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5)
- 2023(5968)
- 2022(5368)
- 2021(4888)
- 2020(4530)
- 2019(10790)
- 2018(10675)
- 2017(21329)
- 2016(11712)
- 2015(13249)
- 2014(13603)
- 2013(13725)
- 2012(12954)
- 2011(11671)
- 2010(11897)
- 2009(11150)
- 2008(11492)
- 2007(10491)
- 2006(8886)
- 2005(8027)
- 学科
- 济(53198)
- 经济(53142)
- 管理(36075)
- 业(35774)
- 企(29760)
- 企业(29760)
- 方法(28790)
- 数学(25748)
- 数学方法(25577)
- 财(15884)
- 农(13214)
- 务(11190)
- 财务(11175)
- 财务管理(11150)
- 中国(10812)
- 企业财务(10676)
- 学(10278)
- 贸(10109)
- 贸易(10106)
- 易(9814)
- 业经(9421)
- 制(9191)
- 农业(8733)
- 地方(8647)
- 融(7748)
- 金融(7746)
- 和(7645)
- 银(7578)
- 银行(7558)
- 理论(7178)
- 机构
- 大学(177727)
- 学院(175063)
- 济(75191)
- 经济(73689)
- 管理(70821)
- 理学(61695)
- 理学院(61072)
- 管理学(60121)
- 管理学院(59800)
- 研究(55270)
- 中国(42757)
- 京(36229)
- 财(35297)
- 科学(32986)
- 农(30001)
- 财经(28606)
- 所(28525)
- 中心(26420)
- 业大(26307)
- 经(25951)
- 江(25678)
- 研究所(25593)
- 农业(23883)
- 经济学(23096)
- 北京(22703)
- 范(21338)
- 财经大学(21275)
- 师范(21126)
- 经济学院(21083)
- 州(20273)
- 基金
- 项目(113718)
- 科学(89890)
- 基金(84518)
- 研究(81233)
- 家(73060)
- 国家(72458)
- 科学基金(62440)
- 社会(51770)
- 社会科(49130)
- 社会科学(49110)
- 基金项目(45571)
- 省(43350)
- 自然(41598)
- 自然科(40675)
- 自然科学(40662)
- 自然科学基金(40002)
- 教育(38253)
- 划(36935)
- 资助(35128)
- 编号(33306)
- 成果(26900)
- 部(26574)
- 重点(25071)
- 创(23218)
- 发(23191)
- 教育部(22971)
- 科研(22438)
- 人文(22311)
- 大学(21861)
- 课题(21747)
共检索到250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孔东民 刘莎莎 谭伟强
本文考察证券分析师评级如何影响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以及公司特征是否影响不同类型投资者的交易。基于独特的账户交易数据,研究发现:第一,当证券分析师发布"强买"或"买入"评级时,机构投资者显著买入该股票。对于"持有"或"卖出"评级时,机构投资者均表现为显著的净卖出。第二,在交易中,个人投资者仅仅起到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流动性的作用。第三,公司大股东的利益攫取程度及公司信息环境的不确定性都会削弱机构投资者对分析师评级的反应。基于不同测度和样本的检验表明上述结果是稳健的。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证券监管机构提供了明晰的监管建议,并为投资者优化交易决策提供了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倩 吴昊 高宇妮
新兴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着资产误定价金融异象。在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情况下,可以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从分析师评级出发,通过投资者情绪传导,与资产误定价三者之间建立分析逻辑。通过对2009—2015年625家上市公司第一季度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分析师的乐观评级及调级会引起价格向上的资产误定价扩大,价格向下的资产误定价减小;乐观评级会比悲观评级引发更大程度的资产误定价;机构投资者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分析师评级及调级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是通过投资者情绪变化作为中介传导的。根据研究结论,如能在政策层面通过加强分析师队伍管理、强化投资者教育、提高机构投资者的业务素养,就能提高分析师评级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促使投资者正确对待分析师评级信息,从而减少乃至消除资产误定价,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征 肖志超
媒体在发挥信息中介职能传播市场信息的同时,充当了投资者注意力资源的分配机制。本文从股票成交量的变化入手检验了媒体报道对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发现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票的成交量、成交金额和换手率,与媒体报道强度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媒体报道强度的增加,在个人投资者增加买入的同时,机构投资者将实施相反的操作。因此,这一分析结果验证了行为金融理论关于投资者有限理性的假设,并且从微观层面动态地考察了两类投资者之间的策略互动机制。
关键词:
媒体报道 投资者关注 有限理性 成交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涛 耿志民
根据对机构投资者噪声交易行为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由于证券市场在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市场,天然具有噪声交易动机和行为能力的机构投资者利用个人投资者的认识心理、情绪和投资行为偏差与证券市场制度结构,策略性地实施噪声交易行为,以此加剧信息的不对称性,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比较优势、获取超额收益,噪声交易因此成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本质特征。机构投资者噪声交易行为属于有限理性的主动性噪声交易,噪声交易者风险的分布具有阶段性特征,在机构投资者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施先旺 李钻
笔者以2003年2012年我国分析师评级数据、基金公司佣金分仓与季度十大重仓股数据以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基金公司券商的佣金分仓对分析师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基金公司的佣金分仓与关联分析师对基金重仓股的乐观评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声誉机制能显著抑制上述利益冲突造成的乐观评级。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券商研究部门的监督和引导,让分析师真正做到独立、客观和诚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施先旺 李钻
笔者以2003年~2012年我国分析师评级数据、基金公司佣金分仓与季度十大重仓股数据以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基金公司券商的佣金分仓对分析师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基金公司的佣金分仓与关联分析师对基金重仓股的乐观评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声誉机制能显著抑制上述利益冲突造成的乐观评级。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券商研究部门的监督和引导,让分析师真正做到独立、客观和诚实。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卓思 高峰 祁斌
本文通过研究股票收益变化和机构持股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高机构持股股票,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会吸引机构增加持仓,且机构增持的股票相对减持的股票的后续表现又更好,而低机构持股股票则不然。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上是采用正反馈即惯性交易策略的,而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则较为随机。对于缺乏投资经验的个体投资者而言,论文结果意味着他们应当委托机构进行理财如投资于基金。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交易行为 惯性交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夏峰 谢咏生 张霖 贺为民 涂健 阳晓辉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使得创业板市场拥有了一个特别的签约投资者群体。为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些投资者的详细情况,本文统计了相关登记结算数据,并从投资者整体情况、交易行为特征与创业板上市首日交易情况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一些结论:70%的签约投资者具有两年以上投资经验;签约投资者以中小散户为主;中签的签约投资者倾向于在上市首日全部卖出所持有的新股;上市首日买入的投资者其市值规模在签约投资者中属于较高水平等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迟骏 杨春鹏
本文选取我国2011年至2017年间日频度股票ETF数据,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反映投资者非理性心理的投资者情绪指标,根据逐笔交易数据构造表征投资者交易行为的买卖非均衡指标,实证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分别对ETF折溢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联合影响也显著为正。进一步地,文中还检验了在含有Fama-French三因子作用的条件下以及机构持股比例作为调节变量的条件下,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影响,实证结果依然相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官峰 靳庆鲁 张佩佩
文章以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解禁为背景,从利益冲突的角度检验了不同增发对象在解禁后交易动机的差异对解禁前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程度和准确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定向增发股票解禁时,机构投资者出于抛售获利的动机向分析师施压,导致分析师在解禁前为其所持有的股票发布了更加乐观的盈余预测,而且这些乐观预测的准确性更低;而原股东在定向增发股票解禁后倾向于继续持有,分析师在解禁前没有发布乐观有偏的预测。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机构投资者即将解禁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越高,在临近解禁日时,分析师对该上市公司的预测越乐观,准确性也越低。现有文献认为机构投资者对分析师的乐观倾向具有抑制作用,而文章的经验证据表明,机构投资者在涉及...
关键词:
定向增发解禁 机构投资者 分析师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顺玲
理论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与市场投资者对企业的关注程度不存在关联,但是行为金融学指出,大量的投资者关注度会影响企业管理层和审计师的决策判断。选择2012—2019年存在"非标"审计意见的379家企业,利用面板Logistic模型分析了投资者关注对企业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并判断证券分析师评级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投资者关注度上升将显著提高企业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并且在"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对象中,这一影响更为明显。证券分析师的正面评级会产生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即随着证券分析师的正面评价值越高,投资者关注度提高企业"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将下降。此外进一步发现,投资者关注度上升能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说明投资者关注会增加管理层的风险意识,降低了盈余操纵行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施荣盛
本文使用一个直接源自于投资者行为的新颖变量——财经互动社区的超额发帖量——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发现投资者关注可以用来解释分析师评级的漂移现象,即针对分析师评级变动,股价的立即反应随着投资者关注的增加而增强,股价的漂移随着投资者关注的增加而减弱,同时发现投资者关注对股票交易量具有显著正向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缪新琼 邹恒甫
本文以 Kyle的单期模型为基础 ,通过假设内部交易者无法获得对交易风险资产流动价值的完全信息及市场无法达到标准形式的半强式有效 ,而是一种弱式有效 ,重新分析了内部交易者的交易策略和最终收益 ,从而将 Kyle模型做了推广。本文得出的结论是 ,当内部交易者观测到的信号对交易资产真实流动价值存在扭曲时 ,内部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变得更为复杂 ;弱式的市场有效性条件和流动价值信号的扭曲可加强内部交易者的信息垄断地位 ,为其相应的策略交易带来更多的收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翟华云
笔者从投资者交易行为视角,以2010年年报披露期内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38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质量对买卖价差、换手率以及股票收益波动率的影响后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质量越高,买卖价差越低,而且投资者比较重视社会责任披露的整体性和内容性质量;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整体性质量、内容性质量以及技术性质量均与股票换手率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程睿
本文在控制样本自选择偏误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差异对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在关于股票价格和风险的交易决策时对不同信息披露质量的公司具有行为差异,高披露质量的公司有较低的信息成本和市场风险;但是,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高低对投资者的股票交易数量、交易速率的影响尚不显著,且不知情者"跟随"交易现象明显,市场投机氛围重,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程度尚待提高。本研究为规范和引导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及健全证券市场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