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7)
- 2023(6883)
- 2022(5861)
- 2021(5530)
- 2020(4653)
- 2019(10482)
- 2018(10446)
- 2017(19608)
- 2016(10938)
- 2015(11868)
- 2014(11909)
- 2013(11777)
- 2012(10619)
- 2011(9181)
- 2010(9450)
- 2009(9262)
- 2008(9733)
- 2007(8395)
- 2006(7657)
- 2005(7276)
- 学科
- 管理(41040)
- 济(34863)
- 经济(34788)
- 业(34355)
- 企(31921)
- 企业(31921)
- 财(31036)
- 税(21829)
- 税收(20388)
- 收(20213)
- 制(17091)
- 财政(15275)
- 务(14854)
- 财务(14838)
- 财务管理(14793)
- 企业财务(14095)
- 政(12526)
- 体(12174)
- 中国(12135)
- 方法(11520)
- 体制(10841)
- 业经(9748)
- 农(9475)
- 数学(9440)
- 数学方法(9345)
- 银(8849)
- 银行(8844)
- 行(8261)
- 度(7927)
- 制度(7924)
- 机构
- 大学(142572)
- 学院(141956)
- 济(60540)
- 经济(59291)
- 管理(52023)
- 研究(48511)
- 财(47003)
- 理学(43636)
- 理学院(43197)
- 管理学(42740)
- 管理学院(42443)
- 中国(39632)
- 财经(30970)
- 京(29638)
- 经(27792)
- 科学(25254)
- 所(24214)
- 江(23958)
- 财经大学(22511)
- 中心(21273)
- 研究所(20447)
- 经济学(19402)
- 北京(19223)
- 州(17670)
- 省(17608)
- 院(17472)
- 经济学院(17323)
- 农(17111)
- 范(16699)
- 师范(16572)
- 基金
- 项目(84285)
- 科学(66830)
- 研究(66653)
- 基金(61643)
- 家(52084)
- 国家(51632)
- 科学基金(44891)
- 社会(43449)
- 社会科(41182)
- 社会科学(41174)
- 基金项目(31827)
- 省(31659)
- 教育(31037)
- 编号(27461)
- 自然(26316)
- 划(26239)
- 自然科(25689)
- 自然科学(25683)
- 自然科学基金(25243)
- 成果(24987)
- 资助(24559)
- 制(23759)
- 性(19984)
- 部(19863)
- 课题(19360)
- 重点(19103)
- 国家社会(18482)
- 创(18156)
- 教育部(17856)
- 项目编号(17834)
共检索到243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志勇
未来分税制改革:一是扩大中央事权,二是财权和财力适当下移,扩大地方财权,增加可支配财力。此间必然涉及中央和地方的集权分权难题。楼继伟(2013)强调"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以中央财政为主导寻求分权与集权的最佳组合"。"法治化"对于一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任强 李林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我国当代财政演进和发展中的重大改革。本文回顾了我国分税制改革前的财政管理体制和若干现象、分税制改革的三个重要支柱及改革成效和改革后的重要探索。展望未来,应进一步将政府间财政关系蕴于政府间关系之中加以考虑,继续完善地方税体系,进一步探索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包干 事权和支出责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李升 冯鸿雁
改革开放之后财政管理体制采取了各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制,但财政包干制存在各种弊端,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分税制体制运行至今,虽取得了预期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本文对分税制的改革动因、改革内容、改革效果、现存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发展方向,以供借鉴。
关键词:
分税制 改革 效果评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梁季
1.在"最小一揽子"配套改革中积极、渐进推进省以下分税制的贯彻落实,通过省直管县、乡财县管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大面上将我国原来的五个政府层级扁平化为中央、省、市县三个层级(不同地区可有先有后),以此作为由"山重水复"变"柳暗花明"的一个框架基础。2.在顶层规划下调整、理顺中央与地方三层级事权划分,进而按照政府事务的属性和逻辑原理,合理和力求清晰地划分政府间支出责任,尽快启动中央、省、市县三级事权与支出责任明细单的工作,并在其后动态优化和加强绩效考评约束。例如,地方政府应退出一般竞争项目投资领域;经济案件司法审判权应集中于中央层级,等等。3.以税制改革为配合,积极完善以税种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宫汝凯
1998年房改以来,中国城镇房价持续快速上涨,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发现,较高的房价水平总是与较高的财政分权度联系在一起的,而较高的财政分权度又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密切相关。本文采用2000—2008年的分省面板数据,研究分税制改革背景下财政分权度对房价的影响机制,为上述假说提供实证证据。结果表明,分税制背景下逐年扩大的财政分权度是导致房价持续过快上涨的不可忽视的制度性因素。在使用了不同的计量方法、识别技术以及控制了其他潜在影响房价的因素后,本文的估计结果依然是稳健的。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财政分权 房价水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东君
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1999~2012年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是土地财政形成的重要诱因,财政分权对土地财政规模膨胀具有显著正面的激励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土地财政对中国粮食生产具有正向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地区效应差异;从粮食主销区来看,土地财政与粮食生产之间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在粮食主产区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土地财政 粮食生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东君
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1999—2011年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是土地财政形成的重要诱因,财政分权对土地财政规模膨胀具有显著正面的激励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土地财政对中国城镇化率具有正向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地区效应差异,从东部地区来看,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而在西部地区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土地财政 城镇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舒成 曹志文
采用重心理论,综合利用Arc GIS10.2与空间角度与地理距离计算软件,基于我国300多个地级市数据测算全国财政收入重心,分析了1994—2015年我国财政收入重心的移动路径,刻画了财政收入重心与几何中心的偏离态势,结论表明:我国财政收入重心与我国几何重心存在偏离,说明我国财政收入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距;我国财政收入呈现椭圆形的闭环状态,说明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东西方向上财政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应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通过经济、人口等对财政收入重心影响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干大蓉
分税制改革对县级财政的影响浅析 干大蓉中央决定从1994年起在全国全面推行分税制,这项重大改革举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关系,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县级经济是我国地方经济的重要环节,分税制改革的推行,无疑也会对我国县级财政经济的发展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梁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将步入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与此前若干轮改革类似,财税改革再次成为研讨和推进配套改革的切入点,其中又以如何认识和深化1994年以来的分税制改革为核心。近些年因现实运行中所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分税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无论如何不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玉玲
从对"分税制"、"分级制"概念的剖析开始,探讨由分税制向分级制财政管理体制转变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原则、核心和内容等方面分析分级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优化思路,包括明确"事责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以真正的分级预算为核心;内容方面,则要兼顾财政支出与收入两方面,分税、分费、分租(利)、分债,并以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各级政府的相互联系。
关键词:
分税制 分级制 财政管理体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艺明 蔡昌达
近年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逐渐陷入停滞,地方债务风险快速积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也从另一方面凸显了继续深化分税财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该文通过对比中西方分税制改革具体实践,总结了我国分税制改革成效,指出:当前分税制改革的一系列问题实质上是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两种制度之间矛盾的综合体现。后续改革深化要着力于财力与事责匹配、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理顺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更重要的是,要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型公共财政体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佐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财政和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财税部门在总结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借鉴外国财政管理体制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构想和方案,并于1994年实施。一、分税制的提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1994年分税制的成功实施,较好克服了"统收统支"和"包干制"的诸多弊端,实现了从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的转变。这一重要的制度创新,历经20年的实践运行,初步构建了现代财政体系框架,奠定了市场经济制度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有关分税制的历史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为过。但受改革初始条件的约束,分税制其实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还留了个不小的尾巴。一般地,维系财政体制有效运行有三要素,即政府间事权的划分、政府间收入的划分和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文彬 刘欣
分税制就是根据各种税收的税源,按照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分工和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将税种划分为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的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的具体内容是:重新划分中央财政固定收入,地方财政固定收入和中央、地方共享收入,核定支出基数,合理确定上解和补助数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