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0)
- 2023(9132)
- 2022(7807)
- 2021(7567)
- 2020(6612)
- 2019(15912)
- 2018(15520)
- 2017(29623)
- 2016(16474)
- 2015(19445)
- 2014(19404)
- 2013(19785)
- 2012(18434)
- 2011(16702)
- 2010(16824)
- 2009(15983)
- 2008(16581)
- 2007(15012)
- 2006(13106)
- 2005(12058)
- 学科
- 济(70941)
- 经济(70868)
- 管理(57986)
- 业(54133)
- 企(46787)
- 企业(46787)
- 方法(36295)
- 数学(31976)
- 数学方法(31791)
- 财(25716)
- 中国(20067)
- 务(18532)
- 财务(18497)
- 财务管理(18453)
- 企业财务(17567)
- 农(17527)
- 制(16239)
- 贸(15348)
- 贸易(15340)
- 易(15016)
- 业经(13778)
- 学(12769)
- 银(12408)
- 银行(12388)
- 行(11600)
- 农业(11409)
- 和(11304)
- 划(10706)
- 体(10634)
- 策(10624)
- 机构
- 大学(243795)
- 学院(239754)
- 济(107008)
- 经济(104932)
- 管理(95088)
- 研究(82135)
- 理学(79922)
- 理学院(79042)
- 管理学(78072)
- 管理学院(77576)
- 中国(68452)
- 京(52574)
- 财(52447)
- 科学(47137)
- 所(42331)
- 财经(40781)
- 中心(38234)
- 农(37954)
- 研究所(37888)
- 经(37249)
- 江(35817)
- 北京(34041)
- 经济学(33715)
- 业大(32345)
- 经济学院(30482)
- 财经大学(30432)
- 农业(29946)
- 范(29038)
- 师范(28781)
- 院(28676)
- 基金
- 项目(148522)
- 科学(116620)
- 基金(109969)
- 研究(108562)
- 家(95231)
- 国家(94491)
- 科学基金(80543)
- 社会(69754)
- 社会科(66217)
- 社会科学(66196)
- 基金项目(57898)
- 省(54296)
- 自然(51319)
- 教育(50125)
- 自然科(50113)
- 自然科学(50096)
- 自然科学基金(49272)
- 划(46936)
- 资助(46706)
- 编号(43188)
- 成果(36266)
- 部(35360)
- 重点(33545)
- 发(30921)
- 教育部(30554)
- 创(30222)
- 国家社会(29444)
- 中国(29419)
- 课题(29310)
- 科研(29073)
- 期刊
- 济(118025)
- 经济(118025)
- 研究(73018)
- 中国(49821)
- 财(45726)
- 管理(36963)
- 学报(35257)
- 科学(33332)
- 农(33125)
- 大学(26779)
- 融(25132)
- 金融(25132)
- 学学(25015)
- 农业(22093)
- 财经(21370)
- 教育(20877)
- 技术(20407)
- 经济研究(19416)
- 经(18398)
- 业经(16232)
- 问题(15784)
- 业(15393)
- 贸(15220)
- 会计(14354)
- 国际(13783)
- 世界(13384)
- 技术经济(13135)
- 财会(13077)
- 理论(11423)
- 统计(11290)
共检索到372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震 熊金武
利用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与分析师关注显著正相关,这种正相关程度随着经理人承受的市场压力的提高而减少,但随着分析师群体对公司迎合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因此,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通过配合机制实现。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盈余管理 承销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宗新 周嘉嘉
基于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券分析师投资评级数据,本文从盈余管理视角对分析师关注影响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问题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有效减少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提升公司信息透明度;研报监管能提高分析师关注对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分析师通过首次评级、评级调整等公司关注行为能够发挥盈余管理抑制效应;明星分析师的外部治理效应更明显,其关注对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提升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效应的相关理论机制,这对于证券监管部门通过制度设计发挥证券分析师外部治理效应,提高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和资本市场效率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德洪 文静
文章以我国前10大证券机构发布的2010年上市公司盈余预测结果为基础,根据盈余预测误差的大小将样本公司划分为四类,分别研究每一类样本公司是否会为了迎合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而进行盈余调整以及调整的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误差在0%~20%范围内的公司、大于20%的公司以及在-20%~0%范围内的公司都会为了迎合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而调增了实际盈余,且盈余预测误差在0%~20%范围内的公司比盈余预测误差大于20%的公司和盈余预测误差在-20%~0%范围内的公司调增实际盈余的程度都大;而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误差小于-20%范围内的公司,其调整实际盈余的行为则不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习定 张芳芳 张顺明
本文以2003到2012年之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决策的影响。我们发现分析师在盈余管理过程中扮演着外部监管者的角色,分析师覆盖人数更多的公司的盈余管理更少且更难达到盈余目标。研究同时发现分析师的监管作用是由虚增利润(可操控应计项目为正)的公司驱动的,分析师对虚减利润(可操控应计项目为负)的公司的监管作用不显著。通过使用工具变量解决潜在内生性问题后,我们发现上述结果是稳健的。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分析师覆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叶陈刚 刘猛
本文以2010~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监督者和压力者两种角色考察了分析师关注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度越高,上市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越少,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不降反升,这说明分析师关注能有效监督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促使管理者转向更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不同产权性质下公司管理者面临的压力不同,分析师关注对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强,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方飞 姜永娴 李苏 赵一凡
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操纵,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和价值。而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信息媒介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进行预测,因此,真实盈余管理可能会引起证券分析师的关注。文章使用2006—201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分析师关注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师关注能显著降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这一结果在全样本回归、盈余管理"嫌疑"样本回归、分析师关注残差回归、券商关闭与合并的准自然实验回归以及沪深300指数作为工具变量的回归中均稳定地存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会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而分析师会因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而向下修正其盈利预测,这可能是分析师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梅 蔡昌 倪筱楠
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大股东减持、分析师关注与盈余管理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融资约束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分析师关注弱化了大股东减持与应计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但强化了大股东减持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分组检验发现:上述结论只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样本公司中成立;在非国有公司,分析师关注对大股东减持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并无显著影响。研究拓展了内部人交易经济后果和分析师治理相关理论研究,为发挥分析师的外部监督作用、抑制大股东减持套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纪茂利 刘梦思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考察分析师现金流预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分析师良好的职业声誉是否能够增强现金流预测对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发布现金流预测能够约束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应计项目操纵盈余的行为,进而提高盈余质量;相对于普通分析师,"明星分析师"发布现金流预测更能够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分析师现金流预测 盈余管理 分析师声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丹蒙 叶建芳 叶敏慧
本文以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分析师跟进对上市公司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分析师跟进人数与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分析师跟进人数越多,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就更为隐性化。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了分析师声誉效应的存在:当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跟进时,随着人数的增多,企业会倾向于更多地使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而当没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跟进时,企业不会由于分析师跟进人数的变化而改变盈余管理方式。在控制了一定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主要结论依然得到了支持。
关键词:
分析师跟进 盈余管理 明星分析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世亮 徐高彦 董文昊 黄永春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宏观经济发展与微观企业决策的重要来源和依据。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产业政策为切入点,采用2006—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机理以及分析师关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产业政策可以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提高企业市场预期以及引致新闻媒体关注,进而对企业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相比于应计盈余管理,产业政策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调节作用检验发现:分析师关注可以加快产业政策信息的有效和准确传递,降低企业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因而强化了产业政策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揭示产业政策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激励作用以及证券分析师的信息“放大器”功能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优化产业政策制定与执行、引导分析师信息传递和价值发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刚
以前文献较少涉及审计师、分析师与市场效率的研究。在研究考察审计质量和分析师盈余预测与股价信息含量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得出高的审计质量直接提升股价信息含量,其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间接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的结论。继而采用制度环境的分组,发现分析结果在市场化高的地区显著,在市场化低的地区不显著。研究表明,在提高市场信息中介职能发挥的同时,不能忽视更为基础的地区制度环境改善。
关键词:
审计质量 分析师 盈余预测 股价信息含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盼盼 余青林
本文从有限注意力理论出发考察了分析师关注同伴公司对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特别是厘清了其中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分析师对同伴公司关注度越大,则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准确度越高;(2)同伴公司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行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均会通过影响分析师注意力来调节分析师关注同伴公司与盈余预测准确度之间的关系大小;(3)对内在机制的探讨发现,关注同伴公司主要是通过增强分析师获取本公司内部信息的动机以及通过获得的同伴公司信息协助其解读本公司信息等两种机制来提高对本公司的盈余预测准确度。以上结论表明分析师为缓解自身有限注意力问题,倾向于将有限的精力聚焦于同行业公司来提高其预测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力
本文基于2014—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会税差异和分析师关注对企业盈余操纵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研究表明:会税差异会加剧企业的盈余操纵程度,即会税差异与盈余操纵显著正相关;分析师关注会显著抑制企业的盈余操纵程度,即分析师关注与盈余操纵显著负相关;分析师关注显著削弱会税差异与企业盈余操纵间的正相关程度。研究可为上市企业盈余操纵治理、会税差异的信息传递、分析师的外部治理等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生交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盈余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盈余管理的特征和实质,提出了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观点。在此观点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动机和具体动机,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 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