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3)
2022(88)
2021(82)
2020(73)
2019(167)
2018(140)
2017(304)
2016(147)
2015(157)
2014(159)
2013(161)
2012(166)
2011(161)
2010(140)
2009(128)
2008(128)
2007(103)
2006(110)
2005(130)
2004(93)
作者
(376)
(352)
(341)
(296)
(239)
(192)
(186)
(149)
(138)
(134)
(128)
(119)
(118)
(114)
(114)
(112)
(108)
(95)
(94)
(89)
(84)
(83)
(83)
(81)
(80)
(80)
(79)
(77)
(73)
(73)
学科
(1054)
经济(1053)
地方(585)
地方经济(372)
管理(262)
中国(232)
(213)
方法(210)
(188)
数学(179)
数学方法(176)
业经(174)
(170)
金融(170)
(168)
企业(168)
农业(144)
(139)
(131)
世界(118)
环境(116)
事业(102)
(102)
(97)
(94)
农业经济(89)
经济学(89)
及其(87)
资源(84)
(83)
机构
大学(1663)
学院(1641)
研究(1103)
(947)
经济(936)
中国(924)
管理(544)
中心(533)
科学(512)
(491)
理学(465)
(458)
理学院(450)
研究所(444)
管理学(436)
管理学院(431)
(377)
(364)
(363)
(338)
(333)
四川(330)
(317)
师范(311)
(311)
科学院(294)
(292)
人民(288)
财经(277)
(275)
基金
项目(1053)
科学(853)
研究(808)
基金(776)
(680)
国家(671)
科学基金(561)
社会(556)
社会科(523)
社会科学(523)
基金项目(429)
(416)
自然(351)
教育(347)
(340)
自然科(337)
自然科学(337)
自然科学基金(331)
资助(291)
编号(289)
重点(287)
成果(278)
(258)
课题(246)
(246)
(238)
经济(236)
国家社会(235)
发展(219)
(217)
期刊
(1280)
经济(1280)
中国(720)
研究(715)
(355)
科学(287)
(279)
管理(270)
(268)
金融(268)
经济研究(250)
教育(235)
世界(215)
技术(173)
会计(164)
改革(158)
(158)
学报(157)
农业(152)
资源(140)
财经(128)
(126)
地理(125)
农村(121)
(121)
(120)
市场(119)
(119)
国际(118)
中国货(110)
共检索到3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树杰  张岸元  
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市场四大要素将在全球范围内更加灵活有效地组合,形成现实的生产能力。不同类型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绩效存在较大差异。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仍在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深刻地改变着全球经济金融的格局,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三者之间"差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为显著特征。主要经济板块体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紧密,以邻为壑政策的成本将限制其出台的可能性。发达经济体是本轮全球化的推动者,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可观的利益,不会显著背离全球化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树杰  刘雪燕  孙学工  
为了清晰的分析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的增长趋势,我们把1990~2009年作为分析基准,通过分析供给条件和外部约束的变化,得到未来我国经济的走势。一、劳动力供给减速将导致经济增长下降0.4个百分点劳动力投入的高增长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1993~2009年,就业人口年均增加0.96%,根据生产函数法测算,年均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但随着生育率持续下降,我国人口增长不断放慢,老龄化步伐加快。由此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将出现下降,劳动力增长减速并转为下降。据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预测,劳动年龄人口①将于2016年达到最高峰值,总量为9.99亿人,之后将出现逐渐下降,至2020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树杰  曾铮  
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准确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的内外条件,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为制定符合实情、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客观判断。一、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变。未来十年,我国人均GDP将迈向1万美元,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将面临转变,经济转型的任务更加艰巨。2.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速。未来十年,我国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根据一般理论和历史经验,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工业将向深度加工化阶段转化和接近世界技术边界三个特征,产业间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康霖  刘楹  王霞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 :美国经济隐患尤存 ;美元汇率持续走低 ;油价高企冲击各国经济 ;人民币汇率问题纷争未了 ;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等 ,这些因素将使未来年度世界经济整体趋紧 ,需要我们密切关注 ,加以分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晓季  
1988年以来,泰兴图书馆在江苏省文化厅、南京图书馆、南京农业大学等支持下,先后举办了科技书展和科技兴农综合服务周活动,牵头筹建了科技兴市协作网络,为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本文介绍了有关成绩和经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国忠  陈智  
一、对四川十年经济发展的基本估价 1983年到1992年,四川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82年的379.13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1481.22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2%,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1992年分别达到2594.6亿元和141.4亿元,均比1982年有大幅度的增长,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彤  陆永春  陈彤  
事实表明:改革促进了柳州市经济的发展。那么,改革同时给该市企事业单位(包括市委、市府机关)职工、干部带来了哪些心理的、观念的变化?作为改革的直接参予者,他们又是怎样认识、评价这场改革的?他们的心理结构如何?心理趋向如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树杰  王宇鹏  
一、引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三十年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经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年均增长9.9%,在2010年,GDP达到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同时,我们也更加关注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增长。我们有必要搞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动力进行研究,以求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规律和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对中国三十年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回顾,其次对增长核算理论模型进行介绍,再次对中国过去三十年增长动力及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2010~2020年各生产要素的增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2001年,21世纪的开启之年。这一年,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年"。中国成功申奥,中国也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爱好体育的人们,更不会忘记,中国男子足球队历史性地冲进了世界杯的决赛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树杰  张岸元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一方面,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国内经济;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也离不开中国,无论是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增长波动,还是全球再平衡、国际金融货币稳定,都必须考虑中国因素。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说此前我国尚处于以被动顺应外部规则、接受外部影响为主的阶段,那么此后,外部世界将应更多理解中国的行事方式,接受中国的利益诉求。一、与现有国际经济制度环境的适应情况全球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区域一体化组织初步建立起全球通行的国际市场规则和行为规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利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形势总体较为明朗,然而连续实施了近七个季度的经济刺激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因素也开始抬头,主要表现是财政风险的迅速积聚。尽管各国都认识到了重整财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在经济增长和财政安全之间的抉择异常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分析上半年世界经济的运行,在经济增长、金融风险财政化、政策选择、中国角色等四个方面作出了基本判断。2010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增长态势未变,部分指标增速回落,但这在当前环境下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良性的。与2009年同期相比,我国财政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支减收的效果明显。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清勇  杜辉  刘青  仲济香  丰雷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19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2019年,国内研究以实践探索为主,集中于土地供给对房价的影响、土地流转意愿、产权与农户投资、征地的福利效应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外研究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所突破,关注影响城市地价的因素、发展中国家土地市场发展、产权与女性福利、土地改革的发展方向等。研究结论:2019年,土地经济在基础理论和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仍需加强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土地经济发展规律的总结;2020年将重点关注土地经济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土地经营权流转及权益实现、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共享理念下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建设、低效用地再开发与利益协调机制、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确权登记等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清勇  杜辉  吴欣怡  阿英·叶尔里克  仲济香  丰雷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21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2021年,国内研究集中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城市土地供给、农地流转机制建设、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布、土地要素市场化、产权安全效应、产权制度创新、土地征收补偿以及宅基地制度改革等问题;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土地市场与农业发展、土地市场参与主体与土地利用效率、产权安全与农业生产效率、土地制度改革的减贫效应等。研究结论:土地经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拓展,土地经济研究需要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着力探索理论创新,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土地经济理论、更好地为新时代土地制度改革服务而努力。2022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土地经济基础理论探索、土地市场波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土地要素市场化机制设计、土地制度改革配套政策、确权登记颁证进展与绩效评估、重要改革试点的跟踪与评价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