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23)
- 2023(18232)
- 2022(15619)
- 2021(14538)
- 2020(12019)
- 2019(27280)
- 2018(27284)
- 2017(51889)
- 2016(28579)
- 2015(32056)
- 2014(32530)
- 2013(31924)
- 2012(29976)
- 2011(27448)
- 2010(27979)
- 2009(25770)
- 2008(25081)
- 2007(22357)
- 2006(20182)
- 2005(18432)
- 学科
- 济(128211)
- 经济(128082)
- 管理(79324)
- 业(73240)
- 企(58758)
- 企业(58758)
- 方法(46976)
- 数学(40023)
- 数学方法(39557)
- 中国(36307)
- 农(33787)
- 地方(33200)
- 学(28506)
- 业经(27795)
- 财(27355)
- 制(23580)
- 农业(22643)
- 贸(21387)
- 贸易(21374)
- 银(20666)
- 银行(20618)
- 易(20591)
- 融(20301)
- 金融(20292)
- 行(19936)
- 理论(19906)
- 环境(19431)
- 和(18957)
- 地方经济(18384)
- 技术(17621)
- 机构
- 学院(407622)
- 大学(407158)
- 济(168455)
- 经济(164619)
- 管理(155197)
- 研究(148954)
- 理学(131827)
- 理学院(130245)
- 管理学(128065)
- 管理学院(127319)
- 中国(112374)
- 科学(90968)
- 京(89290)
- 财(77347)
- 所(76803)
- 研究所(69458)
- 农(68407)
- 江(66485)
- 中心(66465)
- 财经(59878)
- 业大(59064)
- 范(56963)
- 北京(56907)
- 师范(56394)
- 院(54150)
- 经(54142)
- 农业(53174)
- 州(51074)
- 经济学(49916)
- 省(45686)
- 基金
- 项目(268066)
- 科学(209892)
- 研究(198753)
- 基金(191184)
- 家(166636)
- 国家(165207)
- 科学基金(140374)
- 社会(123610)
- 社会科(116925)
- 社会科学(116894)
- 省(106014)
- 基金项目(100361)
- 教育(91164)
- 自然(89922)
- 划(89004)
- 自然科(87721)
- 自然科学(87702)
- 自然科学基金(86092)
- 编号(82183)
- 资助(79191)
- 成果(68505)
- 发(61160)
- 重点(60753)
- 部(58670)
- 课题(58343)
- 创(54958)
- 创新(51313)
- 科研(50354)
- 国家社会(49996)
- 教育部(49772)
- 期刊
- 济(201071)
- 经济(201071)
- 研究(129096)
- 中国(88873)
- 学报(63307)
- 农(62850)
- 管理(60124)
- 科学(58907)
- 财(56813)
- 教育(51974)
- 大学(47330)
- 学学(44292)
- 农业(43117)
- 融(41431)
- 金融(41431)
- 技术(37156)
- 业经(32246)
- 经济研究(31940)
- 财经(29448)
- 问题(25510)
- 经(25354)
- 业(22144)
- 图书(21924)
- 技术经济(20609)
- 贸(19947)
- 理论(19431)
- 科技(19173)
- 现代(18821)
- 资源(18736)
- 世界(18605)
共检索到639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心贤
在部署与规划区域经济的发展时,能否重视并科学地解决好区内各个地区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真正发挥区域总体优势,乃是事关区域经济能否获得优化发展的一个亟待深入探讨、妥善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围绕长江流域协调发展对策问题作一探讨。1 发挥区域总体优势的依据 1987年以来,我国经济部门和理论界对全国各地的地区优势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整理分析工作,涌现和积累了不少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曾一度形成、出现过研究地区优势、认识地区优势、宣传地区优势的热潮。这对我国各个地区按扬长避短、择优发展,改善领导对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指挥,起了有益作用。但当时对于地区优势的探讨,往往只是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依广 史嵘 孙林
长江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是长江流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分析了长江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在政策、自然资源、产业互补性、区位等方面的潜力及突出优势、进而论述了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流域东西部地区间流通通道不畅、经济整体性差,内部联系松散、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现阶段流域东西协作应把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开发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联手开拓市场,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兼并和重组、建立人才资源培训交流机制等作为协作的重点领域。同时,提出了经济协作过程中应注意的诸如协调机制的建立、流域经济协作主体的确定、政策制定及其引导、流域经济协...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蓉
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公布了《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将长江经济带1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按照规划,长江经济带的主要目的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绿色的立体交通走廊,充分发挥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能力,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刚 余之祥
分析了长江流域经济协作系统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其未来的运行模式,并就该模式运行的关键策略,即长江三角洲国际性区域建构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其措施进行了论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玉 刘毅
提出了一套包括基础系统、协调系统与潜力系统在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旨在以基础一过程一潜能为主线,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为基本要素单元,并结合外部介入因素对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利用这一指标体系,分析了世纪之交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并与沿海经济带及全国其它省区进行了比较。主要结论有:长江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不符合其在国家经济开发中所处的地位;长江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内部差异为流域开发带来困难与挑战,但优势互补的潜力也为实现流域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带来机遇。最后,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区域可持续发展 态势 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方宁
长江流域包括13个省市,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近1/5;人口3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约1/3。建国30多年来,长江流域已初步形成社会、经济、文化不同发达程度的三大区,即华东、中南、西南区。三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40%,其中江苏、上海、浙江、四川、湖北的工业总产值1986年分别排在全国的1,2,6,7,8位。流域内拥有大中城市90多座,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苏州、无锡、杭州和常州共9个,占全国17个同类城市的半数以上。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劲松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为重要的流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开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区域互惠互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可有效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部可持续发展贯通,形成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一、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存在的障碍长江经济带作为典型的流域经济形态,虽
[期刊] 求索
[作者]
靖学青
运用2000-2014年样本数据,对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其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以来沪苏浙三省市向长江经济带其他八省市进行了大规模产业转移,到2011年达到峰值,此后产业转移规模虽然有所缩小,但是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方向未发生变化;在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之间的经济差异在不断缩小,区域经济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差异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缩小产生了显著影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飞 孙攀
FDI是利用高质量外资的重要抓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构建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度出其具体数值;基于1990~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全域莫兰指数对FDI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运用效应值可分解的空间联立方程模型,探究FDI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存在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1)FDI与区域协调发展相互促进。(2)FDI与区域协调发展都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利用高质量外资,以及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彤
由张江垠、张桓、孙可庸主编的《珠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一书最近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珠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一书是1991年12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珠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的论文精华荟萃,也是目前我国第一本对珠江流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行专题性研究的著作。它针对协调整个珠江流域,主要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在内的经济协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尊文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听取11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后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沿江省市和国家相关部门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一盘棋,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推动经济与生态、干流与支流以及上中下流之间的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康 齐援军
发挥地区优势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石康,齐援军今后十五年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不牺牲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各地区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要作到这一点,关键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一、加快中西部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波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的差异、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文化发展的不均衡等问题所提出的战略性决策。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需要完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机制,平衡区域间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和跨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此外,还需要在东部地区的带动和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崛起过程中,实现不同区域间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现状分析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可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省份来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袁永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