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7)
- 2023(14233)
- 2022(11794)
- 2021(10934)
- 2020(9457)
- 2019(21754)
- 2018(21013)
- 2017(40718)
- 2016(22148)
- 2015(25332)
- 2014(24976)
- 2013(25067)
- 2012(23378)
- 2011(21073)
- 2010(21175)
- 2009(20228)
- 2008(20804)
- 2007(18561)
- 2006(16193)
- 2005(14990)
- 学科
- 济(105749)
- 经济(105636)
- 业(95639)
- 企(86895)
- 企业(86895)
- 管理(83443)
- 方法(51200)
- 数学(42093)
- 数学方法(41863)
- 财(36291)
- 农(30995)
- 业经(30876)
- 务(27454)
- 财务(27437)
- 财务管理(27393)
- 中国(26205)
- 企业财务(26103)
- 农业(21383)
- 制(21329)
- 贸(20428)
- 贸易(20418)
- 易(19905)
- 技术(18805)
- 划(18572)
- 和(18204)
- 策(17160)
- 环境(17139)
- 体(16312)
- 地方(15827)
- 理论(15721)
- 机构
- 学院(331275)
- 大学(328878)
- 济(149527)
- 经济(147000)
- 管理(134140)
- 理学(115457)
- 理学院(114374)
- 管理学(113103)
- 管理学院(112477)
- 研究(107232)
- 中国(87583)
- 财(71016)
- 京(68438)
- 科学(60349)
- 财经(56848)
- 所(53753)
- 农(53014)
- 经(51796)
- 中心(49182)
- 江(49093)
- 研究所(47935)
- 经济学(46674)
- 业大(44370)
- 北京(43369)
- 经济学院(42439)
- 财经大学(42107)
- 农业(41700)
- 商学(38576)
- 州(38535)
- 商学院(38261)
- 基金
- 项目(210401)
- 科学(168511)
- 基金(157156)
- 研究(156031)
- 家(134899)
- 国家(133762)
- 科学基金(116700)
- 社会(103676)
- 社会科(98448)
- 社会科学(98422)
- 基金项目(82673)
- 省(79798)
- 自然(73349)
- 自然科(71667)
- 自然科学(71646)
- 教育(70669)
- 自然科学基金(70504)
- 划(66711)
- 资助(64669)
- 编号(61602)
- 成果(49369)
- 部(49008)
- 重点(46997)
- 创(46269)
- 发(44874)
- 国家社会(43965)
- 业(43626)
- 教育部(42730)
- 创新(42632)
- 人文(41772)
- 期刊
- 济(165041)
- 经济(165041)
- 研究(97806)
- 中国(61553)
- 财(60645)
- 管理(52071)
- 农(48572)
- 学报(44540)
- 科学(44514)
- 大学(34723)
- 农业(33076)
- 学学(33018)
- 融(32353)
- 金融(32353)
- 财经(29629)
- 技术(28957)
- 经济研究(26957)
- 业经(26810)
- 教育(25531)
- 经(25528)
- 问题(22121)
- 业(20928)
- 贸(19884)
- 技术经济(19747)
- 世界(18060)
- 财会(17738)
- 会计(17182)
- 国际(17100)
- 统计(16215)
- 商业(15733)
共检索到495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博
以2007年~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分析师关注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治理作用。对分析师这一资本市场中介影响企业环境绩效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两个竞争性假说:市场监督假说和业绩压力假说。实证结果显示:分析师关注有助于约束企业管理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利己行为,使得企业管理层为应对环境合法性危机和获得环境合法性认同而显著提升企业环境治理绩效,从而支持市场监督假说。这一研究结论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分析师关注及企业环境治理的相关文献,而且为政府通过完善资本市场中介来推动环境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同时对激发企业履行环境治理责任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叶云龙 江诗松 鞠芳辉
大量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对发达资本市场发挥着有效的治理功能。与此不同,囿于转轨经济和新兴市场的制度特征,分析师治理功能的有效性推论不完全适用于中国资本市场,其治理功能存在中国悖论。分析师关注降低企业与投资者及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管理者可支配的现金流量,但是,制度制定及其执行效率的缺陷对分析师和管理者个体的"不当"行为后果难以部分或全部内生化,从而造成分析师关注对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监督缺失,进而加剧企业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即是题中之义。以2003~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实证检验表明,分析师关注程度越高,企业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越大。进一步检验发现,分析师关注缓解的融资约束、增加的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以及分析师的乐观预测倾向均扩大管理者代理成本,而当前不完善的法律制度无法显著抑制分析师关注对管理者代理成本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治理功能 代理成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相加凤 全怡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系族企业在我国资本市场中非常普遍。以2008—2018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系族企业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系族企业,分析师对系族企业的预测更准确;上述结果在公司经营不确定性较高时更加显著。结果性分析表明:系族企业分析师预测准确度高能发挥积极的信息治理效应,主要表现为系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更高和股价崩盘风险更低;系族集团上市成员公司越多、涉及的行业多元化程度越高时,分析师预测准确度越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明桂 钟慧洁 范蕊
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2003—2014年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数据,检验了新兴资本市场中分析师的关注是否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分别以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对企业做出盈利预测的分析师人数衡量企业创新和分析师关注,研究结果发现,分析师的关注程度越高,企业后期专利产出越多。同时,相对于其他企业,声誉高的分析师所关注的企业创新产出更多。此外,分析师的关注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创新。以上结果表明,在中国,分析师的关注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分析师关注和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并为政府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中介市场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玮佳 韩丽荣
作为资本市场的信息中介及外部监督者,分析师在信息传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利用2005—2015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对分析师关注能否降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分析师的关注程度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信息风险和基本面信息风险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跟踪活动能够有效识别管理层披露会计信息存在的重大风险。研究结论为分析师在资本市场的外部监督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拓展了识别财务报告中信息风险的相关研究,并强调了资本市场中介机构在市场监管机制中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盈余管理 信息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芳芳 陈习定
本文旨在探讨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其真实活动操控而言究竟扮演哪种角色,是外部监管者还是过度压力提供者?本文使用2003—2012年之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真实活动操控的影响。本文使用多种真实活动操控变量,发现总体上分析师覆盖人数更多的公司的真实活动操控强度更大,即分析师在上市公司真实活动操控过程中主要扮演过度压力提供者的角色。进一步研究发现,向下管理盈余(真实活动操控变量为负)公司的分析师覆盖人数与真实活动操控强度显著正相关,而向上管理盈余(真实活动操控变量为正)公司的分析师覆盖人数与真实活动操控强度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真实活动操控的压力作用是...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真实活动操控 分析师覆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习定 张芳芳 张顺明
本文以2003到2012年之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决策的影响。我们发现分析师在盈余管理过程中扮演着外部监管者的角色,分析师覆盖人数更多的公司的盈余管理更少且更难达到盈余目标。研究同时发现分析师的监管作用是由虚增利润(可操控应计项目为正)的公司驱动的,分析师对虚减利润(可操控应计项目为负)的公司的监管作用不显著。通过使用工具变量解决潜在内生性问题后,我们发现上述结果是稳健的。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分析师覆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黎文靖 路晓燕
本文发现企业环境绩效对机构投资者投持股比例有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只体现在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上,短期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受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本文还发现环境绩效较好的企业有更高的超额回报,这意味着机构投资者投资于环境绩效较好的公司能够带来更高股票收益。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绩效较好的企业,银行贷款更多、贷款成本更低、所得税负担更轻,可能说明政府为了鼓励企业提升环境绩效在银行贷款获得与所得税优惠方面给予支持,政府的支持可能带来企业长期价值的提升。以上所有结果仅在国有企业样本中存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投资行为 环境绩效 国有企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玲 任宇
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力量之一,证券分析师会对审计监督产生一定的影响。以2001—2010年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审计意见和会计盈余稳健性作为衡量审计监督质量的替代指标,实证考察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监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关注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审计监督质量负相关,表明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外部审计监督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震 熊金武
利用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与分析师关注显著正相关,这种正相关程度随着经理人承受的市场压力的提高而减少,但随着分析师群体对公司迎合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因此,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通过配合机制实现。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盈余管理 承销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常 杨华领 李沁洋
本文以2002—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证券分析师关注对成本黏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越多分析师关注的公司,其成本黏性显著越低,并且这种关系受公司内部股权结构和外部市场化水平的影响;在国有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及市场化水平较低的上市公司中,分析师关注对成本黏性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明星分析师及团队分析师的关注能更好地抑制成本黏性。本文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分析师发挥监督作用的机制和情境,而且有助于深化成本黏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降低企业的成本黏性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光国 曹思宇 安家鹏
本文以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ESG表现与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能够显著提高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机制检验表明,企业ESG表现通过提高信息质量和降低经营风险,进而提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ESG表现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积极作用在媒体关注度较低和非明星分析师预测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丰富企业ESG表现经济后果与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还能够为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和分析师如何完善与利用ESG信息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珺 陈航行
本文以2006-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势力和行业集中度对分析师预测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微观)层面的产品市场势力和行业(宏观)层面的行业集中度,都与分析师跟踪数量、分析师预测精准度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区分股权性质后发现,产品市场势力和行业集中度对分析师跟踪数量和分析师预测精准度的影响效果在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探究了分析师预测活动的影响因素,也丰富了市场竞争和信息不对称领域的相关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公平信息披露与分析师预测精度——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分析师跟踪、产权性质与非效率投资——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基于媒体关注度的碳风险对企业债务成本的影响分析——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投资者关注与分析师评级漂移——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
媒体关注、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沪港通改善了上市公司信息环境吗?——基于分析师关注度的视角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企业业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新证据
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公共压力、社会声誉、内部治理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明星分析师关注、企业投资行为与公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