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0)
- 2023(10564)
- 2022(9197)
- 2021(8393)
- 2020(7369)
- 2019(16810)
- 2018(16660)
- 2017(33063)
- 2016(18339)
- 2015(20570)
- 2014(20834)
- 2013(20964)
- 2012(19549)
- 2011(17714)
- 2010(17774)
- 2009(16818)
- 2008(17113)
- 2007(15591)
- 2006(13568)
- 2005(12599)
- 学科
- 济(72966)
- 经济(72861)
- 管理(56000)
- 业(53077)
- 企(43820)
- 企业(43820)
- 方法(33970)
- 数学(30059)
- 数学方法(29767)
- 财(26977)
- 税(21915)
- 农(20624)
- 税收(20451)
- 收(20277)
- 制(19377)
- 中国(18072)
- 学(15830)
- 务(15665)
- 财务(15631)
- 财务管理(15593)
- 业经(15443)
- 企业财务(14829)
- 地方(14028)
- 贸(13585)
- 贸易(13582)
- 易(13207)
- 农业(13203)
- 体(12929)
- 银(12834)
- 银行(12804)
- 机构
- 大学(266005)
- 学院(264871)
- 济(109642)
- 经济(107297)
- 管理(98206)
- 研究(90290)
- 理学(84171)
- 理学院(83219)
- 管理学(81825)
- 管理学院(81321)
- 中国(68953)
- 财(59388)
- 科学(55558)
- 京(55162)
- 农(47477)
- 所(47277)
- 财经(45026)
- 研究所(42426)
- 中心(41677)
- 江(41265)
- 经(40601)
- 业大(40053)
- 农业(37441)
- 经济学(34816)
- 北京(34751)
- 财经大学(33104)
- 范(32697)
- 州(32443)
- 师范(32330)
- 院(31782)
- 基金
- 项目(172287)
- 科学(134993)
- 基金(125715)
- 研究(123991)
- 家(110267)
- 国家(109406)
- 科学基金(92664)
- 社会(78804)
- 社会科(74742)
- 社会科学(74717)
- 省(67235)
- 基金项目(66549)
- 自然(60029)
- 自然科(58595)
- 自然科学(58574)
- 自然科学基金(57573)
- 教育(56834)
- 划(56688)
- 资助(51762)
- 编号(49752)
- 成果(41869)
- 重点(39396)
- 部(39106)
- 发(36464)
- 创(35666)
- 制(35628)
- 课题(34457)
- 性(34335)
- 创新(33550)
- 科研(33511)
共检索到400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云飞
分税制以来,河北全部税收及国税、地税年均弹性系数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十年来则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部税收弹性呈波浪形上升特征,国税弹性逐渐下滑,地税弹性逐渐上扬。从宏观税负上看,河北全部税收及国税、地税税负虽然都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比重,甚至差距还有所拉大。据此,我们运用税收弹性、宏观税负、税收经济模型三种方法对2014年河北全部税收及国税、地税收入进行了测算,其结果与税收计划数大体一致。
关键词:
税收弹性 宏观税负 税收计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启生
分税制以来,河北财政收入弹性系数总体呈波浪形上升、阶段性变动和差异化特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弹性系数较低、波动幅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北财源不充足、税基不稳定、经济结构质量效益偏低的客观实际。因此,提高河北财政收入特别是公共预算收入弹性系数,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增加经济财源的含税量,增强财政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关联度。
关键词:
财政收入 弹性系数 经济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云飞 张煜
财政支出结构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政府在一定财力约束下配置资源的重点。分税制改革以来,河北省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依然存在着行政运行成本高、必保支出压力大、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完善财政支出结构,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建设类支出、逐步增加社会服务类支出、规范缩减行政管理类支出、加快调整财政支出方式。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分税制 支出方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家树
运用时间数列和计量分析方法,利用1978—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和GDP数据,针对1978—1994年和1995—2006年两个阶段分别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税收的长期弹性和短期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978—1994年我国税收的长期弹性小于其短期弹性;自1995年以来,我国税收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税收的长期弹性大于其短期弹性。
关键词:
税收弹性 ECM Chow’s检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德志 王耀波
一、征收率、宏观税负、弹性系数关系理论分析弹性是指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弹性系数是税收收入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的比值,反映税收增量与国民经济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宏观税负是税收收入与 GDP 的比值,反映税收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征收率是税收收入与税收收入能力的比值,反映实际税收收入与潜在的可征收的税收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决定税收,分析征收率、宏观税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工 洪礼阳
税收的公平功能是我国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我国以间接税为主、直接税为辅的税制结构使得整体税制表现出累退性,进一步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个人所得税公平功能的缺失以及各税种具体设计上的不足也是我国税制累退的重要原因。1994年以来,我国整体税制的公平功能虽呈改善趋势,但程度并不明显。为增强税制公平功能,建议降低增值税税率,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强化个税征管,改革个税征收模式,并提高直接税在税制中的地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宏伟
19世纪末,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首次正式提出税收弹性原则:要求税收要有伸缩性,税收收入要随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现在,弹性税收原则已成为西方国家普遍公认的七大税收原则之一,而且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已得到重视和运用。 一般认为,弹性税收原则的含义是:运行的税收政策不仅要使税收收入随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能使税收象弹簧一样适应这种变化,即能对经济的变化十分敏感,又能对经济具有反弹力,从而使国家税收收入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使经济发展减少波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婉
对于分税制,人们往往把它作为财税体制的一种形式来看待,文章试图用企业的合约理论来解读分税制,认为分税制是由于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困境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签订的合约。合约的关键是税收分成率的确定。最优分成率的确定必须要考虑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需要和税收的投入与产出特征。我国政府间的税收分成率正是符合了最优分成率的条件才对地方政府的税源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最后促进了我国税收的增长。
关键词:
分税制 合约理论 税收分成率 税收增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中提出一个疑问:统一分成的分税制为什么会促进经济增长?对此,吕冰洋等运用契约理论进行了很好的分析。他们指出,政府与企业间的分配是税收与地价、税收返还的结合,中央与省级政府间的分配是税收与转移支付的结合,因此分税制包括了多种形式的分成合同、分税合同和定额合同,构成了一个弹性分成合同体系。这种契约能够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有效地激发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努力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中提出一个疑问:统一分成的分税制为什么会促进经济增长?对此,吕冰洋等运用契约理论进行了很好的分析。他们指出,政府与企业间的分配是税收与地价、税收返还的结合,中央与省级政府间的分配是税收与转移支付的结合,因此分税制包括了多种形式的分成合同、分税合同和定额合同,构成了一个弹性分成合同体系。这种契约能够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有效地激发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努力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吕冰洋 聂辉华
本文从契约角度分析分税制的性质,并用统一的框架解释了分税制的正反两方面作用。研究认为:中国的分税制本质上是一个弹性的分成合同系统。它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于剩余分配的各种子契约的组合。这些子契约可归为四种基本形式——工资合同、定额合同、分税合同和分成合同,并且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由此构成了一个富有弹性的分成合同系统。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这个激励系统能够激励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但是易扭曲地方政府行为,促使经济重复建设和粗放型增长模式的形成。
关键词:
分税制 契约 税收分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周挺
我国国民税收法制意识和观念淡薄与不健全的背后,隐含看深刻而复杂的历史与现实根源。从正本清源入手,根除我国税收法律机制和税收法律实践中的一切有害因素,对于强化全社会的税收法律观念,培养全民依法纳税意识,显得更力重要和迫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志耘 杨朝峰
利用1995~2006年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本文对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税收努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税制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不足使得一些地区的地方税收比率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脱节,失去了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2)我国大部分省份的税收能力被利用的程度整体偏高。这说明我国多数地方政府的财政紧张不是由于地方政府征税努力不够造成的,而是由于我国现行税制结构造成的。因此,地方政府解决预算赤字问题,主要应当从削减预算支出或者要求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着手,而不是一味的想办法增加税收。
关键词:
分税制 税收比率 税收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