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4)
2023(14592)
2022(12291)
2021(11743)
2020(9959)
2019(23081)
2018(22855)
2017(44193)
2016(23698)
2015(26552)
2014(26155)
2013(25733)
2012(23196)
2011(20747)
2010(20413)
2009(18937)
2008(18546)
2007(15820)
2006(13889)
2005(12573)
作者
(61263)
(51078)
(51060)
(48781)
(32578)
(24305)
(23322)
(19799)
(19771)
(18059)
(17620)
(17394)
(16188)
(16158)
(16080)
(15928)
(15085)
(14706)
(14641)
(14627)
(12784)
(12222)
(12114)
(11757)
(11704)
(11540)
(11259)
(10815)
(10155)
(9879)
学科
(100746)
经济(100608)
管理(70780)
(64281)
(53589)
企业(53589)
方法(46780)
数学(42664)
数学方法(42250)
(31806)
中国(28938)
(24873)
(23321)
(21910)
税收(20448)
(20270)
业经(20228)
(18985)
贸易(18972)
(18566)
(18053)
财务(18008)
财务管理(17964)
企业财务(17123)
(16411)
地方(16279)
(16205)
银行(16196)
(16070)
金融(16066)
机构
大学(322777)
学院(319231)
(145143)
经济(142702)
管理(126898)
理学(109732)
理学院(108669)
管理学(107180)
管理学院(106550)
研究(106348)
中国(84623)
(74143)
(66600)
科学(57589)
财经(57417)
(52484)
(50286)
中心(49200)
经济学(46983)
(46469)
研究所(44790)
(43102)
财经大学(42960)
经济学院(42414)
北京(42147)
业大(40986)
(38745)
(38520)
师范(38203)
(35531)
基金
项目(213354)
科学(171661)
基金(160820)
研究(159704)
(138155)
国家(137100)
科学基金(120012)
社会(106880)
社会科(101697)
社会科学(101677)
基金项目(83936)
(78732)
自然(74676)
教育(73648)
自然科(72998)
自然科学(72981)
自然科学基金(71754)
(66902)
资助(66215)
编号(62605)
成果(51622)
(50025)
重点(47438)
国家社会(46350)
(45264)
(44872)
(44799)
教育部(44398)
人文(42763)
课题(42663)
期刊
(151752)
经济(151752)
研究(103615)
中国(62964)
(58874)
管理(47288)
学报(41531)
科学(40851)
(38489)
大学(34092)
(32744)
金融(32744)
学学(31962)
教育(31313)
财经(28729)
技术(27317)
经济研究(26200)
农业(25839)
(24625)
业经(21826)
问题(20323)
(18370)
(17608)
国际(16408)
统计(16350)
(16116)
世界(16105)
理论(15366)
技术经济(15011)
(14633)
共检索到483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宫汝凯  
本文将分税制改革、土地财政和房价水平置于同一框架来研究推动中国城镇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制度性因素。经验事实表明,较高的房价水平总是与较大的土地财政规模相联系,而土地财政的形成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密切相关。在对上述经验事实进行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2000—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经济基本面、城市化率和地区竞争等潜在影响房价的因素后,分税制背景下逐年扩大的财政分权度是引发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的制度性因素;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规模对中国城镇房价水平的高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正向效应会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扩大而被强化。本文的估计结果对财政分权变量的选取、估计方...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智波  徐佳  
本文挑战了流行观点“分税制导致土地财政,推高房价”,提出分税制改革纠正了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区间财政收支不匹配问题,解缓了人口的财政性迁徙,导致了发达地区房价下降、落后地区房价上涨。在实证部分,本文采用1999—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地方净上划中央收入与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比率”表示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揭示了分税制改革与土地财政无关;净上划率负向影响房价,并且证明其背后的机制是净上划率负向影响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而后者正向影响房价,从而,净上划率负向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方福前  曹欣玮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之后,居民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不断走低,而且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究其原因是,一方面分税制改革之后的税收结构不利于居民收入的相对增长,另一方面分税制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的能力,从而导致了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不断下降。实证分析也表明,随着分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占比呈现出显著的下降特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维达  陈宝东  
房地产宏观调控结果是政府所重点关注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是其主要任务。由于房屋兼有商品和资本品双重属性,房价上涨既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正常上涨,也包括投机需求导致的过快上涨。本文利用我国199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测算房价对其正常价格的偏离度量房价过快上涨程度,并检验了开发商、购房者与地方政府三类投机主体在房价过快上涨中的作用。本文研究发现:(1)在非信贷类资金的支撑下,开发商的捂盘、囤地等投机行为推动了房价过快上涨;(2)购房已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渠道,按揭贷款与投机性需求相结合拉动了房价过快上涨;(3)由于土地财政的利益驱使,地方政府成为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非市场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宫汝凯  
本文通过考察分税制改革、土地财政和房价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中国城镇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制度性因素。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城镇住房价格持续上涨,本文发现较高的房价水平与较大规模的土地财政相联系,而土地财政的形成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密切相关。本文将分税制改革、土地财政和房价纳入一个经济系统,采用1999—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分税制背景下土地财政的形成机制以及土地财政对房价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分税制改革引致的扩大化的财政分权度是导致房价持续过快上涨的不可忽视的制度性因素,进一步分析得出,土地财政是联系分税制改革和高房价的中间变量,在控制了其他潜在影响房价的多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宫汝凯  
1998年房改以来,中国城镇房价持续快速上涨,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发现,较高的房价水平总是与较高的财政分权度联系在一起的,而较高的财政分权度又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密切相关。本文采用2000—2008年的分省面板数据,研究分税制改革背景下财政分权度对房价的影响机制,为上述假说提供实证证据。结果表明,分税制背景下逐年扩大的财政分权度是导致房价持续过快上涨的不可忽视的制度性因素。在使用了不同的计量方法、识别技术以及控制了其他潜在影响房价的因素后,本文的估计结果依然是稳健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房价变动影响企业投资决策。不同类型房价对住宅投资的影响可分为绝对价格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绝对价格效应在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中得到验证,相对价格效应未得到经验证据的显著支持,对住宅投资的影响较弱。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住宅投资受滞后1期住宅价格的影响最为显著,商业用房价格升高、工业用房价格降低有利于住宅投资增加。因而,对住宅投资的调节应集中于住宅价格本身,抑制住宅价格上涨有利于减少资金向住宅产业过度集聚,有利于避免出现房地产泡沫。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永乐  刘建生  吴群  舒帮荣  
研究目的:建立房价与城镇化之间关系的逻辑分析框架,探讨不同类型房价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利用2001—2012年中国28个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分为2001—2005年和2005—2012年前后两个阶段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从整个时间跨度来说,住宅价格提高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起抑制作用,且后一阶段影响更为显著;商业用房价格对城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显著性不高,自东向西呈梯度增大趋势;工业用房价格对城镇化的影响较为复杂,前后阶段出现了明显变化,主要是由于后一阶段工业用地市场化和产业梯度转移的结果。研究结论:为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刚  高波  任保全  
构建公共品供给综合评价指数,运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法,基于中国市级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分税制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明显降低了公共品供给质量,而财政分权则促进了公共品供给质量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财政显著增加了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却对非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序差异:土地财政促进了东部地区公共品供给的增加,却减少了中西部地区公共品的供给;随着土地成交价款的大幅增加,2004年以后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负面影响程度明显提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申  
基于2001—2015年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对房地产价格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人口城镇化率、产业城镇化率、房屋施工面积对房地产价格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化投资额对房地产价格水平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口城镇化率、产业城镇化率、城镇化投资额、人均GDP、绿化面积、房屋施工面积的空间滞后项对房地产价格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此,需要优化城镇化投资结构,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强化产城融合,促进房地产价格合理稳定运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申  
基于2001—2015年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对房地产价格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人口城镇化率、产业城镇化率、房屋施工面积对房地产价格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化投资额对房地产价格水平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口城镇化率、产业城镇化率、城镇化投资额、人均GDP、绿化面积、房屋施工面积的空间滞后项对房地产价格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此,需要优化城镇化投资结构,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强化产城融合,促进房地产价格合理稳定运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杰  李涛  
尽管中国的地方政府缺乏独立的税权,但分税制的实施所形成的特定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可能展开事实上的税收竞争。本文试图发现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性质与程度方面的证据,利用1999~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研究发现包括:各省份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类的税负水平表现出显著的同期的空间策略互补特征,而各省份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水平却表现出显著的同期的空间策略替代特征;此外,各省份的营业税、财产税、各种费的税负水平都表现出显著的时间上的路径依赖特征。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发现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金叶  葛涛  
在经济转向技术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文章基于2004-2014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利用拓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技术创新、城镇化及以两者交互项表征的新型城镇化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从全国和东、中部来看,技术创新和城镇化对就业均呈现显著负效应,而新型城镇化可以有效促进就业增长;从西部来看,城镇化抑制就业增长,但技术创新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就业效应不显著。以协调理念促进技术创新和城镇化平衡发展对中国破解就业困局意义重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金叶  葛涛  
在经济转向技术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文章基于2004-2014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利用拓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技术创新、城镇化及以两者交互项表征的新型城镇化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从全国和东、中部来看,技术创新和城镇化对就业均呈现显著负效应,而新型城镇化可以有效促进就业增长;从西部来看,城镇化抑制就业增长,但技术创新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就业效应不显著。以协调理念促进技术创新和城镇化平衡发展对中国破解就业困局意义重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金叶  葛涛  
在经济转向技术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文章基于2004-2014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利用拓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技术创新、城镇化及以两者交互项表征的新型城镇化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从全国和东、中部来看,技术创新和城镇化对就业均呈现显著负效应,而新型城镇化可以有效促进就业增长;从西部来看,城镇化抑制就业增长,但技术创新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就业效应不显著。以协调理念促进技术创新和城镇化平衡发展对中国破解就业困局意义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