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4)
- 2023(15672)
- 2022(12793)
- 2021(11524)
- 2020(9842)
- 2019(22610)
- 2018(22489)
- 2017(43205)
- 2016(23195)
- 2015(25744)
- 2014(25782)
- 2013(25611)
- 2012(23361)
- 2011(20905)
- 2010(21399)
- 2009(20308)
- 2008(20647)
- 2007(19040)
- 2006(16694)
- 2005(15524)
- 学科
- 济(105508)
- 经济(105389)
- 业(95294)
- 企(86270)
- 企业(86270)
- 管理(82775)
- 方法(43673)
- 数学(33742)
- 数学方法(33416)
- 业经(32662)
- 财(32368)
- 农(31489)
- 中国(27069)
- 务(23670)
- 财务(23637)
- 财务管理(23608)
- 企业财务(22418)
- 农业(22192)
- 技术(22171)
- 制(21228)
- 理论(20060)
- 地方(19520)
- 和(18424)
- 学(18267)
- 贸(18002)
- 贸易(17988)
- 易(17380)
- 策(17346)
- 划(16866)
- 体(16526)
- 机构
- 学院(337713)
- 大学(334584)
- 济(143688)
- 经济(140870)
- 管理(134304)
- 理学(114812)
- 理学院(113688)
- 管理学(112003)
- 管理学院(111374)
- 研究(109338)
- 中国(86288)
- 京(69904)
- 财(67763)
- 科学(64620)
- 农(57057)
- 所(55128)
- 江(53312)
- 财经(53149)
- 中心(50147)
- 研究所(49413)
- 经(48059)
- 业大(47611)
- 农业(44586)
- 北京(43899)
- 经济学(43477)
- 州(42048)
- 范(41664)
- 师范(41277)
- 经济学院(39191)
- 财经大学(39014)
- 基金
- 项目(214688)
- 科学(170827)
- 研究(160352)
- 基金(155802)
- 家(134008)
- 国家(132810)
- 科学基金(115632)
- 社会(103320)
- 社会科(97872)
- 社会科学(97846)
- 省(86060)
- 基金项目(82166)
- 教育(73633)
- 自然(72999)
- 自然科(71384)
- 自然科学(71364)
- 划(70534)
- 自然科学基金(70164)
- 编号(65185)
- 资助(62021)
- 成果(53064)
- 创(50041)
- 重点(48206)
- 部(47649)
- 发(47324)
- 创新(45891)
- 课题(44799)
- 业(44566)
- 国家社会(42490)
- 教育部(41265)
- 期刊
- 济(165980)
- 经济(165980)
- 研究(100024)
- 中国(70178)
- 财(57552)
- 管理(55568)
- 农(53637)
- 学报(47592)
- 科学(46117)
- 大学(36888)
- 教育(36410)
- 农业(36011)
- 学学(34532)
- 技术(32454)
- 融(31471)
- 金融(31471)
- 业经(28645)
- 财经(27271)
- 经济研究(25846)
- 经(23623)
- 业(22508)
- 问题(21959)
- 技术经济(20024)
- 贸(17868)
- 商业(16689)
- 财会(16473)
- 科技(16466)
- 现代(16462)
- 世界(16150)
- 版(15855)
共检索到516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赤平 丁建军
马克思企业理论有着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开放性的理论体系,但由于其企业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特殊使命,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在遵循马克思企业理论科学的逻辑框架基础上,通过引入经济、制度环境和政府权力的相机介入而尝试构建了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一般化分析框架———分工、协作与企业合作剩余创造范式。该范式内生地解释了企业的产生,融合了企业内效率与公平问题,突出了企业生产性本质和追求合作剩余最大化的目标。
关键词:
分工与协作 合作剩余 企业理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罗翔 项歌德
本文以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为基础,重新审视了中国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本文采用2003~2008年中国中小企业的省级面板数据,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从工业产值利税率角度考察了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研究发现,要素投入对于创新绩效的贡献不显著,劳动力存在"去技术化",但是创新活动的空间溢出效应很显著,特别是东部地区要显著优于中西部地区;企业规模差异对于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建议鼓励中小企业地理上的集聚并实行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创新绩效 产值利税率 空间溢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宝贵
企业是一个不完全契约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结论。马克思通过分析企业签约人的权力界定、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的异同,构建了其不完全契约分析框架。这与西方主流企业理论的GHM分析框架在权力配置来源、不完全契约的原因解释和企业理论的演进逻辑方面存在分歧。相比较,前者更为完整和系统化。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马克思企业理论 GHM框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富强
新制度主义从交换关系出发,认为企业规模扩展的界限是企业的边际组织成本与市场的边际交易成本相等之点;而古典主义则从企业核心的生产功能出发,认为企业规模扩展的界限也就在于企业的边际协调收益与市场的边际协调收益相等之点。文章借鉴马克思的协作观对新制度主义企业理论进行了修补,并进而探究了体现协作系统这一企业本质的社会合理规模界限:企业的净边际协调收益与企业的净边际组织成本相等之点;同时,又借鉴马克思的异化观考察了企业组织发生异化后所衍生出来的收益转移效应以及相应企业规模。在此基础上,文章得出了两个基本结论:企业的现实规模通常要大于企业的社会合理规模;并且,随着企业形态偏离协作系统这一本质的程度不同,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王炜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李石泉王炜一、马克思提出了完整的企业理论经济学界流行这样一种看法:真正的企业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R.H.科斯(Coase)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论文中首次提出来的。这一论断在一定范围内似无可非议,但从经济学发展史上看,其正确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仕军
深化对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研究既有助于澄清一些人认为“马克思没有企业理论”的误解,也有助于纠正企业理论研究中“言必称西方”的倾向,还可以为我国的企业改革实践提供指导。研究的途径有“回到马克思”、“依据变化了的实际分析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合理内核’与时代局限”、“批判性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等。
关键词:
马克思 企业理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冬林 郭建辉
我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当前大举进军金融领域,深入拓展金融业务,其经营活动金融化日益显著。作为私有企业,大型互联网企业资本的逐利性使其对开展金融业务实现金融化改造有着狂热的渴求和不竭的动力,这也构成了其金融化的动因和本质。通过金融化活动,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困难。因此,进一步规范和监管大型互联网企业金融化行为,预防和隔断技术风险、垄断风险和监管风险,对保障金融平稳安全运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金融化 政治经济学 外部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别晓竹 侯光明
在梳理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三维架构和发展循环,从价值创造能力演化的角度揭示企业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内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由组分能力、结构能力和动态能力三维构成。企业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内因不是静态的某一种能力,而是价值创造能力的动态迁移,使企业避免由于发展循环减慢而进入衰退期,以短期竞争优势的不断更新获得持续发展。
关键词:
价值创造能力 分析框架 竞争优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超 范小云
现代企业理论自创立以来,一直都未能摆脱新古典思想的束缚,从而降低了它的解释力。本文将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与协作的思想应用于对企业的解释,并得出以下结论:分工不仅要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更重要的是,还要受市场不确定性的限制,企业内分工协作与市场分工协作的差异才是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企业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企业是追求分工经济与协作经济的要素所有者结合的产物。降低交易成本是企业出现后的结果,而不是企业出现的原因;当在企业内组织生产的边际利润等于在市场内组织生产的边际利润时,企业便会停止扩张。
关键词:
分工 协作 企业理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超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上。而促进本地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正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之一。本文基于陕西省协作配套调查,提出了协作配套机制体系的"4-4-12"逻辑框架并对其运行方式进行描述。该框架表明,能够有效促进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机制体系应至少包括4个机制12个具体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健 苏方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光伟 张威
基于对科斯主义企业理论的批判,国内学者试图建构马克思企业理论,并沿四条线索展开:(1)理论批判及其深化,(2)通过理论回溯在原典中寻找理论依据,(3)以理论批判为指导的系统比较,(4)以理论批判为基本视阈和依托的尝试性理论建构。这一研究实质是把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具体统一于企业理论中,但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劳动价值论的应有的理论地位。因此,立足于广义体系,既有的批判视角的马克思企业理论需要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加以推进和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
马克思企业理论 科斯主义企业理论 批判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小军 高俊山
从剩余与交换的角度,构建了剩余创造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发现或创造了交换剩余,基于特定产品的交换,与消费者分享了这一剩余,并将剩余与企业员工、股东、债权人等分享。将这一理论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发现了交易费用经济学基于交易费用的分析的不足,认为交易费用不能用于合作机制选择,企业与市场不是替代关系。
关键词:
企业理论 剩余创造 交换 交易费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栾霁冬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卫生需求的日益增加,患者挑选医院的倾向也日趋明显.一些大型医院长期存在的患者满、就医难的问题日趋严重,而多数中小型医院则呈现出门诊量少,床位使用率低,医疗技术发展迟缓的局面.黑龙江省邮电医院,是位于南岗区繁华地带的一所小型企业医院,不仅被3所省级大医院所包围,而且与省医院门诊部门庭相对.周围3所省级医院的医疗设备、技术力量都优于这所小医院几十倍,因此,该院经营十分困难.1985年,该院正式与哈医大一院建立了医疗协作关系,对部分科室实行了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凤义
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论,以资本的本质是生产关系为出发点,以资本控制劳动的实现形式为主线,对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内部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具体包括对股份公司的经济性质及内部关系的分析;对垄断组织的经济性质及特征的阐释;对跨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及其实现形式的剖析等等。论文认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对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