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4)
- 2023(12148)
- 2022(10226)
- 2021(9505)
- 2020(8245)
- 2019(18849)
- 2018(18445)
- 2017(36200)
- 2016(19396)
- 2015(21931)
- 2014(21762)
- 2013(21420)
- 2012(19658)
- 2011(17622)
- 2010(17285)
- 2009(15848)
- 2008(15770)
- 2007(13672)
- 2006(11274)
- 2005(9748)
- 学科
- 济(85168)
- 经济(85083)
- 管理(59656)
- 业(57497)
- 企(48288)
- 企业(48288)
- 方法(48184)
- 数学(43775)
- 数学方法(43310)
- 财(24223)
- 农(20739)
- 中国(18548)
- 业经(16625)
- 务(16514)
- 财务(16473)
- 财务管理(16433)
- 企业财务(15703)
- 贸(15688)
- 贸易(15685)
- 易(15245)
- 学(14869)
- 制(14094)
- 地方(14025)
- 农业(13574)
- 环境(12576)
- 技术(12118)
- 融(11667)
- 金融(11664)
- 理论(11663)
- 和(11651)
- 机构
- 大学(279701)
- 学院(278522)
- 济(118203)
- 经济(116087)
- 管理(114637)
- 理学(101098)
- 理学院(100163)
- 管理学(98508)
- 管理学院(98006)
- 研究(83542)
- 中国(62959)
- 京(55388)
- 财(54445)
- 科学(49697)
- 财经(45228)
- 农(43056)
- 经(41406)
- 中心(41310)
- 业大(40988)
- 所(39887)
- 江(39000)
- 经济学(37865)
- 研究所(36250)
- 经济学院(34785)
- 财经大学(34230)
- 农业(34163)
- 北京(33451)
- 范(33138)
- 师范(32789)
- 经济管理(31152)
- 基金
- 项目(196241)
- 科学(156752)
- 基金(146995)
- 研究(140420)
- 家(127377)
- 国家(126405)
- 科学基金(110894)
- 社会(92432)
- 社会科(87963)
- 社会科学(87941)
- 基金项目(77964)
- 省(75611)
- 自然(72664)
- 自然科(71076)
- 自然科学(71058)
- 自然科学基金(69852)
- 教育(66270)
- 划(63728)
- 资助(60844)
- 编号(55460)
- 部(45175)
- 重点(43787)
- 成果(43115)
- 创(41126)
- 发(40395)
- 教育部(39602)
- 国家社会(39327)
- 科研(38727)
- 创新(38528)
- 人文(38366)
- 期刊
- 济(113119)
- 经济(113119)
- 研究(72461)
- 财(43770)
- 中国(43760)
- 学报(42055)
- 管理(38572)
- 科学(38349)
- 农(36820)
- 大学(32521)
- 学学(30896)
- 农业(25028)
- 技术(24598)
- 融(22694)
- 金融(22694)
- 财经(22495)
- 教育(22030)
- 经济研究(19303)
- 经(19204)
- 业经(18628)
- 统计(16110)
- 问题(15705)
- 策(14559)
- 技术经济(14254)
- 业(13414)
- 理论(13346)
- 决策(13227)
- 版(13169)
- 商业(13090)
- 财会(12940)
共检索到377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会芹 施先旺
现有研究表明分析师是企业外部治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分析师关注—企业外部治理环境风险感知—企业关联交易行为调整"的逻辑框架,研究了分析师关注对企业异常关联交易的影响。结果发现分析师关注越高,企业的异常关联交易越低。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治理环境不同,分析师关注对异常关联交易治理作用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揭示公司内部治理环境越好,分析师外部治理机制发挥的作用越大。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关联交易外部治理的文献,还拓展了分析师职能的研究视角,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异常关联交易 内部治理环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敏 王成方 姜付秀
机构投资者是否具有治理效应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务问题,但现有文献并未得到一致结论。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贷款软约束视角研究了我国的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问题。本文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不仅没有改善我国的贷款软约束问题,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剧了贷款的软约束程度。上述结果表明,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机构投资者更多的仍然扮演着"投机者"的角色,它们的公司治理作用尚未得到体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莫小东 金德环
现有的分析师预测能力研究基于受到分析师职业利益冲突扭曲的分析师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可能对分析师的预测能力产生误判。本文从分析师选择性跟踪的视角重新检验了分析师的预测能力,结果发现分析师不具备股价预测能力,但具有对公司经营业绩的预测能力。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拓展了分析师预测能力研究文献,有利于投资者正确看待和使用分析师的研究报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庆丰 陈娇
近年来我国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的质量备受投资者质疑,本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5998份研究报告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调整股票评级存在复述市场信息的行为,向市场提供的新信息非常有限,投资者据此获得超额收益非常有限。机构投资者等诸多利益冲突因素、我国证券研究部门粗放式的运营模式、证券分析师频繁的流动以及年轻分析师的声誉忧虑等是导致我国证券分析师复述市场,研究报告信息含量和信息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监管当局、行业协会、券商和分析师自身三个层面对相关的监管治理举措进行探讨。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信息 市场反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秀良 张婷 孙佳辉
公司治理问题产生根源是由于委托代理关系而引致的代理问题,而代理问题的实质则是信息不对称性,已有的理论研究表明,企业跨境交叉上市相当于为公司治理引进了一个新的外部治理机制,有利于提升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然而,限于大多数中国企业采用"先外后内"的特殊交叉上市路径,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则要复杂的多。本文采用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作为衡量信息披露质量代理变量,首先利用2008年至2013年我国先H股后A股交叉上市企业数据,对跨境交叉上市行为对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尽管横向对比上看,交叉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优于非交叉上市的纯A股公司,但这主要是由自选择问题造成的,而非交叉上市所引起的改善,因为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在纵向上的交叉上市后其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并未提高,反而出现了下降。其次,我们进一步对"先内后外"交叉上市进行检验发现,该上市路径则有助于公司治理的改善。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不同的交叉上市路径对公司治理会带来不同的影响,而"海归股"重返内地交叉上市主要基于融资动机,而非公司治理改善之目的,这一点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季云华
近年来,我国跨境外汇关联交易规模不断扩大,部分交易虽然表面上看合法合规,实质上却通过价格转移、虚构交易凭证等手段规避外汇管理,引发跨境外汇资金异常流动。从交易方式来看,异常跨境外汇关联交易主要包括以非公允价格调节跨境资金流动、通过虚构交易背景操纵内部资金分布、以股权债权关联交易转移境内外资金等方式。从资金流向来看,异常跨境外汇关联交易呈现"一对一"、"一对多"、"循环"和"环形"等多种结构。从资金特征来看,异常跨境外汇关联交易的价格明显偏离基本面、业务量明显超出实际需求、调节资金迹象突出、交易量波动剧烈、资金通常不用于实际生产经营。本文运用社交关系网络分析算法,基于资金流向结构和资金异常特征,构建对异常跨境外汇关联交易的识别方法,并使用实际数据对识别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异常交易的识别效果较好,可以在外汇管理实践中有效发挥监测作用。为了提升对异常跨境外汇关联交易的监管效果,建议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交易监管框架,实施更加精准的分类监管;建立跨境外汇关联信息数据库,提升非现场监测效率;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构建跨境外汇关联交易的协同监管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博 潘琦 赵杰
文章以2006—2015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和两阶段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度对公司R&D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我国,分析师关注对企业创新投资有积极作用,"信息解读"机制占主导地位;(2)"施压机制"的影响在我国也存在,但明显弱于"解读机制"的影响;(3)不同情境下,"施压机制"的影响强弱不同。分析师"施压机制"的负面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强。
关键词:
分析师 R&D投资 信息不对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博 潘琦 赵杰
文章以2006—2015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和两阶段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度对公司R&D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我国,分析师关注对企业创新投资有积极作用,"信息解读"机制占主导地位;(2)"施压机制"的影响在我国也存在,但明显弱于"解读机制"的影响;(3)不同情境下,"施压机制"的影响强弱不同。分析师"施压机制"的负面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强。
关键词:
分析师 R&D投资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文文 袁红
作为一项强有力的监管手段,政府审计不仅影响微观企业治理,还存在溢出效应,影响资本市场其他参与者的行为。本文基于2009~2017年审计署实施的央企审计,从分析师关注视角系统考察政府审计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政府审计显著降低了分析师对企业的关注度。机制研究表明,政府审计通过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改善企业的信息环境,从而导致分析师关注度下降。当企业所在地审计执法力度较大、市场化水平较高以及企业内控水平较高时,政府审计对分析师关注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政府审计在减少分析师关注的同时缓解了分析师关注对企业创新的压力,提高了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研究为政府审计对资本市场信息中介的溢出效应提供了直接经验证据,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监管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政府审计 溢出效应 分析师关注 信息环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晔 肖斌卿
本文基于现有理论文献,使用联立方程组模型探索在具有转型和新兴特征的中国证券市场中,分析师跟进、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价值三者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进有助于投资者发现公司价值,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价值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管理层持股对分析师跟进的影响呈倒U型;分析师跟进与管理层持股在投资者发现公司价值、提升公司价值方面体现的是协同效应。同时,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进、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关键词:
分析师跟进 管理层持股 公司价值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惠璇 朱菲菲 唐涯 李宏泰
由私人不确定信息引起的羊群行为可能导致股价偏离基本面,而基于公共信息的伪羊群行为却有可能促进新信息在股价中充分反映。本文首次采用中国A股市场高频交易数据,分析了公共信息发布对投资者伪羊群行为的影响及其价格效应。我们发现,在利好(利空)消息后,有短暂的超额买入(卖出)羊群行为。与私人信息不确定性导致的羊群行为不同,与公共信息方向一致的伪羊群行为有利于信息进入股价,并且不会伴随显著的价格反转。
关键词:
公共信息 伪羊群行为 价格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苏治 魏紫
与现有的基于"价值相关性"的无形资产研究不同,本文从资本市场最专业的财务报表使用者———证券分析师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财务报表对无形资产反映的充分程度,即无形资产资本化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无形资产资本化程度与分析师盈余预测跟随、盈余预测误差、盈余预测分散性皆呈"负相关"关系。企业无形资产资本化程度越高,分析师盈余预测跟随次数越少,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越小,分析师之间的盈余预测分歧越小,并且对于无形资产价值占公司总价值比例较高的公司,这种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程立浩 刘志民
利用1999—2018年16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及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来华留学生教育对"稳外贸"的促进效应。结果显示,来华留学生教育显著促进了中国与生源国双边贸易发展,具有"稳外贸"作用,且相对于进口贸易,来华留学生教育更能通过增加中国出口贸易发挥"稳外贸"作用;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来华留学生教育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影响效应具有稳固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类别来华留学生对双边贸易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差异,非学历来华留学生的影响强于学历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影响强于非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同时,来华留学生教育对贸易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存在递减效应。上述结论对于我国在当前背景下,开展"稳外贸"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琨 连璐瑶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推进,ESG理念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以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引入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构建地区和行业空间权重矩阵,来考察企业ESG表现的同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同群企业ESG表现(内生同群效应)和其特征变量(外生同群效应)对目标企业ESG表现具有正向影响,且行业同群效应强于地区同群效应,模范企业能够激励同区域和同行业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机制检验发现,在市场竞争越激烈的行业以及法治环境越好的地区,企业ESG表现的同群效应越显著。对同群效应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发现地区和行业同群效应分别对企业股票收益和股票流动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中国应充分发挥标杆企业的领航作用,加强地区法治环境,完善ESG披露准则,重视行业协会建设,进而提升企业ESG表现以及股票市场表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锦铭
首先就西方财务学关于债务治理效应的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采用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债务融资比例与企业绩效指标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得出了债务治理效应不佳的结论。这一结论似乎与西方财务学对债务治理效应的主流分析不符。通过分析其中的现实原因,就如何改善中国企业的债务治理效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融资结构 债务治理效应 企业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特性研究——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检验
证券分析师个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
财务分析师在R&D支出中的功能分析与经济后果——基于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资产评估操纵提高了企业债务资本成本吗——基于资产收购关联交易的实证检验
卖空交易机制在我国具有会计信息的外部治理作用吗——基于首批融资融券试点标的股的检验
企业数字资产配置具有同群效应吗?——基于分析师跟踪网络视角的研究
基于限售股减持异常收益的实证检验
数字异常分布能刻画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吗——基于本福特法则的实证检验
证券公司的股票投资评级具有参考价值吗?——基于A股市场的实证检验
市场环境对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户技术效率具有调节效应吗?——基于中国东、西部6省市抽样调查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