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2)
- 2023(9683)
- 2022(8261)
- 2021(7654)
- 2020(6279)
- 2019(14214)
- 2018(14191)
- 2017(27748)
- 2016(14693)
- 2015(16825)
- 2014(16940)
- 2013(16602)
- 2012(15527)
- 2011(14440)
- 2010(14917)
- 2009(13871)
- 2008(13572)
- 2007(12255)
- 2006(11020)
- 2005(10147)
- 学科
- 济(88656)
- 经济(88595)
- 管理(42133)
- 业(34577)
- 方法(32432)
- 数学(29197)
- 数学方法(28605)
- 企(27312)
- 企业(27312)
- 地方(22163)
- 农(19880)
- 中国(18597)
- 学(15284)
- 业经(15090)
- 地方经济(14773)
- 贸(13865)
- 贸易(13855)
- 易(13353)
- 财(12477)
- 制(12404)
- 农业(11472)
- 理论(11225)
- 环境(10811)
- 融(10308)
- 金融(10307)
- 体(10034)
- 和(9969)
- 银(9631)
- 银行(9619)
- 发(9412)
- 机构
- 学院(220245)
- 大学(218224)
- 济(100413)
- 经济(98414)
- 管理(84326)
- 研究(76123)
- 理学(72299)
- 理学院(71463)
- 管理学(69943)
- 管理学院(69514)
- 中国(57879)
- 京(45738)
- 科学(45252)
- 财(41892)
- 所(38433)
- 研究所(34574)
- 中心(34376)
- 江(33326)
- 农(33196)
- 财经(33136)
- 经济学(31564)
- 经(29845)
- 业大(29835)
- 北京(28923)
- 范(28650)
- 师范(28418)
- 经济学院(27937)
- 院(27208)
- 州(26726)
- 农业(25719)
- 基金
- 项目(141910)
- 科学(112498)
- 研究(103776)
- 基金(103163)
- 家(89238)
- 国家(88612)
- 科学基金(76394)
- 社会(67884)
- 社会科(64481)
- 社会科学(64463)
- 省(55858)
- 基金项目(52865)
- 自然(47888)
- 教育(47640)
- 自然科(46822)
- 自然科学(46815)
- 划(46306)
- 自然科学基金(45919)
- 资助(43851)
- 编号(41935)
- 成果(34031)
- 重点(32209)
- 发(32029)
- 部(30926)
- 课题(29262)
- 创(28779)
- 国家社会(28449)
- 创新(27162)
- 教育部(26690)
- 科研(26389)
- 期刊
- 济(118650)
- 经济(118650)
- 研究(66655)
- 中国(44107)
- 管理(32887)
- 农(31111)
- 财(31011)
- 学报(30347)
- 科学(29739)
- 大学(23620)
- 技术(22587)
- 学学(22411)
- 教育(22125)
- 农业(21360)
- 经济研究(20103)
- 融(18914)
- 金融(18914)
- 业经(17743)
- 财经(17203)
- 统计(15071)
- 问题(15053)
- 经(15033)
- 策(13483)
- 技术经济(13468)
- 决策(12298)
- 贸(12244)
- 世界(11410)
- 业(11304)
- 图书(11196)
- 国际(11173)
共检索到339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生延超 欧阳峣 刘长生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新兴大国进行区域合作的基础,其能够有效地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以及提高交易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构筑理论模型,对新兴大国内部跨区域经济合作中公共产品的供求进行均衡分析,研究发现:大国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之后,区域才能在内部公共产品与合作中公共产品的需求之间实现均衡;利率决定着大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当利率上升时,区域购买公共产品的数量会下降;当利率下降时,区域购买公共产品的数量会增加;大国经济规模与公共产品需求是正相关关系,两者通过利率机制的媒介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新兴大国必须基于要素禀赋,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经济规模,积极...
关键词:
分工协作 经济规模 区域合作 公共产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施修霖 李鸿阶
中华经济协作系统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式的设想,是建立包括大陆东南部的广东、福建、海南、广西和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但它不同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而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暂时分裂而尚未统一的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内部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组织。当然,由于长期的历史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陆长荣 覃聃
基于方法论的集体主义,针对东亚货币合作困境的传统解释常常忽视、规避个体决策对区域集体行动的影响因素。事实上,东亚各国在货币合作议题上存在显著的动机差异。个体决策者间的议价能力差异使区域货币合作进程呈现出鲜明的寡头主导特征。以本币区域化为载体,货币合作的主导者实质上扮演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者的角色。本文研究发现,多边决策因素引起的低效博弈均衡使这一产品供求关系陷入天然的结构性失衡。供给者对需求者的"成本转嫁",尤其是供给者间日益加剧的职能空间挤占,严重削弱了多数成员国参与区域货币合作的长期意愿。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早期的单边供给结构,基于"产品异质性"的供给多元化对提升供给者意愿均产生了积极的刺激效应,为改善区域货币合作中的低效博弈均衡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非唯一性"显示,当供给者均重视长期收益、围绕本币优势职能空间推进区域化时,供给者间的多边决策将有助于改善博弈均衡的低效现状,并趋向理论上的最优均衡。从实践来看,基于激发策略的新型"竞合关系"有助于提升中日货币间的竞争效率,这或将为脱离区域货币合作的长期困境提供契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心贤
在部署与规划区域经济的发展时,能否重视并科学地解决好区内各个地区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真正发挥区域总体优势,乃是事关区域经济能否获得优化发展的一个亟待深入探讨、妥善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围绕长江流域协调发展对策问题作一探讨。1 发挥区域总体优势的依据 1987年以来,我国经济部门和理论界对全国各地的地区优势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整理分析工作,涌现和积累了不少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曾一度形成、出现过研究地区优势、认识地区优势、宣传地区优势的热潮。这对我国各个地区按扬长避短、择优发展,改善领导对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指挥,起了有益作用。但当时对于地区优势的探讨,往往只是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莉 张亚连
尽管计算机审计内容、方法与手工审计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从性质、目的、职能等属性看,并没有本质区别。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很难将计算机审计与具体审计业务分离出来,因此计算机审计不可能独立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外。本文从审计主体的角度,综合考虑计算机审计的界定,提出在计算机环境中内外部审计既要分工又要协作的观点,并分析了分工协作的原则、内容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
计算机审计 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 分工协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放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使东北亚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 ,其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对该地区的分工协作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 ,除日本以外 ,东北亚各国和地区受贸易和投资的牵引 ,经济获得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贸易与投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东北亚各国和地区具备开展分工协作的坚实基础 ,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障碍。作为东北亚惟一的发达国家日本 ,也正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力争在今后本地区的分工协作中掌握主导权 ,但发展的现实和趋势说明 ,日本的这一企图是徒劳的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分工协作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志丁 于伟
GMS次区域合作依地缘政治、经济关系而建立,获得次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利益和非经济领域的合作是其合作的主要收益。自1992年建立以来,GMS次区域合作在合作形式、机制建设、对外贸易、投资、国际大通道建设、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禁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其合作程度仍然是相当低的。通过前期构建的次区域合作均衡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中国要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只有增加区域内产业互补性,并通过贸易和其他领域的合作增大彼此利益,朝着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梦想才能实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工作,积极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要求,着力打造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探索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新路径,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向好。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先兵 齐志
大国地位的保障依赖于综合国力的提升,而入口是一个大国提升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均衡人口规模在人口自身内部要求与人口结构、质量相平衡,在与外部系统中要求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平衡。国家的力量取决于国家的人口数量与人均力量。中国崛起中主要的人口规模因素包括人口红利、消费市场、人力资本。均衡人口规模既要考虑人口自身均衡,也要顾及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大国地位 适度人口 均衡人口规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祁文辉 魏丽华
分工协作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他的很多著作中都对协作与分工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思想精髓在当今对区域发展仍然充满着生命力和影响力。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重温马克思的分工与协作的经典思想,对积极贯彻新常态下对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走向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子豪
经济发展带来的行业种类、产品类型及经济组织结构多元化,使税收管理对象的差异不断扩大,税收专业化管理需按照其内在逻辑,进行动态调整和推进。本文依据分工协作理论视角下的税收专业化管理内容和原则,分析认为实现现代税收专业化管理,要以分工、协作、支撑专业化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依托,完善组织体制、协作机制和平台方法支撑,优化纳税服务,深化税源管理,提高纳税遵从度。
关键词:
分工协作 信息管税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正>各类型金融机构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扩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共同推动金融市场有效运转和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重要金融支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拥有“强大的金融机构”,强调建立健全“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在新形势下,要加快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坚守宗旨、回归本源,找准定位、优势互补,提升分工协作质效,切实增强竞争和服务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书敬,王学,柯丽菲
首先将成渝第三产业的总体水平与京津沪以及其他副省级城市进行比较,定量地得出成渝第三产业处于不同的水平;接着定性地分析两市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由上述两方面得出理论上成渝第三产业分别应发展的重点方向。最后通过区位商等方法分析了1999~2000年成渝第三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成渝第三产业应调整的方向提出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
成都 重庆 第三产业 区位商 分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