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0)
- 2023(9885)
- 2022(8372)
- 2021(7889)
- 2020(6992)
- 2019(16411)
- 2018(16003)
- 2017(31087)
- 2016(16816)
- 2015(19553)
- 2014(19524)
- 2013(19783)
- 2012(18718)
- 2011(17132)
- 2010(16999)
- 2009(16036)
- 2008(16375)
- 2007(14385)
- 2006(12407)
- 2005(11277)
- 学科
- 济(79317)
- 经济(79239)
- 管理(50012)
- 业(49024)
- 方法(42056)
- 企(39989)
- 企业(39989)
- 数学(38311)
- 数学方法(38075)
- 财(22722)
- 中国(21230)
- 农(18796)
- 贸(17015)
- 贸易(17010)
- 易(16607)
- 务(15507)
- 财务(15482)
- 财务管理(15447)
- 企业财务(14836)
- 制(14659)
- 业经(14534)
- 学(14235)
- 农业(12348)
- 融(11963)
- 金融(11961)
- 银(11916)
- 银行(11882)
- 地方(11766)
- 行(11286)
- 和(10886)
- 机构
- 大学(258079)
- 学院(252221)
- 济(114257)
- 经济(112340)
- 管理(99008)
- 研究(86683)
- 理学(85361)
- 理学院(84452)
- 管理学(83335)
- 管理学院(82839)
- 中国(68077)
- 京(53967)
- 财(53116)
- 科学(49836)
- 所(43841)
- 财经(43250)
- 农(40527)
- 中心(40368)
- 研究所(39604)
- 经(39558)
- 经济学(37224)
- 江(35410)
- 业大(35081)
- 北京(34558)
- 经济学院(33932)
- 财经大学(32438)
- 农业(32151)
- 范(31070)
- 师范(30790)
- 院(30200)
- 基金
- 项目(164552)
- 科学(130305)
- 基金(123622)
- 研究(119487)
- 家(107344)
- 国家(106555)
- 科学基金(91280)
- 社会(78499)
- 社会科(74644)
- 社会科学(74623)
- 基金项目(64631)
- 省(59766)
- 自然(57897)
- 自然科(56618)
- 自然科学(56599)
- 自然科学基金(55698)
- 教育(54987)
- 资助(52266)
- 划(51678)
- 编号(47467)
- 成果(39902)
- 部(39166)
- 重点(36809)
- 发(34245)
- 教育部(34068)
- 国家社会(33964)
- 创(33367)
- 人文(32334)
- 大学(32053)
- 科研(32004)
- 期刊
- 济(116043)
- 经济(116043)
- 研究(73977)
- 中国(45296)
- 财(42939)
- 学报(39454)
- 科学(35290)
- 农(35128)
- 管理(33045)
- 大学(29240)
- 学学(27296)
- 融(24792)
- 金融(24792)
- 农业(23706)
- 财经(22533)
- 经济研究(20498)
- 教育(20315)
- 技术(19742)
- 经(19283)
- 业经(16193)
- 问题(16173)
- 贸(15892)
- 图书(14899)
- 业(14155)
- 世界(13529)
- 统计(13476)
- 国际(13420)
- 技术经济(13375)
- 理论(13356)
- 实践(11815)
共检索到371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荆思寒 隋聪
本文基于股票分析师发布的评级信息,将分析师评级信息分解为分析师评级水平共识、分析师评级变化共识、分析师评级水平分歧三类,研究分析师评级信息对股票未来超额收益和风险的识别作用。结果发现,在中国市场中,三类评级信息对股票未来的超额收益和风险具有不同的识别能力;分析师评级水平分歧对股票未来风险的识别起到重要的作用;分析师评级水平分歧隐含的信息无法被分析师评级水平共识和分析师评级变化共识所解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晚发 赵仲匡 刘颖斐 宋敏
本文研究发现,信用评级增加了分析师预测的公共信息,同时没有减少分析师预测的私有信息,即信用评级信息能够改善股票市场信息环境。具体地,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发现,信用评级能显著提高分析师预测精度、降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与乐观偏差,且这种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低能力分析师跟踪的企业以及外资参股的评级机构中更加显著,这说明信用评级向分析师提供了新的信息。进一步地,信用评级只增加了分析师预测的公共信息,对私有信息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也不影响分析师的调研行为,上述结论表明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并不影响分析师拥有私有信息的优势,且信用评级机构与分析师之间存在互补而非替代关系。因此,金融监管应该加强对评级机构尽职调研的要求,充分发挥信用评级机构的信息中介功能。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分析师预测 公共信息 私有信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施荣盛
本文使用一个直接源自于投资者行为的新颖变量——财经互动社区的超额发帖量——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发现投资者关注可以用来解释分析师评级的漂移现象,即针对分析师评级变动,股价的立即反应随着投资者关注的增加而增强,股价的漂移随着投资者关注的增加而减弱,同时发现投资者关注对股票交易量具有显著正向的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林晚发 卢洁宜 赵仲匡 宋敏
“投资者付费”模式能够提高债券市场信息效率,本文研究了其对股票市场信息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2010年中债资信(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成立这一外生冲击,以分析师预测度量股票市场信息效率,发现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的跟踪降低了分析师预测偏误、分歧度与乐观偏差,上述结论对一系列替换设定稳健。机制上,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跟踪提高了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而影响分析师预测表现,在控制了信用评级质量改善与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自有信息等潜在机制后,信息披露质量改善的机制仍然存在。进一步地,分析师跟踪人数并没有减少,分析师预测的公共信息增多,而投资者付费评级提高分析师预测表现的作用在拥有公共信息少的分析师组中更加显著;这意味着信用评级机构向分析师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公共信息。本文为债券和股票市场的信息传递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时也为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双评级制度以及提高投资者付费评级跟踪比例来促进股票资本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俊
本文选取2010年4月至2015年12月间沪深两市一直存在卖空限制和不存在卖空限制的两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业务逐渐开放所提供的"自然实验"环境,分析了卖空限制、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歧度与股票未来收益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绝对卖空限制的条件下,"Dispersion effect"在中国资本市场显著存在,即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分歧度越大,投资者的股票未来收益是越小,两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而卖空限制的放松显著改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歧度与股票未来收益的相关关系。当不再存在卖空限制,分歧度与股票未来收益不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认为融资融券政策是具有市场效率的,它显著改善了市场的卖空限制的程度,使我国的资本市场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卖空限制 分歧度 股票未来收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俊
本文选取2010年4月至2015年12月间沪深两市一直存在卖空限制和不存在卖空限制的两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业务逐渐开放所提供的"自然实验"环境,分析了卖空限制、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歧度与股票未来收益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绝对卖空限制的条件下,"Dispersion effect"在中国资本市场显著存在,即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分歧度越大,投资者的股票未来收益是越小,两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而卖空限制的放松显著改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歧度与股票未来收益的相关关系。当不再存在卖空限制,分歧度与股票未
关键词:
卖空限制 分歧度 股票未来收益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武清 苏子豪 陈敏
本文从风险视角探索公司盈余管理和分析师不一致行为的经济后果。盈余管理引起公司的信息风险,而分析师分歧构成投资者的策略风险;理论上,二者的增加都将加大股票的特质性风险。实证结果表明发现信息风险或者分析师分歧越大,股票的超额收益越低、特质性风险越高;但在信息风险相同的企业中,高分歧公司却有着相对较高的超额收益和较低的特质性风险。这为特质性风险和期望收益负相关之谜提供了新证据,并揭示了信息风险传染成为股票特质性风险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股票特质性风险 企业信息风险 分析师分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艳红 蒋帅 陈艳萍
证券分析师在股票市场中扮演着关键的信息角色,其发布的股票评级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分析师股票评级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从市态差异的视角剖析其预测价值。实证研究表明:(1)在整体市场中,分析师发布的股票评级具有预测价值,股票评级越高,其收益表现越好;(2)市态是影响分析师股票评级发布行为的重要因素,分析师评级发布行为在不同市态下具有不同特征;(3)积极评级在熊市中的预测价值显著高于牛市阶段,中性评级在不同市态下的预测价值无显著差异,消极评级在熊市中的短期预测价值高于牛市阶段。本研究对于全面认识股票分析师在证券市场中扮演的信息角色以及辅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颖 伊志宏 田祥宇
针对可供融资买入的股票,本文检验了分析师上调评级日股票的超额收益与之前10日内股票的异常流动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尽管总体来看,分析师上调评级日股票的超额收益与之前10日股票的异常流动性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明星分析师上调评级日股票的超额收益却与之前10日股票的异常流动性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尽管分析师总体提前释放信息并不会抑制股票流动性,但明星分析师提前释放信息却会抑制股票流动性。本文还进一步检验了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研究发现:明星分析师上调评级日股票的超额收益与之前10日股票的异常融资买入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在实施股票转融通之后,明星分析师上调评级日股票的超额收益与之前10日股票的异常流动性之间呈现出更加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明星分析师提前释放信息会导致大量融资买入中的知情交易,这应该是其抑制股票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分析师不公平信息披露及其经济后果的文献,同时也为投资者增强对分析师行为的认知以及资本市场加强监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颖 伊志宏 田祥宇
针对可供融资买入的股票,本文检验了分析师上调评级日股票的超额收益与之前10日内股票的异常流动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尽管总体来看,分析师上调评级日股票的超额收益与之前10日股票的异常流动性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明星分析师上调评级日股票的超额收益却与之前10日股票的异常流动性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尽管分析师总体提前释放信息并不会抑制股票流动性,但明星分析师提前释放信息却会抑制股票流动性。本文还进一步检验了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研究发现:明星分析师上调评级日股票的超额收益与之前10日股票的异常融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丽青
《新财富》杂志评选出的最佳分析师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以沪深A股2005年~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比分析了最佳分析师投资评级和一般分析师投资评级的投资价值。研究发现:相比一般分析师,最佳分析师的买入/卖出评级对市场的短期影响程度更高,这种优势在牛市和熊市中有差异,牛市中最佳分析师投资评级的优势更加显著;从长期看,两者的买入/卖出评级的投资价值没有明显区别。这表明分析师的声誉和投资评级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从短期来看,最佳分析师的投资评级更有投资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方先明 汤泓
在中国股票市场,证券分析师所出具的股票评级报告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论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分别对股票市场总体行情上升、下降和水平震荡三个阶段内分析师评级报告的价值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评级报告的基础评级整体偏高,可信度不强;基础评级调整报告具有参考价值,能够据此捕捉异常收益率;相较于非明星分析师的报告,根据调整后的明星分析师报告进行操作,在上升和下降行情中可以获取更大的中期异常收益率,在震荡行情中则可以获取更大的短期异常收益率。
关键词:
评级报告 基础评级 评级调整 价值检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飞 范晓雯
分析师作为重要信息媒介,其评级结果会影响市场信息传递,其后果是影响股价信息效率。本文构建分析师评级意见分歧、投资者交易积极性与股价同步性分析框架,并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探究分析师意见分歧的后果,进而深入挖掘分析师分歧对股价信息效率的作用机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分析师分歧会抵消投资者对于特质信息的反应,导致股价同步性提高;(2)分析师分歧通过降低投资者交易积极性而间接增加股价同步性;(3)异质性检验表明,分析师分歧对于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在环境不确定性高的公司更为显著。根据本文研究结论,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分析师提供更准确信息;提升分析师专业素养,提供有效信息;投资者应正确对待分析师评级建议,做出理性决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悦 王超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5年至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证券分析师的个人能力及所处工作环境与其盈利预测准确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股票市场,分析师的相对预测准确度与其个人从业年数、对公司的跟进年数和跟进的公司数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与其跟进的行业数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但与券商规模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磊
卖空者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信息中介的角色,其对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2010年3月3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分析师评级下调事件为基础,实证检验了卖空者是否为知情交易者。研究发现:分析师评级下调日的前后3天或7天内,融券公司的累计异常换手率显著下降,即融券公司发生内幕交易的概率增加,表明卖空者存在着知情交易。本文通过对融券公司进行一对一匹配非融券公司、改变样本区间以及更换融资融券样本等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结论表明,卖空机制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发挥信息中介作用,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效率和股价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投资风格、意见分歧与股票流动性——来自股票网络社区数据挖掘的证据
博彩型股票的识别分析——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
证券分析师评级报告的投资价值研究——来自香港股市的经验证据
ESG评级分歧与企业绿色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基金股权关联分析师损害了股票市场信息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的经验证据
流动性、资产价格波动的隐含信息和货币政策选择——基于中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实证分析
公司治理、分析师关注与股票市场信息含量
机构投资者持股、会计盈余持续性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含量——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彩票类股票交易行为分析: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
投资者分歧、异常交易量和股票横截面收益率预测——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