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4)
2023(16998)
2022(14738)
2021(13832)
2020(11459)
2019(26546)
2018(26292)
2017(50786)
2016(27047)
2015(30221)
2014(29692)
2013(28770)
2012(25897)
2011(23153)
2010(22889)
2009(21059)
2008(20000)
2007(17116)
2006(14625)
2005(12388)
作者
(73659)
(61418)
(61004)
(58013)
(39089)
(29480)
(27610)
(24129)
(23398)
(21623)
(20931)
(20511)
(19230)
(19035)
(18931)
(18615)
(18300)
(18182)
(17631)
(17535)
(15039)
(14898)
(14815)
(14122)
(13706)
(13634)
(13405)
(13400)
(12269)
(12120)
学科
(105919)
经济(105786)
管理(77314)
(75244)
(61295)
企业(61295)
方法(52821)
数学(45993)
数学方法(45383)
(31052)
(27343)
中国(26712)
业经(24019)
(22030)
农业(21591)
地方(20282)
理论(19756)
(18888)
贸易(18880)
(18287)
(17898)
(17652)
财务(17569)
财务管理(17530)
(16759)
企业财务(16594)
技术(16580)
环境(15935)
(14928)
银行(14892)
机构
学院(372910)
大学(372877)
管理(151136)
(146699)
经济(143617)
理学(132628)
理学院(131263)
管理学(128788)
管理学院(128129)
研究(115815)
中国(85402)
(76965)
科学(71744)
(66699)
(56468)
(55400)
业大(55337)
财经(54872)
中心(53913)
(51735)
研究所(50868)
(50056)
(49434)
师范(48985)
北京(47678)
经济学(44842)
农业(44076)
(42617)
(42433)
财经大学(41131)
基金
项目(264333)
科学(209083)
研究(194650)
基金(192585)
(166801)
国家(165415)
科学基金(143953)
社会(123174)
社会科(116695)
社会科学(116667)
(102670)
基金项目(102056)
自然(93686)
自然科(91522)
自然科学(91503)
教育(91026)
自然科学基金(89851)
(86444)
编号(80624)
资助(79126)
成果(63843)
重点(58855)
(58348)
(55486)
(55239)
课题(54329)
创新(51445)
教育部(50775)
科研(50758)
国家社会(50719)
期刊
(150949)
经济(150949)
研究(103979)
中国(63889)
学报(56919)
管理(52911)
科学(52781)
(50636)
(50420)
大学(44192)
教育(43851)
学学(41598)
农业(35319)
技术(33648)
(27888)
金融(27888)
业经(26522)
财经(26127)
经济研究(24897)
(22269)
问题(19556)
图书(19231)
(17717)
(17560)
科技(17329)
理论(17277)
商业(17209)
技术经济(17070)
统计(16458)
实践(15815)
共检索到517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进龙  卢新海  侯娇  温雪  
[目的]分析易地扶贫搬迁户宅基地的复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保障农村社会长治久安,乃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利用广西8市522份易地扶贫搬迁户的问卷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并综合田野调查,分析易地扶贫搬迁户宅基地利用现状及复垦意愿。[结果](1)搬迁户宅基地以一户一宅为主,宅基地房屋具备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低、建成年份早的特征;(2)搬迁户宅基地复垦率有待进一步提高,7.66%的宅基地房屋处于闲置状态,37.13%处于偶尔或照常使用状态;(3)搬迁户宅基地复垦意愿整体偏低,仅29.4%表示愿意复垦;(4)男性、宅基地面积大、未流转承包地、希望以后回农村养老的搬迁户其宅基地复垦意愿较低,而高收入、非农就业的搬迁户则意愿较高;(5)宅基地对于男性和希望以后回农村养老的搬迁户而言,承载着浓厚的精神寄托,对于未流转承包地和务农的搬迁户而言,仍发挥着生产生活功能。另外,宅基地面积越大,其建设成本也越高。[结论]在安置社区软硬件设施均较为完善的现实条件下,影响搬迁户宅基地复垦意愿的深层次因素为乡土情怀、生计方式、生计能力以及宅基地沉没成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建兴  曾小溪  汪三贵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大民生工程,如何让已搬迁户在迁入地"稳得住"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本文基于5省10县530户易地扶贫搬迁的数据,在控制样本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搬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利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扶持政策和社会融入对搬迁户返迁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提供就业机会的扶持政策和搬迁户自我身份认同、邻里互助的社会融入能够显著降低搬迁户的返迁意愿;而政府提供产业发展支持、金融贷款支持、社会保障支持的扶持政策和参加当地村(居)委会选举投票的社会融入对降低搬迁户返迁意愿的作用不明显。利用返迁意愿的不同测量方式、考虑样本选择偏误,证实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这些结论意味着,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时,应强化政策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注意政策发挥效果的时滞性,落实短期和中长期政策的搭配使用;此外,政府除了提供经济扶持政策,还要重视和解决搬迁户的社会融入问题,确保搬迁户在迁入地能够"稳得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时鹏  余劲  
资金和土地问题是"后搬迁"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接续推进农户减贫面临的两个重要约束条件,而搬迁农户宅基地退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风险预期、市民化感知及农户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影响路径的理论框架,利用陕西省8县(区)1250份搬迁农户数据,采用混合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并分析了安置模式、农户年龄和政策认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风险预期和市民化感知对退出行为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371和0.379,两者亦通过农户认知和退出意向的传导机制间接影响退出行为。(2)整体而言,宅基地退出行为受到农户认知的"自发性"、市民化感知的"政策协同性"和风险预期的"约束性"三重机制的影响。(3)分组结果显示:城镇化安置模式中,风险预期和市民化感知对退出行为的影响都更高;高龄组农户风险预期对行为态度和退出行为的约束性更强,而市民化感知的协同促进作用更低;政策认知会提高农户市民化感知对其退出行为的拉力,而降低风险预期的阻力。要实现宅基地顺利退出,在激活农户参与"自发性"的同时,通过升级农户市民化来提高搬迁对于宅基地退出的"协同性"拉动,同时通过就业扶持、优化搬迁前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等降低风险预期对宅基地退出的"约束性"作用。应根据不同的安置模式、不同农户年龄采取更加差异化的政策,不断提高农户的政策认知水平,从而精准、高效地推动搬迁农户退出宅基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二申  乔家君  周亚娟  王伟  
文章基于大别山片区湖北省域内38个行政村农户调查数据,从微型角度将所访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家庭收入科学分类。借助地理探测器(Geographic detector)和Tobit模型(Tobit model),探究搬迁户家庭收入结构转变和收入高低的影响因子,确定影响因子解释力优先序列和显著性,结合分析结果提出适宜建议。结果表明:(1)收入结构单因子解释力有很大差异,且双因子交互作用驱动力均高于单一因子。其中家庭类型和家庭综合受教育程度驱动力最为显著。(2)各影响因子分别作用于家庭工资性、生产经营性、转移性收入的贡献度有所不同,收入提升阶段应重点关注贡献程度较高的影响因子。(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巩固提升工作,应因户施策地引导搬迁户选取适宜家庭未来生计生活提升的收入结构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元元  冯应斌  
[目的]现有研究对宅基地退出补偿进行了大量探讨,但缺乏对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的系统性研究。构建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是实现搬迁农户宅基地有序退出、助推脱贫攻坚的关键。[方法]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进行归纳和比较,从易地扶贫搬迁背景、搬迁农户的安置模式、补偿模式等方面剖析搬迁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特性,构建了搬迁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概念模型,提出了基于效率和公平视角的搬迁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研究框架。[结果]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户宅基地退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利益协调关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两者之间扮演着政策驱动角色;易地扶贫搬迁具有福利性质,搬迁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主要包括宅基地使用权价值和宅基地发展权价值。[结论]在厘清宅基地退出补偿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搬迁农户期望受偿价格测算思路和方法,认为构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对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晨  马彪  仇焕广  
信息通信技术作为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媒介,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在迁入地实现“稳得住,能致富”提供了更便捷的工具。本文基于2019年8省(区)16县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对搬迁户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对搬迁户整体社会融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具有一定异质性。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的估计结果显示,相较于社会融入水平较低的群体,信息通信技术使用的促进作用对融入水平较高的群体更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还证实了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在短期内能够通过提供就业信息、促进人情往来有效提高经济和社区文化融入。因此,应将促进信息通信技术使用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的重要内容,持续提升安置区信息化配套服务水平,建立搬迁户与迁入地社会的信息双向流动平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晨  马彪  仇焕广  
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方式对搬迁户的社交距离具有重要影响,而社交距离又是影响搬迁户社会融入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8省(区)16县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安置方式对易地扶贫搬迁户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分散安置,集中安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搬迁户的社会融入,其影响集中体现在搬迁户公共事务参与频率减少和在迁入地与原居民和睦相处程度降低两个方面。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显示,集中安置增加了搬迁户的社交距离,表现为搬迁户心理信任和公平感知的降低对社会融入产生了负向影响。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后续扶持政策应该重点关注搬迁户与原居民如何建立并维持良好的社交互动关系这一核心议题,以期为搬迁户在迁入地营造公平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促进搬迁户的社会融入和在迁入地的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曙光  
易地扶贫搬迁是在扶贫攻坚阶段为解决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问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理论层面从阻断效应、重构效应、增长效应和社会一体化效应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同时也从融入障碍、共同体割裂效应、生活成本约束、就业困境和公共服务瓶颈等角度论述了易地扶贫搬迁的约束条件,并着重以广西模式为核心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顶层设计-动员激励-统筹协调-监督考核"四位一体核心机制。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的核心模式包含基础设施、就业培训、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产业带动、社区重建、文化融入、心理介入、生态恢复等九个方面,从而从"经济-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建立了系统性的制度框架。这些经验具有一定典型性,值得总结和推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翠丽  何玲玲  
文章以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例,旨在研究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脱贫攻坚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与困难,提出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搬迁人口市民化相耦合的机制,以实现搬迁人口市民化助力易地扶贫搬迁同时以易地扶贫搬迁带动搬迁人口市民化的双重目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洁  孙晶晶  
在分析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的特征和背景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城乡联系特征、搬迁特征、农地权属认知、承包地特征等在内的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分析框架。根据陕西渭南、安康两区(县)4个搬迁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调查数据,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较高。若政府给予一定补偿,57.19%的搬迁农户选择退出承包地,说明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已具有一定的需求基础;搬迁农户在安置社区定居意愿较强,但身份认同不足。运用Probit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有城镇定居意愿、城市身份认同及离农程度较高的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较强;(2)搬迁农户的农地权属认知对其农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认为搬迁后承包地权益不会受损、承包地所有权不属于自己的搬迁农户,其退出承包地的意愿更强;(3)搬迁时间和耕作半径增加对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4)已经完成确权、户主年龄较大的搬迁农户退出承包地意愿更强。最后,提出建立健全搬迁地区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重视搬迁农户的社会融入,稳定搬迁农户预期等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时鹏  任洪浩  余劲  
易地扶贫搬迁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目前,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搬出,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目标,而农户是否由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活满意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陕南三市1 250个农户数据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考察搬迁农户的主观幸福感现状。以因子得分系数为权重计算隶属度并与模糊集运算的标准交、弱交、标准并及简单算术平均、加权平均等五种加总规则求得的隶属度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搬迁农户生活满意度8个子系统的初级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补偿关系。进一步计算显示,农户生活满意度综合得分处于"一般"偏上层次,其中社会资本得分最高,参与权实现的满意度最低。最后,通过象限图考察8个子系统的满意度及其重要度分布,结果显示:搬迁安置房状况和政府公共政策是提高搬迁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参与权实现、经济状况和工作状况是阻碍其生活满意度提高的重要原因,这几个方面应该成为提高后搬迁时期搬迁农户生活满意度的重要着力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龚宏龄  
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双增"趋势对资源利用与耕地保护的挑战,从宅基地功能角度出发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阶段宅基地承载着生活居住、风险保障、归属承继、支持生产、情感寄托及资本化等多重功能。由于持有宅基地的情形存在差异,宅基地在各种类型农户家庭中所发挥的功能也因此各有不同,进而形成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差异化影响,因此,倡导宅基地退出需针对不同持有情况区别对待。从影响农户退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来看,安居工程、风险保障和资金补偿是构建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需考虑的重点问题,其中如何确保农户的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明月  冯晓龙  汪三贵  
测度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脆弱性,对贫困进行事前干预,不仅能增强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和长效性,还能降低减贫政策成本。本文利用8省16县1050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期望贫困的脆弱性测度方法,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下,2015年、2016年农户的平均贫困脆弱率分别为54.29%、47.62%,且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与未搬迁农户脆弱率变动相比,已搬迁农户的脆弱率下降幅度更大;搬迁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户主年龄在65岁以上、未上过学、家庭抚养比在75%及以上、劳动力数量在6个及以上的家庭未来最容易陷入贫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云南省会泽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目标,制定并实施"短期靠就业、中期靠产业、长期靠教育"的思路举措,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实施易地搬迁,确保10万群众"搬得出"会泽县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位于云贵川3省8县交界,国土面积5886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95.7%,最高海拔4017.3米、最低海拔695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俊娜  
[目的]农户搬迁后在安置地的融入和发展是决定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分析安置方式对搬迁农户社会融入的影响,有利于为实现农户更好融入新环境提供对策建议。[方法]从社会融入角度出发,通过构建搬迁农户社会融入指标体系,利用8省16县969户的搬迁农户样本和多层模型分析技术,实证检验了安置方式对搬迁农户社会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与村内安置相比,外村安置、乡镇安置和县城安置对搬迁农户的社会融入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增大,具体表现为对搬迁农户经济融入、社会交往融入以及心理融入的影响。机制分析得出:安置方式通过影响农户的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其经济融入,通过影响农户的旧关系网络和新关系网络的建立影响其社会交往融入,通过影响农户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影响其心理融入。[结论]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开展帮扶,满足搬迁农户的安置需求,促进农户融入新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