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3)
- 2023(14028)
- 2022(11758)
- 2021(11274)
- 2020(9478)
- 2019(21662)
- 2018(21117)
- 2017(40479)
- 2016(21530)
- 2015(24343)
- 2014(23825)
- 2013(23784)
- 2012(21561)
- 2011(19043)
- 2010(18618)
- 2009(17299)
- 2008(17101)
- 2007(14493)
- 2006(12452)
- 2005(11164)
- 学科
- 济(85906)
- 经济(85779)
- 管理(69777)
- 业(62549)
- 企(53166)
- 企业(53166)
- 方法(41624)
- 财(39198)
- 数学(37376)
- 数学方法(36879)
- 中国(26023)
- 税(21911)
- 农(21643)
- 制(21214)
- 务(20569)
- 财务(20520)
- 财务管理(20461)
- 税收(20456)
- 收(20284)
- 企业财务(19477)
- 业经(17726)
- 贸(17256)
- 贸易(17248)
- 易(16952)
- 财政(16162)
- 体(14858)
- 学(14659)
- 银(14465)
- 银行(14454)
- 行(13664)
- 机构
- 大学(298212)
- 学院(294831)
- 济(131728)
- 经济(129501)
- 管理(116839)
- 理学(101325)
- 理学院(100299)
- 管理学(98771)
- 管理学院(98193)
- 研究(97707)
- 中国(77711)
- 财(73386)
- 京(61648)
- 科学(54555)
- 财经(54272)
- 经(49524)
- 所(46678)
- 中心(44903)
- 经济学(42679)
- 江(42012)
- 研究所(41561)
- 财经大学(40464)
- 农(39472)
- 北京(38877)
- 经济学院(38525)
- 业大(38235)
- 院(35671)
- 范(34383)
- 师范(34068)
- 州(31976)
- 基金
- 项目(199388)
- 科学(160028)
- 基金(150846)
- 研究(147248)
- 家(130647)
- 国家(129679)
- 科学基金(113097)
- 社会(98203)
- 社会科(93466)
- 社会科学(93446)
- 基金项目(78616)
- 省(72690)
- 自然(71403)
- 自然科(69835)
- 自然科学(69816)
- 自然科学基金(68587)
- 教育(67461)
- 划(62437)
- 资助(62151)
- 编号(57417)
- 成果(46984)
- 部(46614)
- 重点(44645)
- 国家社会(42951)
- 制(42311)
- 创(41830)
- 发(41186)
- 教育部(41101)
- 人文(39512)
- 创新(39392)
- 期刊
- 济(136319)
- 经济(136319)
- 研究(95267)
- 财(62035)
- 中国(56964)
- 管理(43651)
- 学报(40732)
- 科学(39190)
- 农(34391)
- 大学(32749)
- 学学(31028)
- 财经(27324)
- 融(26153)
- 金融(26153)
- 技术(25437)
- 教育(24880)
- 经济研究(24070)
- 经(23402)
- 农业(23374)
- 业经(18640)
- 务(18440)
- 问题(17887)
- 贸(16643)
- 税(16035)
- 财会(15575)
- 会计(15298)
- 统计(15198)
- 国际(14920)
- 世界(14383)
- 技术经济(14299)
共检索到443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庆
本文对纵向财政不平衡的传统理论与新近发展进行了回顾,并根据纵向财政不平衡的传统定义和汉特(Hunter)的测量方法,构建了三个纵向财政不平衡系数,并对1994-2003年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纵向不平衡度进行测量,结果均显示分税制后我国纵向财政不平衡度呈现扩大趋势。
关键词:
纵向财政不平衡 分税制 汉特测量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成奎 柯勰
分税制改革引致了我国地区间的纵向财政不平衡,同时政府偏好有助于GDP增加的"硬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导致了我国地区间基础教育服务绩效的不平衡。运用中国1998~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发达地区的纵向财政不平衡与基础教育服务绩效水平显著负相关;财政支出分权实际上有利于提高基础教育服务绩效;在地理环境较差地区,财政分权对基础教育服务绩效水平的促进效应显著下降。缩小纵向财政不平衡、提高财政支出分权程度、教育财政支出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有助于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服务绩效的均衡。
关键词:
基础教育服务 纵向财政不平衡 绩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江庆
本文对纵向财政不平衡的传统理论与新近发展进行了回顾,根据纵向财政不平衡的传统定义,对1978-2003年我国中央与地方纵向财政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发现1978-1984年纵向财政处于正向不平衡状态,1985-1993年纵向财政基本平衡,1994-2003年纵向财政处于反向不平衡状态。分税制后中央本级财政收支正缺口呈扩大趋势,而地方负的财政缺口也呈扩大趋势,而且中央财政的正缺口并不足以弥补地方财政的负缺口,在地方举债受到严格限制的条件下,为弥补缺口,地方政府扩大预算外收入是其唯一途径。
关键词:
纵向财政不平衡 分税制 财政平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顾程亮 李宗尧 成祥东
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会(WBCSD)定义的生态效率公式,在量化环境效率和资源效率的基础上降维合成生态效率综合指标,并进一步从纵向财政不平衡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视角研究财政相对收支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论如下:总体而言,纵向财政不平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即期作用,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滞后作用,一般滞后3年以上;基础设施将强化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促进作用,弱化纵向财政不平衡的抑制作用。分地区比较,发达地区纵向财政不平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促进区域生态效率的发展,欠发达地区纵向财政不平衡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均抑制区域生态效率的发展。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但分税制改革引致的纵向财政失衡弱化了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基于中国1994—2017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纵向财政失衡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纵向财政失衡是导致我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并通过投资冲击、技术冲击和货币供给冲击等途径对经济波动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时序异质性和环境异质性;纵向财政失衡的变化周期先于经济波动的变化周期,并呈现一定的周期同步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秀梅
分税制与地方财政平衡安秀梅以分税、分征、分管,中央集中增量为主要特征的分税制改革已在全国推开,这是我国财政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中央与地方利益的一次大调整。分税制实施后,地方的财源结构、收支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地方经济发展、地方财政平衡产生了深远...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杜莉
我国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于1994年开始实施后,在财政经济领域备受瞩目。无论对于税种划分方案本身,还是对于部分反映分税制改革效果的横向财政平衡状况,人们都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税种在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划分与政府间横向财政平衡问题紧密相关,在我国目前尤其如此,这一点同样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关于我国的政府间横向财政平衡 一国的政府间财政平衡衡量着各政府单位之间的财政收入水平与所承担的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情况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宫汝凯
本文以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不平衡为切入点来探索转型时期中国城镇房价持续高涨背后的制度性因素。在对经验事实进行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1年的分省面板数据,本文将财政不平衡、土地财政和房价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经济基本面、人口结构、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和地区间竞争等潜在影响因素的情形下,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不平衡是引致其积极追求土地财政的制度性因素;土地财政规模与房价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反馈效应;进一步分析财政不平衡对房价的影响机制,系统GMM的估计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不平衡对于城镇房价的持续上涨起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张帆
文章基于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这一重要事实,利用地方层级政府数据和GMM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地方政府平台举债行为的激励效应。结论表明,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固然有1994年体制选择的原因,但除此之外,预算软约束也是垂直财政不平衡不断加深的重要机制,并且这一机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作用更强。尽管晋升竞争机制也一直被认为会加深财政体制的垂直不平衡,但本文实证结果并没有显示这一机制在发挥作用。在预算法的约束下,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对地方政府在预算法框架外的举债融资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差异显著,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产生了显著激励效应。
关键词:
垂直财政不平衡 形成机制 激励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俊雪 张超 秦聪 冯静
本文在深入剖析"土地财政"形成的逻辑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1—2007年间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了纵向财政失衡和政治晋升对土地出让金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纵向财政失衡对土地出让金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表明财权与事权错位加剧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政治晋升激励亦是"土地财政"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体现在离任后获得升迁的市委书记在任时更加热衷通过土地出让获取财政收入。在任期的最后一年,政治晋升激励的影响尤为明显。分样本分析还发现:纵向财政失衡对土地出让金规模的影响在经济较落后地区更为突出,政治晋升激励的影响则在较发达地区尤为强烈。政治晋升激励强化了纵向财政失衡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影响,赋予地方更大的行政自主权则有助于矫正纵向财政失衡和政治晋升造成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扭曲。
关键词:
纵向财政失衡 政治晋升 土地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财政状况,许多国家都存在着财政不平衡,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具有很强的不平衡性.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财政不平衡性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在我们国家,人们对财政不平衡,特别是财政赤字,仍然有些谈虎色变.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澄清财政不平衡的客观性.认清了财政的客观不平衡性,有利于政府制订出正确的财政政策和相关的经济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勇 张明喜
地方财政不平衡的原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制度因素。人均GDP和城乡分割是导致地方财政不平衡的最主要因素,这两者的贡献率达到65%;次要因素为经济结构和人口密度。这些结果恰好验证了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的特征。
关键词:
财政不平衡 地方财政 因素分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舒成 曹志文
采用重心理论,综合利用Arc GIS10.2与空间角度与地理距离计算软件,基于我国300多个地级市数据测算全国财政收入重心,分析了1994—2015年我国财政收入重心的移动路径,刻画了财政收入重心与几何中心的偏离态势,结论表明:我国财政收入重心与我国几何重心存在偏离,说明我国财政收入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距;我国财政收入呈现椭圆形的闭环状态,说明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东西方向上财政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应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通过经济、人口等对财政收入重心影响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卓轩 钟海
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政府间关系,文章使用空间统计方法考察了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在整体空间集聚和局部区域分化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不同时期下的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政府财政结构对于税收竞争的时空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地理和经济空间下均存在“向上竞争”的特点,收支分权及财政自主度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水平的提高且表现出时期延伸性;纵向财政失衡则起抑制作用,但财政自主度和收支分权分别加剧和削弱了该影响。进一步地,本文使用多门槛模型考察了财政结构对于税收竞争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纵向财政失衡对于税收竞争的作用在收支分权和财政自主度下分别表现为单一和双重门槛特征,在收支分权门槛下始终起抑制作用,但逐级削弱;在财政自主度门槛下则经历了“明显促进—影响不明显—明显抑制”的跳跃过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开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有关财政失衡、赤字的一整套理论和有关财政平衡的政策,基本上都是针对一级政府本身的收支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但却较少涉及各级政府之间财政收支状况上的相互联系。进入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上下级政府之间及同级政府之间财政收支状况的差异程度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如何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并弥补这种差异,便开始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约翰·亨特(John Hunter)、安瓦尔·沙赫(An-war Shah)和罗伊·巴尔(Roy Bahl)等学者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