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55)
2023(17861)
2022(15245)
2021(14206)
2020(11628)
2019(26189)
2018(26085)
2017(50046)
2016(27262)
2015(30573)
2014(30250)
2013(29267)
2012(26458)
2011(23913)
2010(24057)
2009(22369)
2008(21744)
2007(18965)
2006(16866)
2005(15055)
作者
(76500)
(63520)
(63182)
(60194)
(40331)
(30315)
(28646)
(24745)
(24143)
(22585)
(21629)
(21376)
(20056)
(19901)
(19530)
(19528)
(18926)
(18831)
(18145)
(17970)
(15598)
(15598)
(15255)
(14475)
(14181)
(14118)
(14010)
(13956)
(12720)
(12389)
学科
(105125)
经济(104983)
管理(82730)
(73170)
(62168)
企业(62168)
方法(43079)
数学(36550)
数学方法(36094)
中国(30248)
(28412)
(28392)
业经(25161)
地方(24937)
(24197)
(22377)
环境(20552)
理论(18719)
农业(18605)
(18383)
贸易(18374)
(17789)
(17565)
(17469)
财务(17390)
财务管理(17352)
(17074)
(16756)
(16550)
银行(16508)
机构
学院(379896)
大学(378705)
管理(147641)
(146159)
经济(142635)
理学(127618)
理学院(126169)
研究(125811)
管理学(123987)
管理学院(123305)
中国(93131)
(80632)
科学(78110)
(69831)
(62058)
中心(56748)
研究所(56364)
(56352)
(56101)
财经(55457)
业大(54135)
(51914)
师范(51462)
北京(50624)
(50168)
(46690)
(45696)
农业(43861)
经济学(43861)
师范大学(41576)
基金
项目(261230)
科学(205884)
研究(194586)
基金(187765)
(162824)
国家(161460)
科学基金(139183)
社会(122485)
社会科(115929)
社会科学(115899)
(102996)
基金项目(99585)
教育(89726)
自然(89005)
自然科(86853)
自然科学(86834)
(86377)
自然科学基金(85204)
编号(80838)
资助(75566)
成果(65886)
重点(58870)
(56732)
(56453)
课题(56279)
(54749)
创新(51087)
(50488)
国家社会(50062)
项目编号(49692)
期刊
(164434)
经济(164434)
研究(112267)
中国(74908)
学报(57454)
管理(54581)
科学(53773)
(53357)
(52173)
教育(47407)
大学(43941)
学学(41274)
农业(36000)
技术(32668)
(31619)
金融(31619)
业经(27947)
财经(26496)
经济研究(25781)
(22663)
问题(22355)
图书(19097)
科技(18186)
(17836)
(17729)
理论(17596)
现代(17355)
资源(17025)
商业(16727)
技术经济(16521)
共检索到555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艳楠  孙蕾  张宏梅  孙娜  
以分权式环境规制为背景,针对聚合式发展的城市群出现的环境激化问题,引入地方政府的治理成本、机会成本、治理收益等合作性参数,及中央政府的经济激励、经济补贴等政策性参数,构建一种新的城市群污染跨区域协同治理路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同时分别对不同主体进行策略选择研究,分析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关系,确定系统均衡稳定策略及其存在的条件。通过对不同策略组合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探究分权式环境规制下城市群污染跨区域协同治理路径,提出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联防联控机制、区域一体化协同机制发展建议。研究表明:对于地方政府,选择"合作行为"的概率与其他地方政府选择"合作行为"的概率、中央政府选择"严格督查"的概率呈正相关;中央政府选择"严格督查"的概率与地方政府选择"合作行为"的概率呈负相关。对于系统稳定策略,主体策略的演化速度会受到自身及其他主体策略选择比例的影响,但无论比例取值如何变化,都不会改变群体的最终策略决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鹏  魏旭  段至诚  
城市群作为一个跨行政区划概念的空间载体,如何在城市群的角度下探讨环境污染的协同治理问题,这是近年来区域发展及人地关系研究的焦点话题。首先根据城市生态学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以及空间正义理论,提出了“城市群的食物链原理”,并基于此构建了城市群污染协同治理的概念模型。然后运用熵权-TOPSIS法、改进协同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引力模型分析了城市群污染治理水平的基本格局,并对城市群污染协同治理的演进过程、空间联系结构以及整体发展态势进行了探究,最终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不同城市群的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群各城市污染治理格局呈现出中间宽两头窄的分布情况;(2)城市群污染协同治理水平大体由国家级城市群向区域级、地区级城市群依次递减;(3)城市群污染协同治理空间联系强度主要受地理临近性与省际边界效应影响;(4)城市群污染协同治理主要受污染治理压力与污染治理响应两个子系统的影响,不同城市群受子系统的影响存在差异。最终基于差异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群提出了污染协同治理的路径优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学军  陈晓霞  
川陕革命老区是长江流域上游重要的水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该地区的水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为整个“西三角”“秦巴山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从川陕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承载力、宜居性、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示范性三个方面,对区域内5市的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发现存在矿物能源依存度高,宜居水平对人才和资本的吸引力不强,水资源负荷严重超载,高级别的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项目较少,区域空气质量差等问题。建议:一是加大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二是加大生态环保科技投入,提高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质量;三是积极推进试点改革,构建“政府+环保NGO+企业+居民”联动模式;四是创新执法司法机制,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五是推进生态补偿制度改革,探索多元化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来推进川陕革命老区振兴战略和“双碳目标”在区域内落实落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学军  陈晓霞  
川陕革命老区是长江流域上游重要的水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该地区的水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为整个“西三角”“秦巴山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从川陕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承载力、宜居性、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示范性三个方面,对区域内5市的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发现存在矿物能源依存度高,宜居水平对人才和资本的吸引力不强,水资源负荷严重超载,高级别的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项目较少,区域空气质量差等问题。建议:一是加大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二是加大生态环保科技投入,提高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质量;三是积极推进试点改革,构建“政府+环保NGO+企业+居民”联动模式;四是创新执法司法机制,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五是推进生态补偿制度改革,探索多元化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来推进川陕革命老区振兴战略和“双碳目标”在区域内落实落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传明  Gabor Horvath  
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2013~2018年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数据,利用非格兰杰因果检验、复杂网络等方法,从时空交互视角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动态关联网络特征。结果发现:样本考察期长三角城市群总体雾霾污染指数及天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冬季、春季及对应月份雾霾污染相对较重;长三角城市群雾霾污染空间网络相对稳定,各城市间都存在关联关系,整网关系紧密度逐年提升,但空间影响等级结构则渐趋松散;基于考察期污染指数均值及空间网络核心度的二维时空标准,可将长三角城市群细分为四种区别性治理类型。最后,提出长三角乃至全国城市群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菊花  柴泽阳  申伟宁  
环境治理的联防联控联治是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整体提升的有效机制。文章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地区间的环境治理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协同治理机制的污染治理效应。研究表明:成本收益比仍然是影响地方政府参与协同治污的重要因素,成本收益比越小,地方政府越有动机维系彼此间的协同关系;通过设定惩戒机制,增加违背协同的机会成本,有利于维持各方之间的协同治污关系;较大的污染物空间溢出性会导致地方政府采取“搭便车”的策略,最终使得协同群体陷入污染治理的囚徒困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菊花  柴泽阳  申伟宁  
环境治理的联防联控联治是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整体提升的有效机制。文章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地区间的环境治理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协同治理机制的污染治理效应。研究表明:成本收益比仍然是影响地方政府参与协同治污的重要因素,成本收益比越小,地方政府越有动机维系彼此间的协同关系;通过设定惩戒机制,增加违背协同的机会成本,有利于维持各方之间的协同治污关系;较大的污染物空间溢出性会导致地方政府采取“搭便车”的策略,最终使得协同群体陷入污染治理的囚徒困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辉  杨烨  聂都  
在STIRPAT模型基础上,通过加入财政分权与各变量的交互项,使用动态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分析了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路径。结果发现:总体回归中财政分权与水污染呈倒"U"型曲线关系,与大气污染呈"U"型曲线关系;财政分权主要通过人口集聚、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投入、外资利用、经济发展和生产技术进步这六种路径作用于水和大气的污染,其中最重要的三种路径是生产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分组回归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度较高时,财政分权会通过改善产业结构、降低人口集聚、提升外资利用质量的路径降低对水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辉  杨烨  聂都  
在STIRPAT模型基础上,通过加入财政分权与各变量的交互项,使用动态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分析了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路径。结果发现:总体回归中财政分权与水污染呈倒"U"型曲线关系,与大气污染呈"U"型曲线关系;财政分权主要通过人口集聚、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投入、外资利用、经济发展和生产技术进步这六种路径作用于水和大气的污染,其中最重要的三种路径是生产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分组回归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度较高时,财政分权会通过改善产业结构、降低人口集聚、提升外资利用质量的路径降低对水和大气的污染;在较低的外资利用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度下,财政分权通过抑制科技创新投入效应加剧了环境质量的恶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司林波  聂晓云  孟卫东  
目前,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着环境保护内聚力不足、责任分担难以界定、合作共识难以达成等治理困境。建构以内生动力为驱动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形成国家、市场和社会一体化的协作性治理网络是解决跨域生态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困境的有效途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的实现,必须健全决策与预防、参与执行、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和互信、政绩考核与监管,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等协同治理机制,以保障跨域生态环境治理切实取得实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新峰  袁宗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层面所暴露的问题,亟需掌握着区域内主要资源和权力的政府组织调整策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束缚,协同治理区域公共问题。从政府层面破题,以大气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的京津冀区域为例,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在系统分析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路径:在体制层面,实现由"属地管理"到"区域协同治理"的转变;在机制层面,实现由"运动式"协同治理到"常态化"协同治理的转变;在政策工具层面,实现由"单一型"工具到"复合型"政策工具的转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建明  罗能生  
从协同治理长江中游城市群雾霾污染的角度出发,选取1998—201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雾霾污染的面板数据,基于莫兰指数、Getis-Ord指数G、STIRPAT和空间滞后SAR模型对雾霾污染的污染路径、时空演变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研究发现:1998—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雾霾污染总体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其地理梯度分布大致为"江淮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总体平均>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雾霾污染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且以武汉市和合肥市为中心表现为"热点"聚集区域,以南昌市和萍乡市为中心表现为"冷点"聚集区域;雾霾污染表现出显著的时间依赖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和城镇化是显著加剧雾霾污染的重要原因,而经济聚集和人口集聚则显著降低了雾霾污染。最后,政府和企业应当从调整研发投入比例,加快建立跨区域协同治理雾霾污染的体制机制等途径降低雾霾污染带来的不良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明  易康  
污染治理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中央政府政策调整下各有限理性参与主体之间动态博弈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是理解黄河流域污染现象的关键因素。为此,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结合前景理论,构建央-地-企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政策不确定性下黄河流域污染协同治理的有效政策工具,并通过仿真分析了各个参数对污染协同治理演化的方向和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提升博弈主体不合作行动的感知损失、降低不合作行动的感知收益是推动系统达到最优均衡点的有效途径;(2)提高博弈主体不合作行动的认知程度,增强博弈主体风险意识可以有效抑制环境污染;(3)提高地方政府协同治理质量和中央督察质量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的不严格排放行为;(4)生态绩效考核是中国环境质量提升的重要机制,但必须以完善的甄别机制和足够的奖励力度为前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金科  卢艳  邓鑫铭  
国际实践表明,大气污染成因复杂、流动性强、涉及面广、极易复发,其治理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由于大气污染物没有行政界线,成立跨区域工作组织和机构、协同各区域政府共同治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典型国家和地区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若干财税政策建议,为我国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探索互利共赢、协同治理的道路提供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清   毛春梅   丰智超  
跨区域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多元性、整体性和关联性特征,以行政区划为治理单元的生态治理模式无法应对跨界污染危机带来的挑战,跨域生态协同成为跨区域城市生态治理模式转型的一个新方向。论文基于SFIC理论,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从初始条件、干预领导、制度设计、合作过程四个方面呈现长三角协同治理图景,对长三角生态协同治理实践过程进行深入思考,建立协同行为、协同引擎与协同环境于一体的跨区域城市生态协同治理支持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