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2)
- 2023(5622)
- 2022(5066)
- 2021(4743)
- 2020(4317)
- 2019(10453)
- 2018(10246)
- 2017(21073)
- 2016(11762)
- 2015(13652)
- 2014(13878)
- 2013(14178)
- 2012(13197)
- 2011(11884)
- 2010(12078)
- 2009(11489)
- 2008(11952)
- 2007(10976)
- 2006(9468)
- 2005(8585)
- 学科
- 济(49180)
- 经济(49126)
- 业(39057)
- 管理(37783)
- 企(33894)
- 企业(33894)
- 方法(27161)
- 数学(24417)
- 数学方法(24267)
- 财(22992)
- 税(21775)
- 税收(20326)
- 收(20158)
- 务(15426)
- 财务(15413)
- 财务管理(15385)
- 企业财务(14739)
- 农(12268)
- 中国(10547)
- 制(10302)
- 贸(9210)
- 贸易(9206)
- 学(9136)
- 业经(9010)
- 易(8938)
- 地方(8476)
- 和(8378)
- 农业(7889)
- 体(7241)
- 银(6513)
- 机构
- 大学(172916)
- 学院(172101)
- 济(71552)
- 经济(70088)
- 管理(66758)
- 理学(57693)
- 理学院(57118)
- 管理学(56308)
- 管理学院(55986)
- 研究(53760)
- 中国(42555)
- 财(41516)
- 京(35486)
- 科学(32598)
- 财经(31579)
- 经(28507)
- 所(28298)
- 农(28235)
- 江(26329)
- 研究所(25008)
- 中心(24951)
- 业大(24728)
- 财经大学(23295)
- 北京(22527)
- 农业(22400)
- 经济学(22208)
- 州(20539)
- 经济学院(20386)
- 范(19677)
- 师范(19479)
- 基金
- 项目(106566)
- 科学(82854)
- 基金(77511)
- 研究(77050)
- 家(66826)
- 国家(66293)
- 科学基金(56574)
- 社会(48124)
- 社会科(45669)
- 社会科学(45652)
- 基金项目(41667)
- 省(41015)
- 自然(37007)
- 自然科(36112)
- 自然科学(36100)
- 教育(35637)
- 自然科学基金(35491)
- 划(34709)
- 资助(32844)
- 编号(32366)
- 成果(27372)
- 部(24671)
- 重点(23830)
- 发(21846)
- 创(21745)
- 性(21316)
- 科研(21197)
- 教育部(21176)
- 课题(20994)
- 人文(20582)
共检索到255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冬华 尹伊 郑静
以2004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分析师跟进对上市公司避税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是否跟进、跟进人数的数量与上市公司的避税行为及避税程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当明星分析师对上市公司进行跟进时,上市公司更趋向于选择避税,避税程度更加显著。当分析师不再跟进时,上市公司的避税程度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跟进并签发研究报告会给上市公司的报告盈余设定较高的目标,从而诱使上市公司通过采取避税行为来达到分析师对公司盈余预测的目标值。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分析师跟进的不利后果,有利于丰富分析师跟进的
关键词:
分析师跟进 避税行为 明星分析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常安 储一昀 仓勇涛
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4~2011年的6,867个观察样本,构建了一个公司治理指数,讨论了分析师活动的监督效应。文章发现:(1)分析师与公司价值、公司治理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当公司治理水平较低时,在考虑到分析师跟进和公司治理的内生性因素后,分析师跟进同公司治理水平较弱的公司价值的关系显著为负。综之,文章拓展了公司治理、公司价值与分析师跟进的文献,并提供了分析师外部监督效应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公司价值 公司治理 分析师 监督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夏同水 郑敏 张静
现金流预测是分析师预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投资者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财务行为,并据此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实证检验分析师现金流预测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发现:我国分析师现金流预测的签发以及签发次数抑制了企业避税行为;分析师现金流预测显著抑制了非国有企业的避税行为;分析师预测通过抑制盈余管理活动,尤其是抑制负向盈余管理,降低企业避税程度;达到或超过分析师现金流预测水平的企业避税程度相对更高,说明企业会通过避税活动迎合分析师的现金流一致性预测。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赵康生 赵玉洁
本文从投资效率的视角研究了分析师跟进的公司治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跟进较好地发挥了公司治理作用,分析师跟进、跟进人数以及明星分析师的跟进都与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分析师跟进能够有效地防范企业的过度投资和企业的投资不足行为,从而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进的外部公司治理效应主要集中在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
关键词:
分析师跟进 投资效率 政府干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欧阳励励
证券分析师是资本市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通过收集及传递各种对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信息在投资者与公司间架起重要的信息桥梁。鉴于其在资本市场发挥的重要作用,学术界对分析师影响的研究由来已久,研究也较为系统和深入。相对而言,分析师跟进决策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且文献较为零散。与此同时,在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壮大,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的影响日益增长,但分析师相关的研究却相当欠缺,弥补这一领域的空缺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的目的在于对国外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文章在对分析师跟进活动的各流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跟进决策 资本市场 机构投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廖佳 苏冬蔚
本文选取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公司违规处罚作为负面声誉的代理变量,考察分析师在选择跟踪对象时会否将公司负面声誉纳入考量。研究发现,公司违规处罚导致分析师关注度显著降低。机制检验表明,违规处罚通过降低投资者信息需求和分析师供给意愿两条路径影响分析师关注。拓展性分析发现,公司所受处罚越严重、被罚款金额越多,分析师关注度越低;处罚事件对分析师关注的负面冲击具有长期效应;对于非国有企业和处于高社会信任水平地区的公司,违规处罚对分析师关注的负向影响更显著。本文为深入理解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声誉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亦为监管机构加大违规惩处力度、借助分析师等市场"看门人"的力量提增监管威慑力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邱世远
本文运用声誉博弈模型分析分析师信息披露的策略行为,解释分析师信息披露偏差的现象。由于投资者无法确认分析师所披露的信息的质量,只能根据自己的先验信念及分析师披露的信息推断分析师的声誉类型,分析师为提高自己的声誉会披露迎合投资者先验信念的有偏信息。当分析师的先验声誉越差、信念越乐观、能力越低或者投资者的先验信念越乐观、获得信息反馈的概率越低时,分析师采用迎合策略披露信息迎合投资者的可能性越强,信息出现偏差的可能性越大。
关键词:
迎合行为 分析师偏差 声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励励
证券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除了信息功能外,是否还发挥了公司治理效应?在中国,尽管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信息中介作用,但相关的研究却相当匮乏。基于此,文章对其研究起源及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及述评,为中国资本市场下分析师治理效应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分析师跟进 信息中介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任 樊粉芬 王纯
为了从并购视角探究分析师跟进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影响机理,文章选取2009—2014年我国发生并购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代理成本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可以提高企业并购绩效;高管代理成本会降低企业并购绩效;在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与企业并购绩效的关系中,代理成本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可通过抑制高管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企业并购绩效。上述研究结果为分析师跟进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丰富了分析师跟进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影响的研究和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键词:
分析师跟进 代理成本 并购 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龙文 魏明海
本文利用我国证券市场分析师层面的数据,研究了分析师在面对公司并购行为时的乐观倾向,以及声誉和利益关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分析师对存在并购行为的公司发布更高的评级;代表个人声誉的明星分析师对存在并购的公司发布更高的评级,但代表机构声誉的规模大的券商没有对存在并购的公司发布更高的评级;当存在承销关联、自营关联和基金关联时,分析师也未对存在并购的公司发布更高的评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我国分析师的评级越来越倾向乐观,但利益关联对分析师乐观倾向的影响却有所降低;此外,分析师对存在并购行为的公司发布更高评级的现象仅存在于信息透明度低的公司。本文的研究表明监管约束和信息透明有助于降低分析师的乐观倾向。
关键词:
分析师 并购 评级乐观性 声誉 利益关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西庆莹
文章利用2012—2020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财务和股票交易数据,实证检验分析师盈余预测和股票流动性对企业避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股票流动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和及时性与企业避税显著负相关;股票流动性与企业避税显著负相关;股票流动性显著增强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和及时性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文章结论丰富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和市场微观要素股票流动性对企业避税行为的相关文献,为税收征管部门的监管工作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奕明 金洪飞
本文通过对分析师信息收集方式、分析技术和手段、选股动机等几方面的 Probit 分析,发现他们已有一定的声誉构建意识,但关注的层面有别。在建立公司内部声誉和机构投资者客户层面的声誉时会更多地通过私人信息的收集、分析手段的运用来积累,但面对社会大众的市场声誉却未发现这种主动性。分析师非常看重信息资源的优势,私人信息是分析师获得声誉的基础。分析师在积累自身声誉时,对技术面甚至形象面考虑较多,而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一类的道德面重视不够。这一结论也表明,中国缺乏分析师声誉回报机制,无论是证券公司内部还是在整个市场,都没有将分析师声誉与其回报联系起来。由此我们建议,尽快建立分析师声誉回报机制。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声誉 信息来源 分析手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斌
本文以A股市场2010年至2017年共计66152条分析师预测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单变量分组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从盈余预测精度和盈余预测乐观程度两个角度,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进行了考察,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盈余预测 分析师 利益冲突 声誉机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留彦 宁可
本文通过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取消前后分析师勤勉程度和研报质量的变化,考察了声誉激励对分析师行为的影响。我们从2010—2019年间国内分析师发布的所有股票评级报告中,整理了3.5万份评级调整数据以及3.6万条分析师实地调研记录。我们发现,分析师所做的投资评级调整总体上具有良好的投资参考价值,而上榜"新财富"的明星分析师所做的评级上调(相比一般分析师)能够进一步获得超额收益。但新财富评选取消之后,证券行业分析师的工作勤勉程度和荐股能力都有了显著的下降。这表明,作为中国证券市场上最重要的声誉激励机制,新财富评选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分析师的研究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勤勉程度和绩效。
关键词:
分析师 声誉激励 新财富评选
[期刊] 预测
[作者]
倪小雅 戴德明
结合事务所"做强做大"和"品牌建设"的背景,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作为资本市场中信息处理专家的证券分析师在进行盈余预测时,是否会受到由审计师行业专长和品牌声誉带来的高质量审计(会计)信息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或品牌声誉时,受其审计的公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更高、分歧度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的作用路径存在一定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