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17)
- 2023(16094)
- 2022(14227)
- 2021(13429)
- 2020(11494)
- 2019(26651)
- 2018(26617)
- 2017(51505)
- 2016(28428)
- 2015(32379)
- 2014(32636)
- 2013(32158)
- 2012(29613)
- 2011(26650)
- 2010(26744)
- 2009(24727)
- 2008(24508)
- 2007(21613)
- 2006(18681)
- 2005(16360)
- 学科
- 济(112564)
- 经济(112431)
- 管理(83934)
- 业(79438)
- 企(66751)
- 企业(66751)
- 方法(56208)
- 数学(49204)
- 数学方法(48526)
- 财(31196)
- 农(30836)
- 中国(27985)
- 学(25272)
- 业经(24358)
- 地方(22670)
- 制(21297)
- 务(20742)
- 财务(20656)
- 财务管理(20608)
- 贸(20332)
- 贸易(20322)
- 农业(20167)
- 易(19613)
- 企业财务(19369)
- 理论(19119)
- 和(17938)
- 环境(17223)
- 技术(16838)
- 银(16622)
- 银行(16566)
- 机构
- 大学(403511)
- 学院(402270)
- 管理(160553)
- 济(155752)
- 经济(152138)
- 理学(139327)
- 理学院(137835)
- 管理学(135176)
- 管理学院(134459)
- 研究(129032)
- 中国(96919)
- 京(85127)
- 科学(82165)
- 财(72758)
- 农(66952)
- 所(65082)
- 业大(61990)
- 中心(60924)
- 江(59926)
- 研究所(59205)
- 财经(58478)
- 北京(53423)
- 范(52955)
- 经(52901)
- 农业(52669)
- 师范(52432)
- 州(48674)
- 院(46920)
- 经济学(46125)
- 财经大学(43426)
- 基金
- 项目(274830)
- 科学(214520)
- 研究(199050)
- 基金(197923)
- 家(172186)
- 国家(170752)
- 科学基金(146520)
- 社会(122889)
- 社会科(116277)
- 社会科学(116244)
- 省(108565)
- 基金项目(105351)
- 自然(97166)
- 自然科(94853)
- 自然科学(94826)
- 自然科学基金(93072)
- 教育(92869)
- 划(90999)
- 资助(82600)
- 编号(82543)
- 成果(66803)
- 重点(61270)
- 部(60451)
- 发(57323)
- 创(56372)
- 课题(56330)
- 科研(53201)
- 创新(52619)
- 教育部(51658)
- 大学(51509)
- 期刊
- 济(167065)
- 经济(167065)
- 研究(113557)
- 中国(73754)
- 学报(65660)
- 农(59957)
- 科学(58715)
- 财(57883)
- 管理(56093)
- 大学(49373)
- 学学(46303)
- 教育(44636)
- 农业(41057)
- 技术(36298)
- 融(32466)
- 金融(32466)
- 业经(28292)
- 财经(27968)
- 经济研究(25929)
- 经(23760)
- 图书(22634)
- 问题(22271)
- 业(20808)
- 版(19988)
- 技术经济(19869)
- 理论(19765)
- 科技(18549)
- 统计(18508)
- 实践(18313)
- 践(18313)
共检索到578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谭雪
分析师关注会起到一定的治理作用。本文以2004~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分析师关注对公司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显著降低了两类代理成本,且分析师关注对两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在"四大"审计的子样本中不显著,在"非四大"审计的子样本中显著,分析师关注可以部分替代审计治理作用;控制内生性后主要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分析还发现,分析师关注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在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子样本和非国有企业子样本中显著,在机构持股比例较低的子样本和国有企业子样本中不显著;分析师关注对第二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不受机构持股比例及产权性质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李南海
两职结构的科学设置及如何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历来是会计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2010—2014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察了两职结构改变对管理层直接代理成本和间接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及法治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两职结构的分权式改变显著降低了管理层的直接代理成本和间接代理成本;两职结构的集权式改变显著增加了管理层的直接代理成本,不影响管理层的间接代理成本。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两职结构的分权式改变对管理层直接代理成本和间接代理成本的影响只在法治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中起作用,即法治水平越低,两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李南海
两职结构的科学设置及如何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历来是会计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2010—2014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察了两职结构改变对管理层直接代理成本和间接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及法治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两职结构的分权式改变显著降低了管理层的直接代理成本和间接代理成本;两职结构的集权式改变显著增加了管理层的直接代理成本,不影响管理层的间接代理成本。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两职结构的分权式改变对管理层直接代理成本和间接代理成本的影响只在法治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中起作用,即法治水平越低,两职结构的分权式改变对管理层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越大;但法治水平不影响两职结构的集权式改变与管理层两类代理成本的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奇 吴文锋
公司违规问题威胁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本文以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投资者关注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通过发挥信息效应与监督效应抑制公司违规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和投资者监督动机更强的企业中,投资者关注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此外,投资者关注有助于缩短违规行为被稽查的时间。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投资者的公司治理功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研究公司违规行为与投资者关注的文献提供了有益补充。
关键词:
投资者关注 公司违规 公司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忠泊 叶琼燕 田高良
从外部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了媒体关注、机构投资者、分析师等外部治理因素对公司盈余操控行为的监督作用。研究发现:控制其他因素之后,越多的新闻报道伴随着越严重的盈余管理行为,新闻媒体能够发现、揭露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没有纠正功能;机构投资者交易越活跃,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盈余的操控程度越小,说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盈余管理有治理作用,但国有控股削弱了这种功能,使得机构投资者只能在民营企业通过交易、持有股份参与公司治理;分析师也是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力量,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世辉 雷新途
在改进国内学者对债务治理效应实证研究不足的基础之上,我们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102家公司2004—2006年三年数据共306个观测值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债务对显性代理成本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表明债务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治理效应),而对隐性代理成本却无抑制作用或者抑制作用不显著,因此,无法形成债务治理可观测的债务治理财务绩效;(2)短期负债主要抑制显性代理成本,而长期负债主要抑制隐性代理成本。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极其不平衡是债务治理整体效应不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3)虽然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难以形成其可观测的财务绩效,但由于财务杠杆效应的原因,存在可观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松武
公司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一直以来都是密切关联的一对经济范畴。关于公司代理成本及其治理的研究,传统上表现为"以法制水平高低"为标准的一维分类研究架构,并衍生出"垂直"和"平行"两类公司治理模式。然而该框架并不能涵盖现实中丰富多彩的代理成本类型。通过不断引入关键变量,对代理成本研究架构的理论演进进行了新的逻辑梳理,以理论分析揭示中国两类代理成本并存的制度性根源,并对其给公司治理研究带来的挑战做出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倩倩 李小健
本文选取2011~2016年110家农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两类代理成本的视角讨论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能显著提升公司绩效,抑制第二类代理成本,但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第二类代理成本在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不具有显著性,得出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有2.875%是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传导机制来实现的。
关键词:
高管股权激励 代理成本 公司绩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民 崔宁 王垒
根据代理理论,可以将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代理成本划分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成本。以上述理论为背景,本文研究了两类代理成本在金字塔结构类型影响公司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通过对2010-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的纵向层级、横向跨度均显著降低了两类代理成本,提高了上市公司效率,两类代理成本在金字塔结构的纵向层级和横向跨度影响公司效率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且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大于第二类代理成本,这与以往关于成熟上市公司金字塔结构的研究结论不同,为确保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合创业板实际,从终极控制人利用金字塔结构对公司治理实施支撑行为的角度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试图丰富关于金字塔结构下公司代理成本的研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民 崔宁 王垒
根据代理理论,可以将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代理成本划分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成本。以上述理论为背景,本文研究了两类代理成本在金字塔结构类型影响公司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通过对2010-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的纵向层级、横向跨度均显著降低了两类代理成本,提高了上市公司效率,两类代理成本在金字塔结构的纵向层级和横向跨度影响公司效率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且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大于第二类代理成本,这与以往关于成熟上市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任 樊粉芬 王纯
为了从并购视角探究分析师跟进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影响机理,文章选取2009—2014年我国发生并购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代理成本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可以提高企业并购绩效;高管代理成本会降低企业并购绩效;在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与企业并购绩效的关系中,代理成本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可通过抑制高管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企业并购绩效。上述研究结果为分析师跟进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丰富了分析师跟进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影响的研究和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键词:
分析师跟进 代理成本 并购 中介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翟光宇 王瑶
针对金融发展通过何种渠道作用于企业研发投入的问题,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回归及Bootstrap方法,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两类代理成本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金融发展与两类代理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第二,两类代理成本都能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负面影响,第一类代理成本产生的影响在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别,但第二类代理成本产生的影响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第三,两类代理成本均能在金融发展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两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均显著,但在国有上市公司中,仅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显著。本文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微观基础,而且对于重新审视公司治理机制在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与服务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代理成本 研发投入 中介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汉明 刘广瑞
针对上市公司产能过剩和过度投资等非效率投资的问题,本文在金融发展的制度背景下,以我国2007—2011年的A股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两类股权代理成本与公司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两类股权代理成本与公司过度投资呈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能减弱第一类股权代理成本与公司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本文丰富了金融发展与公司非效率投资的文献,有助于理解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关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银国 张琛 阮素梅
以证监会2006年5月颁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2008年10月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为背景,研究半强制分红政策下现金股利发放对代理成本的控制效应。研究发现,现金股利的发放可以有效抑制过度投资水平,但这种抑制作用仅对高资产负债率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产生影响。迫于再融资的需求,这类企业的分红水平显著提高,并导致投资不足,半强制性分红政策并未起到预期效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杜亚飞 杨广青 陈书涵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2014—2019年数据为样本,首先从分部划分确定性、会计信息完整性和经济特征差异性三个维度逐层深入检验经营分部信息披露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然后探究分析师关注的调节作用,最后以是否产能过剩为标准分组进行异质性检验。研究发现:(1)经营分部信息披露的三个维度均无法直接影响权益资本成本,但在分析师关注下,分部划分确定性、会计信息完整性可以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经济特征差异性则会提高权益资本成本,说明目前我国投资者对经营分部信息处理成本较高,分析师关注是该信息能够发挥效能的必要条件。(2)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产能过剩企业提升分部划分确定性、会计信息完整性可以有效降低权益资本成本,而非产能过剩企业采取该措施会产生相反结果;尽管分析师关注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非产能过剩企业提升分部划分确定性、会计信息完整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正向影响,但同时也会加剧产能过剩企业突出经济特征差异性带来的专有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