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0)
- 2023(10912)
- 2022(9677)
- 2021(9259)
- 2020(7688)
- 2019(17933)
- 2018(17850)
- 2017(35403)
- 2016(19294)
- 2015(21629)
- 2014(21733)
- 2013(21382)
- 2012(19658)
- 2011(17622)
- 2010(17568)
- 2009(15960)
- 2008(15382)
- 2007(13293)
- 2006(11703)
- 2005(10147)
- 学科
- 济(73357)
- 经济(73272)
- 管理(56377)
- 业(53993)
- 企(43864)
- 企业(43864)
- 方法(34648)
- 数学(30193)
- 数学方法(29805)
- 财(22941)
- 农(21988)
- 中国(19369)
- 业经(16267)
- 学(15634)
- 地方(15227)
- 农业(14936)
- 贸(13685)
- 贸易(13681)
- 制(13458)
- 易(13304)
- 理论(12534)
- 策(12418)
- 务(12101)
- 和(12062)
- 财务(12037)
- 财务管理(12014)
- 环境(11721)
- 技术(11682)
- 企业财务(11359)
- 银(11018)
- 机构
- 大学(268171)
- 学院(267933)
- 管理(111140)
- 济(107101)
- 经济(104682)
- 理学(96714)
- 理学院(95718)
- 管理学(94214)
- 管理学院(93733)
- 研究(87827)
- 中国(64525)
- 京(56753)
- 科学(54062)
- 财(49787)
- 所(43275)
- 农(40522)
- 中心(39606)
- 财经(39602)
- 研究所(39425)
- 业大(39193)
- 江(38266)
- 北京(36056)
- 经(36055)
- 范(35592)
- 师范(35339)
- 院(32132)
- 农业(31508)
- 州(31201)
- 经济学(31056)
- 财经大学(29389)
- 基金
- 项目(185431)
- 科学(145870)
- 研究(138746)
- 基金(134155)
- 家(115388)
- 国家(114386)
- 科学基金(98821)
- 社会(85872)
- 社会科(81326)
- 社会科学(81306)
- 省(71948)
- 基金项目(71342)
- 自然(64347)
- 教育(63427)
- 自然科(62806)
- 自然科学(62793)
- 自然科学基金(61643)
- 划(60527)
- 编号(57984)
- 资助(55799)
- 成果(47417)
- 部(41113)
- 重点(40646)
- 课题(39308)
- 发(39159)
- 创(38311)
- 项目编号(35789)
- 创新(35597)
- 教育部(35450)
- 科研(35160)
- 期刊
- 济(116168)
- 经济(116168)
- 研究(80623)
- 中国(46495)
- 管理(39759)
- 学报(39051)
- 科学(37042)
- 农(36754)
- 财(35808)
- 教育(30892)
- 大学(29831)
- 学学(27926)
- 农业(25936)
- 技术(23011)
- 融(22982)
- 金融(22982)
- 业经(19460)
- 财经(18347)
- 经济研究(18179)
- 经(15480)
- 问题(14990)
- 图书(14919)
- 理论(14116)
- 实践(13118)
- 践(13118)
- 科技(12971)
- 技术经济(12960)
- 现代(12587)
- 业(12455)
- 商业(11307)
共检索到384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荣华
收入再分配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在财政分权的前提下,这种再分配职能如何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配置,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争论的重点财政问题之一。一种观点认为,收入再分配政策最好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Stigler 1957,Musgrave 1971,Oates 1972,Brown and Oates1987)。理由是,地方分权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将导致逆向选择问题。比如说,某地方政府若加大收入再分配政策力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董理 李卢霞
文章引入收入分配边界概念,结合劳动力流动的市场均衡模型,研究外来劳动力对某一地区收入分配水平的影响。分析表明,如果流入者是某一地区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净受赠者,那么,劳动力流入使得该地区的收入分配边界收缩,至少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降低。如果此时给予流出地劳动力转移支付,将使流入劳动力的数量减少到一个合理水平,劳动力流入地区的所有居民都会获益。此结论不仅对发达地区政府针对外来劳动力流入采取的限制政策提供了一个合理解释,也为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进行财政合作,利用收入再分配手段合理配置劳动力、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劳动力流入 收入再分配政策 收入分配边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书 刘渝琳
通过MLD指数分解分析,发现中国收入差异有明显扩大趋势,且地区间差异贡献率高,这与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相悖。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受初次分配差异与再分配差异共同影响,其中初次分配差异源于要素流动性差异和地区生产力水平差异,而再分配差异应归因于政策倾斜度。要改善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现状,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水平,必须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统筹配置资源,适度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加大教育投资,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并重视西部经济均衡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海珍 曹航玮
一般认为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存在明显的收入再分配,并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那么,在实施延迟退休之后,随着缴费期的延长,对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会有怎么样的影响呢?基于此,以《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值模拟首先测算当前退休年龄下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并比较不同的退休年龄以及预期寿命对延迟退休政策下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居民预期寿命达到一定年龄时,推迟退休年龄能优化再分配收入格局,且减轻养老保险基金给付压力;(2)由于延迟退休会缩短养老金的领取年数,如果预期寿命没有达到一定年龄,此时若一味过度推迟退休年龄会使养老保险成为居民的"负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三百 万海远
2017年5月27日,中国收入分配论坛(2017)暨中国收入分配50人论坛筹备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召开,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和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近3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分别围绕收入分配政策、国民收入分配、贫困问题、工资差距、机会不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三百 万海远
2017年5月27日,中国收入分配论坛(2017)暨中国收入分配50人论坛筹备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召开,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和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近3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分别围绕收入分配政策、国民收入分配、贫困问题、工资差距、机会不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岳希明 徐静
虽然同为再分配政策工具,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也即转移支付)存在诸多差别,其中之一是再分配效应的相对大小,具体而言,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效应远远大于个人所得税。围绕两种政策工具的调节收入分配功能,本文首先探索了两种政策工具再分配效应相差悬殊的根源,然后通过考察政策工具规模和累进性的关联,探讨了两种政策工具调节收入分配的机制及其异同。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累进性是两种政策工具再分配效应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即转移支付的累进性取值远远超过个人所得税,最终导致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效应远远大于个人所得税。第二,对于个人所得税规模(平均税率)和累进性的相关关联,一方面,规模和累进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累进性随个税平均税率的提高而减弱,二者是互为抵消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决定个税再分配效应上,规模因素较累进性更重要,因此在保证累进性的前提下,提高个人所得税平均税率是发挥个税再分配调节作用的关键。第三,转移支付的规模(转移支付率)和累进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社会保障支出规模的增加(即转移支付率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对低收入人群的瞄准性会逐步得到改善,二者是互为增强的关系;在扩大社会保障支出规模的同时,有意识地将资金分配向低收入人群倾斜,是社会保障支出发挥再分配功能的关键,也是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一般规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耿晋梅 岳树民 岳希明
本文以分析政府再分配政策与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关系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运用2008年-2010年间2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功能,以及不同再分配政策对收入调节的不同作用。研究表明,再分配规模与再分配的调节效果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政府的支出政策,主要是社会福利支出对调节居民收入有显著的正效应,且贡献较大;政府的收入政策,社会保障缴费则显现出显著的负效应,而收入税对调节居民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的再分配政策应以扩大社会福利支出规模为重点,加大再分配的力度,从而使再分配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适当增加直接税的比例,以及关注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晓忠 肖尧
"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进口补"和"出口补"等补贴政策来实现的。从宏观角度对2010年和2011年"新农保"财政补贴的估算表明:由于试点展开时间较短、保障水平标准较低等原因,"新农保"的财政补贴水平并不高,地区间补贴程度也不平衡;外加上微观角度的投资收益率,税费等相关因素变化,收入再分配效应受到影响。因此进一步提高"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需要加强财政补贴强度,取消"捆绑条款",减少农村相关税费,以及增加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实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郝彦菲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03年~201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先扬后抑,2008年达到高点0.491,其后逐年回落,至2012年为0.474,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西方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主要通过再分配环节来实现,在我国,税种收入在总税收中的比重过低,税收公平分配功能有限,调节乏力。甚至某些再分配政策存在逆向调节,使居民收入差距难以有效缓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改革力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里奥·德拉吉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金融和宏观经济渠道的净政策效应,很难得出中长期内货币政策会使得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更为不公平的结论当今货币政策所面临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名义和实际收益率普遍偏低。在七国集团中,有三个国家的五年期国债呈现负收益率——德国、法国和日本,占到了世界GDP的14%。而如果把债券收益率不足1%的国家也计算在内,该比例将上升到22%。我想讨论一下为什么利率会这么低,以及低利率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相关论述主要着眼于货币政策的分配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银飞 茅宁
和谐社会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人与人的和谐,因而环境政策不仅要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应能够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发展。环境政策的实施伴随着利益在各主体之间的再分配,分配的公平性不仅体现人与人的和谐还会影响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所以,环境政策的研究必须要关注其再分配效应。阐述了各种环境政策工具,重点分析了这些环境政策工具的再分配效应。
关键词:
环境政策 再分配效应 工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楠 顾海
文章利用VAR和SVAR模型对政府的财政收入再分配政策与地区间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是:(1)财政收入分配的滞后效应(长期效应)与基尼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VAR分析);(2)财政收入分配政策的短期波动效应结果不确定,具体取决于社会福利支出与个人所得税的力度(SVAR分析)。这一结论支出并不是政府的所有出于良好愿望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总是有益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粟梦婷 刘亦文
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和SVAR模型,对比分析了两模型中财政收入再分配政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VAR模型中政府支出在短期内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负向影响,在SVAR模型中政府支出在短期内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正向影响,但在长期地区收入差距对政府支出的响应为负,即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会缓解地区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在两模型中,税收冲击对地区收入差距都具有长期效应,地区收入差距对税收的脉冲响应是都正向的,即减税的财政收入再分配收政策对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具有长期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穷志
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收入不平等、政策偏向与最优财政再分配之间的关系。模型显示:政策偏向是收入不平等与财政再分配恶性循环的决定因素。当政策偏向于穷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提高税率,扩大对穷人的转移支付;当政策偏向于富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降低税率,减少对穷人的转移支付。依据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收入不平等不断恶化,针对恶化的不平等而采取的财政再分配政策效果差,没能扭转不平等恶化趋势,政策偏向严重。(2)税收再分配政策偏向富人,使富人税负相对轻于穷人,居民收入不平等加剧;偏向于穷人的转移支付多为消费券(物),导致越扶越贫。为此,需要从调整所得税和转移支付政策等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