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37)
2023(19184)
2022(16290)
2021(15153)
2020(12724)
2019(29500)
2018(29157)
2017(55923)
2016(29774)
2015(33457)
2014(33337)
2013(32645)
2012(30056)
2011(27214)
2010(27437)
2009(25239)
2008(24631)
2007(21826)
2006(19326)
2005(17095)
作者
(84924)
(70988)
(70303)
(67286)
(45396)
(34103)
(32021)
(27844)
(27014)
(25398)
(24075)
(23906)
(22664)
(22355)
(21966)
(21765)
(21105)
(20663)
(20397)
(20293)
(17768)
(17305)
(17183)
(16348)
(15913)
(15787)
(15533)
(15442)
(14360)
(13869)
学科
(133318)
经济(133180)
管理(90062)
(82868)
(71469)
企业(71469)
方法(56059)
数学(47453)
数学方法(46722)
中国(33119)
(30837)
(29659)
业经(29012)
(28671)
地方(27920)
理论(23958)
技术(23060)
(22469)
(20909)
贸易(20891)
农业(20718)
(20281)
(20175)
(18413)
银行(18369)
(18293)
金融(18290)
(18233)
财务(18144)
环境(18123)
机构
大学(428243)
学院(424410)
(173059)
经济(169320)
管理(167579)
理学(144745)
理学院(143150)
研究(141499)
管理学(140336)
管理学院(139565)
中国(105150)
(91107)
科学(86513)
(78690)
(70038)
中心(64425)
研究所(63631)
(63029)
财经(62960)
(62698)
业大(60525)
(57580)
北京(57513)
(57163)
师范(57068)
经济学(52787)
(51550)
(50595)
农业(48938)
经济学院(47139)
基金
项目(286703)
科学(226331)
研究(210579)
基金(207800)
(180563)
国家(179087)
科学基金(154742)
社会(133477)
社会科(126475)
社会科学(126441)
(111649)
基金项目(109419)
自然(99949)
教育(98129)
自然科(97691)
自然科学(97669)
自然科学基金(95892)
(93859)
资助(85632)
编号(85555)
成果(69896)
重点(64107)
(63071)
(61689)
(60796)
课题(59131)
创新(57092)
国家社会(54993)
教育部(54688)
科研(54343)
期刊
(193406)
经济(193406)
研究(127391)
中国(83867)
学报(65948)
管理(65231)
科学(61151)
(60906)
(56699)
教育(52825)
大学(51197)
学学(47696)
技术(40431)
农业(39061)
(35007)
金融(35007)
财经(31701)
经济研究(31467)
业经(29810)
(27310)
图书(24332)
问题(24295)
技术经济(22383)
(20922)
科技(20855)
理论(19913)
统计(19864)
(19475)
现代(18602)
商业(18586)
共检索到632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坤  胡斌  石明虹  
回顾已有文献,国内外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分布式创新、创新网络、知识共享及知识管理的相关机理及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亦成为本文的重要借鉴。但是对分布式创新中节点间的知识流动问题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梳理与研究框架构建,使得进一步的深化研究缺乏相关理论支撑。在参考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先界定研究对象的内涵、范围以及研究假设,进而探析分布式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的多种关系机制,并分析讨论节点间知识分布与流动的特征及其转化机制,以期探索形成分布式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知识流动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供后续理论及实证研究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卫峰  楼旭明  党兴华  
随着研发网络化环境的形成,技术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知识流动对网络结构演变的影响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同时,技术创新网络的本质体现为其自身就是一种知识流动的复杂适应系统。因此,从复杂适应系统(CAS)视角分析知识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节点间的不同流动方式,以及在技术扩散过程中知识流动特征与核心节点形成过程,从节点的初始状态、节点间知识流动和节点状态变化等3个方面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中节点间知识流动规则,分析了网络中企业间知识流动过程对节点企业核心地位形成的影响,为下一步的仿真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风琴  邹奥博  
核心企业单独创新风险性大、技术成本高、市场不确定性强,在分布式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成为其维护市场地位、抢占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良好选择。本文根据核心企业的不同技术创新需求,从技术突破、跨区域、跨行业、同行业、信息化、价值链视角,设计了六种多核心企业间协同创新模式: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组建研发联盟、跨区域强强联合、跨行业技术协同、同行业技术协同、信息网络协同平台建设、价值链一体化,全面概述了在分布式创新网络中多核心企业间协同模式。最后,结合多核心企业间协同案例,实证检验了这六类模式的具体适用情境,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齐文静  胡斌  杨坤  尤林  柳月  
在已有的创新网络知识协同风险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风险评价模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风险因素的重要度进行层次总排序并找出关键风险因素,然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和风险发生可能带来损失的多少,最后以实例证明该方法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颖  胡珑瑛  王钢  
分布式协同创新模式在创新活动中广泛存在并日益发挥出优势作用。几乎所有协同过程都会有冲突产生,实践表明随着协同程度的不断加深,冲突的治理成本已经成为协同组织的主要成本之一。本文基于任务冲突的视角研究分布式协同创新的冲突产生机理,以期对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冲突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赫连志巍  李思  薛传佳  
在集群创新网络中,核心节点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其他企业更强,研究核心节点企业创新能力传递对于集群升级至关重要。本文提出创新网络核心节点企业创新能力传递强度概念,并构建其概念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创新网络核心节点企业创新能力传递强度对集群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创新能力传递速度和创新能力传递深度对集群升级促进作用显著;集群其他节点企业创新吸收能力调节了创新网络核心节点企业创新能力传递强度与集群升级的关系,并指出了研究结论的实践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齐文静  杨坤  胡斌  
在分布式创新网络环境下,从两个方面四种维度分析导致知识协同风险产生的要素。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知识协同风险评估模型并采用ABC分类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归类,最后针对四个维度的要素可能导致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建立有效的网络沟通和协调机制开展形式各异的组织文化活动防范系统性平台要素引发的风险,通过建立知识地图、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防范系统性过程要素引发的风险,通过加强组织内部知识集成管理、选择合适的协同主体及选聘知识型员工防范非系统性平台要素引发的风险,非系统性过程要素所引发的风险则通过提高员工隐性知识共享能力、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组织"完全开放"和大力宣传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加以解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坤  
在对分布式创新、协同创新、知识协同、信息共享空间等理论进行整合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平台基础、核心过程机制及运行目标的系统逻辑,总结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要素系统、过程系统及效能系统的构成展开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对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功能及目标机制的分析,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运行载体及其与知识协同过程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机制载体和技术载体的构成及功能展开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坤  
在对分布式创新、协同创新、知识协同、信息共享空间等理论进行整合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平台基础、核心过程机制及运行目标的系统逻辑,总结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要素系统、过程系统及效能系统的构成展开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对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功能及目标机制的分析,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运行载体及其与知识协同过程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机制载体和技术载体的构成及功能展开初步探讨。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锐  朱天保  马科  胡昌振  赵小林  
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现有的节点复制攻击检测方法存在检测率低、通信消耗高、存储消耗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单证人节点的分布式节点复制攻击检测(singlewitness-based distributed detection,SWDD)方法。SWDD方法分为选择证人节点、生成声明信息、发送声明信息、验证证人节点和检测复制节点5个步骤。SWDD方法中引入单证人节点选择机制,采用随机数作为位置声明信息,利用多重映射机制进行证人节点验证,并由最终证人节点完成对复制节点的检测。在OMNeT++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结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韩亚品  胡珑瑛  
以往关于信任的研究是在稳定均衡的假设下进行的,然而信任演化过程中会表现出非线性的混沌状态,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和混沌理论,建立了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信任演化模型,分析了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信任的复杂性、初值敏感性、分岔行为及内随机性等混沌特性,推导出信任演化方程与Logistic映射之间的关系,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进行混沌性判定,证明创新网络中组织间信任通过倍周期分岔通往混沌,得到了信任从有序进入混沌的一般条件,运用算例进行仿真展示信任演化通往混沌的过程,分析创新网络中信任演化进入混沌区的实际意义,并选择硅谷和筑波科技城两个实例做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研究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创新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久平  姜大鹏  王涛  
界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整合内涵及特点,构造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理论框架,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运行过程、支持系统和运行机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雷  王立地  纪建伟  裴勇  
针对分布式电源的并入对弱环网配电网络安全运行产生很大影响的问题,采用一种改进的前推回代法实现其并入后潮流有效计算。该算法一方面应用叠加原理和前推回代法相结合解决配电网中的弱环网问题;另一方面提出对PV型分布式电源的并入进行无功补偿修正,通过对PV节点无功功率的调节来改变电压,注入一定的电流,实现PV节点在无功功率没有越界的情况下电压幅值能够达到设定值。采用该算法在33节点配电系统中,应用Vc++6.0软件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电压幅值高于其他算法,说明该算法有效可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海涛  方创琳  吴康  
构建国家创新网络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有效路径,而核心节点的营造对国家创新网络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过程链",构建国家创新网络的三维菱形分析框架,以目前国家创新网络中的核心节点之一"中国技术交易所"为案例,剖析核心节点在国家创新网络演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中国技术交易所的"五种链接"和"五大动力"助推国家创新网络结构的完善和效力的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薛奕曦   张译   张佳陈   任婕  
利用文献综述法,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复杂性,从异质性、结构洞、嵌入性、社会资本与网络能力五个视角构建社会网络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框架,包括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及影响边界,并对未来可能拓展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有助于进一步开展相关实证研究,并有助于企业在当前时代更好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