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6)
2023(9056)
2022(6903)
2021(5939)
2020(4652)
2019(10032)
2018(9814)
2017(18431)
2016(10116)
2015(10793)
2014(10556)
2013(9983)
2012(8727)
2011(7609)
2010(7216)
2009(6704)
2008(6432)
2007(5587)
2006(4898)
2005(4378)
作者
(31425)
(26422)
(26321)
(24683)
(16516)
(12740)
(11675)
(10357)
(10032)
(9068)
(8979)
(8619)
(8519)
(8231)
(8129)
(8111)
(8088)
(7865)
(7544)
(7477)
(6803)
(6424)
(6254)
(5980)
(5924)
(5803)
(5788)
(5730)
(5323)
(5318)
学科
(40075)
经济(40032)
管理(29669)
(28224)
(21216)
企业(21216)
方法(15992)
数学(14187)
数学方法(14069)
(13792)
中国(12773)
业经(10732)
环境(9938)
(9550)
农业(9466)
(9086)
(8288)
贸易(8286)
(8082)
地方(7949)
(7340)
(7095)
技术(7063)
产业(7009)
(6766)
(6232)
银行(6190)
(6083)
金融(6083)
(5873)
机构
学院(143073)
大学(142698)
(58318)
经济(57343)
管理(53481)
研究(50402)
理学(47425)
理学院(46920)
管理学(45952)
管理学院(45738)
中国(36081)
(34484)
科学(34226)
(29377)
业大(28254)
农业(27557)
(26294)
研究所(24611)
(23895)
中心(22462)
(20521)
财经(19977)
农业大学(18494)
(18423)
(18394)
经济学(18269)
北京(17570)
(17016)
经济学院(16763)
师范(16666)
基金
项目(107001)
科学(83896)
基金(79182)
(72869)
国家(72283)
研究(70339)
科学基金(61048)
社会(47467)
社会科(45123)
社会科学(45107)
基金项目(42613)
(42517)
自然(41110)
自然科(40223)
自然科学(40206)
自然科学基金(39504)
(35738)
教育(30802)
资助(30183)
编号(25422)
重点(24469)
(23618)
(22807)
(22242)
计划(21976)
创新(21460)
科研(21209)
国家社会(20881)
(20435)
科技(19650)
期刊
(58763)
经济(58763)
研究(35673)
学报(32118)
(31473)
科学(26804)
中国(24887)
大学(23299)
学学(22603)
农业(21164)
管理(18191)
(17112)
(11504)
(11275)
金融(11275)
业经(11017)
经济研究(10366)
技术(9992)
教育(9578)
业大(9518)
财经(9392)
(8836)
问题(8497)
科技(8337)
农业大学(8063)
(8058)
商业(7116)
林业(6713)
资源(6605)
技术经济(6511)
共检索到196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万晓巧  赵莹  文瑞芝  余泽华  刘伟  
用6种分散染料在高温高压下对苄基化改性杉木粉进行染色,并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染色苄基化杉木粉的色光与相应染料染色涤纶织物的色光较为接近,比染色原杉木粉的色光更鲜艳,色差更小,染料上染百分率高于在原杉木粉上染色的上染百分率。分散染料在苄基化杉木粉上的染色表现为物理吸附,染料分子被吸附在苄基化杉木粉表面和微孔中,并赋予苄基化杉木粉平滑的表面,使染色苄基化杉木粉呈现鲜艳的色彩和高上染百分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钟杨  喻胜飞  刘元  李贤军  罗武生  
以杨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因素法研究了浴比、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及NaOH溶液浓度4个预处理工艺参数对活性染料在预处理后杨木中染色效果的影响规律,并且用SEM表征了预处理前后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NaOH可以溶解杨木导管中大量的抽提物,大幅度地改善木材的纹孔结构;随着浴比、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NaOH溶液浓度的增大,活性染料在杨木中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当杨木经过浴比为1:40,预处理温度为80℃,预处理时间为8 H,NaOH溶液浓度为2 g/L的预处理工艺处理后,杨木对其的上染率(简称E)和固色率(简称F)均达到最大值,E为60.43%,F为59.36%,与活性染料上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嘉裕  刘元  喻胜飞  李贤军  苏耿  钟杨  
以杨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因素法研究了杨木初含水率,微波辐射时间及微波辐射功率对杨木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得较优的杨木微波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1)微波预处理可以破坏木材内部微观结构,改善木材渗透性;(2)随着杨木初含水率的升高,上染率逐渐下降。当初含水率为25%时,其上染率和固色率分别为39.44%和38.31%;(3)随着微波辐射时间的延长,上染率和固色率均呈上升趋势,当辐射时间为90 s时,与未处理木材相比上染率可提高21.15%,固色率可提高21.44%;(4)随着微波辐射功率的增大,染色效果也更佳;当辐射功率为18 k W时,与未处理木材相比上染率可提高21.38%,固色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尧  刘如  曹金珍  
为了丰富木塑复合材料的颜色以扩大其用途,并探索色素对木塑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以毛白杨木粉和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为原料,选用3种食品级色素(胭脂红、柠檬黄、果绿)在不同添加量的条件下制备染色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对染色后的复合材料进行耐水洗坚牢度、吸水吸湿性、弹性模量、抗弯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并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添加色素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颜色,但色素添加量越多,复合材料的耐水洗坚牢度越弱,且高温比室温水浴使材料褪色更加明显。2)添加色素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但对材料的弹性模量影响不大。果绿色素添加量为2%时,对复合材料的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胜飞  刘元  李贤军  罗武生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了活性红X-3B、活性红K-3B、活性红KN-3B、活性红M-2B、活性红M-3BE、活性红EF-3B染料的结构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杨木单板中的染色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红染料发色体共轭体系的长度越长,供、吸电子基团协调作用越大,空间位阻越小,其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越大。活性红染料的分子大小、亲水基团和活性基的不同改变杨木单板染色特性参数S、E、R、F值;染料结构中不同的活性基对上染率曲线的影响也不同:活性红X-3B和活性红K-3B等仅含有均三嗪活性基的染料上染率先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加碱后10 min内立即降低,随后又增大,而其它4种含有β-羟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纯  李贤军  王燕  贺霞  刘元  程曦依  李芸  
以碱处理后的碾压疏解竹束为原材料,对其进行染色处理,系统研究了染色浴比、促染剂浓度及染色时间对竹材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的竹材染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浴比、促染剂及染色时间均对染色效果有明显影响,其中促染剂浓度对其影响最大。2)随着浴比升高,竹材上染率及固色率呈下降趋势,最大下降幅度超过20%;随着促染剂浓度的增加,竹束上染率及固色率逐渐上升,其中上染率最大提高38.6%,固色率最大提高29.2%,到达60 g/L时基本趋于稳定;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竹材上染率和固色率均呈增加趋势,当染色时间超过2 h后,竹材上染率和固色率基本保持恒定。3)较优的竹材活性染料染色处理工艺条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胜飞  刘元  李贤军  罗武生  
本研究以活性蓝X-BR、活性蓝K-3R、活性蓝KN-R、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染料为原料,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它们的结构跟颜色、在杨木单板染色中的特征参数S、E、R、F值、上染率和固色率曲线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发色体共轭体系的长度越长,供、吸电子基团协调作用越大,空间位阻越小,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越大,产生深色位移。染料对木材纤维亲和力S值的大小排序为:活性蓝KN-R>活性蓝X-BR>活性蓝K-3R>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R、E和F值的大小比较: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活性蓝X-BR>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掌法  李延军  金永明  余肖红  吴乐平  
通过系列化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 ,研究常规条件下速生杉木染色工艺及工艺参数对木材染色效果的影响。染料溶液的渗透性是衡量木材染色效果的最重要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染料溶液的渗透方向、染料质量浓度和试件含水率对木材染色效果影响较大 ;渗透剂加入量及染料处理时间有一定影响。经优化 ,最理想的染色工艺为 :染料质量浓度 2 0 0g·L-1,试件含水率 30 %,染料处理时间 45min ,渗透剂加入量 1 0~ 2 0g·kg-1。图 2表 5参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卿硕  杨雨桐  符韵林  孙静  
【目的】从巴里黄檀心材中提取色素制得天然染料对桉木单板进行染色,在充分利用巴里黄檀加工剩余物的同时提高桉木的附加值。【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EXCTIVEMS)对巴里黄檀心材内含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探究桉木单板最佳上染工艺,测定染色单板的水洗色牢度。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巴里黄檀染料与木材的结合方式,并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染料在桉木单板内的分布特征,从而探究巴里黄檀染料对桉木单板的染色机理。【结果】采用UPLC-Q-EXCTIVE-MS法从巴里黄檀心材色素中鉴定出9种黄酮类和酚类成分:锦葵色素、鼠李黄素、紫铆查尔酮、樱花素、茜草素、木犀草素、苏木素、乔松素和花旗松素。桉木单板的最佳上染工艺为: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12 h,色素质量分数4%,NaCl质量分数2%。染色试验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色素质量分数>染色时间> NaCl质量分数,水洗对染色单板色牢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色素质量分数>染色时间> NaCl质量分数。通过成分分析结合FTIR与FESEM对染色机理进行分析,初步判定巴里黄檀染料结合桉木单板的机理为物理吸附和分子间氢键结合。【结论】利用巴里黄檀心材色素制成天然染料对桉木单板进行仿珍染色,为珍贵红木的充分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为速生材高附加值利用作出了探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开蒙1  李凯夫2  冯 静3  
摘 要:采用贴膜法评价了添加不同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杉木粉 /PVC 复合材料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性能,并通过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添加平均分子量为 32 W 和脱乙酰度为 95% 的壳聚糖时,复合材料的表面抗菌效果最佳,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大肠杆菌;XPS 的分析也显示添加壳聚糖后,样品表面出现一定强度 N1s 的谱峰,且 C1 和C2 的峰面积比从 1.87 下降至 1.82,说明复合样品的表面均匀地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壳聚糖,使样品表面具有抗菌功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开蒙  李凯夫  冯静  
采用贴膜法评价了添加不同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杉木粉/PVC复合材料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性能,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添加平均分子量为32 W和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时,复合材料的表面抗菌效果最佳,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大肠杆菌;XPS的分析也显示添加壳聚糖后,样品表面出现一定强度N1s的谱峰,且C1和C2的峰面积比从1.87下降至1.82,说明复合样品的表面均匀地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壳聚糖,使样品表面具有抗菌功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湘阳  周坚  
The single chromosome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as successfully dissected by "glass needles" under the micromanipulator in this research. The dissecte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hromosomes were digested by proteinase K in Eppendorf respectively. After degenerate olionucleotideprimedPCR ampl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段新芳  
为探讨木材构造和木材染色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变化规律 ,本研究测定了 5株 2 9块人工林杉木木材的解剖构造及其木材染色效果 ,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杉木木材的染色效果与木材解剖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各染色效果指标与木材解剖因子间的复相关系数在 0 5 6 30~ 0 791 3之间。采用比较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的方法 ,确定出影响杉木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为木射线比量、管胞比量、晚材管胞弦壁厚和晚材管胞壁腔比等因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恩惠  孙丰文  
以NaOH溶液作润胀剂及催化剂、氯化苄作醚化剂对竹材表面及内部进行塑化改性,并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GC接触角分析对苄甲基化竹(塑化竹)的分子结构、微纤丝形态及表面自由能进行研究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竹的分子结构产生了显著变化;塑化竹表面形态发生改变,原有线性结构基本消失,表面形貌与受热皱缩的塑料极为相似;塑化竹的总表面自由能减少,表面自由能极性部分与未处理竹相比降低近一倍,其非极性部分接近PP塑料杯;塑化竹与塑料表现出较好的界面相容性;热压成型过程中塑化竹可自身黏合并呈塑料化倾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磊  赵敏  赵丽艳  梁书诚  李泰仑  杜美惠  
为了研究血红密孔菌漆酶重组表达后的酶学性质和染料脱色效果,利用超滤、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从毕赤酵母发酵液中纯化出重组漆酶。结果表明:重组漆酶分子质量为62.8kD,氧化底物2,2′-连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丁香醛连氮和2,6-二甲氧基苯酚的最适pH分别为2.2、4.2和4.0,动力学常数Km分别为20.73、48.48和1252.39μmol/L;该漆酶在有机溶剂中的活性稳定性:甲醇>乙醇>丙酮>二甲基亚砜;在铜离子和铝离子中酶活比较稳定,汞离子对酶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纯化的重组漆酶在无介体时可有效脱色RB亮蓝,但对靛红和结晶紫的脱色较为缓慢;当添加介体ABT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