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62)
2023(19242)
2022(16844)
2021(15827)
2020(13582)
2019(31631)
2018(31693)
2017(61359)
2016(33653)
2015(38036)
2014(38152)
2013(37547)
2012(34553)
2011(31223)
2010(31427)
2009(29347)
2008(29502)
2007(26139)
2006(23112)
2005(20977)
作者
(97089)
(80574)
(80392)
(76939)
(51387)
(38798)
(36720)
(31517)
(30640)
(29021)
(27383)
(27301)
(25666)
(25598)
(25089)
(25087)
(24480)
(23917)
(23325)
(23213)
(20117)
(19934)
(19741)
(18446)
(18131)
(18041)
(18028)
(17980)
(16489)
(15961)
学科
(131660)
经济(131483)
管理(99670)
(93567)
(78417)
企业(78417)
方法(61773)
数学(53796)
数学方法(53107)
(41428)
中国(36260)
(36051)
(30999)
业经(29789)
(27505)
地方(25560)
(24960)
贸易(24946)
(24589)
财务(24500)
财务管理(24438)
(24219)
农业(23427)
企业财务(23167)
(22815)
银行(22754)
(22164)
理论(21873)
(21610)
(21325)
机构
大学(479853)
学院(477097)
(191038)
经济(186796)
管理(185203)
理学(159363)
研究(158387)
理学院(157608)
管理学(154718)
管理学院(153850)
中国(120557)
(102428)
科学(97449)
(96671)
(80238)
(77096)
财经(75083)
中心(72454)
研究所(72218)
(72057)
业大(70339)
(67920)
北京(65280)
(61935)
师范(61331)
农业(60318)
经济学(57886)
(57618)
(57330)
财经大学(55554)
基金
项目(315648)
科学(246806)
研究(230692)
基金(227868)
(198329)
国家(196717)
科学基金(168337)
社会(143633)
社会科(136102)
社会科学(136065)
(123296)
基金项目(120227)
自然(109695)
自然科(107087)
自然科学(107057)
教育(107019)
自然科学基金(105117)
(103776)
编号(95247)
资助(95163)
成果(78801)
重点(70641)
(69926)
(66270)
课题(65411)
(64883)
创新(60624)
科研(60597)
教育部(59975)
大学(59327)
期刊
(210063)
经济(210063)
研究(145673)
中国(92574)
(76514)
学报(75734)
(69132)
管理(68025)
科学(67470)
大学(57318)
教育(53754)
学学(53642)
农业(46673)
(43996)
金融(43996)
技术(41813)
财经(36836)
业经(33924)
经济研究(33608)
(31412)
问题(27708)
图书(24258)
(24124)
理论(23518)
技术经济(22852)
统计(22808)
(22317)
(22216)
科技(21357)
实践(21313)
共检索到713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志耘  杨朝峰  
利用1995~2006年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本文对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税收努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税制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不足使得一些地区的地方税收比率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脱节,失去了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2)我国大部分省份的税收能力被利用的程度整体偏高。这说明我国多数地方政府的财政紧张不是由于地方政府征税努力不够造成的,而是由于我国现行税制结构造成的。因此,地方政府解决预算赤字问题,主要应当从削减预算支出或者要求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着手,而不是一味的想办法增加税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志耘  杨朝峰  
本文利用1995—2006年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深入分析了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税收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税收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增长波幅较大;(2)在地方税收快速增长的部门推动因素中,按贡献度大小的排序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出口;(3)在地方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关系中,不存在"费挤税"现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得前  
本文以2001~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税柄法对30个省份的税收努力程度进行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税收努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自给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税收努力指数在不同年份、不同省份的差别较大,绝对β条件收敛检验显示不同省份税收努力指数存在收敛趋势;(2)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税收努力越小;(3)随着财政自给率的增加,税收努力呈现增强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灵芝  
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对金融发展的干预对金融加速经济发展的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经济转型期,中部地区金融业的低水平稳态发展成为阻碍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而地方政府因发展经济的强烈动机,适当干预金融发展能弥补地方金融自身发展的不足,促进金融发展推动地区的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怡  刘维刚  
本文根据税收分享特征,使用政府间共享和实际税收分享指标①,理论分析了税收分享对地方征税努力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2~2007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税收分享对地方征税努力的效应并检验了其作用机制。我们的研究发现,政府间共享税收分享每提高1%,地方征税努力降低0.198%,而实际税收分享每增加1%,征税努力提高0.585%。重视政府间税收分享的不同影响,对我国税制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怡  刘维刚  
本文将政府间基于共同税基的税收分享定义为共享税收分享,把按地方所产生税收在政府间的事实归宿定义为实际税收分享。基于全国县级面板数据,我们实证分析了两类税收分享对地方支出行为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税收分享对地方支出规模效应不同:共享税收分享具有激励效应,其每提高1%,地方支出规模增加0.08%;实际税收分享有抑制效应,其每增加1%,支出规模降低0.112%。共享税收分享对生产性和福利性支出分别存在显著正向和负向效应,而实际税收分享的效应恰恰相反。此外,共享和实际税收分享对地方支出结构的效应也显著不同。地方征税努力是税收分享对支出行为作用的一个传导途径:税收分享通过征税努力产生间接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童锦治  孙健  陈庆雄  赵川  
本文选取1994年以来各省的面板数据,基于ECM(误差修正模型)对比分析了我国整体及各地区税收收入与GDP增长、产业结构和进口额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为逐步降低税收收入对GDP增长的依赖,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我国税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唐敏  杨得前  
分税制改革以来,湛江地税收入总量实现持续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在地税收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地方税收收入弹性仍然较低。要实现湛江地方税收收入与GDP的协调增长,应在明确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权;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地方税源建设;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税收道德水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乔俊峰  张春雷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税收分成、转移支付和预算外收入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机制,并基于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分税制改革后政府间财政分配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转移支付不利于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努力水平。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激励作用为负,专项转移支付同样会抑制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努力积极性。(2)税收分成比例和地方财政努力正相关,且不同税种的分成比例对财政努力影响具有差异性。(3)预算外收入的大量存在抑制了地方政府筹集预算内收入的积极性。(4)财政净流出地区少量的转移支付能够提高地方财政努力程度,财政净流入地区转移支付对财政努力具有负向影响;税收分成对财政努力正向影响,且相比财政净流出地区,净流入地区更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苏明  徐利君  
由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博弈造成的效率损失,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的错位使得地方税收的主体税种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各异。营业税对地方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正效应,而企业所得税则对地方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且在三大区域存在不同的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单新萍  卢洪友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利用1999-200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对税收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分区域看,提高税收分权度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消极作用。其原因并不是税收分权本身对经济增长有消极作用,而是不合理的税收分权制度安排,抵消了分权带来的激励效果。因此,要提高税收分权对经济增长的激励效果,就必须理顺中央与地方间的税权关系,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理顺中央和地方间的事权关系,明晰各级政府的税权范围;理顺税费关系,规范制度外收入渠道,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蓓  战岐林  
基于霍尔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理论,建立了一个分析消费决策的模型,并利用我国1992-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减税与扩大政府支出都对消费有正向影响;投资收益的增加则会减少消费。在经济衰退时,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是提高消费、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在当前经济脆弱时期,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在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是带动当前经济增长和奠定未来发展基础的最佳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洪曙  郭传义  
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开始,我国在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着税收超经济增长的现象。为了研究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本文使用我国30个省区市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税收分权指标与规范性指标描述我国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借助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构建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并利用模型变量的偏系数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经济增长与价格水平变动的情况下,我国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存在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程度取决于纵向税收竞争的程度高低。因此,本文提出了调整中央地方财力与事权划分、加强地方主体税种建设、优化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税收与财政支出立法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剑锋  王海勇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机制。以此为基础,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所做的实证研究显示,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强度每提高0.01,全部税收、中央税收征收额和地方税收征收额分别下降0.64、0.71、0.60个百分点。为了进一步缓解地方政府经济增长激励与维护税法严肃性之间的矛盾,中央政府应逐步提高财产税收入所占的比重,将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主要限制在财产税范围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冰洋  樊勇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各省税收征管效率的差异和税收征管效率进步水平,得到如下结论:(1)省际间税收征管效率存在巨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税收管理水平的差异和税源集中因素的影响;(2)分税制改革以来,绝大部分省份税收征管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这是税收超常增长的重要原因;(3)税收征管效率之所以提高很大,其原因一是由于财政支出迅速增长导致税收增收压力加大,二是分税制改革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体分配契约由定额分成合同和比例分成合同性质向分占所有权性质转变,提高了税收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