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0)
2023(12266)
2022(10464)
2021(9764)
2020(8245)
2019(19038)
2018(18635)
2017(36151)
2016(19711)
2015(22121)
2014(21826)
2013(22009)
2012(20572)
2011(18437)
2010(18546)
2009(17558)
2008(17800)
2007(15305)
2006(13675)
2005(12615)
作者
(51629)
(43218)
(43051)
(41543)
(27784)
(20551)
(19731)
(16546)
(16415)
(15575)
(15113)
(14670)
(14101)
(13896)
(13816)
(13478)
(12653)
(12553)
(12209)
(12126)
(10912)
(10310)
(10294)
(9966)
(9809)
(9683)
(9530)
(9226)
(8601)
(8348)
学科
(85998)
经济(85875)
管理(62325)
(53970)
(44726)
企业(44726)
(37717)
方法(36829)
数学(33499)
数学方法(33332)
中国(28784)
(22885)
(21937)
(21129)
税收(20481)
(20304)
(18754)
财务(18736)
财务管理(18682)
企业财务(17854)
财政(16534)
业经(16454)
(16010)
贸易(16000)
(15954)
地方(15757)
(15617)
(14860)
银行(14851)
(14311)
机构
大学(276533)
学院(271422)
(127072)
经济(124784)
管理(103703)
研究(96353)
理学(88418)
理学院(87447)
管理学(86570)
管理学院(86010)
中国(77672)
(73398)
(58983)
财经(53312)
科学(50656)
(48548)
(46821)
中心(42783)
经济学(42448)
(41127)
研究所(40978)
财经大学(39492)
经济学院(38319)
北京(37946)
(36440)
(34774)
(33415)
师范(33205)
业大(32132)
(31380)
基金
项目(171974)
科学(138067)
研究(130475)
基金(130173)
(111553)
国家(110694)
科学基金(95989)
社会(89294)
社会科(84958)
社会科学(84941)
基金项目(67615)
(61197)
教育(59232)
自然(57333)
自然科(56029)
自然科学(56017)
自然科学基金(55056)
资助(53601)
(52640)
编号(50614)
成果(43733)
(41644)
国家社会(39449)
(38845)
重点(38412)
教育部(37055)
(35911)
(35355)
(35309)
课题(35199)
期刊
(139763)
经济(139763)
研究(98446)
(61800)
中国(60245)
管理(38189)
科学(34483)
学报(34388)
(32667)
(29494)
金融(29494)
财经(28162)
大学(27887)
学学(26098)
教育(25863)
经济研究(24307)
(24166)
农业(21331)
问题(20262)
技术(20057)
(18512)
业经(18051)
(17462)
(16166)
世界(15299)
国际(15286)
会计(14410)
税务(14383)
财会(13315)
技术经济(12518)
共检索到435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刚  高波  任保全  
构建公共品供给综合评价指数,运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法,基于中国市级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分税制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明显降低了公共品供给质量,而财政分权则促进了公共品供给质量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财政显著增加了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却对非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序差异:土地财政促进了东部地区公共品供给的增加,却减少了中西部地区公共品的供给;随着土地成交价款的大幅增加,2004年以后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负面影响程度明显提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文章讨论了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逻辑机制,并利用中国城市和行业层面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低价过度出让工业用地、高价限制性出让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双二手"供地策略是土地资源错配的根源。(2)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强化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这表明土地资源错配的确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3)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产业和产业内部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促进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对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化以及显著的时序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则显著为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文章讨论了土地资源错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内在逻辑机制,并利用中国城市和行业层面数据验证了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低价过度出让工业用地、高价限制性出让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双二手"供地策略是土地资源错配的根源。(2)土地资源错配进一步强化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了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这表明土地资源错配的确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3)土地资源错配对不同产业和产业内部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促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千慧雄  张黎娜  
本文以城市集聚力为标准,构建了最优土地财政规模模型,同时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优的土地财政规模,使得城市集聚力达到最大,这一最优规模与消费者工业品支出份额、住房边际成本增速、贸易成本、土地财政使用效率正相关,与工业品消费替代弹性负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金华  陈治国  
基于全国70个大中城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文章实证分析了土地财政、城市化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城市化明显促进了大中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且注重对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改善,本文并进一步研究发现,大中城市土地财政更加侧重于非经济性公共产品供给,尤其中等城市土地财政明显改善了教育和医疗服务供给水平。此外,本文还发现投资程度对于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也产生了正向影响,本文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大中城市会通过土地财政改善地区整体公共服务环境,进而提高自身相对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金华  陈治国  
基于全国70个大中城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文章实证分析了土地财政、城市化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城市化明显促进了大中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且注重对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改善,本文并进一步研究发现,大中城市土地财政更加侧重于非经济性公共产品供给,尤其中等城市土地财政明显改善了教育和医疗服务供给水平。此外,本文还发现投资程度对于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也产生了正向影响,本文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大中城市会通过土地财政改善地区整体公共服务环境,进而提高自身相对竞争优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克  
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过高和内需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受瞩目的社会问题。土地价格是构成房地产价格最基本的要素,房地产价格则可以通过"财富效应"和"购房压力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地价与房价互为因果,但相互影响机制显著不同;房产的"财富效应"作用微弱,房价的过快上涨抑制了居民消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金星  张志开  邵翠樱  
本文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房地产信贷对房价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类城市个人购房按揭贷款对房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房地产开发贷款对房价没有显著影响;第二、三类城市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购房按揭贷款对房价都有显著影响,但第二类城市个人按揭贷款对房价的影响更大,第三类城市房地产开发贷款对房价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汤玉刚  陈强  满利苹  
本文旨在验证公共服务资本化的时序特征。这一时序特征与地方收入制度相结合,对地方公共服务提供激励产生了重要影响。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能够在土地出让之际资本化到出让地价中,而更多种类的公共服务能够在住宅销售环节资本化到房价中。这一结果解释了地方土地出让收入模式下的公共支出结构偏向。改革、完善以土地租税为核心的地方自主财政收入体系,有利于理顺地方公共品提供的财政激励。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魏义方  卢倩倩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出让相关财政收支为城市基础设施、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大规模资金支持。本文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估计了土地财政依赖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依赖对经济性公共服务供给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民生性公共服务的影响存在城镇化阶段性差异,在城镇化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土地财政依赖的负效应明显减弱并转变为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地方政府由城镇化初期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增长而竞争,逐渐向城镇化成熟阶段的偏好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通过福利提升而开展人口竞争模式发展。建议加强保有环节税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土地财政转型,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小国  王先柱  
竞争的不充分性与垄断势力的存在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特征。衡量价格偏离边际成本程度的勒纳指数是测度市场垄断程度的重要指标,文章基于2002~2012年全国面板数据和35个大中城市的截面及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进行静态、动态和比较分析,研究了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及其变动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较高,但呈现小幅下降态势;35个大中城市中大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的垄断程度低于经济欠发达城市,说明前者房地产市场竞争更为充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勇刚  李祥  
运用1999~2008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住宅平均价格和宏观经济基本面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对住宅价格、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竞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住房价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分权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认为房价要回归理性增长水平,应健全地方政府的财政监管体系,规范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适当提高地方政府在财政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猛  王有鑫  
文化产业集聚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首次利用2003-2011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考察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1)产业结构、人力资本、产业政策促进了西部城市的文化产业集聚,但对东、中部城市影响不显著;(2)产业多样化对东、中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有正向影响,对西部城市影响不显著,而产业专业化抑制了东部城市的文化产业集聚,促进了中、西部城市文化产业集聚;(3)基础设施对城市文化产业集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同城市应制定适合于自身的文化产业战略,避免盲目照抄照搬和"一刀切"的政策倾向...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邬思怡  张协奎  张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邬思怡  张协奎  张练  
我国房价正经历艰难的理性回归之路,城市扩张也正面临着转型。基于非线性视角,运用门限模型对69个大中城市房价与城市扩张的关系进行综合测度,分析不同房价收入比地区的房价波动对城市扩张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波动对城市扩张的影响路径存在拐点,当房价处于低增长机制时,房价上涨对城市整体扩张有显著促进作用,反之,其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出现挤出效应;房价上涨对城市土地扩张具有持续正向推动效应,而对城市人口扩张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即仅当房价处在低速增长阶段时,房价上涨才有利于城市人口的集聚;在不同房价收入比城市,房价上涨对城市扩张的非线性影响路径和效果存在异质性。因而政府应以房地产市场调控为抓手,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实现城市的有序扩张,推动城市人口和土地的协调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