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7)
2023(8566)
2022(7095)
2021(6921)
2020(5755)
2019(12977)
2018(12918)
2017(24855)
2016(13449)
2015(15076)
2014(14679)
2013(13894)
2012(12177)
2011(10509)
2010(10935)
2009(10160)
2008(9861)
2007(8309)
2006(6889)
2005(6020)
作者
(33384)
(27518)
(27474)
(26547)
(17674)
(13122)
(12577)
(10640)
(10333)
(9809)
(9315)
(9153)
(8509)
(8503)
(8457)
(8385)
(8228)
(8061)
(7964)
(7760)
(6780)
(6638)
(6574)
(6392)
(6271)
(6133)
(6076)
(6073)
(5474)
(5384)
学科
(47912)
经济(47850)
管理(41186)
(36550)
(31653)
企业(31653)
(26188)
方法(24333)
数学(21964)
数学方法(21408)
中国(13976)
(13362)
财政(12895)
(12319)
财务(12278)
财务管理(12231)
企业财务(11597)
(11189)
业经(10537)
(10489)
理论(9794)
地方(8984)
(8413)
贸易(8408)
农业(8350)
(8199)
(8076)
(8024)
银行(8016)
(8008)
机构
学院(172539)
大学(169454)
(67660)
管理(67045)
经济(66166)
理学(58208)
理学院(57669)
管理学(56335)
管理学院(56043)
研究(52041)
中国(41155)
(40845)
(34368)
科学(30646)
财经(28534)
(25886)
(25183)
(25029)
中心(24531)
研究所(22295)
(22209)
师范(22035)
(21903)
业大(21891)
北京(21417)
财经大学(21055)
经济学(20841)
(19925)
技术(19092)
(19059)
基金
项目(114531)
科学(90665)
研究(87069)
基金(82522)
(70425)
国家(69872)
科学基金(61196)
社会(54701)
社会科(51940)
社会科学(51929)
(45379)
基金项目(42366)
教育(42280)
自然(38703)
自然科(37866)
自然科学(37859)
(37699)
自然科学基金(37143)
编号(37112)
资助(35029)
成果(30484)
重点(25801)
课题(25356)
(25287)
(24508)
(23904)
项目编号(23490)
创新(22794)
教育部(22481)
国家社会(22418)
期刊
(72881)
经济(72881)
研究(51871)
(36200)
中国(34341)
管理(25216)
教育(23149)
学报(21676)
(20795)
科学(20415)
大学(17616)
技术(16543)
学学(16410)
(15243)
金融(15243)
农业(14677)
财经(13903)
经济研究(13514)
业经(12569)
(11889)
统计(9740)
财会(9473)
会计(9279)
(8996)
问题(8395)
(8366)
决策(7958)
商业(7949)
图书(7896)
职业(7814)
共检索到255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祝小芳  
一般来说,在分权的模式下,横向财政均衡主要通过中央或联邦政府向下提供具有均衡功能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实现,以使各级政府具有较均衡的财政能力(一般指单纯的财政收入能力或考虑地区间公共服务成本差异后的财政收入能力),为本地区间提供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中央或联邦政府向下提供转移支付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财政收入适度向上集中,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均如此。但德国较特殊,虽然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基于政府间财政均衡而又不损坏区域竞争的财源动力机制的要求,在主张中国经济区由东、中、西"三大部"合纵连横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区域,构建均衡性横向区域公平竞争机制与区域财政横向均衡的预算分配机制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常住人口统计中非真实因素剔除后标准人的假定与论证,试图为政府间人均财力均衡设计一种简便可行的均等化分配模型,做到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刘长庚  
本文基于区域协调发展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主张将东、中、西“三大部”纵向区域,转变为横向划分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区域财政横向均衡制度。依托“三大块”财政经济规模基本相当、发展条件基本均衡的区域平台,做到区域平等竞争的起点公平,实行“取之同等、予之等同”的区域政策确保竞争过程的公平与结果公平,从而形成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公平的区域发展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玲  刘长庚  
财政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调节地区收入差距、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稳定经济等方面应有更大的作为。本文主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财政制度特别是德国通过横向转移支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作法,提出将中国经济区由现有东、中、西“三大部”的纵向划分,改为横向划分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财政经济区,构建区域经济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红玲  
认为全面深化改革仍需从财政体制上取得新突破。主张对中国经济区合纵连横,即将东、中、西"三大部"纵向区域调整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横向区域,依托这一天然的均衡性区域平台在介于国家与省级之间实施区域财政横向均衡制度,以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又不损坏财政经济增长的效率机制;并通过对常住人口统计中创造财富外溢或享有公共服务外溢等非真实因素剔除后"标准人"的假定与论证,解决了政府间财力均衡公式化分配的难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本文认为中国已形成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带和中西部农业与矿业带状、点状分布的纵向产业集聚格局,这与其资源禀赋和生产力布局是相适应的;但这种产业集聚还处在高集聚、低专业、强政区、弱市场的低端时期,为促进产业集聚专业化发展和解决其财富不均的问题,必须重构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主张对东中西纵向区域合纵连横,形成沿海帮助内地共同发展,中西部农业、矿业与生态"贡献区"和东部制造业及服务业"反馈区"协调互动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财政横向均衡区,以区域一体化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主要依靠市场效应来推动产业集聚走向高端专业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玲  
一、区域财政横向均衡的制度设计政府间财政均衡或均等制度起源于分权体制。1886年英国的高森公式作为财政均衡最早的操作方式,首次提出了人均税收分配的观点,并在澳大利亚形成了最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培寅  
随着取消农业税后县乡基层财政困难的增加,欠发达地区县乡公共产品供给日见萎缩,而作为重要均衡手段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又过分注重"效率优先",对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和财政能力的平衡重视不够,从而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的健康发展。为实现全国不同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必须改革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公平合理的横向均衡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卓轩   钟海  
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政府间关系,文章使用空间统计方法考察了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在整体空间集聚和局部区域分化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不同时期下的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政府财政结构对于税收竞争的时空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地理和经济空间下均存在“向上竞争”的特点,收支分权及财政自主度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水平的提高且表现出时期延伸性;纵向财政失衡则起抑制作用,但财政自主度和收支分权分别加剧和削弱了该影响。进一步地,本文使用多门槛模型考察了财政结构对于税收竞争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纵向财政失衡对于税收竞争的作用在收支分权和财政自主度下分别表现为单一和双重门槛特征,在收支分权门槛下始终起抑制作用,但逐级削弱;在财政自主度门槛下则经历了“明显促进—影响不明显—明显抑制”的跳跃过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伍文中  张杨  刘晓萍  
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横向财政转移支付雏形,尽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其缺陷仍十分明显。应该基于国家财政均衡体系建设的需要,将我国的对口支援进行归并、划转、改造:一部分归并到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归属于国家财政均衡体系;一部分划转到市场体系;一部分进行功能再造归属于国家应急动员体系。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对口支援所存不足及其原因,进而立足我国财政均衡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讨了对口支援改进为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实现机制、推进路径等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伟同  
"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词,在中国早已成为热门词汇,但人们却在不同的语境下对其内涵进行解读。从政府财力配给的方面看,均等化意味着政府间财力的均衡;而从民生发展的方面看,均等化意味着结果的公平。两种均等化在财政联邦主义中分别被称作财力均等化和横向公平均等化,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政策指向,而中国的均等化模式选择也始终在两者之间存在争论。文章基于中国1978~2010年的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的财力均等化与横向公平均等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两种均等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但影响程度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在中国通过推进财力均等化来实现横向公平均等化的路径是可行的,但单纯依靠财力均等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开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有关财政失衡、赤字的一整套理论和有关财政平衡的政策,基本上都是针对一级政府本身的收支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但却较少涉及各级政府之间财政收支状况上的相互联系。进入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上下级政府之间及同级政府之间财政收支状况的差异程度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如何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并弥补这种差异,便开始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约翰·亨特(John Hunter)、安瓦尔·沙赫(An-war Shah)和罗伊·巴尔(Roy Bahl)等学者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达梅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财政制度改革领域的一个前沿问题,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决策是在现有政治体制和决策体制框架下,中央政府与支援省份为实现一定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政策互动、政策协调的复杂过程。这种政治逻辑关系是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决策的关键问题。认清这种本质,对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模式选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模式应是满意模式,而非最优模式。满意模式不仅有助于减少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决策阻力,而且有助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均衡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长革  
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将大量可支配财力用于支持经济建设,而社会事业发展支出长期不足,直接导致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同步,GDP高度繁荣的背后却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长期不足,亟需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深化财政分权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目前来看,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与之相配套:第一,清晰界定政府职能范围;第二,实施政府财政层级改革;第三,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卓珺  
改革开放以来,以分权为核心的财政体制转型已经历了30个春秋,从财政包干体制到分税制,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分税分级的财政管理体制,但它并不完善。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逐步显露和爆发,直接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亟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式财政分权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对财政分权激励下的地方政府行为以及宏观经济绩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廓清了中国式财政分权与经济社会不平衡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