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0)
2023(9759)
2022(8226)
2021(7905)
2020(6542)
2019(14945)
2018(14726)
2017(27868)
2016(15275)
2015(17087)
2014(16996)
2013(16981)
2012(15742)
2011(13972)
2010(14071)
2009(13324)
2008(13735)
2007(11828)
2006(10661)
2005(10057)
作者
(39355)
(33010)
(32817)
(31865)
(21050)
(15723)
(15009)
(12580)
(12486)
(11906)
(11651)
(10960)
(10947)
(10882)
(10690)
(10242)
(9876)
(9597)
(9333)
(9279)
(8581)
(7889)
(7861)
(7585)
(7546)
(7414)
(7391)
(7179)
(6583)
(6522)
学科
(58892)
经济(58797)
管理(49458)
(44355)
(36755)
企业(36755)
(36269)
方法(23514)
中国(21937)
(21935)
数学(21058)
数学方法(20945)
税收(20480)
(20304)
(20248)
(16878)
(16441)
财务(16415)
财务管理(16367)
财政(15741)
企业财务(15575)
(14172)
(12968)
业经(12863)
(12802)
银行(12794)
(12767)
贸易(12760)
(12576)
体制(12320)
机构
大学(211096)
学院(207425)
(99310)
经济(97712)
研究(76316)
管理(75197)
理学(63599)
理学院(62917)
管理学(62302)
中国(62083)
管理学院(61879)
(61334)
(44812)
财经(43202)
科学(39347)
(39326)
(37977)
经济学(33584)
研究所(33105)
中心(32807)
财经大学(31902)
(31570)
经济学院(30203)
北京(29400)
(27299)
(27011)
(24875)
师范(24703)
(23510)
业大(23034)
基金
项目(127327)
科学(101618)
研究(98319)
基金(96136)
(82564)
国家(81919)
科学基金(70141)
社会(66823)
社会科(63525)
社会科学(63510)
基金项目(49018)
教育(45004)
(44423)
自然(40736)
自然科(39808)
自然科学(39798)
资助(39749)
自然科学基金(39140)
(38243)
编号(37978)
成果(33967)
(31424)
(31168)
国家社会(29911)
重点(28882)
(28284)
教育部(28075)
中国(28010)
课题(26939)
(26546)
期刊
(111872)
经济(111872)
研究(79483)
(53656)
中国(48358)
管理(29628)
学报(27567)
科学(26127)
(25324)
(23156)
金融(23156)
财经(23105)
大学(22446)
教育(22128)
学学(20892)
经济研究(20038)
(19879)
(18257)
农业(16584)
(15988)
技术(15436)
问题(14878)
(14659)
税务(14205)
国际(13578)
业经(13558)
会计(13094)
世界(12825)
财会(11844)
(10291)
共检索到343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舒成  曹志文  
采用重心理论,综合利用Arc GIS10.2与空间角度与地理距离计算软件,基于我国300多个地级市数据测算全国财政收入重心,分析了1994—2015年我国财政收入重心的移动路径,刻画了财政收入重心与几何中心的偏离态势,结论表明:我国财政收入重心与我国几何重心存在偏离,说明我国财政收入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距;我国财政收入呈现椭圆形的闭环状态,说明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东西方向上财政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应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通过经济、人口等对财政收入重心影响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梁季  
1.在"最小一揽子"配套改革中积极、渐进推进省以下分税制的贯彻落实,通过省直管县、乡财县管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大面上将我国原来的五个政府层级扁平化为中央、省、市县三个层级(不同地区可有先有后),以此作为由"山重水复"变"柳暗花明"的一个框架基础。2.在顶层规划下调整、理顺中央与地方三层级事权划分,进而按照政府事务的属性和逻辑原理,合理和力求清晰地划分政府间支出责任,尽快启动中央、省、市县三级事权与支出责任明细单的工作,并在其后动态优化和加强绩效考评约束。例如,地方政府应退出一般竞争项目投资领域;经济案件司法审判权应集中于中央层级,等等。3.以税制改革为配合,积极完善以税种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佐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财政和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财税部门在总结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借鉴外国财政管理体制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构想和方案,并于1994年实施。一、分税制的提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城彬  孙玉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预算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央地关系改革)。然而,迄今为止,这三方面的改革进程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是进展最缓慢的,甚至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提出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最初设计方案越走越远。如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依旧不明确,导致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从而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融资平台的不规范发展、预算外收入等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甚者,改革进程有倒退的风险,即从"分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城彬  孙玉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预算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央地关系改革)。然而,迄今为止,这三方面的改革进程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是进展最缓慢的,甚至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提出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最初设计方案越走越远。如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依旧不明确,导致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从而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融资平台的不规范发展、预算外收入等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甚者,改革进程有倒退的风险,即从"分税"的改革路径回到"分钱"的路径上来。阻碍改革进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历程,其次通过分析我国政府间财政收入、支出、转移支付结构以及事权划分等数据描述了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存在的问题,最后相应地提出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下一步改革方案。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晏  龚六堂  
本文在 Zhang 和 Zou(1998)与 Lin 和 Liu(2000)的框架下实证检验了中国1986—2002年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效应存在显著的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我们认为,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之间政策协调能力的加强是促进财政分权积极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体制变革的因素、转移支付的设计和政府财政支出的构成也影响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志勇  
未来分税制改革:一是扩大中央事权,二是财权和财力适当下移,扩大地方财权,增加可支配财力。此间必然涉及中央和地方的集权分权难题。楼继伟(2013)强调"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以中央财政为主导寻求分权与集权的最佳组合"。"法治化"对于一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宫汝凯  
1998年房改以来,中国城镇房价持续快速上涨,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发现,较高的房价水平总是与较高的财政分权度联系在一起的,而较高的财政分权度又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密切相关。本文采用2000—2008年的分省面板数据,研究分税制改革背景下财政分权度对房价的影响机制,为上述假说提供实证证据。结果表明,分税制背景下逐年扩大的财政分权度是导致房价持续过快上涨的不可忽视的制度性因素。在使用了不同的计量方法、识别技术以及控制了其他潜在影响房价的因素后,本文的估计结果依然是稳健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东君  
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1999~2012年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是土地财政形成的重要诱因,财政分权对土地财政规模膨胀具有显著正面的激励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土地财政对中国粮食生产具有正向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地区效应差异;从粮食主销区来看,土地财政与粮食生产之间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在粮食主产区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东君  
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1999—2011年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是土地财政形成的重要诱因,财政分权对土地财政规模膨胀具有显著正面的激励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土地财政对中国城镇化率具有正向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地区效应差异,从东部地区来看,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而在西部地区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干大蓉  
分税制改革对县级财政的影响浅析 干大蓉中央决定从1994年起在全国全面推行分税制,这项重大改革举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关系,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县级经济是我国地方经济的重要环节,分税制改革的推行,无疑也会对我国县级财政经济的发展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梁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将步入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与此前若干轮改革类似,财税改革再次成为研讨和推进配套改革的切入点,其中又以如何认识和深化1994年以来的分税制改革为核心。近些年因现实运行中所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分税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无论如何不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刘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亚伟  毛加强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以及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建立了较为规范的预算管理体制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1994—2006年陕西省财政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依据分析结论评价分税制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分税制改革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但财政集中程度不高;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集中程度差异明显;财政收入在各级政府间分配不平均,转移支付政策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启生  
分税制以来,河北财政收入弹性系数总体呈波浪形上升、阶段性变动和差异化特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弹性系数较低、波动幅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北财源不充足、税基不稳定、经济结构质量效益偏低的客观实际。因此,提高河北财政收入特别是公共预算收入弹性系数,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增加经济财源的含税量,增强财政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关联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