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4)
2023(6724)
2022(5954)
2021(5472)
2020(4957)
2019(11515)
2018(11365)
2017(22416)
2016(12650)
2015(14279)
2014(14567)
2013(14595)
2012(13850)
2011(12590)
2010(12748)
2009(11793)
2008(12045)
2007(11129)
2006(9229)
2005(8334)
作者
(39894)
(33756)
(33552)
(32060)
(21530)
(16453)
(15551)
(13207)
(12427)
(12056)
(11400)
(11290)
(10969)
(10799)
(10792)
(10679)
(10503)
(9957)
(9792)
(9637)
(8626)
(8349)
(8308)
(7658)
(7617)
(7589)
(7540)
(7527)
(7014)
(6962)
学科
(52141)
经济(52089)
(33766)
管理(32806)
方法(27878)
(26724)
企业(26724)
数学(24934)
数学方法(24705)
(14413)
(14105)
(13655)
中国(12053)
(10433)
贸易(10432)
(10147)
地方(10019)
(9788)
业经(9526)
(9409)
财务(9392)
财务管理(9367)
农业(9251)
企业财务(8910)
(8274)
银行(8242)
(7949)
金融(7945)
(7882)
(7790)
机构
大学(188914)
学院(187171)
(74490)
经济(72841)
管理(67638)
研究(65696)
理学(58714)
理学院(57952)
管理学(56785)
管理学院(56442)
中国(47660)
科学(44374)
(42199)
(39606)
(35871)
(34291)
农业(33937)
业大(33780)
研究所(32993)
中心(30344)
(28287)
财经(27709)
(25140)
北京(24308)
(23713)
经济学(23478)
师范(23369)
(22770)
(22368)
农业大学(22185)
基金
项目(126700)
科学(97480)
基金(91571)
研究(85744)
(82147)
国家(81525)
科学基金(67671)
社会(52755)
(50472)
社会科(49954)
社会科学(49936)
基金项目(48813)
自然(46220)
自然科(45133)
自然科学(45103)
自然科学基金(44319)
(42944)
教育(40009)
资助(38247)
编号(33752)
重点(29315)
(28166)
成果(27900)
(27024)
(26002)
计划(25903)
科研(25358)
创新(24460)
课题(23705)
(23277)
期刊
(76703)
经济(76703)
研究(49698)
学报(39044)
(37735)
中国(33757)
科学(32031)
(27891)
大学(27889)
学学(26707)
农业(25189)
管理(22019)
教育(16299)
(15793)
金融(15793)
技术(14752)
财经(13902)
(13499)
经济研究(12698)
业经(12258)
(11866)
(11345)
问题(10790)
业大(10538)
技术经济(9461)
统计(9198)
农业大学(9101)
理论(8853)
科技(8849)
(8832)
共检索到265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高健  侯成林  
为鉴定竹黄相关真菌,该试验从安徽南部竹林采集的竹黄菌子实体上分离纯化出50株真菌,对形态上有显著差异的代表性菌株进行18S rDNA/ITS rDNA序列测定,系统学分析表明,这些真菌中48株属于子囊菌门成员,2株为接合菌门成员。在子囊菌中又以肉座菌目和梨孢假壳科成员为优势菌群,其次为隔孢腔菌目、假毛球壳目和炭角菌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贺云  耿新丽  姚军  张翠环  廖新福  
【目的】为了明确新疆不同厚皮甜瓜品种采后腐烂的主要病原菌种类。【方法】采用经典微生物分离方法对西州密17号、金龙、水晶绿甜瓜常温条件下自然发病的果实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结合ITS序列鉴定及多样性分析,探讨不同甜瓜品种间采后病原菌的种类及群落特性。【结果】甜瓜采后的病害真菌有镰刀菌(Fusarium)、青霉(Penicillium)、链格孢(Alternaria)、曲霉(Aspergillus)、色二孢属(Diplodia)、灰霉属(Botryotinia)、丝核菌属(Rhizoctonia)7个真菌属。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甜瓜采后病原真菌菌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镰刀菌(Fusarium)占优势;3个甜瓜品种之间的真菌群落存在差异,西州密17号分离出的菌群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都最高,分别为0.91、0.28、6.83,反之,金龙的最低,分别为0.44、0.23和1.58;3个甜瓜品种采后病害真菌间的相似度较低,水晶绿甜瓜与金龙采后病原真菌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400,与西州密17号采后病原真菌群落的菌群相似性系数最低只有0.286。【结论】室温贮藏条件下引起甜瓜腐烂的病原菌以镰刀菌为优势菌群,不同甜瓜品种受病原菌的侵害有差异也有交叉,对以后我们选择防腐保鲜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戚珊珊  周礼红  胡久平  刘敏  赵辉  熊燕  
【目的】了解西藏多地区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方法】采用梯度稀释涂布分离法分离土壤细菌,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去除冗余,对细菌进行16S r 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其种属,研究其亲缘关系及多样性。【结果】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 DNA序列测定,38株细菌菌株归属于四个类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12个科,13个属,包含链霉菌属(Streptom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俊英   许文博   田沛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羊茅属(Festuca)内生真菌,筛选适于内生真菌生长的培养基并比较不同菌株的生长速度,本研究设置了不同的生长培养基,包括不同酸碱度(pH=4、5、6、7、8、9、10);不同碳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D-木糖、D-山梨糖醇、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蛋白胨、胰蛋白胨、硝酸钠、硝酸铵、尿素、草酸铵、硝酸钾)和不同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sucrose agar,PSA)、察氏培养基(Czapek agar)、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orn meal agar,CMA)和水琼脂培养基(Water agar,WA)},选择11株从羊茅属植物分离的香柱菌属(Epichlo?)内生真菌(菌株ID:G1、G2、G3、G4、291-4、291-14A、1、2、9、57A、84F)在这些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探究上述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和pH对内生真菌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速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内生真菌的最适生长的pH范围为4~7,利用能力最强的碳源为D-山梨糖醇,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其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是菌株G1,生长速度最慢的菌株是291-4和菌株291-14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静  刘堰凤  梅眉  黄永红  
在前期研究发现,韭菜处理可以减轻香蕉枯萎病和根结线虫病害的发生,推测韭菜中含有能抑制病原菌及致死根结线虫的生防菌。对韭菜根际真菌和内生(叶片和根系)真菌的种群结构及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分离鉴定韭菜中抑菌和杀根结线虫的生防真菌提供理论依据。通过Illumina平台对韭菜根际真菌和内生(叶片和根系)真菌样品中的18S rRNA序列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从韭菜根际土壤、根系、叶片中获得348 484高质量序列和12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根际真菌的Chao、ACE、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内生真菌(叶片和根系),而Simpson指数则显著小于内生真菌。根际真菌群落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67. 20%)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24.44%) 2个菌门组成;而内生真菌主要由子囊菌门组成,在叶片和根系中含量分别为91. 39%和96. 60%。在检测到的5个菌门中,内生真菌中子囊菌门显著高于根际土壤,其他菌门则显著低于根际土壤。叶片和根系中内生真菌稍有不同,但是差异并不显著。该研究表明,韭菜根际真菌和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根际真菌的多样性及丰富性显著高于内生真菌。该研究为分离鉴定韭菜中抑制植物病原菌及致死根结线虫的生防真菌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彭卫红  甘炳成  
对19个白色金针菇菌株和14个黄色金针菇菌株以及黄色金针菇F411菌株的6个组织分离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白色金针菇与黄色金针菇在谱带上存在差异,且一些酶谱带可作为区别黄色金针菇与白色金针菇的特征酶谱带。相异系数聚类分析表明,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可各自聚为一类群,但其中黄色金针菇F26菌株与白色金针菇菌株聚在一类。在供试的33个菌株中,共有21个菌株在酯酶同工酶谱带上完全相同,表明其亲缘关系非常相近。此外,组织分离菌株与出发菌株在酯酶同工酶谱带上完全相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密密  周欣  孙民琴  李彬  吴翠萍  蔡磊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进口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高粱种子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筛查进口高粱携带真菌种类及检疫风险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高粱种子24份,提取DNA,对ITS1区进行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通过真菌通用数据库(UNITE database)及自行构建的高粱病原真菌核心数据库,应用USEARCH 10.0软件对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质量控制后得到1 794 895条优化序列,聚类得到901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测序已覆盖样品中绝大部分的真菌类群。多样性分析表明:2个国家的高粱种子携带的真菌数量相对稳定,但2个国家的高粱种子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美国高粱主要真菌群落分布比澳大利亚均匀。2个国家进口高粱种子携带的真菌种类(属水平上)有:链格孢属、曲霉属、隐球菌属、附球菌属、镰刀菌属、戴维氏属、汉纳酵母属、球梗孢属、茎点霉属、耐干霉菌属、尾孢菌属、枝孢属、麦角菌属、旋孢腔菌属、刺盘孢属、弯孢霉属等。采用通用数据库有29个OTU比对到种水平;而采用高粱病原真菌核心数据库有47个OTU比对到种水平。[结论]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筛查进境高粱携带的病原真菌种类,一次性检出了多种重要的高粱病原真菌;并且构建高粱核心病原真菌数据库,可以显著提高鉴定到种的准确率,为快速筛查高粱病原真菌提供科学依据,为口岸科学评估进口高粱检疫风险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黎明  蒋显锋  
【目的】根系真菌能够显著影响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继而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针对广泛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和西藏高海拔地区的红棕杜鹃,本研究开展了大理马耳山红棕杜鹃群落的根系真菌多样性研究,以期深入了解作为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的红棕杜鹃在高海拔区域的生态优势。【方法】本研究采集了大理马耳山30 m×30 m样方内的10株红棕杜鹃成年植株的须根,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样本内的真菌多样性。并基于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实现真菌群落分类学注释,同时开展了根系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功能型与关联网络分析。【结果】试验共获得有效序列587644条,132个OTU,分属于3门11纲22目37科42属。主要隶属于子囊菌门(73.71%)、担子菌门(17.81%)和球囊菌门(0.119%);优势纲、目、科分别为锤舌菌纲(60.52%)、伞菌纲(17.77%)、座囊菌纲(5.87%)、柔膜菌目(58.02%)、伞菌目(13.94%)、煤炱目(5.79%)、水盘菌科(27.95%)、晶杯菌科(16.18%)、口蘑科(9.96%);在属的水平上,瓶头霉属(27.95%),小杯伞属(9.96%)和树粉孢属(6.56%)占比最高。通过FUNGuild软件解析出杜鹃根系真菌多种生态群,主要包括植物内生菌,排泄物腐生菌,木腐生菌,兰花根菌真菌等多种生态类型。总体而言,杜鹃花类菌根真菌(ERM)在红棕杜鹃根系真菌群落的组成中占比较少,多数为各种类型的腐生菌和其他多种营养型的真菌。【结论】与相同区域同海拔的其他杜鹃花属植物相比,大理马耳山红棕杜鹃根系的真菌群落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但相比起低海拔地区其他杜鹃群落的根系真菌群落而言,试验区域的根系真菌多样性明显较低,符合高海拔地区真菌多样性降低的趋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斌  闫伟  
在外生菌根研究中,外生菌根真菌遗传多样性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分子标记的引入使得外生菌根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飞速发展。文章就分子标记在外生菌根真菌遗传多样性中的运用作了综述,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亚娟  张剑  付琦媛  侯晓强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对兰科杓兰属大花杓兰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潜在兰科菌根真菌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克隆文库技术对大花杓兰根际土壤真菌的ITS片段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及BLAST分析。【结果】共获得96个真菌克隆,其中44个克隆鉴定为未知真菌,52个真菌克隆基于97%的序列相似性被划分为24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属于5门6纲11目16科15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为大花杓兰根际土壤的主要真菌类群。综合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报道,对24个OUTs进一步分析,发现4个OTUs为潜在的兰科菌根真菌,分别属于角担菌科Ceratobasidiaceae的丝核菌属Rhizoctonia(OTU1)和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OTU2)及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OTU3和OTU4)。【结论】根际土壤真菌及潜在兰科菌根真菌类群的构成及多样性研究,对从土壤中分离筛选有效的大花杓兰菌根真菌及其野生种群的迁地保育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国夫  赵俊  田淑敏  JarkkoHantula  
从北美、欧洲和中国收集 2 3个高卢蜜环菌菌株 ,PCR扩增其rDNA的IGS和ITS区域 ,用AluⅠ、HaeⅢ、HinfⅠ和TagⅠ四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 ,同时结合随机扩增微卫星 (RAMS)多态性 ,对北半球的高卢蜜环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了高卢蜜环菌的 6种IGS RFLP图谱类型 ,其中gal(B)和gal(D)是国内外尚无报道的新的IGS RFLP型。RFLP系统树发现该种有明显的大陆之间遗传分化 ,存在中国、欧洲、北美和亚洲 4个亚群体。RAMS分析表明北半球高卢蜜环菌存在亚洲、欧洲、北美 中国和北美 欧洲等 4个高卢蜜环菌发育系 ,而且不同大陆的高卢蜜环菌具有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雲飞  张玥  张彩丽  杨路成  陈暄  庄静  黎星辉  
从不同季节的茶树根系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真菌2 019株,包括茶树根系内生真菌826株、根际土壤真菌1 193株。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rDNA-ITS区段进行扩增及分析,共鉴定出13个属28种真菌,其中茶树根系内生真菌12种,根际土壤真菌20种。对不同季节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分离出茶树根系内生真菌种类分别为12、11、12;3个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而均匀度指数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春、夏、秋季分离出根际土壤真菌种类分别为18、17、20;3个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差异均不明显。根际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浩  鲁翠云  郭薇  孙效文  
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4个品系,即芬兰虹鳟、挪威虹鳟、美国金鳟及日本金鳟的遗传多样性,并对部分品系2005年及2011年采集的样品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在养殖及育种的选择压力下同品系虹鳟的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30个微卫星标记均可用于4个虹鳟品系的种质鉴定;②4个品系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77~5.8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90 6~0.722 1,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587 5~0.786 1,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35 0~0.647 0,说明4个品系均属高度多态,遗传多样性较高;③计算4个虹鳟品系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素贞  何超  王艳丽  马振刚  张小燕  周泽扬  许金山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素贞  何超  王艳丽  马振刚  张小燕  周泽扬  许金山  
采用PCR扩增、克隆与测序的方法,对重庆东南地区引起意大利蜜蜂(意蜂)蜂群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的病原微孢子虫的遗传标记基因SSU r DNA(小亚基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small subunit ribosomal DNA)和ITS(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以及3个单拷贝座位分子标记肌动蛋白基因(Actin),热激蛋白基因(Hsp70)和RNA聚合酶基因(RPB1)进行分子水平扩增及测定,并与国内外不同地理分布的蜜蜂微孢子虫种群进行了分子遗传多样性比较及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该蜜蜂微孢子虫分离种群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命名为CQYX。序列分析表明东方蜜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