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5)
- 2023(11984)
- 2022(9731)
- 2021(8740)
- 2020(7648)
- 2019(17369)
- 2018(17222)
- 2017(33639)
- 2016(18198)
- 2015(20417)
- 2014(20478)
- 2013(20596)
- 2012(19111)
- 2011(16994)
- 2010(17318)
- 2009(16534)
- 2008(17195)
- 2007(15732)
- 2006(13771)
- 2005(12720)
- 学科
- 业(86977)
- 济(86279)
- 经济(86185)
- 企(79838)
- 企业(79838)
- 管理(73019)
- 方法(40655)
- 数学(31999)
- 数学方法(31752)
- 财(30869)
- 业经(29368)
- 农(26871)
- 务(24220)
- 财务(24194)
- 财务管理(24162)
- 企业财务(22963)
- 农业(19405)
- 中国(18135)
- 技术(17944)
- 制(16643)
- 和(16023)
- 划(15912)
- 理论(15224)
- 策(14675)
- 贸(14424)
- 贸易(14418)
- 易(14000)
- 环境(13557)
- 学(13183)
- 地方(13176)
- 机构
- 学院(276361)
- 大学(272419)
- 济(118464)
- 经济(116265)
- 管理(114372)
- 理学(97746)
- 理学院(96877)
- 管理学(95598)
- 管理学院(95094)
- 研究(84533)
- 中国(67801)
- 财(57358)
- 京(56272)
- 科学(49879)
- 农(48347)
- 财经(45481)
- 江(43172)
- 所(43013)
- 经(41128)
- 业大(40294)
- 中心(40282)
- 农业(38287)
- 研究所(38250)
- 经济学(35578)
- 北京(34989)
- 州(33844)
- 财经大学(33322)
- 经济学院(32484)
- 商学(32369)
- 商学院(32107)
- 基金
- 项目(175425)
- 科学(139607)
- 基金(129083)
- 研究(128833)
- 家(111023)
- 国家(110039)
- 科学基金(96582)
- 社会(83157)
- 社会科(78950)
- 社会科学(78924)
- 省(69552)
- 基金项目(68697)
- 自然(62420)
- 自然科(61036)
- 自然科学(61014)
- 自然科学基金(60019)
- 教育(57888)
- 划(56805)
- 资助(52485)
- 编号(52442)
- 成果(41538)
- 业(39811)
- 创(39418)
- 部(38990)
- 重点(38702)
- 发(37465)
- 创新(36023)
- 国家社会(34575)
- 科研(34043)
- 课题(33926)
- 期刊
- 济(133421)
- 经济(133421)
- 研究(76648)
- 中国(51070)
- 财(50608)
- 管理(44769)
- 农(44297)
- 学报(39620)
- 科学(36468)
- 农业(30022)
- 大学(29839)
- 学学(28332)
- 技术(26057)
- 融(25219)
- 金融(25219)
- 财经(23402)
- 业经(23300)
- 教育(20585)
- 经济研究(20484)
- 经(20176)
- 业(19079)
- 问题(17707)
- 技术经济(17451)
- 财会(16151)
- 会计(15079)
- 贸(14434)
- 商业(13611)
- 图书(13581)
- 现代(13549)
- 理论(13462)
共检索到412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江林 梁世裕
以2012—2022年重污染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探究分析师对环保信息的关注能否提高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研究发现,分析师对环保信息的关注能显著提高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水平。机制检验表明,绿色信息披露质量和业绩压力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分析师对环保信息的关注对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研究结论为探索企业绿色投资的驱动因素提供了新视角,对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爱玲 张启浩 李广鹏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其中推动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2011-2021年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并购数据,考察了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会加大企业的监管压力和声誉压力,强化管理层的环保意识,从而促进重污染企业实施绿色并购,且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驱动下的绿色并购提升了绿色创新质量并获得了更好的资本市场表现。针对提问内容特征的进一步分析显示,文本长度越长、负面问题数量越多,这种促进作用越明显。此外,当企业存在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处于高市场化地区时,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的积极作用越显著。本文丰富了绿色并购驱动因素和中小投资者积极主义的相关研究,为建设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陈熙钧 高京淋 谭慧中
媒体作为企业外部治理的重要力量,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备受关注。对2008—2019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进行检验与比较发现,媒体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发现媒体关注主要通过创新激励效应、监督约束效应以及环保理念效应来实现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同时,正向的媒体报道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效更好,且对国有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了更好的激励成效。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在年报文本语气、回复情绪以及是否关注环境安全等不同企业特征下也会存在不同的激励效果。
关键词:
媒体关注 重污染企业 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雪 刘清源
以2011-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分析师关注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并且这一促进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高、信息透明度低和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分析师外部监督作用发挥的直接效应和其信息中介作用吸引的特定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间接效应协同发力,共同促进了企业ESG表现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分析师关注在提高企业环境和治理分项得分方面的表现突出。此外,分析师调研以及调研过程中的绿色关注都对企业ESG表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证实了证券分析师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重要作用,也为政策制定者构建企业ESG相关制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璐 洪剑峭
本文通过对2012―2020年分析师发布的研究报告进行文本分析,提取其中的创新相关信息含量,探究分析师的创新相关信息关注对于提高其盈利预测准确性的价值。研究发现,分析师研究报告中创新相关信息的含量与盈利预测准确性正相关,说明分析师对创新相关信息的关注有助于提高其盈利预测质量;特别是在公司创新活动强度较大、盈余质量较差、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分析师对创新相关信息的关注和利用对于提高其盈利预测准确性的作用更强。本文丰富了关于分析师盈利预测和非财务信息价值的研究,为分析师的信息关注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贞洁 吕志军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发挥好绿色金融在发展新能源企业中的引导作用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不同于现有文献集中关注个别企业绿色信贷的可获得性,秉承从政府积极引导到企业主体发挥这一自上而下的研究逻辑,并引入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这一外生变量,检验绿色金融、分析师关注和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三者的关系发现,绿色金融能够缓解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约束,分析师关注在其中主要发挥“信息传递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可以显著提高新能源企业的资本投资和研发投资水平,但对金融投资没有显著影响,不会引发脱实向虚的风险;绿色金融还能显著提高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因此,政府应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完善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加强分析师队伍建设,进而支持新能源企业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晨 吕永辰
“双碳”目标下,面对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消耗过度、极端天气频发等环境问题,政府与企业都在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方法。以2016—2020年340家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重污染行业在补贴政策扶持下绿色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对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绿色投入既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还能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内部创新与外部政策制订两方面给出提高企业双绩效的建议,助推重污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晨 吕永辰
“双碳”目标下,面对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消耗过度、极端天气频发等环境问题,政府与企业都在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方法。以2016—2020年340家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重污染行业在补贴政策扶持下绿色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对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绿色投入既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还能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政府补助对技术创新在绿色投入与双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内部创新与外部政策制订两方面给出提高企业双绩效的建议,助推重污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戴国强 邓文慧
以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分析师关注度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规模有促进作用,对企业的资本支出和研发支出规模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并购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分析师关注度的增加提高了企业并购行为发生的概率。进一步研究显示证券分析师扭曲了企业的投资偏好。在总体投资规模一定时,分析师对企业管理层起到了施压作用,使得期限较长、风险较大的研发投资占比降低。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夏范社
企业投资行为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双循环”国家战略实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手工搜集2016—2021年明星分析师研究报告数据,研究明星分析师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明星分析师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强股票流动性、解读研发行为,促进企业投资行为,而且明星分析师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大股东持股比例低、成长性水平较低、公司透明度较低的样本中,结果更加显著,体现其较好的专业胜任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明星分析师能够解读不同盈利分组的投资行为,不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偏好;与没有明星分析师跟踪的样本相比,明星分析师跟踪对投资行为具有更强的影响;明星分析师通过正向解读投资行为途径,对公司价值挖掘,发挥积极作用。研究结论对发挥明星分析师信息中介作用,优化投资结构与提升投资绩效,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明星分析师 企业投资行为 公司价值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戴国强 邓文慧
以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分析师关注度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规模有促进作用,对企业的资本支出和研发支出规模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并购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分析师关注度的增加提高了企业并购行为发生的概率。进一步研究显示证券分析师扭曲了企业的投资偏好。在总体投资规模一定时,分析师对企业管理层起到了施压作用,使得期限较长、风险较大的研发投资占比降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靳延兵
本文以我国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分析师关注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会基于外部压力和期望,降低企业的风险投入,即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入;并且本文在进一步考察地区信任、行业竞争等外部差异化的环境发现,在地区信任程度高的地区,分析师关注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在行业竞争程度高的地区,分析师关注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同时本文在进行滞后一期回归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研究从地区信任和行业竞争程度等视角补充了分析师关注对创新影响的文献,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分析师如何在市场中发挥作用,以及也为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凌润泽 潘爱玲 张国珍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并购逐渐成为企业推进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以2010—2020年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为样本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绿色并购能促进重污染企业的研发投资,CEO环保经历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绿色并购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源于绿色并购能够提高企业的合法性地位,从而获得政府补助、税收优惠和债务融资等政府和市场的资源支持;企业绿色并购后更愿意履行环境责任和披露环保“硬”信息以维持合法性提高带来的创新资源禀赋;绿色并购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也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以及企业价值。上述研究为绿色并购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学理支持,也为“双碳”背景下重污染企业如何通过绿色并购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柳 甘佺鑫 马德水
利用2008~2015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公众环境关注度对企业环保投资规模存在正向影响;绿色形象能够提高公众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包容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企业治理性环保投资相比,公众环境关注度仅对企业前瞻性环保投资规模产生正向影响,绿色形象仅对公众环境关注度与企业前瞻性环保投资规模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说明企业差异化和预防性环保战略能对企业产生积极影响。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环保法规、企业履行绿色责任、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春玲 王茁
以绿色发展度量社会规范,通过分析重污染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研报数量差异,考察社会规范对分析师关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企业,重污染企业的分析师跟踪人数更少、发布研报数量也更少。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外生冲击事件,借助双重差分法(DID)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控制潜在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披露降低了分析师的信息获取与分析成本,显著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研报数量,表现为"救赎"效应;然而,重污染企业的强媒体报道并没有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反而降低了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研报数量;另外,国有重污染企业的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研报数量显著高于民营重污染企业,说明产权性质作为分析师的既定认识之一,与社会规范存在替代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