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5)
- 2023(6187)
- 2022(5463)
- 2021(5013)
- 2020(4710)
- 2019(10874)
- 2018(10757)
- 2017(21415)
- 2016(11792)
- 2015(13484)
- 2014(13766)
- 2013(13902)
- 2012(13290)
- 2011(11997)
- 2010(12233)
- 2009(11572)
- 2008(12026)
- 2007(11001)
- 2006(9317)
- 2005(8543)
- 学科
- 济(49419)
- 经济(49370)
- 业(35383)
- 管理(32773)
- 方法(27595)
- 企(27033)
- 企业(27033)
- 数学(25040)
- 数学方法(24851)
- 财(15665)
- 中国(13836)
- 农(12978)
- 制(11007)
- 险(10997)
- 保险(10903)
- 银(10886)
- 银行(10866)
- 务(10767)
- 财务(10753)
- 财务管理(10722)
- 企业财务(10162)
- 行(10139)
- 融(9861)
- 金融(9859)
- 贸(9825)
- 贸易(9822)
- 易(9556)
- 学(9439)
- 业经(8630)
- 地方(8570)
- 机构
- 大学(175233)
- 学院(173240)
- 济(73211)
- 经济(71638)
- 管理(67515)
- 理学(57277)
- 理学院(56678)
- 管理学(55743)
- 研究(55593)
- 管理学院(55412)
- 中国(48323)
- 财(38168)
- 京(36417)
- 科学(33403)
- 农(30150)
- 财经(29850)
- 所(29223)
- 中心(27236)
- 经(27039)
- 江(26440)
- 研究所(26022)
- 业大(25522)
- 农业(24042)
- 经济学(23224)
- 北京(23209)
- 财经大学(22289)
- 经济学院(21266)
- 州(20981)
- 范(20455)
- 师范(20246)
- 基金
- 项目(109178)
- 科学(85117)
- 基金(79740)
- 研究(78523)
- 家(68761)
- 国家(68208)
- 科学基金(58174)
- 社会(49390)
- 社会科(46759)
- 社会科学(46743)
- 基金项目(42295)
- 省(42080)
- 自然(38124)
- 自然科(37199)
- 自然科学(37185)
- 自然科学基金(36550)
- 教育(36490)
- 划(35715)
- 资助(34152)
- 编号(32353)
- 成果(26619)
- 部(25249)
- 重点(24471)
- 发(22350)
- 创(21992)
- 科研(21724)
- 教育部(21681)
- 课题(21676)
- 人文(20994)
- 大学(20848)
共检索到259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书雅 毕鹏
本文以2011—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分析师关注对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分析师跟踪人数的增加,公司债券违约风险显著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越大,公司债券违约风险也越大。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信息透明度较高的公司,在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中,无论是分析师跟踪人数还是盈余预测误差对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都更为显著,表明分析师关注对上市公司债券违约风险发挥了有效的监督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慧毅 佟欣
数字金融会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行为产生深刻影响。通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载体,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能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以及利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第二,证明了内外部因素对数字金融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调节作用,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和分析师关注度均会在数字金融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第三,数字金融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进而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第四,加入数字金融这一情境要素后发现,数字金融亦能有效调节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降低企业绩效这一现象。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数字金融背景下,如何避免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发展至金融风险的相关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学彬 武靖 徐明东
中国债券市场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风险,并自2017年起债券违约事件频发且增速居高,如何利用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方法分析预测债券违约风险对中国债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基于混合治疗分析范式和多任务机器学习框架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综合违约风险分析方法,首先基于混合治疗分析方法构建由违约状态判别和违约时间估计两个模块构成综合违约模型,违约状态判别模块设定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违约时间估计模块设定为多任务长短期神经网络模型,以改进标准混合治疗分析对数据非线性分析能力不足以及违约时间估计部分违约风险等比变化等不合理假设。通过实验结果发现综合违约模型在预测区分性和时间预测性方面优于对照模型,能够以较高的时效性预测揭示风险并且较好地体现债券违约风险演变的个体差异性。同时发现市场、行业、地域以及宏观因素是影响本文信用债违约风险样本外预测能力的主要因素,财务因素能够较好地解释样本内数据表现,但其样本外的预测能力相对市场、行业、地域以及宏观因素较弱。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强 隋学深
本文从数量、规模、品种、行业分布、企业性质、区域等方面对违约债券进行了统计分析。系统性地剖析债券违约的形成机理,认为债券违约有两方面原因,分别是企业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其中,企业自身原因是导致债券违约的主因,起决定性作用,外部因素是企业债券违约的诱因,起次要作用。金融监管部门应该从债券违约的作用机制入手,关注债券市场的风险事件和潜在隐患,借鉴相关经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曹萍
本文通过KMV模型实证研究各省、直辖市的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建立了对各省市的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的评估体系。以理论违约临界值0.4%为依据,计算得出在偿债高峰年有4个省市的违约风险相对较大,只有削减自发性财政支出,才能缓解风险;另有7个省的违约风险次之,提高债券担保的比例,可缓解违约风险。其他省市基本不存在违约风险。
关键词:
地方债务 城投债券 政府债券 债务违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洋 陈超
利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短期融资券"11海龙CP01"的发行和兑付过程,发现债券发行公司在发行债券前后均存在会计质量、公司运营以及内部治理等方面的问题,包括评级公司、承销商和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金融中介机构并未对这些问题及时披露,而这不利于信用风险市场化体系的建立,阻碍了债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凤华
2016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违约风险呈现不断加剧的态势。对公募债市场已经发生实质性违约及重大信用风险事件的33家企业进行分析,总结当前我国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的主要特征,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建议发行人、中介机构和监管层三方形成合力,以引导我国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债券市场 信用风险 违约风险 公募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英富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金融工具。因此,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已经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度量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三类主要方法:信用评级法、数理模型法和保险思想法。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发展债券市场提高公司债券违约风险度量技术的基本思路是重点利用信用评级方法,积极开发数理模型方法,创造条件利用保险思想模型。
关键词:
公司债券 违约风险 信用评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力 张自力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监管工作紧密围绕着:规范信息披露与信用评级制度、科学界定市政债券的违约概念和统计口径、建立有效的偿债担保机制等具体内容展开,这些措施在保持市场风险分析的准确性、保护投资者权益以及违约风险监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的监管经验对于仍处于尝试发展中的我国市政债券市场颇具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范立夫 陈军晖 毛德一
债券违约风险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关键因素,是债券市场管理的重要内容。美国对债券违约风险的管理有着成熟的制度和经验,借鉴其经验对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美国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管理的方法,如分类管理、信用评级、保护性条款、破产清算等进行了归纳,并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债券违约风险 保护性条款 信用制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庭强 石丽丽 杨青浩
2020年永煤债券违约导致市场上大量的信用债券价格下跌,同时影响了多只债券的正常发行,引发了债券市场的震荡,使得债券违约风险传染问题再次受到关注。通过文献解析和理论推演的方法,剖析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结构及其特征,从交叉持股、企业集团信用关联、企业间信贷担保和供应链关系等四个方面阐释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下债券违约风险形成机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投资者情绪、信息不对称、企业财务风险三个角度解析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下债券违约风险的传染机制。
关键词:
信用关联 超网络 债券违约 风险传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会玲 刘锦虹
就地方政府债券而言,在地方政府和居民之间涉及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债权债务的代理问题和公共政策的代理问题。地方政府依凭中央政府的"父爱心理",具有向上转移债务的动机,导致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人为扩大;地方政府"经济人"特性促使其有意识地运用公共债务追求自身利益而罔顾公共财政风险。这些都隐藏着潜在风险无限增加的可能性。可以从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居民退出机制、地方政府内在约束机制、事前制约机制、事后监督机制以及深化政务公开制度来防范信用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违约风险 委托代理问题
[期刊] 征信
[作者]
贾婧
以2017年上半年违约债券的债务主体为样本研究发现,违约主体的资产负债率并未长期高于行业均值。进一步研究发现,违约主体的短期负债增加额远高于当年长期负债增加额,存在显著的短贷长投融资错配现象。而融资错配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放大了偿债风险、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是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之一。融资错配会给企业带来违约信用风险。
关键词:
融资错配 短贷长投 信用风险 债券违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小琳
基于2014年-2016年我国债券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债券违约事件,文章根据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分别分析了发债企业和评级机构的个别风险因子与一般风险因子,发现双方的风险因子聚合度均较高。研究认为,在这些违约债券的评级过程中发债企业和信用评级机构很可能通过信用评级交易而共谋推高了发债企业信用评级水平。因此建议债券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监督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并从严查处"信用评级交易"问题。
关键词:
债券违约 评级交易 风险因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小琳
基于2014年-2016年我国债券市场发生的一系列债券违约事件,文章根据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分别分析了发债企业和评级机构的个别风险因子与一般风险因子,发现双方的风险因子聚合度均较高。研究认为,在这些违约债券的评级过程中发债企业和信用评级机构很可能通过信用评级交易而共谋推高了发债企业信用评级水平。因此建议债券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监督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并从严查处"信用评级交易"问题。
关键词:
债券违约 评级交易 风险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