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5)
- 2023(6996)
- 2022(5836)
- 2021(5565)
- 2020(4530)
- 2019(10429)
- 2018(10210)
- 2017(18533)
- 2016(10573)
- 2015(11979)
- 2014(11991)
- 2013(11640)
- 2012(11518)
- 2011(10625)
- 2010(11060)
- 2009(10443)
- 2008(10927)
- 2007(9824)
- 2006(9055)
- 2005(8211)
- 学科
- 济(45064)
- 经济(44992)
- 管理(28403)
- 业(23477)
- 企(19937)
- 企业(19937)
- 方法(18075)
- 中国(15062)
- 学(15051)
- 数学(14112)
- 数学方法(13752)
- 理论(10732)
- 农(9885)
- 财(9368)
- 地方(9339)
- 业经(9237)
- 制(8147)
- 和(7295)
- 贸(6745)
- 贸易(6740)
- 融(6691)
- 金融(6689)
- 环境(6668)
- 农业(6666)
- 城市(6623)
- 银(6568)
- 银行(6526)
- 易(6428)
- 行(6251)
- 教育(6161)
- 机构
- 大学(169248)
- 学院(164035)
- 研究(65509)
- 济(60063)
- 经济(58414)
- 管理(55208)
- 中国(47593)
- 理学(47013)
- 理学院(46183)
- 科学(44803)
- 管理学(44798)
- 管理学院(44499)
- 京(39356)
- 所(35917)
- 农(33530)
- 研究所(32944)
- 财(28443)
- 中心(28088)
- 业大(27098)
- 农业(27059)
- 江(26296)
- 范(25198)
- 北京(25057)
- 师范(24837)
- 院(23899)
- 财经(22307)
- 州(20930)
- 师范大学(20471)
- 经(20267)
- 科学院(19949)
- 基金
- 项目(107560)
- 科学(83580)
- 基金(78252)
- 家(72018)
- 国家(71436)
- 研究(71383)
- 科学基金(59046)
- 社会(44164)
- 社会科(41601)
- 社会科学(41584)
- 自然(41120)
- 基金项目(40791)
- 省(40500)
- 自然科(40214)
- 自然科学(40192)
- 自然科学基金(39469)
- 划(36412)
- 教育(33363)
- 资助(32782)
- 编号(27081)
- 重点(25428)
- 成果(23673)
- 部(23287)
- 发(22709)
- 计划(21962)
- 创(21124)
- 科研(20721)
- 课题(20469)
- 创新(19866)
- 大学(19305)
共检索到255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涛方 吕拉昌 刘云刚 孙斌栋 汪明峰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为中国城市地理学乃至世界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营养。回顾过去几年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归纳起来呈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热点总体同步;在城市化、城市群/圈等领域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和城市建设实践;强调定量和计量手段的科学研究悄然成为潮流;积极开辟和强化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基地、新力量;以更开放、更创新的视野,积极开创前沿性、战略性的新研究领域;推出年青人等计划初现成效。与国外相比,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研究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并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中国城市地理学更好地实现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反馈、知识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展望城市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趋势,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加速的今天,认识城市、改造城市的道路仍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一方面需要面向城市化背景,进行中国城市地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战略思考,缩短中国城市地理学与主流的城市地理学的距离,通过大人文与大科学交融进行城市地理学方法论的建立和完善、国际视野和地方行动;另一方面需要面向国家"十二五"等近期发展目标和重点,积极的设计和执行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行动计划。
关键词:
城市地理学 城市化 中国 学科进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哈里斯 张文奎
哈里斯教授1980年接受日本著名城市地理学家本内信藏的邀请赴日本讲学,本文是他1980年10月9日在日本成城大学的报告。内容简洁明确,对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四个阶段的划分,脉络清楚,内容充实.对了解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很有启发。因此,全文译出,以飨读者。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如下四个时期:1)做为专门学科以前的城市地理学;2)做为专门学科的城市地理学的产生;3)以计量化、模式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学强 姚华松
在收集和整理1900—2009年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和外文相关期刊基础上,对近100多年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首先,对我国城市地理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其次,对城市地理研究的核心主题和内容进行归纳,大致包括城市化、城市(区域)体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技术地理和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等方面。最后,对我国城市地理研究进行简要评价,并提出未来我国城市地理学有待加强的若干建议:①加强"过程机理和互动关系"的城市地理研究;②加强"全球视野和地方行动"的宏、微观并举的研究;③加强"地理社会与文化转向"的城市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④加强"区域差异性"的城市地理研究。
关键词:
城市地理学 社会与文化转向 综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创琳 陈田 刘盛和
本文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70年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的变迁历程,并将其划分为缓慢探索阶段(1949-1980年)、积极参与阶段(1981-1990年)、快速拓展阶段(1991-2000年)和逐步深化阶段(2000年以来)4大阶段,系统总结了城市地理科研工作者在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调整、中国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中国城市群与典型都市密集区、全国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城市发展与规划、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城镇产业布局决策支持系统、城市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等方面取得的开拓型研究成果。在未来发展中,将继续把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程度与城乡统筹机理模式、城市群形成发育、产业集聚与空间重组的动力机制及支撑效应、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等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等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锋
自组织理论是探索宇宙复杂性问题的系统科学理论。它为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自组织理论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思想方法论启示。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空间聚集和演替表现出典型的自组织特征。城市地理学的重要任务就是研究、揭示城市自组织现象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规律。运用自组织理论方法来研究城市问题,有助于城市地理学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建立城市大科学观,有助于深化城市地理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如生态城市、数字城市、城市规模等的研究。
关键词:
自组织理论 城市地理学 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耀辰,刘凯
美国数学家Mandelbrot提出的分形理论为解决复杂性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地理学的复杂性问题已成为分形理论的重要实证研究领域。本文根据国内已有的文献,在概括分形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地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评述,并就地理学分形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分形理论 分形维数 地理学 进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玉申
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进程一方面反映了整个地理学和科学潮流的变革趋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作为客体的城市本身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地理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城市化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城市已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聚落形态,它在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以迅速提高和加强。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各种变化正是在这种复杂背景下展开的。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和遥感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士谋,王成新,朱振国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从国情分析可知,我国的城市化出现了五种特有的现象,这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城市地理学在我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重大问题研究上,长期以来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理论方法上也有重大建树,成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一支生力军。文章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及其若干新的研究领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云刚
以《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自创刊至2009年底所刊载的城市地理学相关论文共523篇为数据源,对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论文数量、研究类型、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作者单位等方面归纳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动态特征,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估算了核心作者群及其论文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自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视角由侧重宏观逐步转变为宏微观并重,使用数量方法的研究明显增多,基于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在研究主题上,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结构成为研究热点;在作者群变化上,核心作者人数及其论文篇数增加但比重下降,说明中国城市地理学正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本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呼吁中国城市地理学注重研究规范的引导和核心作者的培育,以利于学科持久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素红,阎小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城市地理学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城市问题的增多和尖锐化、各种哲学思潮的介入与学科交叉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量革命的爆发 ,使城市地理学中出现了方法论革命和多样理论探索 ,以寻求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本文从城市地理学方法论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出发 ,探讨信息科技发展下 ,特别是GIS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支撑下城市地理学发展的方法论革命问题
关键词:
GIS 城市地理 城市规划 交叉学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学强 朱剑如
一、我国城市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1. 前期发展慢,后期发展快解放前,我国城市地理发展很差,有价值的参考文献甚少。解放后,城市地理学有较大发展,其过程可以“文革”为界,划分成前后两个阶段(文革中,特别是1966年底至1972年,研究中断)。前期,地理学,特别是经济地理学,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城市地理研究少,发展慢。据统计,1949~1965年间,《地理学报》刊登有关城市的文献仅六篇,1960~1963年,三次全国经济地理学术会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彦光
分形几何学在城市地理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很多基本概念却让初学者感到迷惑。如何区分单分形、自仿射分形与多分形,是一个基本而重要的问题。简单分形容易理解,而真实的地理现象很少是单分形的。城市生长过程具有自仿射特征,而城市空间格局却具有多分形性质。作者发现,各种分形的共性在于三个方面:标度律、分数维和熵守恒。论文基于标度、分维和熵守恒公式,借助隐喻城市生长的规则分形来区分单分形、多分形和自仿射分形,讨论分形系统演化的机理、分形与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的联系,同时澄清一些在地理分形研究中的常见错误概念。最后以城市位序-规模分布为例,说明并对比单分形和多分形在城市地理研究中的建模与应用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