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8)
2023(11790)
2022(10500)
2021(9873)
2020(8314)
2019(19194)
2018(19110)
2017(37017)
2016(20255)
2015(22870)
2014(22853)
2013(22574)
2012(20555)
2011(18482)
2010(18396)
2009(17025)
2008(16697)
2007(14554)
2006(12790)
2005(11441)
作者
(57914)
(47990)
(47663)
(45437)
(30666)
(23006)
(21613)
(18836)
(18303)
(17137)
(16431)
(16088)
(15189)
(15174)
(14752)
(14631)
(14330)
(14259)
(13641)
(13634)
(11828)
(11766)
(11462)
(10878)
(10798)
(10725)
(10666)
(10579)
(9652)
(9343)
学科
(77390)
经济(77265)
管理(65674)
(59140)
(51745)
企业(51745)
方法(35402)
数学(29829)
数学方法(29500)
(22950)
(20215)
中国(19119)
(19080)
业经(18804)
(17136)
(14780)
财务(14710)
财务管理(14680)
地方(14386)
企业财务(13960)
理论(13852)
(13560)
(13322)
(13141)
贸易(13130)
农业(13073)
(12753)
技术(12742)
环境(12689)
(12638)
机构
大学(288368)
学院(284908)
管理(116591)
(111031)
经济(108518)
理学(101161)
理学院(100072)
管理学(98517)
管理学院(97990)
研究(92534)
中国(69033)
(61449)
科学(56941)
(54143)
(45806)
(43354)
财经(42840)
业大(42074)
中心(41713)
研究所(41487)
(41282)
(38859)
北京(38694)
(36832)
师范(36482)
农业(33826)
(33704)
(33406)
经济学(32738)
财经大学(31990)
基金
项目(196550)
科学(154948)
研究(145490)
基金(143261)
(123817)
国家(122799)
科学基金(106217)
社会(91064)
社会科(86174)
社会科学(86153)
基金项目(76691)
(76341)
自然(69327)
自然科(67674)
自然科学(67661)
教育(66593)
自然科学基金(66434)
(64133)
编号(59636)
资助(58458)
成果(49126)
(43712)
重点(43454)
(41138)
课题(40668)
(40634)
(39397)
创新(38350)
教育部(37786)
科研(37381)
期刊
(122660)
经济(122660)
研究(85175)
中国(54975)
学报(44263)
管理(43916)
(42330)
科学(41031)
(39656)
大学(33875)
教育(31862)
学学(31765)
农业(27264)
技术(24089)
(23941)
金融(23941)
财经(21036)
业经(19794)
经济研究(18386)
(17792)
问题(15893)
理论(15067)
图书(15039)
科技(14146)
实践(13877)
(13877)
(13418)
现代(13287)
技术经济(13273)
(12992)
共检索到414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现代内部控制理论已经注意到分工与组织信任等因素的重要作用。内部控制发展是分工、组织信任、知识共享等领域全面协调共进的过程,信任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信任是影响分工的一种深化机制,并为个人和企业参与分工提供长期化的、稳定的预期,从而保证交易的连续性和进一步扩展。内部控制机制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内部治理机制,能够实现知识共享、促进组织内部合作、降低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提高微观经济组织的内部运行效率和效能。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重要的激励约束制度安排,其控制制度的选择与设计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究竟如何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理论界较少研究这些问题。本文在简要分析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失败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多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信任水平、组织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之间共生互动的联系,信任水平与组织结构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选择确定具有重要影响。笔者认为,不同形式的组织结构,信任水平不同,应该按照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信任水平特征,设计或者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效率的内部控制方式及其实现路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林钟高  徐虹  
内部控制制度效率是内部控制制度绩效和制度实施效率的统一。新制度经济学侧重研究制度绩效;博弈论注重制度实施效率的设计。本文另辟蹊径,在评述现有关于内部控制制度效率及其度量文献的基础上,从分工和控制权配置理论的视角,首先论证了分工、控制权配置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得出内部控制是基于分工的一种权力制衡机制的基本结论,进而分析了分工的技术效率是如何影响内部控制制度效率,最后从剩余控制权的静态和动态配置角度提出了衡量和增进内部控制配置和运行效率的理论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小荣  
内部控制与流程的关系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流程是内部控制的唯一现实载体,内部控制是流程的多种固有功能之一。内部控制监管以强化流程治理功能为目标,但在客观上是对流程结构、流程功能和流程利益的全方位监管。内部控制监管本质上是流程监管,恰当的内部控制监管可以有效纠正管理者在流程设计上的机会主义行为,增进股东利益。但过度的内部控制监管则会损害股东利益,因此内部控制监管必须是适度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方红星  
本文从考察内部控制的产生和演进轨迹入手 ,探寻内部控制与审计之间的逻辑联系 ,分析内部控制与审计的互动与耦合 ,并引入组织效率概念和简化的组织效率函数 ,以便在企业组织的框架内定格出内部控制和审计的性质和功能 ,在此基础上为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释提供一条更为科学、合理、开阔的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燕  
目前一些企业出现的经营不善、管理混乱、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甚至无力继续经营而倒闭等现象,究其原因,都与企业职责不清、分工不明、权限不分、纪律不严、制度不全、人员责任心不强,以及用人不当、滥用职权等有关,即未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不严格甚至无效所至。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审计,实在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当务之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钟高  徐虹  吴玉莲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的一个合作机制,这种机制是以内部信任为基础和降低不确定性为目标,但是企业内部信任的增强和不确定性程度的降低又必然牵涉到内部交易成本问题,因此,文章在分析信任、不确定性与内部控制相关性的基础上,根据内部控制的授权机制又进一步引入交易成本理论,从生产和交易两个层面六个维度重新检视了内部控制治理的合理逻辑,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一种控制系统的传统观念,以便从治理的层面更科学地构建和更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国峰  
关于控制内部人控制的研究余国峰从历史上看,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张及与之伴随的技术与管理过程的复杂化,促使以“所有与控制相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公司制度的形成。在此过程中,这些支薪经理人员逐渐掌握了公司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形成事实上的所谓“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晋  张体勤  
信任是一种特殊的控制机制,在组织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博弈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上级对下属信任,从理性维度上可以导致下属自我执行、强化承诺和体现合作,从感性维度上可以导致下属感恩回报、服从认同和自发努力,阐明了信任的柔性控制机理,探讨了其在具体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贻林  徐志超  孙春玲  
信任与控制是项目治理中的两项重要治理手段,二者皆对项目绩效水平产生影响。本文旨在分析项目治理框架下信任与控制的联接关系及其对项目绩效改善的作用机理。通过分析项目组织中信任与控制研究的基础理论与实证分析成果,进一步深入对项目组织中信任与控制对项目绩效作用的认识。鉴于此,本文从信任与控制的概念,信任与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信任与控制对项目绩效的影响三个方面对信任与控制改善项目绩效进行了文献综述,梳理了上述内容的研究脉络,分析了现有研究的成果、特色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程新生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组织学理论解释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提出以科学决策和效率经营为核心 ,以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为纽带 ,建立治理型内部控制 ;指出对治理效率和经营效率的共同追求推动了内部控制演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玉莲  张辉  李佳  
一、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的概念与关系2008年5月22日,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颁布了内控配套指引。该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规范吸收了美国发起人委员会(COSO委员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砚  
本文从组织演化的角度探讨了内部控制的历史沿革, 认为内部控制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社会主要组织形式的变化, 内部控制也经历了从“自控制”到“他控制”, 进而到更高层次的“自控制”的过程。内部控制的发展取决于四方面的因素, 即经济的发展水平、组织内和组织间权力的配置情况、风险因素的差异和技术的专有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宫严慧  
鉴于包括公益基金会在内的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公益基金会内部治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金会的治理特征与其内部控制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理事会规模越大、会议次数越多和理事的会议出席率越高,基金会的合规性越好;理事的会议出席率还与运营目标的公益性显著正相关;负责人的政治联系越强,基金会运营的经济性越差、报告的透明度越低;独立理事比例越高,基金会的公益性越好、费用控制越有效。在基金会治理中,存在理事职责不明确、监事会形同虚设的问题,对组织内部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天泓  
本文从内部控制环境的复杂性入手,分析了内部控制环境构成因素的异质性以及关键构成因素的双重属性,并对控制环境自组织形成过程中的驱动力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和多因素耦合的研究。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自组织状态下,控制环境能够形成内部驱动的创新机制,并且通过内部控制系统内的能量传递,成为内部控制发展的原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