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9)
- 2023(11780)
- 2022(10139)
- 2021(9406)
- 2020(8333)
- 2019(19386)
- 2018(18972)
- 2017(36398)
- 2016(19945)
- 2015(22842)
- 2014(22943)
- 2013(22235)
- 2012(20555)
- 2011(18427)
- 2010(18117)
- 2009(16336)
- 2008(16169)
- 2007(14079)
- 2006(11790)
- 2005(10287)
- 学科
- 济(78171)
- 经济(78084)
- 管理(57866)
- 业(55244)
- 企(46686)
- 企业(46686)
- 方法(41290)
- 数学(36748)
- 数学方法(36283)
- 财(22251)
- 中国(21252)
- 农(20572)
- 学(16626)
- 业经(16108)
- 务(15037)
- 财务(14995)
- 财务管理(14958)
- 贸(14450)
- 贸易(14445)
- 企业财务(14195)
- 易(14050)
- 制(14042)
- 地方(13533)
- 农业(13521)
- 理论(13371)
- 技术(13246)
- 和(11931)
- 环境(10821)
- 划(10649)
- 银(10644)
- 机构
- 学院(279278)
- 大学(277894)
- 济(110210)
- 管理(108029)
- 经济(107914)
- 理学(94353)
- 理学院(93344)
- 管理学(91540)
- 管理学院(91032)
- 研究(89968)
- 中国(66170)
- 京(57373)
- 科学(57004)
- 财(50241)
- 农(49385)
- 所(45766)
- 业大(44412)
- 中心(42984)
- 研究所(41759)
- 江(41688)
- 财经(40868)
- 农业(39407)
- 经(37207)
- 范(36352)
- 师范(35881)
- 北京(35217)
- 经济学(33827)
- 技术(33574)
- 院(32555)
- 州(32490)
- 基金
- 项目(193496)
- 科学(152669)
- 基金(140538)
- 研究(138861)
- 家(123608)
- 国家(122556)
- 科学基金(105016)
- 社会(86390)
- 社会科(81827)
- 社会科学(81802)
- 省(76986)
- 基金项目(74862)
- 自然(70380)
- 自然科(68792)
- 自然科学(68766)
- 教育(67777)
- 自然科学基金(67538)
- 划(66005)
- 资助(57903)
- 编号(57124)
- 成果(44728)
- 重点(44579)
- 部(43951)
- 发(41360)
- 创(40698)
- 课题(39819)
- 科研(38416)
- 创新(38002)
- 教育部(37788)
- 计划(36492)
- 期刊
- 济(111873)
- 经济(111873)
- 研究(72725)
- 中国(53195)
- 学报(46561)
- 农(42978)
- 科学(41440)
- 财(41252)
- 管理(37747)
- 大学(35039)
- 教育(33825)
- 学学(33210)
- 技术(29706)
- 农业(29171)
- 融(20801)
- 金融(20801)
- 财经(20119)
- 业经(18894)
- 经济研究(18335)
- 经(17260)
- 业(15876)
- 问题(15127)
- 职业(14224)
- 版(13932)
- 技术经济(13498)
- 统计(13481)
- 财会(12701)
- 理论(12511)
- 科技(12398)
- 策(12220)
共检索到394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晓玲 胡欢 刘中燕
文章以2002-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显著提高了薪酬业绩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外部监督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明星分析师关注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更为显著;相对于民营企业,分析师关注对国有企业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程度更大。本文的研究为分析师关注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提供了增量证据,同时对完善薪酬激励契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奇杰 吴颖 沈彤彤
文章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公司作为主要研究样本,研究了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盈余管理会影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且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会显著提升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更加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共荣 姜涛
本文选取2009-2014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区分民营与国有两种不同的产权性质,分析了公司竞争战略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国企而言,相比于采取成本领先战略的公司,采取差异化战略的公司,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会计业绩敏感性和高管薪酬-市场业绩敏感性;对民企而言,差异化竞争显著提高了高管薪酬-市场业绩敏感性,而对高管薪酬-会计业绩敏感性没有显著影响。实证结果证实了竞争战略是影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从激励角度来看,民营企业实现了高管薪酬政策与竞争战略的有效匹配,而国有企业则由于复杂的原因未能实现二者的有效匹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玉娜
突破业绩同质性的假设,将薪酬业绩敏感性分解为"薪酬能力业绩敏感性"和"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在考虑业绩异质性的基础上,检验内部控制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以2010—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薪酬能力业绩敏感性"和"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薪酬能力业绩敏感性",降低"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抑制"薪酬运气业绩敏感性"的作用仅在高管权力较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公司中显著存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钟高 郑军 汤谢莹
以2007~200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府干预的视角考察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探讨不同产权配置下的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显著降低了公司高管薪酬对业绩的敏感性;进一步发现,在不同的产权属性和层级状况下,政策性负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表明,将薪酬与业绩相关联的激励合约其有效性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制度环境,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下的公司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将导致高激励强度的薪酬合约并非是最优选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震 凌云
通常认为,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联系起来,是缓解委托代理矛盾的重要手段,且薪酬与业绩的关系愈密切,激励效果愈好。近年来实证研究表明,高管出于"自利"目的,会利用管理层权力降低薪酬—业绩敏感性。然而,薪酬—业绩敏感性的降低仅源于管理层权力的滥用吗?它是否也符合了股东利益?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企业风险对我国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有抑制作用,有利于降低高管道德风险行为发生的概率,基于风险视角,降低薪酬-业绩敏感性是符合股东利益的。同时,研究得出,国有企业的政治关系与高管的非薪酬补偿使得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对企业风险不敏感;中央国有企业具有的一定垄断性与较大的企业规模,进一步降低了其高管薪酬...
关键词:
薪酬—业绩敏感性 企业风险 产权性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卢锐 柳建华 许宁
内部控制的实施约束了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从而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业绩,那么理性的经理人必然会要求将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从而实现自身报酬的弥补。鉴于此,本文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其管理层薪酬业绩的敏感度也越高,而且,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和薪酬业绩敏感度之间的协同性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推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更为密切,说明内控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产权 薪酬业绩敏感性 协同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学斌 郝二辉 高文亮
以中国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公司规模、负债代理成本、收益风险、董事会治理、权力自利与股权性质对我国上市公司CEO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述六个特征均能对业绩敏感性产生显著影响。其中财务杠杆和收益风险与业绩敏感性负相关,符合经典代理理论的预测,说明我国薪酬契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关键词:
CEO薪酬 业绩敏感性 代理理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学功 刘伟
本文选取2010-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水平及其业绩敏感性的非对称效应及其根源,检验了不同业绩状态下公司治理因素对高管薪酬水平及其业绩敏感性的调节效应。文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整体上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股权集中和两职分离对高管薪酬水平具有约束作用,而薪酬委员会和独立董事比例对高管薪酬水平具有提升效应;(2)在业绩上升和业绩下降的不同状态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呈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盈利时高度正相关,亏损时则不显著;(3)在不同的业绩状态下,公司治理因素对高管薪酬水平及其业绩敏感性的调节效应亦呈非对称性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静 冯玲
文章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新任CEO视角考察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发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上对新任CEO研发强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这种促进效应在民营企业中表现较弱。进一步检验职业忧虑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发现当职业忧虑水平较高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新任CEO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会减弱;但这种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不明显。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制定管理层薪酬契约以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静 冯玲
文章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新任CEO视角考察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发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上对新任CEO研发强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这种促进效应在民营企业中表现较弱。进一步检验职业忧虑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发现当职业忧虑水平较高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新任CEO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会减弱;但这种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不明显。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制定管理层薪酬契约以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静 冯玲
文章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新任CEO视角考察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发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上对新任CEO研发强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这种促进效应在民营企业中表现较弱。进一步检验职业忧虑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发现当职业忧虑水平较高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新任CEO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会减弱;但这种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不明显。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制定管理层薪酬契约以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步丹璐 黄旭兰 李华
本文以中国沪深股市2006-2010年间作为买方发生并购行为的362个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司并购行为对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资产回报率、市场回报率与公司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说明并购前,高管薪酬与资产回报率以及市场回报率显著正相关,即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敏感度较高。并购所增加的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与高管薪酬在10%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可见,企业并购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与公司资产回报率以及市场回报率的业绩敏感度。并购规模无论是通过会计绩效还是市场绩效检验分析,都显著与高管薪酬正相关,说明高管薪酬与并购规模的扩大显著正相关。为进一步分析并购绩效是否会影响高管薪酬变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宝 甘孜露
高管薪酬契约是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委托代理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效的薪酬契约应该具备薪酬—业绩敏感性特征。以20032015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高管薪酬管制为背景,分析财经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业绩正相关;媒体关注度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正相关;媒体关注并未强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限薪令"颁布后,媒体关注对于提高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作用也并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在我国,媒体关注为高管薪酬提供了"声誉溢价",从而降低了薪酬—业
关键词:
业绩敏感性 媒体关注度 高管薪酬 限薪令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贾子超 孙春兴 夏卓秀
本文以2008-2015年在A股首发上市的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比较了职业CEO与家族CEO薪酬业绩敏感性差异,然后以引入职业CEO的家族企业为样本,从家族所有权和家族参与管理两个角度分析了家族参与所形成的监督机制对职业CEO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职业CEO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高于家族CEO;家族所有权越高,家族参与管理的程度越大,职业CEO薪酬业绩敏感性越低,说明家族参与所形成的监督机制与薪酬激励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在家族监督机制较强的情况下,控股家族可以通过所有权和参与管理增强对职业CEO的监
关键词:
家族参与 职业CEO 薪酬业绩敏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