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8)
2023(7728)
2022(6517)
2021(6067)
2020(4846)
2019(10660)
2018(10462)
2017(19618)
2016(10469)
2015(11476)
2014(10624)
2013(10187)
2012(9218)
2011(8292)
2010(8409)
2009(7841)
2008(7233)
2007(6233)
2006(5377)
2005(4691)
作者
(27359)
(23127)
(22793)
(21683)
(14678)
(10902)
(10347)
(8624)
(8615)
(8073)
(7834)
(7716)
(7228)
(7156)
(7099)
(7012)
(6905)
(6748)
(6722)
(6569)
(5637)
(5561)
(5384)
(5375)
(5087)
(5085)
(5022)
(4869)
(4577)
(4548)
学科
(36147)
经济(36104)
管理(28236)
(24464)
(20003)
企业(20003)
方法(14492)
(14237)
贸易(14235)
(14004)
数学(12067)
数学方法(11891)
(11835)
(11821)
(11603)
中国(10937)
业经(9101)
(8754)
(8074)
出口(8069)
出口贸易(8069)
农业(7575)
(7257)
地方(6944)
理论(6858)
环境(6059)
(5676)
金融(5674)
技术(5668)
(5665)
机构
学院(140708)
大学(139754)
(56256)
经济(55178)
管理(51960)
研究(46317)
理学(45182)
理学院(44626)
管理学(43758)
管理学院(43497)
中国(33812)
科学(28424)
(28340)
(27592)
(22485)
(22137)
财经(21866)
中心(21104)
(21004)
研究所(20546)
(19990)
(19915)
业大(19762)
师范(19714)
经济学(18705)
农业(17491)
经济学院(17130)
(17071)
北京(16805)
(16610)
基金
项目(98401)
科学(78396)
研究(74066)
基金(72350)
(63234)
国家(62746)
科学基金(53590)
社会(48384)
社会科(45857)
社会科学(45846)
(37951)
基金项目(37762)
教育(33907)
自然(33162)
自然科(32433)
自然科学(32422)
(32278)
自然科学基金(31831)
编号(30635)
资助(28099)
成果(25108)
重点(22555)
(21801)
(21555)
(21132)
国家社会(20721)
课题(20557)
创新(19690)
(19317)
教育部(19074)
期刊
(61130)
经济(61130)
研究(40164)
中国(25441)
学报(22417)
(21264)
(21036)
科学(20222)
管理(18019)
大学(17027)
教育(16425)
学学(15998)
农业(14770)
业经(11343)
(10892)
金融(10892)
经济研究(10871)
财经(10540)
技术(10384)
图书(9633)
(9544)
(9166)
问题(8527)
国际(7862)
书馆(7302)
图书馆(7302)
(7223)
(7166)
商业(6510)
世界(6330)
共检索到204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骆永民  
在分工的视角下,公共支出具有改进交易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和直接提升福利水平这三个方面的功能。本文通过建立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并使用超边际分析发现:在不考虑税收与公共支出的差别时,公共支出在上述三个方面的作用力大小决定了最优的分工结构和最优税率,人们会基于政府设定的税率选择特定的分工结构以尽可能地提高效用水平,于是政府的工作目标即是以合理的公共支出规模和结构来引导最优分工结构的实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振国  牛猛  张亚斌  
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期,中国出口如何实现功能升级,是打造贸易强国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1999—2014年全球投入产出表和最新编制开发的劳动力职业数据库,在全球投入产出模型框架下采用前向关联分解方法,测度了中国总体和行业从事管理、研发、市场和制造活动的出口国内增加值,据此对中国出口功能升级动态演变进行分析;并借助链式结构分解分析技术对中国出口功能升级背后的驱动因素作深入考察。结果显示,在1999—2014年期间,中国出口实现了一定的功能升级,其中市场实现了更大的绝对升级,而研发则实现了更快的相对升级,并且这种升级在劳动、资本和知识密集型行业间具有差异性。进一步分解结果显示,中国出口功能升级主要是由出口规模的扩张,尤其是对发展中经济体出口规模的扩张,以及国内中间投入结构变化所带来的;而国内部门分功能的增加值率下降抑制了中国出口功能升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云飞  
一、社会分工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绩效提高的促进作用1.公共部门内部的分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是公共部门之间职责权限划分的重要依据。公共部门内部的分工,即各级政府以及同级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当亚·斯密认为,分工是国民财富增长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丁社教  
家庭是公共生活空间的历史起点,家规则是保证家庭功能实现的制度条件,只有这一系列规范具有客观性、正当性、有效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才能内化为家庭成员的自觉行为。良好的家法族规能够生成一套约束和保护机制,培养家族成员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形成一个守望相助、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空间,实现社会教化的目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学平  
采用VAR模型对公共物品的供给规模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收入规模、财政分权化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对公共物品供给规模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在短期、长期的程度有所不同,作用方向也不同,其中财政分权化水平的影响最显著。为此,政府应通过优化公共物品供给结构、构建规范的政府间公共物品分层供给机制、改变"城市偏向"的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等措施,促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重恩  毛捷  
将税式支出纳入政府预算,对于完善预算体制、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全面评估政府各项支出的绩效和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财政体制相对成熟的OECD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建立了各自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长革  
公共消费支出作为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经济学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可谓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文章首先对公共消费支出的内涵与外延作了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与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公共消费支出的效应,包括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并对我国最优公共消费支出规模作了估计。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国贤  邱奇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俊英  
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政府职能逐步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公共支出作为政府政策取向的实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也必然发生转型。本文考察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的现实调整,并着重对影响我国公共支出转型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经验检验。研究结论:(1)我国公共支出事实上已经由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2)经济总量、体制因素、收入不平等状况、财政供养人口和转移支付规模是影响公共支出转型程度的主要因素,但其影响程度是不均衡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邱华炳  刘瑞杰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支出的重新界定及其原则邱华炳刘瑞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体制不断完善,国家财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应该看到,当前国家财政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央财政相当困难,赤字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建青  陈文博  郭蓉  
依据2013-2021年间我国36所“双一流”高校经费支出和学术产出的校际面板数据,研究基于OLS方法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以求得大学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对不同学术产出的产出弹性和替代弹性。结果表明: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产出弹性有较大差异,基本支出对PCP的产出弹性相对较低,对HiCi的产出弹性相对较高;项目支出对HiCi的产出弹性相对较低,对N&S的产出弹性相对较高;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产出弹性分别呈稳中下降和稳中有升趋势;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之间呈更多“互补”关系,即不能单纯通过增加基本支出或项目支出来提高学术产出。未来,我国政府需要给予大学更多经费使用自主权,并在保障基本支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项目支出的规模的占比;大学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经费使用进行合理配置,协调内部各部分支出的比例和关系,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的学术产出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彤  
本文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发现中国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相对水平较低,且无论分税制改革前还是改革后,90%以上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都落实在地方政府。随后,本文基于2000年至2015年各省数据,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考察了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对模型结果作了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在供给侧,经济增长、财政能力与转移支付是推动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动力,而财政分权体制则抑制了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且财政分权阻碍了转移支付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推动作用;在需求侧,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能够拉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地方政府对因老龄化、城镇化带来的社会保障需求有积极的响应。本文指出,中国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既有需求拉动的一面,也有供给推动的一面,而这两方面的因素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因而有着扩大地区间社会保障水平差距的倾向。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欢  
民国教育近代化变革中,山西凭借其强有力的教育公共化措施,成为当时中国的"义务教育策源地"和"教育模范省"。山西省政府以财政大力支持教育,进行教育实用化、教育大众化、教育财政化变革,使教育逐渐成为公共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私人教育需求和供给不足的问题。其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了溢出效应,间接增加了家庭收入,并改善了社会学术、技术和人才环境,提高了民众的教育意识,改变了山西从传统以来的教育习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牛富荣  崔满红  
财政功能的演进与深化是一个动态历史过程。本文遵循逻辑演进的研究方法,按照"人的需要——社会分工——政府——财政——财政功能"的分析路径,揭示了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社会分工为轴线的财政功能演进与深化的逻辑,认为财政是以人的需要为原动力,推动社会分工的深化,促进政府内部分工的必然结果。人的需要的时代变迁促进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决定了财政功能的历史逻辑与时代定位,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归集了现代财政理财限政、公平分配、资源配置功能的逻辑与内涵。从财政最基本属性出发的研究具有探索学科创新和重构的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生瑛  
本文认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必须在公共支出制度建设中改革与完善公共支出结构、公共支出的决策机制、公共支出责任划分以及地方政府官员激励约束机制等;同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单纯是一个财政均等化问题,关键是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行包括公共财政制度在内的相关配套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