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6)
2023(14822)
2022(12641)
2021(11969)
2020(10051)
2019(22965)
2018(22935)
2017(44153)
2016(23992)
2015(27133)
2014(26655)
2013(25966)
2012(23605)
2011(21217)
2010(21420)
2009(19768)
2008(19351)
2007(17009)
2006(14923)
2005(13228)
作者
(67197)
(55691)
(55363)
(52738)
(35529)
(26724)
(24987)
(21710)
(21136)
(20044)
(19069)
(18746)
(17844)
(17582)
(17123)
(17075)
(16583)
(16502)
(16004)
(15903)
(13927)
(13705)
(13328)
(12732)
(12453)
(12453)
(12380)
(12325)
(11130)
(10903)
学科
(87203)
经济(87075)
管理(76534)
(71571)
(62687)
企业(62687)
方法(38293)
数学(31965)
数学方法(31548)
(25411)
中国(24532)
(23438)
业经(22397)
(21586)
技术(20301)
(19349)
理论(17579)
地方(17399)
(16096)
财务(16023)
财务管理(15991)
(15482)
农业(15353)
(15343)
银行(15298)
(15230)
贸易(15217)
企业财务(15127)
(14766)
(14711)
机构
大学(333072)
学院(331715)
管理(133355)
(127670)
经济(124704)
理学(115318)
理学院(114033)
管理学(112078)
管理学院(111460)
研究(107889)
中国(80541)
(71189)
科学(66447)
(61639)
(53238)
(49237)
(49040)
中心(48799)
财经(48575)
研究所(48247)
业大(47989)
北京(45088)
(44045)
(44005)
师范(43612)
(39871)
(39567)
农业(38089)
经济学(37685)
财经大学(36082)
基金
项目(226811)
科学(178984)
研究(169237)
基金(163170)
(141201)
国家(139991)
科学基金(121169)
社会(105503)
社会科(99857)
社会科学(99830)
(89741)
基金项目(86841)
教育(78304)
自然(78257)
自然科(76435)
自然科学(76420)
自然科学基金(75058)
(74945)
编号(69688)
资助(66063)
成果(57243)
(50925)
重点(50520)
(49504)
课题(48414)
(47725)
创新(46848)
(44625)
项目编号(43515)
大学(42834)
期刊
(142658)
经济(142658)
研究(99343)
中国(68218)
管理(51979)
学报(50419)
(48068)
科学(47243)
(44754)
教育(43835)
大学(38873)
学学(36226)
农业(30936)
技术(30310)
(28433)
金融(28433)
业经(23616)
财经(23575)
经济研究(22076)
(20075)
图书(18123)
科技(17997)
问题(17757)
(16543)
理论(16396)
技术经济(15934)
现代(15166)
(15058)
实践(15016)
(15016)
共检索到489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黄国群  李珮璘  
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分布式创新过程是在不同主体之间形成的由知识转移、知识整合、知识创造过程构成的知识流循环;分布式创新有赖于主导公司内部知识主体与外部知识主体共同构建的知识网络;分布式创新依知识互补性和知识整合类型的不同,呈现出多样的分布式特征。分布式创新的核心过程是配置过程和激励过程。配置过程是确保"合适的部门做合适的事情",激励过程则是旨在保证"正确、高效地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全球化意味着分布式创新。分布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创新模式,已被许多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积极运用和实践。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分布式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文章基于对国内外分布式创新研究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从分布式创新的涵义和特征、分布式创新过程、分布式创新网络、分布式创新的组织和管理、分布式创新的知识治理等方面对分布式创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研究结果有利于增进国内学者对分布式创新的理解和认识,对指导我国企业分布式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科方  张建华  
创新驿站是一种新的技术转移范式。最近几年国外创新驿站的研究动态表明,在运作方式上,创新驿站已从"科层制"向"分布式治理"嬗变;在组织形态上,创新驿站正向创新驿站网络升级。可以预测,创新驿站的网络化与分布式治理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国军  杨建君  张峰  
分布式创新是由一家主导性企业选定创新任务,通过与分布在全球的其他组织建立联系并进行知识共享与整合,以实现创新目标的创新形式。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实施分布式创新有助于企业获取跨地理、跨组织边界的资源,从而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本文首先基于技术创新视角、资源基础观视角、创新网络视角和知识管理视角对该领域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然后,对不同视角下的研究进行分析比较,在总结差异的基础上探寻各视角间的联系。最后,结合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分布式创新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美  陈凯  于文益  
分布式能源是我国"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产业,预计到2020年我国分布式能源项目装机将达到1 500万kW。以某医院分布式能源站项目为例,探讨分布式能源项目系统设计的重难点问题,创新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采用逐时负荷系数法对医院冷热电负荷进行合理预测;采用燃气内燃机、余热利用设备、调峰设备相结合的装机方案,既满足用户的负荷需求,又避免原动机装机过大的通病;从需求侧出发,合理估算项目能耗及能效指标,避免从供应端计算能耗指标需设置较多负荷调整系数的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江露薇  刘国新  高海静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分布式创新逐渐成为企业获取创新成果、提升创新水平的范式革新。基于分布式创新理论,建立以研发为中心、以信息化管理体系为支撑的分布式创新协同机制理论框架,并以三星电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规范的案例分析方法,重点探究分布式创新模式下三星电子公司各创新要素之间协同创新的机制、流程与成果,以期为企业制定内部创新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炯  郭春霞  
基于中国3D打印制造模式创新的现实需求,应用新兴产业创新管理的基本思想,通过对大量现实案例的总结,识别了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模式的关键要素,揭示了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模式的管理特征,基于传统集中智能制造参照模式提出了全价值链整体解决方案下的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创新模式、跨界平台服务模式下的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创新模式。最后,给出了推进我国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模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炯  郭春霞  
基于中国3D打印制造模式创新的现实需求,应用新兴产业创新管理的基本思想,通过对大量现实案例的总结,识别了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模式的关键要素,揭示了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模式的管理特征,基于传统集中智能制造参照模式提出了全价值链整体解决方案下的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创新模式、跨界平台服务模式下的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创新模式。最后,给出了推进我国3D打印分布式智能制造模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曲小瑜  
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的混合研究方法,运用话语分析方法探索性地识别制造企业分布式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我国制造企业分布式创新影响因素关系模型,并运用PLS-DEMATEL方法对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度及类型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制造企业分布式创新受到触发力、使能力、协同力、情境力和摄动力5个因素影响;每个因素又能进一步细化为多个子范畴,如触发力包括区位因素、利益期望、企业家认知、资源因素4个子范畴;各因素重要度排序为使能力>触发力>摄动力>情境力>协同力,触发力、情境力和摄动力为原因型影响因素,使能力和协同力为结果型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分布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创新模式,可以将企业外部创新资源和内部创新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分布式创新中各参与企业间的合作冲突降低了分布式创新的成效,影响其稳定性。基于冲突分析理论,构建了分布式创新合作冲突模型,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求出了分布式创新合作冲突的最终稳定解。研究认为分布式创新各参与企业在选择合作策略时虽然都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但分布式创新最大化利益的实现有赖于其他参与主体的合作和策略选择,分布创新中利益的分配和有效均衡是降低合作冲突,促进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俊周  
文章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了企业参与分布式创新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参与分布式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和内在演化机理,提出企业参与分布式创新主要取决于参与所获得的期望收益和参与成本的动态对比,即取决于时点受益。分布式创新的演化方向和收益受参与分布式创新的企业的比例的影响。参与分布式创新的企业的比例和演化过程表现出一定稳定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分布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模式,已被许多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所积极运用和实践。分布式创新的合作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博弈过程。基于博弈理论,通过参与分布式创新的企业间的一次性合作博弈、重复合作博弈和合作协议约束下的合作博弈模型的分析,阐释了分布式创新合作机制形成的机理。博弈模型分析表明:企业之间的一次性合作博弈不能建立分布式创新的合作机制,重复合作博弈为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形成分布式创新的内在合作机制提供了可能,而合作协议的事先引入则更有利于分布式创新合作机制的形成和合作的稳定。根据以上分析,从重视和加强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万里鹏  郑建明  
信息时代的发展呼唤着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文章借鉴了计算机系统的分布式管理思想,提出了图书馆分布式管理理念,并从开放式、专业化、共享式、市场化、法制化、网络化等六个方面对图书馆分布式管理的特征展开论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风琴  邹奥博  
核心企业单独创新风险性大、技术成本高、市场不确定性强,在分布式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成为其维护市场地位、抢占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良好选择。本文根据核心企业的不同技术创新需求,从技术突破、跨区域、跨行业、同行业、信息化、价值链视角,设计了六种多核心企业间协同创新模式: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组建研发联盟、跨区域强强联合、跨行业技术协同、同行业技术协同、信息网络协同平台建设、价值链一体化,全面概述了在分布式创新网络中多核心企业间协同模式。最后,结合多核心企业间协同案例,实证检验了这六类模式的具体适用情境,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晓林  
本文在简要分析分布式数字图书馆体系的现实性、互操作性要求、互操作性实现方式后 ,探讨了基于分布式数字对象和基于外部协调体系的分布式数字图书馆模式 ,并简要介绍NCSTRL、OAI、DNER、NSDL等具体分布式数字图书馆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