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7)
- 2023(15568)
- 2022(13157)
- 2021(12235)
- 2020(10097)
- 2019(22622)
- 2018(22310)
- 2017(43581)
- 2016(23050)
- 2015(25327)
- 2014(24514)
- 2013(23760)
- 2012(21017)
- 2011(18493)
- 2010(17990)
- 2009(16882)
- 2008(15980)
- 2007(13828)
- 2006(11925)
- 2005(10352)
- 学科
- 济(87229)
- 经济(87105)
- 管理(70814)
- 业(65796)
- 企(54674)
- 企业(54674)
- 方法(39798)
- 数学(35420)
- 数学方法(34978)
- 财(30074)
- 农(26478)
- 中国(22732)
- 税(21824)
- 制(21724)
- 业经(21001)
- 税收(20369)
- 收(20195)
- 务(17869)
- 财务(17816)
- 财务管理(17781)
- 地方(17450)
- 农业(17319)
- 企业财务(16853)
- 贸(16515)
- 贸易(16504)
- 易(16047)
- 银(14985)
- 银行(14967)
- 体(14599)
- 融(14499)
- 机构
- 学院(305982)
- 大学(301277)
- 济(128675)
- 经济(126136)
- 管理(122625)
- 理学(106319)
- 理学院(105350)
- 管理学(103684)
- 管理学院(103106)
- 研究(92686)
- 中国(72505)
- 财(67018)
- 京(59328)
- 科学(52038)
- 财经(52026)
- 经(47252)
- 江(45671)
- 中心(45249)
- 所(42806)
- 农(42119)
- 业大(41042)
- 经济学(40670)
- 财经大学(38762)
- 研究所(38075)
- 经济学院(36808)
- 范(36796)
- 师范(36462)
- 州(35940)
- 北京(35783)
- 院(33936)
- 基金
- 项目(210651)
- 科学(169184)
- 研究(159512)
- 基金(155275)
- 家(132368)
- 国家(131304)
- 科学基金(116134)
- 社会(104706)
- 社会科(99464)
- 社会科学(99438)
- 省(84407)
- 基金项目(82372)
- 教育(73788)
- 自然(72868)
- 自然科(71249)
- 自然科学(71232)
- 自然科学基金(69920)
- 划(68538)
- 编号(65663)
- 资助(61626)
- 成果(51762)
- 部(47092)
- 重点(46867)
- 创(45483)
- 发(45230)
- 制(45201)
- 课题(43768)
- 国家社会(43674)
- 创新(42521)
- 教育部(41856)
共检索到447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贺颖
在测算2001—2009年市县级税收留成比例及转移支付强度的基础上,基于效率视角考察转移支付对市场整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市县级政府在较高的税收留成比例下有动力保护本地税基,加剧市场分割;转移支付,尤其是专项转移支付通过政府间财力再配置促进市场整合。机制分析表明,转移支付主要通过纵向财力集中和策略性财力下移效应调节地方政府具有外部性的行为,促进市场一体化。与之相反,转移支付通过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推动市场整合的作用有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褚敏 靳涛
本文以分税制改革后中国现实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央转移支付对地区间增长公平和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转移支付效果总体上与其目标似乎是相悖的,中央转移支付既没有实现地区间增长公平,也不具有效率。此外,国有企业对中央转移支付效率的"侵蚀效应"也间接降低了资本的效率;而且这种"侵蚀效应"在资本效率越高的地区愈加严重。我们的结果也验证了中央财政集权的二次分配与分权理论是冲突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崔维
为了更好地处理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分税制,并辅之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主要模式如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分散立法、同源分享、自上而下的资金补助模式;以联邦德国为代表的税收、税种共享,横向补助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大权集中、小权分散,纵向补助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财权集中、事权分散、税种让与、专项补助模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行伟波
本文分析了中国地区间风险分担的程度以及财政制度如何影响地区间的风险分担水平。根据消费平滑和风险分担的实证模型,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各地区间的风险分担程度尚显不足,各地区仅能把消费变动的一小部分进行平滑;分税制以及中央-地方间的转移支付制度使地区间的风险分担程度有所下降,这意味着目前的财税体系在实际上没有能够很好的平滑地区的收入变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齐云 刘小勇
我国现行分税制体制通过税种划分和共享税比例划分影响了初次财政分配后的地区财政差距,财政转移支付则对总财力差距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数据模拟验证了三个假说,分析了税种划分、共享税比例改变对地区财政差距的影响;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分析了财政总转移支付及各分项转移支付对总财力差距的影响和变动效应。
关键词:
分税制 转移支付 基尼系数 地区财政差距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有为
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是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措施。在启用这两个措施时应注意并加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保持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数额适度的原则;逐步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建立完善的分税制;等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六妹 钟晓敏 叶宁
基于改革进程和国内文献的梳理,本文对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回顾。中央政府通过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来实现纵向财力再分配,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实施特定的宏观政策并引导和规范地方财政支出行为。随着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张,转移支付由最初的"收入分享和补助"逐渐成为调节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重要枢纽,致力于"促进财政均等化",但同时也出现了"粘蝇纸效应"、地方财政支出"重投资、轻民生"、有效公共品提供不足以及"公共池"下的地方政府债务快速膨胀等问题,偏离了现代财政治理应有的制度激励效应。未来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应按照其自身的逻辑和路径进行顶层设计,各类转移支付互相配合、各司其职,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充分发挥转移支付在协调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的独特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小勇
本文实证检验了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的影响,通过引入空间效应,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我们发现,地方财政收入分成比例的提高会提高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程度,财政转移支付依赖越高则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程度越低,并且地方政府会依据过去的分成比例和财政转移支付来决定其财政努力水平。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我们还发现,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横向模仿行为,横向政府间财政策略存在空间外溢性。
关键词:
财政努力 分成比例 模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乔俊峰 张春雷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税收分成、转移支付和预算外收入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机制,并基于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分税制改革后政府间财政分配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转移支付不利于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努力水平。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激励作用为负,专项转移支付同样会抑制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努力积极性。(2)税收分成比例和地方财政努力正相关,且不同税种的分成比例对财政努力影响具有差异性。(3)预算外收入的大量存在抑制了地方政府筹集预算内收入的积极性。(4)财政净流出地区少量的转移支付能够提高地方财政努力程度,财政净流入地区转移支付对财政努力具有负向影响;税收分成对财政努力正向影响,且相比财政净流出地区,净流入地区更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勇政 赵建梅
文章主要研究分税制下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区财政努力差异的关系。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和对转移支付的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在总体上抑制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就区域效果而言,转移支付在促进东部发达省份财政努力的同时,抑制了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财政努力;就转移支付的功能类型而言,以税收返还为主的条件性转移支付会激励地方政府努力征税,而非条件性转移支付,包括财力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将不同程度地抑制地方财政努力。这就产生了挤出效应与另类"荷兰病"的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所谓均等化转移支付,是指以客观、科学地评估收入能力和支出需求为基础,以各地政府能够提供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为目标而实行的转移支付。一、均等化转移支付的模式纵观世界各国,均等化转移支付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财政收入能力均等化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铭达
自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以来,随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不断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对于均衡市县间的财力差异,保障县乡财政的正常运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政策目标不够明确、分配不规范、调节功能较弱等缺陷,与构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分级财政体制及促进各省域内经济社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君
目前,基层财政处于困境,研究如何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使基层政府不仅能正常运转,而且要能分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研究认为:应该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架设起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高架桥,并通过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降低寻租行为、减少跑冒滴漏及挪用截留,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的实施效率;通过均衡性转移支付维持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富泉 周良荣 夏新斌
本文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分税制改革系支出分权而非收入分权的本质特征,结合我国各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差异性且均不同于国际居住人口的实际,主张按国际标准实行人均财力均衡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并参照国际分税制及居住人口标准从地方常住人口统计中,剔出劳动财富外溢或公共服务外溢等非真实因素,探求出全能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的人均财力均衡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智慧评价指数,其改进模型常住人口"标准人"财力分配公式亦可作为均衡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计算方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英家 张斌 贾晓俊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发挥着缩小城乡、地区、群体间差距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中国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分析对象,先后整理介绍了2000—2019年省以下转移支付规模与结构,并考察其决定因素。结果发现,采用总额分成、递增分成等方式划分财政收入的省份,更倾向使用一般性转移支付;省级政府所集中财力越高、省级政府承担事权与支出责任比重越低的省份,省以下转移支付规模越大,并越倾向使用专项转移支付;省以下转移支付规模与地区间发展差距并无显著相关关系,但经济发展不均衡程度越高的省份,越倾向使用专项转移支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