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3)
2023(14888)
2022(13074)
2021(12428)
2020(10476)
2019(23956)
2018(23684)
2017(46072)
2016(25491)
2015(28283)
2014(28372)
2013(28212)
2012(25891)
2011(22998)
2010(23155)
2009(21326)
2008(21195)
2007(18552)
2006(16140)
2005(14513)
作者
(72175)
(59818)
(59475)
(57123)
(38236)
(28826)
(27055)
(23318)
(22534)
(21757)
(20411)
(20311)
(19115)
(19088)
(19003)
(18371)
(17929)
(17789)
(17063)
(17044)
(14806)
(14794)
(14470)
(13662)
(13475)
(13415)
(13295)
(13247)
(12100)
(11822)
学科
(91401)
经济(91260)
管理(82648)
(73571)
(63929)
企业(63929)
(42725)
方法(41776)
数学(35894)
数学方法(35489)
中国(25146)
(23968)
(23804)
(23215)
财务(23139)
财务管理(23078)
企业财务(22023)
(21998)
(21706)
业经(20861)
税收(20540)
(20362)
地方(18779)
财政(17564)
(16351)
(16131)
理论(16093)
银行(16074)
(15633)
(15560)
机构
大学(353960)
学院(350848)
管理(136820)
(136580)
经济(133547)
理学(118487)
研究(117529)
理学院(117117)
管理学(115183)
管理学院(114510)
中国(87950)
(78965)
(75190)
科学(73382)
(59985)
财经(58165)
(55101)
研究所(53869)
(52725)
(52406)
中心(52323)
业大(51422)
北京(47430)
(44439)
师范(43999)
财经大学(43236)
农业(43060)
(42686)
(41710)
经济学(41608)
基金
项目(238107)
科学(186728)
基金(173709)
研究(173259)
(151676)
国家(150473)
科学基金(128966)
社会(108421)
社会科(102785)
社会科学(102758)
基金项目(92344)
(91659)
自然(84639)
自然科(82650)
自然科学(82632)
自然科学基金(81142)
教育(78702)
(77706)
资助(71629)
编号(70007)
成果(58534)
重点(53344)
(52831)
(49486)
(49171)
课题(47996)
(46332)
创新(46301)
科研(45878)
教育部(45347)
期刊
(149599)
经济(149599)
研究(110618)
中国(68723)
(66479)
学报(58309)
科学(51317)
管理(49948)
(49428)
大学(43648)
学学(41256)
教育(36561)
农业(33737)
(30224)
金融(30224)
财经(28712)
技术(27156)
(24338)
经济研究(24110)
业经(22392)
问题(19178)
(18517)
财会(17801)
理论(17075)
(17034)
(17020)
会计(16868)
科技(16500)
图书(16458)
(16185)
共检索到523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孔善广  
分税制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与分税制前相比变化呈“反向剪刀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逐渐减少,财力上移,但其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例不断增大,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地方政府必然转向另一种约束激励机制扩大财源。其根本原因是现有财税体制存在问题并且相关制度存在缺陷,不能将所有矛头均指向地方政府,应从根本上改革体制上的缺陷。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潘峰  西宝  王琳  
针对环境规制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通过构建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给出了中央政府激励地方政府的最优契约形式,考察了最优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环境规制相关因素对最优激励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对经济增长的重视度、中央政府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度、地方政府的风险偏好、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能力、经济增长方差、污染减排量方差、环境规制执行成本以及环境规制经济成本都会影响最优激励契约的确立。中央政府应根据自身对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结合地方政府的不同属性,确立或调整最优激励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玉梅  朱俊娟  
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双重任务,将消费者购买行为、节能减排努力准入标准、政府监督信号考虑在内,构建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别探讨了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下政府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进行节能减排。结果表明:节能减排努力市场准入标准越高,政府应给与企业越多的固定补贴;政府应根据观测到的企业不同节能减排努力水平设计激励机制;政府监督对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黄德林  郭诗卉  
任何行为的背后必然是以内在动机和外在激励为基础的,完善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取得实质进展的关键环节。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了优化地方政府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激励机制的内在逻辑,得出了地方政府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资源配置的扭曲,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以及财政监管的失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宇昕  余兴厚  汪亚美  
能否有效地引导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偏好,将转移支付资金真正投向最能满足居民需要的重点民生领域,关键取决于转移支付制度是否具有激励效应。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受到天然的财政纵向失衡和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两大约束影响。为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激励地方政府在提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努力程度的同时,又尽可能地避免对转移支付资金产生过度的依赖,致使其陷入软预算约束的"激励陷阱",就必须在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政策设计中嵌入应有的约束机制。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蕾  
5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持续的增长率,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4%。中国经济无论从总量还是增速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增长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并被称为"中国经济增长之谜"。本文选取了政府行为激励模式这一角度,由此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首先分析了自分权改革以来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随后指出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在增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表明在后发展时期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依靠政府行为模式的转变,即政府职能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到提供公共服务上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天宇  荣雨菲  
已有文献认为,晋升政治激励是解释中国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偏好的主要原因。但统计数据却表明,1995年以前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是重合的,1995年以后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GDP增长速度。由于改革以来晋升政治激励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已有文献无法解释1995年前后两个时期里为何出现基础设施增长模式的差异。本文提出的财政激励假说认为,分税制改革所带来的财政激励变化,是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在1995年以后变得偏好于基础设施的主要原因。笔者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了检验,发现财政激励假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分税制改革前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偏好的变化。这意味着进一步完善分税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莎莎  谢铁军  
针对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基于市场需求为指数形式,分别建立了对称信息下的供应链模型以及以零售商的单位营销支出为类型的非对称信息激励模型。首先,研究了对称信息情况下的集中控制模型和分散模型的最优解;其次,在对称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极值原理得到了激励模型的最优解;最后运用数值仿真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置的激励机制对整个供应链的收益有改善作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随着我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逐渐丧失,需求刺激已难解当前经济困局,经济发展面临第三次动力转型。为此,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决策层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况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陆明涛  
"把地方政府行为激励做对"是中国政治经济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中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放入一个委托-代理模型进行考察,其中中央政府以追求经济产出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地方政府则以追求由奖惩系数加权的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现有的分权制度和分税制改革为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行为激励,使地方政府有动力不断追求资本引进和积累,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变迁进程的推移,如何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激励机制,是中央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央政府要将培育人力资本和鼓励企业研发创新作为政策目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英东  刘涛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同时,基于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增长率、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指标,采用静态OLS和动态GMM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晋升激励机制和财政激励机制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财政激励会强化晋升激励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具有自我弱化的趋势。需要通过转变政府官员考核机制,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关系,健全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英东  刘涛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同时,基于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增长率、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指标,采用静态OLS和动态GMM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晋升激励机制和财政激励机制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财政激励会强化晋升激励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具有自我弱化的趋势。需要通过转变政府官员考核机制,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关系,健全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黄伟京  刘进  
新一届政府提出要通过削减政府开支来建设简朴政府,并承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不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做到"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最近,中央又提出要求中央机关压缩一般性支出5%,处处传递出政府要自上而下过紧日子和构建节约型政府的信号。建设节约型政府不是单纯的政府机关日常物质用度的节约,而在于更高层次的以优化政府职能、规范政府权力、限制政府规模、公开政府行政过程为核心的各项体制机制创新。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建新  
近年来,湖南严格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守住底线、改革创新、精准施策"的指导思想,结合省情实际,并与世界银行合作,借鉴国际先进治理经验,实施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的系列政策措施,既有针对性地解决举债约束不严、债务风险居高不下等现实问题,又积极探索构建打基础、管长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实事求是地清理政府性债务存量。摸清债务底数是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基础和出发点。湖南严格区分政府债务与企业债务的边界,客观真实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佟健  宋小宁  
利用职业生涯考虑模型,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在职业生涯的前期会选择努力工作,树立工作能力强的声誉;而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地方政府官员的能力已经被上级政府了解,晋升无望的地方政府官员没有了工作的动力。领导干部终身制会产生激励不足,而官员的任期制解决了地方政府官员努力不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