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0)
2023(6925)
2022(6131)
2021(5887)
2020(4902)
2019(11513)
2018(11298)
2017(21082)
2016(11887)
2015(13242)
2014(13403)
2013(13113)
2012(12156)
2011(10965)
2010(11294)
2009(11121)
2008(11338)
2007(9958)
2006(9412)
2005(9201)
作者
(31339)
(26129)
(25956)
(25481)
(16607)
(12512)
(11947)
(9951)
(9886)
(9723)
(9098)
(8861)
(8607)
(8484)
(8480)
(8163)
(7719)
(7578)
(7544)
(7468)
(6882)
(6322)
(6320)
(6089)
(6026)
(5962)
(5865)
(5762)
(5238)
(5147)
学科
(41244)
经济(41159)
管理(39139)
(33942)
(30195)
企业(30195)
(21875)
税收(20409)
(20372)
(20231)
(17569)
中国(14460)
方法(12679)
(12221)
(12019)
(11034)
财务(11002)
财务管理(10968)
业经(10775)
体制(10545)
企业财务(10400)
数学(10387)
(10220)
银行(10213)
数学方法(10184)
(9718)
(9462)
金融(9460)
财政(8268)
(7960)
机构
大学(160086)
学院(158669)
(68652)
经济(67120)
研究(58353)
管理(56803)
中国(48420)
理学(46594)
理学院(46054)
管理学(45418)
管理学院(45092)
(44029)
(34502)
财经(30990)
科学(30843)
(29697)
(27821)
(26913)
中心(26557)
研究所(25373)
北京(22984)
财经大学(22618)
(21380)
经济学(21377)
(20926)
(20864)
师范(20792)
(20722)
(19572)
经济学院(18926)
基金
项目(91338)
研究(72340)
科学(72101)
基金(65951)
(55983)
国家(55495)
科学基金(47467)
社会(46405)
社会科(43875)
社会科学(43865)
(34308)
基金项目(33716)
教育(33698)
编号(30123)
(29219)
成果(27954)
自然(27779)
自然科(27090)
自然科学(27085)
资助(26927)
自然科学基金(26605)
(24578)
课题(21771)
(21412)
(21247)
重点(21054)
国家社会(19402)
(19168)
教育部(19056)
(19028)
期刊
(86973)
经济(86973)
研究(64064)
中国(40877)
(37783)
管理(24070)
教育(23127)
(21157)
金融(21157)
(20803)
学报(20580)
科学(18946)
(16960)
大学(16587)
财经(16000)
(15846)
学学(14985)
税务(14088)
经济研究(13813)
(13737)
技术(13384)
农业(13065)
业经(12184)
问题(11031)
(10582)
国际(10506)
会计(9773)
财会(9269)
理论(8745)
世界(8087)
共检索到282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海涛  
财政体制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交汇点。1992年着手设计、1993年准备、1994年实施的税制改革和分税制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奠定性的改革。经过分税制20年改革,我国财政"两个比重"基本稳定,中央宏观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地方政府财政理财和财政改革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抑制通货膨胀、平抑经济波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分税制改革20年的实践证明,受制于客观条件,分税制改革后出现的许多新问题亟需解决。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俊福  
20年前的分税制改革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既有可喜的成就,也有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应站在国家治理层面进一步推进新一轮税制改革,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敏杰  
本文将分税制改革的目标界定为稳定的中央地方财政分配关系、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经济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量比重、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经济、促进区域财力均等化、国家财政职能的转变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六个方面,认为目前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基本理顺,财政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量比重不断上升,全国统一市场经济基本建立,区域财力均等化基本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得到了基本保证,但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功能还未能建立,并应当成为未来改革的主要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兴罗  刘孝诚  
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自实施至今已满20年,a"分税制"财政改革初步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基本框架,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当时中地收支失衡的严重问题,但是,从实施以来的过程观察,"分税制"在自身存在诸多缺陷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些新的财政问题。回顾和反思已走过20年历程的"分税制",对于完善我国当前的财税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罗志恒   晁云霞  
在分税制改革三十周年之际,回顾总结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剖析当前财税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回顾和总结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经验,提出准确理解分税制的四点认识,分析了目前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革方向。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仍不清晰、地方实际支出责任过重、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不合理、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未来改革方向:一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避免政府职能无限扩张引发的政府支出责任持续膨胀;二是强化中央政府职责,加大垂直管理力度,上收部分事权和支出责任,避免地方政府支出责任过重;三是完善税收体系,稳定宏观税负,进一步优化政府间收入划分,重新认识地方税体系;四是明确转移支付定位,尤其是厘清共同事权转移支付的定位,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力  
今天,我们举行座谈会,纪念1994年税制改革20周年,对中国国际税收走向现代化进行回顾与展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的改革,成就巨大,影响深远。在1994年税制改革走过20年后,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又迎来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开启,特别需要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以推动新一轮税制改革顺利完成。第一,税制改革20年是中国税收发展的"黄金期"。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的形势下展开的。通过这次整体性、结构性的全面税制改革,初步确立了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红艳  沈坤荣  
以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分税制改革20年实践,结果表明:间接税为主的"效率型"税制结构显著降低了经济增长绩效,且这一消极效应在体制背景下得到了强化;宏观税负的负面经济增长绩效正逐步累积;现有税制安排弱化了分税制体制本身所带来的正向增长效应;投资的增长绩效尚未全面释放;人口红利的经济绩效渐进衰竭;教育环境的改善则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广义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国亟待通过优化税制结构,调整宏观税负水平,重塑体制激励框架,重构新一轮经济增长动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谷成  曲红宝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税制结构逐步优化。同时,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对非税收入的依赖不断强化、转移支付资金配置效率不理想等问题。未来的改革应当在保证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和财力的基础上,减少转移支付对资源配置的扭曲效应并改善均等化职能,采用税率分享制,使中央以下各级政府能够与中央政府相对平等、规范地分享某些大型税基的课税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平  
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税收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的改革,成就巨大,影响深远。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迎来了新一轮的税制改革,在此时刻,特别需要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以完成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楼继伟  
回首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在朱镕基主持下,1993年拉开序幕的持续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这一轮改革涉及价格、财税、金融、外贸、投资、企业、社会保险、住房、农业等多个领域,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①综合配套、整体性的改革。其中,1993年准备、1994年全面推开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作为这一轮改革的启动部分,奠定了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财政制度框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禄晓龙  张荐华  
基于1994-2011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对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成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分税制改革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效果也具有结构差异性和区域非对称性的特点;由于分税制改革不彻底,中央实际的宏观调控能力相对有限,区域间财力的差距也相对扩大,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我国需要从顶层设计层面来优化税权结构和转移支付制度,以完善现行的分税制财税管理体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刘薇  
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三十年之际,本文概述这一改革对中国经济社会转轨全局而言从“行政性分权”到“经济性分权”的里程碑意义,以及分税制改革必要性的基本依据,其对开创公共财政转型新轨道的支撑,并考察了1994年改革的过渡色彩,后续深化改革的成效与不足,特别是对主要的突出现实问题——基层财政困难、地方隐性负债和“土地财政”短期行为的成因,作了重点辨析论述,强调必须坚持分税制大方向,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最终使省以下分税制落实,进而系统化提出今后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重点。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家龙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其通过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责任,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加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未来分税制改革过程中,政府需要完善税收立法,明确各级政府的税收权利和责任,增强税收制度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比例,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推动税收征管体系现代化,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服务质量,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昕  
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几个问题许昕我国的财政体制,从1980年到现在,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改革。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又称“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1...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海涛  
从1994年到201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位,财政收入接近13万亿元,分税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也积累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突出、地方债务风险凸显、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政府在稳增长、促就业和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之间腾挪的空间日益减小,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常态"特征明显。2014年之后,我国将进入"后分税制改革时代"。节能减排、应对国际危机、反恐等国际性公共产品的出现,我国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