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3)
- 2023(8005)
- 2022(6707)
- 2021(5880)
- 2020(4956)
- 2019(10813)
- 2018(10695)
- 2017(19920)
- 2016(10798)
- 2015(12184)
- 2014(12451)
- 2013(12279)
- 2012(12025)
- 2011(11311)
- 2010(11802)
- 2009(11233)
- 2008(11260)
- 2007(10556)
- 2006(9622)
- 2005(9038)
- 学科
- 济(71309)
- 经济(71256)
- 管理(31655)
- 业(24168)
- 方法(21373)
- 地方(20438)
- 企(20379)
- 企业(20379)
- 数学(17714)
- 数学方法(17409)
- 中国(16198)
- 学(15386)
- 地方经济(14255)
- 业经(12751)
- 农(11390)
- 理论(10286)
- 财(10099)
- 制(9830)
- 环境(9654)
- 融(9498)
- 金融(9495)
- 和(9142)
- 经济学(8395)
- 银(8273)
- 银行(8263)
- 发(8145)
- 行(8004)
- 农业(7979)
- 体(7942)
- 贸(7776)
- 机构
- 大学(176171)
- 学院(173373)
- 济(78063)
- 经济(76392)
- 研究(65093)
- 管理(60216)
- 理学(50629)
- 理学院(49902)
- 中国(49072)
- 管理学(48797)
- 管理学院(48451)
- 科学(39107)
- 京(38306)
- 财(35060)
- 所(33889)
- 研究所(30306)
- 中心(28244)
- 江(27495)
- 财经(27477)
- 范(26110)
- 师范(25932)
- 经济学(25419)
- 北京(24755)
- 经(24631)
- 农(23438)
- 院(23002)
- 经济学院(22338)
- 州(22171)
- 师范大学(21132)
- 业大(20980)
- 基金
- 项目(104628)
- 科学(82550)
- 研究(77348)
- 基金(75568)
- 家(65365)
- 国家(64841)
- 科学基金(55180)
- 社会(50979)
- 社会科(48317)
- 社会科学(48302)
- 省(40265)
- 基金项目(38747)
- 教育(35193)
- 划(34128)
- 自然(33408)
- 自然科(32603)
- 自然科学(32596)
- 自然科学基金(31976)
- 资助(31235)
- 编号(30318)
- 成果(26496)
- 发(24390)
- 重点(24210)
- 部(22916)
- 课题(22190)
- 国家社会(21483)
- 创(20723)
- 发展(20152)
- 展(19879)
- 教育部(19796)
共检索到282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梅荣,卫振林,申金升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出现了众多新的学科,它们在对自然界进行更为深刻的刻划和描述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分形论即为其中之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玉广 王华东
本文阐述了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含义,建立了定量描述PREE系统发展的协调度公式,并将其应用于盘锦市,描述了该市的发展状况,对该市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国辉 李显生
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方法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为基础,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创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层次因子分析评价模型;以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实力为研究视角,建立了二元回归模型并深入研究了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协调性;以吉林省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例,对模型具体的构造方法与实用性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龚益
在进行宏观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需要从定量角度对区域经济的运行状态加以描述。按照现行的统计,国民经济指标体系中包括人口、自然资源、生产、流通、劳动、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成本和价格、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小锋 薛龙飞 李兆亮
文章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林业碳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经济效益和区域协调性。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了2013年我国各省(市、区)林业碳汇经济总产值并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采用DEA模型,从碳汇投入产出角度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通过构建林业碳汇类型发展矩阵,探讨各地区林业碳汇经济效益区域协调性。
关键词:
林业 碳汇 经济效益 区域比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盛勇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分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31个省区市2006年横截面数据计算了各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因子得分,进行排序、等级差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31个省区市中,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为好和较好的有12个,差和较差的有13个,协调程度一般的有6个,总体协调程度较差。在分析个案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要更多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潜力;鼓励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地区的地方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投资,支持社会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适当控制发展过度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并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
关键词:
区域 高等教育 经济发展 协调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的分析表明:陕西高校与经济发展并没有实现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而是造成了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与落后的经济发展并存的现象。鉴于此,今后迫切需要把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从规模扩张转移到规模与质量并重上来,加快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
陕西高校 区域经济 协调性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泽学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在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事业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世界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很多情况之下,不能更好的利用经济发展的技术,来对其区域的协调性进行系统的支撑,就会大大降低发展的质量。因此,不断加强林业碳汇经济效益评价以及区域协调性的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
关键词:
林业碳汇 经济效益 区域协调性 内容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沙治慧
本文在梳理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协调度的综合评价模型,以西部民族地区作为实证样本,对公共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协调程度决定于诸多因素,包括公共投资增长速度是否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公共投资规模的合理性、公共投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收益水平和公共投资结构的有效性,并据此提出我国现阶段公共投资的重点应放在布局优化上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投资 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小锋 薛龙飞 李兆亮
文章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林业碳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经济效益和区域协调性。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了2013年我国各省(市、区)林业碳汇经济总产值并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采用DEA模型,从碳汇投入产出角度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通过构建林业碳汇类型发展矩阵,探讨各地区林业碳汇经济效益区域协调性。
关键词:
林业 碳汇 经济效益 区域比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苑莹 庄新田
以上海股票市场为例,运用多重分形谱方法对其多重分形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多重分形谱的两个参数(分形谱的宽度及最大、最小概率子集分形维数的差)与指数变化趋势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多重分形谱参数与时间序列对数收益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多重分形谱参数与指数的变化趋势及对数收益率具有明显的关联性,这说明多重分形分析能够揭示更多关于市场变化的有用信息,有望以一定概率预测股价的涨落。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多重分形性 相关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霞
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流通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流通经济的发展与消费增长的协调性在大部分时期都相对较弱,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的整体协调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流通经济 消费协调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宗刚 赵文轩 袁博文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运用MATLAB R2012a软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1997—2011年的统计数据,借用一般系统论中系统演化的思想,建立动态平衡模型——物流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型,根据计算出的综合评价值与协调值,对内蒙古自治区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将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与物流发展分为4个阶段,以期对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物流业 经济发展 协调性 内蒙古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鹏飞 杨俊 陈怡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运用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和TOPSIS分析方法构建了经济增长效率和碳减排技术效率及两个指标的协调度指标。基于中国1998-2010年29个省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在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而碳减排技术效率相对于经济增长效率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普遍存在碳减排滞后于经济增长的现象,但中国部分省份已经开始逐渐从碳减排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转向碳减排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该结果预示着中国正逐渐步入低碳发展的道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明春
一、不平衡的客观性和平衡协调的必要性关于经济发展中区域不平衡的客观性,以及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出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都已充分说明,我认为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 要素秉赋及历史基础的差异.包括自然地理条件、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等生产要素,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等多方面,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和发展基础的差异.2. 区域经济组织能力、效率和发展中竞争能力的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都直接影响资源配置和转换的效率,从而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