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4)
- 2023(11377)
- 2022(9453)
- 2021(9082)
- 2020(7907)
- 2019(18676)
- 2018(17903)
- 2017(34672)
- 2016(18960)
- 2015(21830)
- 2014(21819)
- 2013(22167)
- 2012(20950)
- 2011(18711)
- 2010(18743)
- 2009(17578)
- 2008(18090)
- 2007(15772)
- 2006(13439)
- 2005(12190)
- 学科
- 济(86218)
- 经济(86126)
- 管理(57144)
- 业(55392)
- 企(44887)
- 企业(44887)
- 方法(43786)
- 数学(40149)
- 数学方法(39894)
- 财(36524)
- 中国(24835)
- 农(22172)
- 务(20279)
- 财务(20261)
- 财务管理(20202)
- 企业财务(19388)
- 制(18284)
- 贸(17690)
- 贸易(17683)
- 易(17221)
- 地方(16573)
- 业经(15327)
- 学(14456)
- 农业(14297)
- 财政(13937)
- 融(13382)
- 金融(13380)
- 银(13306)
- 银行(13286)
- 体(12613)
- 机构
- 大学(275396)
- 学院(271254)
- 济(124439)
- 经济(122324)
- 管理(104282)
- 研究(94927)
- 理学(89917)
- 理学院(88918)
- 管理学(87741)
- 管理学院(87199)
- 中国(75776)
- 财(66472)
- 京(58275)
- 科学(53747)
- 财经(49569)
- 所(47898)
- 经(45341)
- 中心(44103)
- 农(42735)
- 研究所(42726)
- 经济学(40586)
- 江(39342)
- 北京(37564)
- 经济学院(36999)
- 财经大学(36975)
- 业大(36478)
- 农业(33615)
- 院(33509)
- 范(33262)
- 师范(32983)
- 基金
- 项目(175299)
- 科学(139082)
- 基金(131577)
- 研究(128167)
- 家(113555)
- 国家(112668)
- 科学基金(96950)
- 社会(84599)
- 社会科(80453)
- 社会科学(80432)
- 基金项目(68907)
- 省(63618)
- 自然(61103)
- 自然科(59746)
- 自然科学(59727)
- 教育(58805)
- 自然科学基金(58741)
- 资助(55729)
- 划(55209)
- 编号(49896)
- 部(41974)
- 成果(41377)
- 重点(39434)
- 发(36934)
- 教育部(36518)
- 国家社会(36369)
- 创(35719)
- 人文(34674)
- 科研(34319)
- 课题(34245)
- 期刊
- 济(130873)
- 经济(130873)
- 研究(86432)
- 财(57393)
- 中国(53395)
- 学报(39643)
- 农(37343)
- 科学(36550)
- 管理(35108)
- 大学(30487)
- 学学(28772)
- 融(28498)
- 金融(28498)
- 财经(25932)
- 农业(25168)
- 经济研究(23318)
- 经(22212)
- 教育(21965)
- 技术(20728)
- 问题(18053)
- 业经(17794)
- 贸(17361)
- 世界(15020)
- 会计(14900)
- 业(14824)
- 统计(14735)
- 国际(14596)
- 财会(14099)
- 技术经济(14059)
- 理论(12780)
共检索到413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庞晓波 呼建光
本文以2005—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分析师报告信息含量和财务报告信息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务报告公布前,分析师报告未能对财务报告的内容做出有效预测;财务报告公布后,分析师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读了财务报告向资本市场传递的信息,但未发现证券分析师能够更加有效地解读复杂程度较高的财务报告。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分析师报告 财务报告 信息含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储一昀 仓勇涛
本文以2000~2005年353家IPO公司及1323个分析师定价预测的观测值,研究了分析师定价预测的一致性、意见分歧以及分析师跟进的人数对公司首日上市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定价预测的一致性与公司上市首日收盘价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并能很好地解释公司上市首日收盘价,这表明分析师预测的价格是值得信赖的,可以作为公司IPO上市首日价格的估量。此外,我们的研究还为分析师意见分歧作为风险衡量替代的假说提供了证据支持,并发现分析师人数对公司首日回报率的影响是抑制股价非理性增长效应和不确定性拓展效应的复合。
关键词:
分析师 定价预测 意见分歧 抑价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阳
本文以我国沪深股市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财务报告质量、公司信息风险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报告质量并不是投资者需要定价的系统风险因素,而是一种非系统性风险。尽管财务报告质量反映了信息风险的不确定性,但这种公司特定的信息风险并没有被投资者定价,它并不会提高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建刚 张辽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专业的信息需求者——分析师,对上市公司披露XBRL财务报告的反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强制披露XBRL财务报告,可以披露更多公司层面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显著改善分析师的信息环境,使得分析师跟随人数显著上升;同时,在分析师信息环境改善的情况下,分析师对于业绩良好的公司的关注程度更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烨 胡倩 周健
伴随着证券市场的产生和繁荣,证券分析师队伍也日益壮大并日趋专业。以港股为例,通过跟踪经纪行数百名分析师自2003年以来对香港上市公司的评级结果,以及重点考察不同评级结果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情况后,发现尽管分析师的专业判断具有显著的投资价值,并以此确定投资标的或重点研究跟踪对象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但由于其评级结果具有较为明显的实效性,对市场的影响力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时刻密切注意分析师的最新评级成果并及时更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陈希晖
基于国际资本市场的数据,通过研究强制采用IFRS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发现分析师对强制采用IFRS的公司的预测准确性高于没有采用IFRS和自愿采用IFRS的公司。通过控制相关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准确度提高与强制采用IFRS所带来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和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相关,而与盈余管理无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锡皓 周晓苏
本文检验在我国股市暴跌期间,公司事前财务报告的稳健程度能否影响其股价抗跌能力。研究显示:(1)在股市暴跌之前,公司的财务报告越稳健,投资者在股市暴跌期间蒙受的损失越少,其股价抗跌能力越强;(2)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稳健财务报告抑制股价下跌的作用越显著。这些结果表明,稳健财务报告不仅能减少定价噪音,而且能够及早释放公司风险信号,在信息不对称较严重的情况下,稳健财务报告的上述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稳健财务报告 股价抗跌能力 非对称及时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郑伟 张彦国
在财务报告加工和编制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师经常参与大量的工作,然而关注内部审计对公司财务报告影响的文献不多。我们检验了内部审计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中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内部审计对财务报告的作用时所考虑的因素,本文使用内部审计师的客观性、胜任能力和内部审计规模来替代内部审计水平。研究发现,内部审计的替代变量与操控性应计之间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高水平的内部审计有助于提升财务报告质量。
关键词:
内部审计 财务报告质量 操控性应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东辉 薛祖云
本文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上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信息对投资者是否有价值。我们发现,可以利用公开的盈利预测制定可获利的套头交易策略。套头交易的回报率不仅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大于零,而且在经济意义上也是显著的。这些结果不受不同的检验方法影响,也无法为我们所考虑到的风险因素所解释。本文的发现说明了中国的股票市场尚未达到Fama(1970)意义上的半强式有效,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可以利用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以提高其投资的回报。此外,本文的结果也有助于回答中国的财务分析师是否具有专业胜任能力这一颇有争议的问题。
关键词:
分析师 盈利预测 交易策略 市场有效性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丽青
《新财富》杂志评选出的最佳分析师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以沪深A股2005年~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比分析了最佳分析师投资评级和一般分析师投资评级的投资价值。研究发现:相比一般分析师,最佳分析师的买入/卖出评级对市场的短期影响程度更高,这种优势在牛市和熊市中有差异,牛市中最佳分析师投资评级的优势更加显著;从长期看,两者的买入/卖出评级的投资价值没有明显区别。这表明分析师的声誉和投资评级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从短期来看,最佳分析师的投资评级更有投资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丽青
本文以2008-2009年420家A股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及15967个分析师盈利预测的观测值,比较分析了不同市场走势下分析师盈利预测和随机游走模型盈利预测的准确性及它们对投资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熊市环境下分析师盈利预测比随机游走模型盈利预测的准确度高,基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投资回报要高于基于随机游走模型盈利预测的投资回报,而牛市环境下的情况正好相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不能理性地识别牛熊市下各种盈利预测信息,从而也未能证明分析师盈利预测是比随机游走模型预测更好的"市场预期盈利"的代理变量。此外,研究也发现分析师存在高估盈利的乐观倾向,且熊市中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乐观程度要大于牛市中的分析师盈利预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史永 张龙平
财务报告是分析师最重要的信息获取来源,财务报告的质量影响着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质量。2009年我国上交所与深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同步披露其XBRL财务报告,理论上XBRL财务报告将提高分析师对财务报告的使用效率,对分析师的预测研究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从预测效率和预测质量的角度研究实施XBRL财务报告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通过对2007—2012年我国A股市场分析师预测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交所与深交所实施XBRL财务报告后,预测效率方面上市公司被预测分析的频率和研究报告中的预测项目数量显著提升,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在分析师跟踪及预测效率上提升幅度更大;预测质量方面,实施XBRL后分析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冬华 赵玉洁
分析师跟进能够有效缓解上市公司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本文从"信息中介——审计风险——审计费用"这一链条研究了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明星分析师跟进更有利于降低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依赖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程度,对于信息自给能力较强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其依赖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程度较低,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的负相关关系程度较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袁振超 张路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分析师现金流预测与应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分析师现金流预测提高了应计项目的透明度,抑制了管理层操纵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进而提高了应计质量;第二,分析师的影响力加强了其现金流预测对应计质量的积极影响,即影响力越大的分析师(最佳分析师或者来自顶级券商的分析师)的现金流预测越能够抑制管理层通过应计项目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的研究表明分析师发布现金流预测起到了信息监督的作用,弥补了外部监管机构信息匮乏的缺陷,扮演了改善上市公司应计质量的角色。
关键词:
现金流预测 应计质量“ 明星”分析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玉德 洪金明
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广泛运用引致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需求。本文选取了2004~2008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总体价值相关性以及基于资产减值测试的评估价值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而资产减值的计提受投资者的关注度则有所减弱。这说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有效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信息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滥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从长远来看,深化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努力构建一个完整、统一、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实现评估界与会计审计界的良性互动,同时加强会计监管及行业自律并对滥用公允价值及虚假评估行为予以严惩,...
关键词:
财务报告 资产评估 公允价值 价值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务分析师跟进有利于标准审计意见形成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纵向一体化的财务绩效分析——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
共享审计师能降低分析师预测偏差吗?——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风格投资与收益协同性能够预测股票收益吗?——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一定能够稳定股市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能够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
公司成长、盈余波动与财务分析师跟踪——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控股股东操控动机及行为与财务报告透明度——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控股股东行为、特征与财务报告稳健性——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产业政策、信息披露与分析师行为——来自深圳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