089)
2016(13627)
2015(14995)
2014(15251)
2013(14700)
2012(13364)
2011(11647)
2010(11941)
2009(11547)
2008(11789)
2007(10461)
2006(9412)
2005(8805)
作者
(36016)
(30076)
(29711)
(28995)
(18970)
(14165)
(13596)
(11410)
(11216)
(11027)
(10435)
(10070)
(9897)
(9838)
(9833)
(9210)
(8946)
(8784)
(8563)
(8466)
(7773)
(7363)
(7211)
(7006)
(6861)
(6735)
(6708)
(6664)
(6047)
(5945)
学科
管理(47126)
(41859)
经济(41771)
(38918)
(35457)
企业(35457)
(32075)
(21853)
税收(20406)
(20235)
(18993)
(15605)
财务(15575)
财务管理(15530)
财政(15441)
中国(15018)
企业财务(14764)
(14496)
方法(13489)
(12578)
(12202)
体制(11562)
业经(11444)
数学(10884)
数学方法(10749)
(10709)
银行(10692)
(10066)
(9523)
金融(9516)
机构
学院(177651)
大学(177449)
(70447)
经济(68793)
管理(62908)
研究(61791)
理学(52575)
理学院(52006)
(51629)
管理学(51242)
管理学院(50888)
中国(49408)
(37821)
科学(34867)
财经(34597)
(31486)
(31057)
(30204)
中心(27572)
研究所(27196)
(26195)
财经大学(25140)
北京(24218)
(22655)
(22623)
(22504)
(22257)
业大(22181)
经济学(22098)
师范(22000)
基金
项目(108926)
科学(85202)
研究(84600)
基金(77573)
(66756)
国家(66169)
科学基金(56421)
社会(53149)
社会科(50245)
社会科学(50236)
(42479)
基金项目(39991)
教育(39700)
(35479)
编号(35464)
自然(33809)
自然科(32995)
自然科学(32984)
自然科学基金(32391)
成果(31966)
资助(31169)
(27235)
课题(25659)
重点(24914)
(24736)
(24242)
(23132)
项目编号(22561)
(22507)
国家社会(22216)
期刊
(86057)
经济(86057)
研究(65568)
(47648)
中国(45277)
学报(26787)
管理(25830)
教育(25764)
(24303)
科学(22266)
大学(20982)
学学(19537)
(19207)
金融(19207)
(18063)
财经(17965)
(15792)
农业(15510)
(15286)
技术(14720)
经济研究(14230)
税务(14039)
会计(12508)
业经(12312)
财会(12312)
问题(10416)
(10161)
财政(10161)
(9011)
(8678)
共检索到298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李升  冯鸿雁  
改革开放之后财政管理体制采取了各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制,但财政包干制存在各种弊端,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分税制体制运行至今,虽取得了预期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本文对分税制的改革动因、改革内容、改革效果、现存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发展方向,以供借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红霞  
财政管理体制是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这是建国以来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财政体制变革。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以其合理性、超前性得到了理论界专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广泛肯定。但是,任何一种体制的改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其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进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本文将针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继增  
分税制与财政体制改革姜继增1建国以来,我国实行了两大类型的财政体制:一是1980年以前实行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统收统支为特点的财政体制。二是1980年以后实行了以地方财政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财政体制,都是与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玲玲  冯懿男  
在对分税制改革完善历程及其对地方财力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渐进式改革的大背景下,目前不宜对分税制的基本框架做大的调整。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一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整合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均衡转移支付;二是中央政府要分享地方土地出让的收益,并建立地方税体系,重构现行房地产税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黎明  刘玲玲  王宁  
1978年以后财政体制改革沿着“放权让利”的思路,针对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的弊端,为调动地方积极性,在原有体制下实行了财政大包干的过渡体制,即1980年实行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年“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1988年“改进包干办...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红霞  刘天琦  
2013年8月1日,被称为我国税制改革"重头戏"的营改增试点正式推向全国,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央和地方的财力平衡。时隔近20年后,是否意味着新一轮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已箭在弦上?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施行,中央与地方政府收支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财权财力逐渐向中央集中,而地方财权事权严重失衡。近些年来,为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卖地为生,造成严重的土地财政依赖症,并引发地方债台高筑,甚至出现地方政府破产的风险。本文将从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营改增后对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影响,并提出新一轮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洪友  
(一)初步确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平均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财政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加之税收结构变化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全国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支水平均较低,“两个比重”逐年下降。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公共品供求缺口不断拉大、且显性化,财政收入相对量的下降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及其相应的财政支出责任范围过宽的矛盾,使得各级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和县级财政一直处于“紧运行”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地区间财政经济发展差距呈不断拉大的趋势,连续实行了十几年的财政包干制,又形成了较为明确具体、稳定的地方既得利益,加之中央财...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奚昌颐  
关于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奚昌颐1994年,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已进入运行阶段,由于采取的是循序渐进、双轨并行的过渡办法,对既得利益没有作大的调整,多数地方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可以说已经实现了顺利转轨,实现财政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重大转换。双轨并行表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海军  郭希林  
一、我国实施分税制的 改革进程 自1994年1月我国政府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一般而言,这种财政体制是指在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将不同的税种、不同的税收权限、不同的税收收入分别划归不同级别的政府管理和支配,并辅之以转移支付制度而形成的一种财政管理体系。目前世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工  
分税制财政体制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施的一种规范的制度,由于它具有稳定性、协调性和制衡性的特点,使其能有效地调节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因而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宏宝  
分税制财政体制两个改革目标是一脉相承的财政理念,"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改革目标更多的是从整体上体现了社会与政府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而"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改革目标则更侧重于政府间财政关系,并间接提供了解决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存在的"点菜"与"买单"间矛盾的经济途径。事权、财权、支出责任与财力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概念。事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义务,也是政府保障个人偏好转换为集体偏好的权利;财权是社会对财富享有权的让渡,也是政府获得收入的权利;事权与财权本质上都是社会公众的意愿表达,政府权利则是这种意愿表达的实现形式,政府与社会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保证了"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持续性和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计毅彪  杜一敏  谭文  
一、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绩效的实证分析(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激励功能分析。为了研究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激励功能,我们引入收入弹性的概念(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率/GDP增长率),分别测算分税制改革前后的财政收入弹性。如果财政收入的弹性系数越大,则表明财政体制越有利于促进财政收入的增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家武  张琦  舒求  李坤  
近年来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延续,更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此次改革的特色和创新在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动态调整、保障基本民生、明确改革时间表,有利于实现各级政府的权责利统一以及财政体制的规范化和法治化管理。由于此次改革难度大、涉及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合理划分财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加快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制化建设,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1994年分税制的成功实施,较好克服了"统收统支"和"包干制"的诸多弊端,实现了从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的转变。这一重要的制度创新,历经20年的实践运行,初步构建了现代财政体系框架,奠定了市场经济制度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有关分税制的历史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为过。但受改革初始条件的约束,分税制其实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还留了个不小的尾巴。一般地,维系财政体制有效运行有三要素,即政府间事权的划分、政府间收入的划分和转移支付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