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0)
- 2023(14363)
- 2022(11735)
- 2021(10840)
- 2020(8576)
- 2019(19420)
- 2018(19112)
- 2017(35826)
- 2016(19442)
- 2015(21383)
- 2014(20902)
- 2013(20676)
- 2012(19482)
- 2011(17878)
- 2010(18079)
- 2009(16463)
- 2008(16199)
- 2007(14576)
- 2006(13318)
- 2005(12086)
- 学科
- 济(83399)
- 经济(83304)
- 业(57581)
- 农(50611)
- 管理(46298)
- 企(33898)
- 企业(33898)
- 农业(33743)
- 中国(26609)
- 方法(25707)
- 业经(24093)
- 地方(23859)
- 数学(22305)
- 数学方法(22091)
- 贸(17462)
- 贸易(17447)
- 学(17137)
- 易(16929)
- 制(16539)
- 财(16205)
- 发(16063)
- 银(14055)
- 银行(14004)
- 技术(13620)
- 行(13570)
- 融(13533)
- 金融(13532)
- 环境(12924)
- 发展(12788)
- 展(12760)
- 机构
- 学院(278881)
- 大学(272356)
- 济(113951)
- 经济(111588)
- 研究(103612)
- 管理(101398)
- 理学(87022)
- 理学院(85963)
- 管理学(84358)
- 管理学院(83879)
- 中国(79347)
- 农(74694)
- 科学(66227)
- 京(58864)
- 农业(57876)
- 所(54515)
- 业大(52424)
- 研究所(49591)
- 财(48143)
- 中心(47624)
- 江(44335)
- 范(37573)
- 财经(37344)
- 师范(37027)
- 北京(37025)
- 院(36938)
- 省(36270)
- 农业大学(36213)
- 州(34939)
- 经(33998)
- 基金
- 项目(187914)
- 科学(145967)
- 研究(134416)
- 基金(133212)
- 家(119744)
- 国家(118625)
- 科学基金(99089)
- 社会(84988)
- 社会科(80097)
- 社会科学(80073)
- 省(76869)
- 基金项目(70809)
- 自然(64106)
- 划(63865)
- 自然科(62585)
- 自然科学(62569)
- 自然科学基金(61447)
- 教育(59330)
- 编号(54693)
- 资助(52693)
- 发(47124)
- 成果(42904)
- 重点(42824)
- 部(39924)
- 创(39879)
- 农(39877)
- 课题(38686)
- 创新(37220)
- 发展(36880)
- 展(36291)
- 期刊
- 济(138576)
- 经济(138576)
- 研究(80211)
- 农(77602)
- 中国(65241)
- 农业(52667)
- 学报(52374)
- 科学(47250)
- 大学(39511)
- 学学(37804)
- 管理(35245)
- 财(33660)
- 教育(30888)
- 业经(30276)
- 融(30129)
- 金融(30129)
- 业(25877)
- 技术(23445)
- 经济研究(20548)
- 问题(19050)
- 财经(17445)
- 版(16979)
- 业大(16151)
- 农业经济(15453)
- 农村(15409)
- 村(15409)
- 世界(15191)
- 经(15028)
- 科技(14463)
- 农业大学(14142)
共检索到431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凤利 朴在林 吴硕 刘君
将不同类型分布式发电的潮流计算模型划分为3种,即PQ型、PV型和PQ(V)型。基于恒功率负荷模型,采用以功率为变量的前推回代算法,研究不同类型DG在农村配电网中接入位置和容量不同对系统电压分布和网损影响的变化规律,通过IEEE 33节点系统对不同类型DG接入辐射状农村配电网前后的电压分布和网损进行详细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优化配置分布式电源类型、接入位置和容量能够改善农村配电网电压分布和有效减少网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 王艳君
针对遗传算法在进行多目标优化时,收敛速度慢且易早熟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改进了选择方法和终止判据,并对交叉和变异概率的选取进行了自适应处理。针对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的多目标性,采用模糊理论引入总体满意度很好地解决了多目标归一化问题。仿真算例表明:改进的算法能有效地寻找到全局最优解,明显提高收敛速度,具有良好的自适应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鞠力 纪建伟 王立地
在配电网络的运行中,电压的控制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含有分布式电源(DG)的配电网的特点,在最小、最大负荷及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以电压偏移最小以及功率损耗最小为原则,确定配置DG的位置。以电压满足要求和经济电能损失最小为原则,利用遗传算法确定DG的配置容量。以实际的配电网中一条馈线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配置DG可以提高电压水平,保证用户的电压在允许的范围内,同时降低了损耗。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电压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晓玲 张江洋
智能电网的发展使得分布式电源得以顺利接入电网,而这正在改变着电网公司垄断供应电能的市场格局。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分布式发电商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后带来的影响,建立了包含商业用户、工业用户、居民用户三个电力市场以及不同能源生产技术的市场均衡模型,刻画了市场结构从垄断到寡头垄断,再到垄断竞争的演变过程,并给出了算例。研究发现,随着竞争的加剧,电力市场总交易量大幅增加,平均电价、传统供电商的产量和利润均大幅下降,价格需求弹性较高的工业用户市场价格下降了98%。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估计传统供电商在分布式发电并网中的阻力,但在设计电力市场时,避免过度竞争导致的发电投资不足。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分布式发电商 市场结构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佳良 查伟强 李智 刘连园 邓翔天
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案是配电网经济运行的核心,本文提出一种考虑配电网拓扑重构和分布式电源无功特性的主动配电网日前调度方案,建立配电网经济运行成本最小和系统网络损耗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方案在资源优化配置时,考虑拓扑结构的改变对资源调度结果的影响,并且充分利用分布式电源的无功特性,尤其是常被忽视的风机和光伏的无功支持能力.通过该优化调度方案可确定配电网一天内各时段分布式电源的最优有功和无功出力、可中断负荷的参与量以及对应的各时段最优拓扑结构.该优化模型为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万有引力搜索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修改的PG&E-6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邢作霞 郭立立 陈雷
针对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到配电网中对配电网造成广泛的影响及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等问题,构建了综合性、开放性的主动配电网实验平台,主要包括交流微网系统、直流微网动模系统、配网动模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介绍了实验平台建设的背景、构建方案及实验平台用途。该平台为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产生的稳定性及能源优化系列问题提供了实验研究支撑,改善了实验条件,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改革,可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探究、课题研究及课程设计等多层次的需求。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平台构建 实验教学 科研平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凤利 朴在林 曹彤 黄蕊
为实现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建立了多种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节点模型,提出一种改进前推回代算法,算法通过PV节点电抗矩阵和PV节点电压偏差修正无功功率注入,有效地处理含PV节点类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IEEE 33节点测试系统验证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潮流结果分析几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网损和电压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PV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电压改善效果更优,一定程度的无功注入增加会使网损减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鸣 薛松 史慧 欧阳邵杰
分布式光伏的大量接入智能配电网后,可能导致三相电流的失衡,进而破坏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对此,本文构建了以电流不平衡和电能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优化的多目标模型,旨在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后配电网相位平衡的问题;然后,用随机单纯形法对混合蛙跳算法进行优化,改进了蛙跳算法求解优化问题时极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计算效率较低的缺点,并和决策算法相结合,提出适用本文算例的改进的多目标混合蛙跳决策算法,确保能以极快的搜索速度和较高的计算精度得到最优解;最后,以IEEE-123节点三相不平衡测试系统为例,通过控制变量的相关操作实现配电系统的三相平衡。对比分析基础案例和优化算例的差异,验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超 李春兰 岳勇 石砦
针对分布式电源DG(distributed generation)接入配电网将影响系统的电压与功率分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PQ分解法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戴维南定理求取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将其看作一个PQ节点接入配电网,采用PQ分解法计算含DG的配电网的潮流。结果表明:不同容量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同一节点时,容量较大的分布式电源对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和有功功率影响较大;同一容量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不同节点时,对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与有功功率影响也不同。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仉志华 田咏桃 冯兴田 董浩东
含分布式电源的低压配电网中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电压波动问题,传统的稳压方法无法有效解决。该文结合串联补偿原理,分析了基于交流斩波技术的低压配电网双向自动调压实现方法,设计了含分布式电源的低压配电网串补双向调压仿真系统,给出了各种扰动下的电压调整结果,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实验系统从电气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出发,通过研-教-学深度融合,能够以问题导向为思路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有效落实突出能力培养的"新工科"教育改革理念,实践效果良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朴在林 曹彤 姜凤利
针对传统潮流算法已不再适用多源多回路配电网络问题,利用配电网网络结构特点,在道路矩阵基础上采用新的解环方法对含弱环的系统进行研究;为解决接入分布式电源后计算精度及收敛困难等问题,采用区别于其他处理PV节点的新方法,计及多种负荷并归纳总结其对潮流计算中研究变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算法的精确性。所提新潮流算法对IEEE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系统节点电压计算值更精确的同时,迭代次数得到很好的控制。说明所提方法对计算含分布式电源及环网的配电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 邱爽 鞠丹阳 谢易澎 张楠楠 王慧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农村地区快速发展,但其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给新能源消纳和电网稳定带来很大的挑战。光伏发电预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新能源消纳问题,减少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冲击。因此,为提高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向量加权平均算法优化CNN-QRGRU网络的光伏发电概率预测方法。首先采用ReliefF算法对特征变量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利用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聚类方法将天气分为晴天、晴转多云和阴雨天3种类型,将处理好的数据输入到CNN-GRU模型中,并利用向量加权平均(weighted mean of vectors algorithm,INFO)优化算法对模型超参数进行调参,将分位数回归模型(quantile regression,QR)与INFO-CNN-GRU模型相结合得到光伏功率条件分布,结合核密度估计法从条件分布中获得概率密度函数,完成概率预测。以实际光伏电站数据作为基础,将提出的INFO优化算法与其他几种传统的优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NFO的优化效果更好,在此基础上进行概率预测,得到的概率预测结果相较于点预测能提供更多有效信息,更具有应用价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宣晓伟
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光伏应用方式,也是我国着力推广的未来电力生产方式之一。随着2013年以来价格、财政、税收等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已具备大规模发展的可能。但其推广还面临一系列障碍:电网企业缺乏积极性,能源主管部门监管乏力;建设条件限制过多,对相关企业支持不足;补贴政策执行难到位,政策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差。为切实加快我国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应完善考核体系,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将包括分布式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应用作为突破口之一;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给予普通居民用户和专业化企业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加强政策执行力度,营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市场发展环境。
关键词:
居民 分布式光伏发电 可再生能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英丽 方诗琦 王洋 于炳新 邹焕成 许童羽
为了实现光伏电站并入电网后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农村电力系统发电计划的制定,光伏电站发电功率的准确预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采集沈阳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发电功率与气象现场测试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光伏发电功率与同期气象影响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太阳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最高气温与光伏综合出力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0.782,0.364;在此基础上分析这3种气象因子在不同季节下与光伏发电功率的相关程度:夏季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与发电功率相关程度最高,分别为0.972和0.641,秋季日最高气温与发电发电功率相关程度最高,相关性为0.382。在不同季节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天气类型下(晴、阴/多云、多云/晴、阴雨、多云、晴/霾和雪/多云)发电功率的扰动程度: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类型下日发电功率曲线均呈现正态分布,其中晴天发电功率扰动最小、阴雨天气发电功率扰动最大,晴天、多云、多云/晴、阴云、阴雨天的四季平均标准偏差分别为1.44,2.81,3.12,3.36,3.51,晴/霾和雪天的标准偏差均为1.91。将太阳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最高气温作为输入,建立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类型发电功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2016年10月发电功率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预测误差均小于20%,满足电网要求,发电功率的准确预测可以更好地实现农村电网的管理和调度。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发电功率 气象因子 功率预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昌辉 葛志祥
目前,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按三类区域定价,对区域的划分宽泛造成了区域定价差异性弱化。本文将中国按太阳能资源禀赋重新划分成五个区域,基于光伏设备成本学习曲线进行发电成本模拟,并将合理收益和税收因素纳入考虑,建立了动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定价模型,依此得出2017-2020年分布式光伏发电各区域上网电价。结果表明,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将随着发电成本的降低而逐年降低,且太阳能资源越丰富的地区上网电价越低。该上网电价模型结果是合理有效的,政府应该更频繁地按本文研究结果来调节各区域上网电价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