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6)
- 2023(9833)
- 2022(8333)
- 2021(7946)
- 2020(6771)
- 2019(15463)
- 2018(15144)
- 2017(28091)
- 2016(15383)
- 2015(17419)
- 2014(17063)
- 2013(16043)
- 2012(14294)
- 2011(12501)
- 2010(12307)
- 2009(10897)
- 2008(10311)
- 2007(8760)
- 2006(7275)
- 2005(6183)
- 学科
- 济(55820)
- 经济(55752)
- 管理(44886)
- 业(39411)
- 企(33141)
- 企业(33141)
- 方法(30034)
- 数学(27372)
- 数学方法(26946)
- 财(16002)
- 中国(14871)
- 农(14177)
- 制(11839)
- 业经(11409)
- 教育(10410)
- 务(10184)
- 财务(10139)
- 财务管理(10112)
- 贸(9907)
- 贸易(9898)
- 理论(9819)
- 地方(9804)
- 易(9643)
- 企业财务(9635)
- 农业(9326)
- 学(9072)
- 技术(8991)
- 银(8507)
- 银行(8494)
- 环境(8321)
- 机构
- 大学(203213)
- 学院(198404)
- 管理(80312)
- 济(80126)
- 经济(78333)
- 理学(70229)
- 理学院(69584)
- 管理学(68122)
- 管理学院(67749)
- 研究(58286)
- 中国(43536)
- 京(40120)
- 财(38070)
- 科学(32769)
- 财经(30795)
- 江(29950)
- 中心(29838)
- 业大(28379)
- 经(28250)
- 农(27029)
- 范(26785)
- 师范(26509)
- 经济学(25325)
- 所(25244)
- 北京(24194)
- 州(23534)
- 财经大学(23411)
- 经济学院(23113)
- 研究所(22918)
- 院(22181)
- 基金
- 项目(141920)
- 科学(113479)
- 研究(106128)
- 基金(104443)
- 家(89377)
- 国家(88620)
- 科学基金(78807)
- 社会(68280)
- 社会科(64948)
- 社会科学(64936)
- 省(55802)
- 基金项目(55404)
- 教育(52673)
- 自然(51025)
- 自然科(49979)
- 自然科学(49965)
- 自然科学基金(49064)
- 划(46390)
- 编号(42756)
- 资助(42528)
- 成果(34056)
- 部(32360)
- 重点(31634)
- 创(30580)
- 课题(29476)
- 发(29206)
- 大学(29064)
- 教育部(28950)
- 国家社会(28635)
- 创新(28442)
共检索到285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鑫桥
本文关注高考分数线对于高校毕业生薪酬的影响。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中"首都大学生追踪调查"的数据,首先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发现,较高的高考分数对高校毕业生薪酬存在显著促进作用",211工程"重点大学的学生相对于普通大学的学生在就业薪酬上存在显著优势;其次,运用清晰断点回归的方法研究发现,高考分数在一本线两侧的学生在本科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薪酬存在明显的跳跃;最后,运用模糊断点回归的方法研究发现,"211工程"重点大学相对于普通大学的高校毕业生在薪酬上不存在明显的跳跃。通过对多元线性回归、清晰断点回归、模糊断点回归的结果综合对比,提出关于分数线效应的假说:特定而明确的分数线存在某种效应,能够促使在该分数线两侧附近的个体在未来的就业薪酬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效应并非分数线两侧个体能力或各类资本的外显,而应将特定分数线当作一种地位性商品,但是模糊的分数线不具备这种效应。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燕 丁延庆 李虹辉 李伟 马玉洁 叶晓阳
高考复读现象在中国非常普遍,每年平均有10%—20%的高考学生选择复读。然而现有文献里缺少对高考复读的严格定量研究。本文使用来自宁夏的高考数据,发现理科、男性、农村、高考总分较低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复读;高考复读收益具有异质性,高分学生复读不易有效。我们利用高考录取批次线的外生条件,采用断点回归设计估计高考复读的因果效果,发现二本线下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复读,且能取得积极效果。我们的实证发现与来自一线教师的观察是一致的。本文对高考复读的文献、个人决策以及政策讨论都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
中国高考 复读 教育收益 断点回归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冷安丽 唐彬 王健
文章主要梳理了断点回归设计(RDD)的起源、基本思想、模型和使用步骤,回顾了其在国际卫生领域的应用,对比了断点回归方法与其他因果推断方法在研究卫生经济领域问题的优点与不足,并展望了其在我国卫生经济领域未来的应用前景,为断点回归设计的方法在我国卫生经济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关键词:
断点回归设计 卫生经济 综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小清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2015年间8次调查的数据,采用断点回归的方法估计了退休对不同居民群体幸福感的影响,并从幸福感角度探讨完善退休制度的可行路径。结果发现,企业女性退休显著提升了幸福感,男性、机关事业单位女性退休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收入和社交只对部分居民群体的退休幸福感产生影响,健康才是影响所有退休居民幸福感的主因。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群体,企业女性更乐意退休,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制度时,不应"一刀切",应推行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在改善退休保障制度时,应重点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保障,同时兼顾退休者的收入增长与社交需求。
关键词:
退休 主观幸福感 断点回归设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新春 杨菲 熊庆年
招生倾斜政策使用降分的方式录取边远省份、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被指责为对择优录取原则的背离。基于X大学的学生学业记录和调研数据,分析验证了高中排名是更有效且更公平的优秀标准,为招生倾斜政策注重高中成绩的做法提供了实证支持。第一,重点大学在实施倾斜政策时似乎无意中使用了高考分数和高中排名两个"择优录取"的标准,高考分数有所放松的学生高中排名优秀。第二,高中排名对于大学表现有着更好的预测力,预测力更大而且随年级上升而增强。高考分数相当程度反映了学生的基础教育地区性差异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差异,而高中排名的内涵更独立于资源优势因此更为公平。第三,在继续实施招生倾斜政策时,为保证招生目标的实现,提高高考分数并不可行,而且仅关注提高高考分数对于促进大学学业表现而言也相对低效。适当放松高考分数而注重高中排名不仅是倾斜政策实施的现实选择也是更好的选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建成 孙早
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作为工具变量,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框架下运用参数和非参数估计方法,检验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升级的作用。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客观上助推了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相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因高技能劳动力供给能力和产业结构的异质性,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具有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上升 产业升级 断点回归设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建成 孙早
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作为工具变量,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框架下运用参数和非参数估计方法,检验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升级的作用。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客观上助推了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相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因高技能劳动力供给能力和产业结构的异质性,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具有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上升 产业升级 断点回归设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邢伟
在我国企业中,大家通常习惯将薪酬结构理解为企业的总体薪酬体系包括哪些薪酬项目,比如岗位工资、工龄工资、浮动工资等内容,但实际上,这些项目指的是薪酬构成。而薪酬结构是指同一企业中包含的基本薪酬等级的个数以及基本薪酬等级之间的差距,它所强调的是薪酬等级的数量、等级之间的差距以及确定这种差距的标准。薪酬结构的设计反映出了一个企业对职位和技能价值的态度。企业总体薪酬水平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在这种情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宏利 边帅 孙全亮 吕震宇
准确预测高校高考录取分数对高考志愿填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线上百分位作为录取测度,构建了用于预测高校高考录取分数的长短时记忆网络,使用前4年的平均录取百分位和最低录取百分位作为输入,预测得到第5年最低录取分数。在河北本科一批理科2010至2017年各高校录取分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LSTM方法的预测结果大幅优于传统平均排位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初帅 孟凡强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项目数据(2007年与2013年),在断点回归设计的框架下分析1999年实施的高校扩招政策对城乡居民受教育年限、收入及教育回报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0.59年左右,使城镇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0.85年左右。第二,在断点回归的设计下,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率大约为11%,城镇居民的教育回报率大约为8%,高于OLS的估计。虽然实证结果显示教育回报并不存在城乡间的马太效应,但并不意味者城乡间教育发展与收入差距缩小。第三,高校扩招政策一方面显著促进了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教育回报的提升,有效抑制了城镇居民中可能出现的收入差异扩大的“马太效应”。另一方面,高校扩招政策使得农村居民高收入群体教育回报高于低收入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居民收入差异扩大的“马太效应”。
关键词:
高校扩招 教育回报率 断点回归设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娜 张莉琴
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该政策是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平等性,在学术界始终没有定论。文章采用断点回归设计的思想,利用CGSS2010年和CGSS2013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在整个高等教育中,高校扩招政策的确缓解了城乡、不同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但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在本科教育中,扩招政策并未减少不平等,甚至拉大了不同阶层获取教育的机会,说明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中的不平等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
关键词:
高校扩招 教育平等 断点回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程欣炜 龚璐 岳中刚
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为探索家庭赡养行为的税收经济调节机制,本文以江苏11535户城镇家庭受赡关系为样本,采用基于被赡养人年龄阈值的模糊断点回归设计,考察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对医疗、非医疗和总赡养支出的处理效应,并针对主赡养人身份、赡养人性别和被赡养人性别进行异质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具有税收激励和孝亲示范效应,对非医疗赡养支出的处理效应明显高于医疗赡养支出且存在过度反应,改变核函数和带宽计算函数的结论仍稳健。主赡养人身份和赡养人性别对赡养行为结构存在差异化影响;填报扣除提前兑付女性被赡养人的赡养支持预期。当前赡养扣除标准可从被赡养人数量和年龄阈值、赡养行为细分、扣除分摊限额等方面进行优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立峰
本文分析了恢复高考以来各省分数线演化的基本走势,并从高校招生数、高等教育资源和基础教育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原因,认为"倾斜的高考分数线"的形成与各地非均衡发展的经济、人口、文化、就业和教育资源配置及地理位置等息息相关,考试公平是一种理想方向,区域公平则是根据国情做出的现实选择。对于入学机会的分配,要区分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和非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既要采取有效措施调控政府宏观政策带来的区域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也要尊重和保护地理位置等非社会因素提供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关键词:
高考 分数线 演变 成因 入学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