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0)
- 2023(14896)
- 2022(12669)
- 2021(11468)
- 2020(10015)
- 2019(22750)
- 2018(22389)
- 2017(42925)
- 2016(23264)
- 2015(26032)
- 2014(25865)
- 2013(25463)
- 2012(23464)
- 2011(20941)
- 2010(20573)
- 2009(18900)
- 2008(18414)
- 2007(16446)
- 2006(13985)
- 2005(12219)
- 学科
- 济(96959)
- 经济(96848)
- 管理(68512)
- 业(67873)
- 企(55258)
- 企业(55258)
- 方法(49624)
- 数学(44582)
- 数学方法(44086)
- 财(26988)
- 农(25735)
- 中国(23460)
- 贸(22164)
- 贸易(22160)
- 易(21680)
- 学(21054)
- 业经(19616)
- 技术(19387)
- 农业(17623)
- 地方(17136)
- 务(16611)
- 财务(16563)
- 财务管理(16521)
- 制(15892)
- 企业财务(15630)
- 出(14095)
- 环境(13983)
- 理论(13547)
- 和(13447)
- 银(13375)
- 机构
- 大学(335616)
- 学院(334044)
- 济(139424)
- 经济(136833)
- 管理(129929)
- 理学(113673)
- 研究(112756)
- 理学院(112445)
- 管理学(110342)
- 管理学院(109756)
- 中国(83111)
- 科学(72777)
- 京(69875)
- 农(65925)
- 财(60927)
- 所(58147)
- 业大(57087)
- 研究所(53523)
- 中心(52789)
- 农业(52751)
- 财经(49575)
- 江(49000)
- 经(45263)
- 经济学(43642)
- 北京(42842)
- 院(40694)
- 范(40261)
- 经济学院(39932)
- 师范(39620)
- 州(38081)
- 基金
- 项目(235900)
- 科学(185143)
- 基金(173773)
- 研究(161458)
- 家(155796)
- 国家(154588)
- 科学基金(131447)
- 社会(103785)
- 社会科(98648)
- 社会科学(98620)
- 省(92285)
- 基金项目(92076)
- 自然(89136)
- 自然科(87183)
- 自然科学(87154)
- 自然科学基金(85629)
- 划(78608)
- 教育(74805)
- 资助(71716)
- 编号(62003)
- 重点(53867)
- 部(52365)
- 发(50041)
- 创(49795)
- 成果(47896)
- 科研(46921)
- 创新(46756)
- 计划(46434)
- 教育部(44298)
- 国家社会(43959)
共检索到472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红霞 夏明
本文研究了分工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增加值率的影响。首先建立增加值率分析的投入产出模型,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分工发展和技术进步如何对增加值率产生影响,然后利用WIOD现价和上年价格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国际分工对各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变化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有:缺乏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分工必然导致增加值率的下降,但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分工则有不同结果;对于发生分工的产品部门,伴随效率提高的分工未必带来增加值率的下降,一定条件下会使得其增加值率上升,对于其他部门,增加值率则会提高。实证结果表明,从1996年至2007年,伴随技术和生产效率改变的国际分工使得某些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率上升,比如美国、日本、印度等,而我国
关键词:
增加值率 分工 技术 投入产出技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明 张红霞
本文剖析了贸易增加值度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指出增加值贸易和贸易增加值分析路径的差异。然而在贸易增加值的计算中,增加值率作为对生产与收入关系的一种关键度量,只是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来处理,这样就无法全面解释为什么我国的增加值率明显偏低。为此,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框架,对增加值率的内涵及其比较静态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增加值率的高低不只反映技术,也受到各种分配因素的影响。一国增加值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技术努力,也同样与现有的国际分配体系及制度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我国增加值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且持续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国际分工背景下技术与分配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贸易增加值 增加值率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四春 何小锋
首先借用先前投资管理增加值的估算结果,在加总的投资管理增加值的基础上调整了支出法核算公式,提出了金融消费的概念,并估算了金融消费的总量。接着调整了金融业在投入产出表中的核算,重点进行了金融业的结构分析(投入产出系数)。最后引入了宏观交易费用与产业满意度等概念,分析了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与规划,同时提出了一些实际的金融业规划政策,批评了盲目发展金融业的思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峰 武晓明
文章基于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对泰尔指数重新定义,依次分析了全行业和各产业增加值的结构及劳动者报酬结构、生产税净额结构、固定资产折旧结构、营业盈余结构相对中间投入结构的偏离,得出固定资产折旧结构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结构相对中间投入结构有较大偏离度的结论。认为优化增加值结构需要重点从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固定资产核算规则的制定上入手。在忽略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增加值结构实际上反映的是中间投入结构,通过调整中间投入结构可以间接优化增加值结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峰 武晓明
文章基于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对泰尔指数重新定义,依次分析了全行业和各产业增加值的结构及劳动者报酬结构、生产税净额结构、固定资产折旧结构、营业盈余结构相对中间投入结构的偏离,得出固定资产折旧结构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结构相对中间投入结构有较大偏离度的结论。认为优化增加值结构需要重点从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固定资产核算规则的制定上入手。在忽略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增加值结构实际上反映的是中间投入结构,通过调整中间投入结构可以间接优化增加值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有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技术进步、产业转移和国际贸易对话加强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逐步占据了当今贸易格局的主导地位。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在当前的国际贸易分工格局下,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动机和资源禀赋基础是什么,如何测度一国产业链的完整程度,如何衡量增加值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分配,作为出口体量世界第一的资源大国,中国在全球贸易浪潮中处于何种地位,产业链自给率和产业结构是否具有国际比较优势,"中国制造"在其中获取了多少的贸易利润,均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从总产出和增加值分解模型的视角出发,在上述研究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希望能为我国提升自身产业链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产业链 自给率 增加值 世界投入产出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薛俊波 朱艳鑫
技术进步的测度是发展经济学长久以来持续关注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率尤其为经济学者所关注,因为这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是否可持续的问题。对于中国的技术进步,已有的研究多以国家或者省区为尺度。本文以中国1987-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为基础,使用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通过校准法测算了中国17行业的技术进步。测算结果表明:在17个行业中,采掘业的技术进步最快,达到了6.19%;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金融保险业,农林牧副渔业的技术进步率也在4%以上;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他制造业,商业饮食业,运输邮电业,建筑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也达到了3%...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投入产出 校准法 生产函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曙东 乔辉 张照辰 郭丽
针对特定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生产前沿面的提升,运用扩展的生产函数来测算技术革新前后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在技术进步测算的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以花生新品种的应用为案例,分析了花生新品种的采用对技术进步以及要素产出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剔除环境因素的三阶段DEA模型比较花生新品种和老品种的技术效率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新品种的应用提高了花生生产前沿面;这种技术进步不是中性技术进步,而是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花生新品种的应用提高了花生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同时花生新品种的技术效率较老品种有显著的提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曙东 乔辉 张照辰 郭丽
针对特定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生产前沿面的提升,运用扩展的生产函数来测算技术革新前后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在技术进步测算的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以花生新品种的应用为案例,分析了花生新品种的采用对技术进步以及要素产出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剔除环境因素的三阶段DEA模型比较花生新品种和老品种的技术效率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新品种的应用提高了花生生产前沿面;这种技术进步不是中性技术进步,而是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花生新品种的应用提高了花生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同时花生新品种的技术效率较老品种有显著的提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曙东 乔辉 张照辰 郭丽
针对特定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生产前沿面的提升,运用扩展的生产函数来测算技术革新前后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在技术进步测算的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以花生新品种的应用为案例,分析了花生新品种的采用对技术进步以及要素产出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剔除环境因素的三阶段DEA模型比较花生新品种和老品种的技术效率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新品种的应用提高了花生生产前沿面;这种技术进步不是中性技术进步,而是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花生新品种的应用提高了花生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同时花生新品种的技术效率较老品种有显著的提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黎峰
在借鉴全球价值链研究思路及方法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国家价值链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改进及对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分解,进一步构建了国家价值链的定量分析工具,以此对中国的国家价值链分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价值链分工整体发展,但同时推动了各区域国家价值链参与度的提升。中国大体形成了西部地区占据上游、中部地区位居中游、沿海地区位居下游的国家价值链分工格局。沿海地区的国家价值链参与度、国家价值链定位及国家价值链收益率均低于内陆地区,只是通过大规模生产进行较为低级的国内资源整合。因而,构建和提升国家价值链的重点在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转型和沿海地区的优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战琪
文章从分析投入产出表的视角出发,探讨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融合和互动的实际表现。通过对典型年份服务业直接消耗系数的对比,发现大多数服务部门来自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从服务业影响力和感应度角度进一步验证了随着服务业与技术进步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的加强,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更加紧密的结论。计量分析结果与服务业发展的事实相符,即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服务业要素投入结构向资本劳动比不断上升的方向转变,其直接表现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的投资需求增大。通过对服务业各个部门影响产出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进行分解,认为运输邮电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部门的技术变化贡献对产出的...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服务业 投入产出表 高新技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斌
投入产出表是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系统的缩影,能够比较全面反映经济系统各种复杂关系,是进行经济系统分析的重要数据库之一。本文拟充分利用这一经济数据库资源,对于根据投入产出表测算技术进步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利用经济统计年鉴上可以得到的数据,对于1995年~1997年中国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情况进行实际测算。测算结果基本反映各部门的实际经济状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瞿友喜
根据技术进步与投入产出的内在联系,技术进步决定了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化,而动态投入产出关系正好可以反映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或效益.因此,在有若干年(或时期)投入产出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单位产品直接消耗的降低以及各部门消耗结构的变化,来度量技术进步的作用.据此可得到以下两种具体的投入产出估计方法: (一)分要素估算法在投入产出分析中,技术进步的影响具体表现为:①原材料直接消耗系数的变化;②活劳动消耗系数的变化;③生产基金占用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是由于改善管理和应用科技成果带来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玉霞 谢建国 胡飞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本文检验了投入数字化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生产率提升效应、中间品转换效应和高级要素虹吸效应,投入数字化可以显著提高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进一步研究发现,从数字投入类型看,数字硬件而非数字软件可以显著提高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从数字投入来源看,来源于境内而非境外的数字要素投入可以促进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增长。分行业检验表明,投入数字化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作用最明显。本文研究结论对利用投入数字化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利得,实现制造业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制造业产品服务增加值的测算及其产出效应——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研究
增加值核算体系下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国际分工地位与竞争力研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上游度指数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我国出口增加值核算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背后的事实——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性视角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隐含问题计算方法辨析——以中国增加值出口隐含国内碳排放强度计算为例
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效率和最终需求的影响研究——基于1992-2012年投入产出表的实证
健康产业投入产出表编制及健康产业增加值测算方法与实证
“一带一路”数字服务出口增加值、价值链地位及其决定因素——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