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93)
2023(20533)
2022(17788)
2021(16773)
2020(14348)
2019(32887)
2018(32661)
2017(63135)
2016(34609)
2015(38803)
2014(38722)
2013(38134)
2012(34790)
2011(31177)
2010(31624)
2009(29522)
2008(29472)
2007(25734)
2006(22907)
2005(20269)
作者
(100984)
(83642)
(83297)
(79491)
(53171)
(40305)
(37824)
(32761)
(31682)
(30162)
(28402)
(28237)
(26840)
(26646)
(26250)
(25860)
(25188)
(24897)
(24224)
(23945)
(20913)
(20858)
(20615)
(19144)
(18911)
(18675)
(18602)
(18587)
(16971)
(16452)
学科
(132464)
经济(132277)
管理(104284)
(97413)
(82435)
企业(82435)
方法(63592)
数学(55783)
数学方法(54921)
(47613)
中国(36983)
(35717)
(31529)
业经(29685)
(28431)
(26926)
财务(26831)
财务管理(26758)
企业财务(25366)
(24944)
贸易(24931)
地方(24739)
(24206)
农业(23030)
理论(22889)
(22699)
银行(22624)
(22242)
(21603)
(21426)
机构
大学(490897)
学院(489069)
(192304)
经济(188116)
管理(187829)
理学(162618)
研究(161985)
理学院(160759)
管理学(157449)
管理学院(156560)
中国(122019)
(104636)
科学(101664)
(101330)
(82888)
(82712)
财经(77129)
业大(75366)
研究所(74557)
中心(73069)
(72989)
(69867)
北京(66173)
农业(65285)
(62022)
师范(61296)
经济学(58662)
(58587)
(58041)
财经大学(57111)
基金
项目(328530)
科学(256483)
基金(237888)
研究(234687)
(209607)
国家(207905)
科学基金(177324)
社会(146768)
社会科(139131)
社会科学(139094)
(128109)
基金项目(125104)
自然(117541)
自然科(114821)
自然科学(114787)
自然科学基金(112707)
教育(109596)
(108521)
资助(99861)
编号(95142)
成果(77834)
重点(73989)
(72254)
(68485)
(68019)
课题(66087)
创新(63559)
科研(63445)
教育部(61739)
大学(61297)
期刊
(207729)
经济(207729)
研究(147055)
中国(95239)
学报(83367)
(81986)
(73746)
科学(72108)
管理(69351)
大学(62848)
学学(59374)
教育(53796)
农业(49699)
(42851)
金融(42851)
技术(42294)
财经(37994)
经济研究(34420)
业经(33503)
(32424)
问题(27163)
(25456)
统计(24555)
(24336)
技术经济(22895)
科技(22844)
理论(22511)
(22325)
图书(21979)
(21684)
共检索到724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董根泰  
本文采用ARDL模型边限检验方法考察了我国1952~2010年财政收支历史数据,结果发现分税制改革对我国财政收支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分税制前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均呈现"收支互相影响"双向因果关系;分税制后国家财政呈现"以收定支"单向因果关系,地方财政却呈现"以支定收"单向因果关系;中央财政无论是分税制前还是分税制后都始终呈现"收支相互独立"无因果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涛  
本文以我国1990~2011年间财政收支数据为样本,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其结果构建了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财政收支对货币政策及经济发展指标的影响,并对我国财政收支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旭明  
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均衡方面相关性不显著,但是在短期均衡上存在相互关系。财政收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能够促进财政支出的增长,但是这种积极作用是逐渐形成,并不能迅速发生效果。为了保证财政收支效果,促进经济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董根泰  
采用边限检验对我国财政收支的长时间序列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952~1980年间我国财政收支存在"双向因果"的长期均衡关系;1981~1994年间财政收支关系难以判定;而1995~2009年间存在"以收定支"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来看,财政调控应着力控制财政收入过快增长,进行适度减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晓兰  金博涵  李铮  
财政可持续性要求硬化地方预算约束、保持财政收支之间互动性,本文采用面板VAR模型基于2007-2015年省级层面的财政收支数据,分析省级政府的财政收支互动关系,从而寻求加强收支互动关系来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的路径。研究发现:第一,总体来看,地方财政自有收入同公共财政支出之间并不存在互动关系,反而转移支付的增加会显著增加政府开支;第二,税收收入的增加会促进地方政府的支出膨胀倾向而其减少未必会降低政府的开支;第三,非税收入的变动不影响公共财政支出,但政府却会通过寻求非税收入的扩张来减轻支出增加的压力;第四,分样本的实证表明,财政自给度是决定收支互动关系的关键因素。最后,本文给出的政策启示是通过完善财政分权制度和财政管理规则去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增强我国地方财政自给度和财政收支互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城彬  孙玉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预算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央地关系改革)。然而,迄今为止,这三方面的改革进程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是进展最缓慢的,甚至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提出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最初设计方案越走越远。如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依旧不明确,导致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从而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融资平台的不规范发展、预算外收入等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甚者,改革进程有倒退的风险,即从"分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城彬  孙玉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预算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央地关系改革)。然而,迄今为止,这三方面的改革进程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是进展最缓慢的,甚至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提出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最初设计方案越走越远。如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依旧不明确,导致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从而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融资平台的不规范发展、预算外收入等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甚者,改革进程有倒退的风险,即从"分税"的改革路径回到"分钱"的路径上来。阻碍改革进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历程,其次通过分析我国政府间财政收入、支出、转移支付结构以及事权划分等数据描述了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存在的问题,最后相应地提出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下一步改革方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童锦治  孙健  陈庆雄  赵川  
本文选取1994年以来各省的面板数据,基于ECM(误差修正模型)对比分析了我国整体及各地区税收收入与GDP增长、产业结构和进口额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为逐步降低税收收入对GDP增长的依赖,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我国税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霍克  丁伟  
一、问题的提出在《中国财经报》2005年4月5日关于转移支付专题的编者按中,提出了“转移支付制度的薄弱与不规范是导致地区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为对此观点寻求较为严密的实证依据作以支撑,经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发现,马栓友、于红霞所撰写的发表于《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的《转移支付与地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华春  刘清杰  
通过选用1950年-2015年之间财政收支时间序列数据,应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财政决算收入与决算支出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得出财政收支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收入引起支出,这与中国以收定支的预算编制原则相适应。为推进中国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本研究以差分序列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为基础,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拟合方程,选择对财政收入进行分析预测,寻求最优模型并提供较准确的预测效果,为财政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编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提供参考依据;未来财政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华春  刘清杰  
通过选用1950年-2015年之间财政收支时间序列数据,应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财政决算收入与决算支出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得出财政收支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收入引起支出,这与中国以收定支的预算编制原则相适应。为推进中国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本研究以差分序列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为基础,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拟合方程,选择对财政收入进行分析预测,寻求最优模型并提供较准确的预测效果,为财政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编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提供参考依据;未来财政收入增速趋缓的预测结论表明中国以民生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建设正在发生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育红  李广泳  张效娟  
文章在居民最优消费行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导出了动态面板回归计量模型,对我国1985~2010年间30个省市的三类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基础设施公共投资支出当期对居民消费有抑制作用,滞后一期对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但是表现程度在1995年存在明显的分界;教育医疗等保障性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也是抑制的,对中西部地区的抑制效果更甚,1995年之后抑制作用更明显;行政管理费用对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而且对西部地区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现高于东中部地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丽芬  李玉山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真实GDP增长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货币供给M2增长率、零售物价指数变化率等4个变量的VAR模型,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动态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模型设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发现在我国不存在简单的财政货币政策的互补或替代关系,而是存在一种非对称性的关系,即扩张的货币政策伴随着收缩或稳健的财政政策,而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被动扩张的货币政策,表现形式取决于具体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冲击形式。同时,文章也得到其他一些结论,并认为,要增强政策的效率,必须强化央行的独立性,在现阶段需要严格控制赤字财政政策,以减少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可  温海滢  
文章采用非参数检验和数据结构突变检验的方法,对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变量在分税制改革前后十年的平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基本建设支出结构与改革之前没有显著的差异,而支农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的结构分布则具有明显的差异,其结构的整体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干大蓉  
分税制改革对县级财政的影响浅析 干大蓉中央决定从1994年起在全国全面推行分税制,这项重大改革举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关系,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县级经济是我国地方经济的重要环节,分税制改革的推行,无疑也会对我国县级财政经济的发展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