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8)
2023(3952)
2022(2618)
2021(2265)
2020(1710)
2019(3682)
2018(3825)
2017(7227)
2016(4271)
2015(5058)
2014(5337)
2013(4712)
2012(3879)
2011(3366)
2010(3338)
2009(2912)
2008(2837)
2007(2570)
2006(2386)
2005(2379)
作者
(11458)
(9453)
(9366)
(9128)
(5986)
(4432)
(4322)
(3740)
(3657)
(3351)
(3227)
(3120)
(3089)
(3081)
(2957)
(2951)
(2871)
(2825)
(2819)
(2723)
(2498)
(2392)
(2291)
(2206)
(2179)
(2173)
(2143)
(2088)
(1966)
(1900)
学科
(17336)
经济(17320)
(9732)
管理(9235)
中国(7412)
(6818)
企业(6818)
(6599)
业经(5615)
农业(4549)
(4349)
理论(4328)
地方(4273)
教学(4149)
发展(3944)
(3938)
方法(3873)
(3770)
产业(3630)
(3206)
信息(3175)
数学(3029)
总论(3027)
数学方法(3006)
信息产业(2993)
(2918)
(2897)
(2877)
学法(2848)
教学法(2848)
机构
学院(57942)
大学(55287)
(22324)
经济(21826)
研究(19869)
管理(18774)
理学(15747)
理学院(15565)
管理学(15198)
管理学院(15096)
中国(14327)
(11860)
科学(11817)
(10081)
(9929)
(9784)
(9726)
(9011)
师范(8929)
研究所(8885)
中心(8720)
技术(8180)
业大(8015)
财经(7821)
(7736)
农业(7701)
职业(7335)
北京(7311)
经济学(7282)
(7250)
基金
项目(37885)
研究(30402)
科学(29434)
基金(25417)
(21995)
国家(21789)
科学基金(18601)
社会(18473)
社会科(17402)
社会科学(17398)
(16212)
教育(15263)
编号(13658)
基金项目(13161)
(12868)
成果(11061)
自然(10647)
自然科(10421)
自然科学(10419)
自然科学基金(10230)
课题(10088)
资助(9596)
(9195)
重点(9038)
(8676)
(8325)
(7921)
国家社会(7828)
(7802)
(7762)
期刊
(26909)
经济(26909)
研究(18047)
中国(13887)
教育(12344)
(10865)
学报(8541)
科学(7765)
(7530)
管理(7307)
农业(7261)
技术(7049)
大学(6814)
学学(6217)
(5509)
金融(5509)
业经(5184)
职业(4899)
经济研究(4442)
问题(4070)
财经(3942)
(3783)
(3478)
技术教育(3387)
职业技术(3387)
职业技术教育(3387)
图书(3241)
(3091)
论坛(3091)
(2893)
共检索到89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美玉  
本文通过超边际一般均衡模型论证交易效率的提高将会产生分工,专业化经济程度高于投资品互补经济程度将会产生分工与内生技术进步共同演进,李约瑟之谜的谜底在于分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益言  李毅  
学术界关于李约瑟之谜的讨论不胜枚举。目前国内学界依照着一种按学科领域精细分工的研究方式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因而他们关于李约瑟之谜这个宏大、动态、复杂的社会话题的探讨,就会陷入盲人摸象即"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的逻辑陷阱之中。若以专业化分工为切入点,可对李约瑟之谜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和讨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潮  
"李约瑟之谜"是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率先出现的疑问,实际上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近代落伍的疑问。财政制度对产权的界定、保障、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是解读"李约瑟之谜"的重要角度。本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靳清  贾全星  
"李约瑟之谜"的讨论已经很多,虽皆粲花之论,却难成气象。中国与欧洲如此霄壤之别的历史结果背后必然有其支配历史的现象。我们能够想得到的各种现象,比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战争似乎更能担当这一角色,因为它关乎个人、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安全。中国没有先于西方发生工业革命,不是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没做什么"。中国,这个天朝上邦乐于"正其谊","明其道",用朝贡体系襟带四周,所以容易成为"睡狮"。战争对技术的需求是急迫的、大量的、也是苛刻的。战争与技术发明、发现之间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本文用计量的方法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川  赵亚奎  
本文以"统一增长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李约瑟之谜"。本文分析指出,传统的有关"李约瑟之谜"的文献大多注重对18世纪以来东西方社会在经济和收入水平上的"大分流"的解释,而忽视对"李约瑟之谜"的另一部分,即近代中国的技术停滞方面的研究。本文以"统一增长理论"为框架,为"李约瑟之谜"进行了全面的解答,不仅分析了从马尔萨斯陷阱到后马尔萨斯阶段人均收入水平演变过程,还以技术抵制为视角给出了近代中国技术停滞的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德平  鲍国良  张俊岩  
金融革命对工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英、法、德等国早期的金融革命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形成。因为工业比较利益未充分显现,以及金融剩余虽然存在但被购置土地或进行奢侈性消费等渠道"消耗",导致中国传统农贷制度不可能实现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二元分野及那个历史环节所需要的"金融革命",从而也无法承担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向工业转移金融剩余的功能,限制了中国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的突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洋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重新考察了李约瑟之谜。通过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本文证明 ,初始人口 资源禀赋的差异是造成中国和西欧在 1 8世纪之后的文明分岔的原因。这一理论和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学说是一致的。本文纠正了伊懋可学说中的逻辑错误 ,并发现了形成高水平陷阱的两个重要前提 ,即工业中存在规模经济以及人口增长符合马尔萨斯原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立鑫  
对李约瑟之谜的已有解释分为工商业畸型论、政经制度缺陷论、文化约束论、人口土地比率决定论、不可逆演化论等五大类。文章认为,要进一步解释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根源,探索范围就不能只局限于在社会系统内部,而是要追溯到自然约束条件的特殊性,这其中尤其要深入探索特殊的自然约束条件下特定社会发展形态形成的深层的系统动力学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本文立足于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史研究中"大分流之谜"之中国版本"李约瑟之谜"。在一个周而复始的贫困陷阱中,必须具备形成临界最小物质资本积累的条件以及形成一种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实现创新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否则无法打破贫困均衡陷阱。因此,"李约瑟之谜"可以重新定义为: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未能形成打破马尔萨斯贫困陷阱所必需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并将其转化为科学技术创新,以致中国未能成为工业革命的诞生地,错失拥抱现代化的历史机遇。本文揭示欧洲典型的封建制与中国的王朝帝国制的巨大差异,造就了大相径庭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激励机制,尝试为理解"李约瑟之谜"提供了一个经济增长视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津津  任保平  
李约瑟之谜不仅是对现代科技起源的诘问,更是文明转换背景下的经济转型问题。本文从路径生成、稳定与分化三个相互继起的环节比较分析了中西方经济转型路径的演化过程,提出"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结构转变"具有多向度机制的解释性假说。研究认为,制度初始禀赋孕育出的经济转型路径生成力量构成制度动态约束条件分叉的动力源,技术层面路径构建力量能否实现对制度层面路径依赖力量的有效冲击是科技分化现象产生的关键,系统内选择机制与创新机制作用下的分化路径组合引起了经济形态与增长表现的分流。构建包容性制度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重视创新与选择机制的结构转变效应是历史赋予未来转型挑战的规律性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凯  冯涛  
在经济史文献研究中,李约瑟之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研究兴趣。在技术等各方面曾一度领先,直到16、17世纪仍与西欧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为何迅速衰落,又在改革开放以来重新崛起?是什么因素导致一国出现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繁荣?文章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在众多的经济变量中分离出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以期对此类文献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淀  伍敬群  
本文建立了一个规模报酬递增的增长模型,用以解释李约瑟之谜,即“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西欧”。模型结果显示,在农业社会,人口增长率越高,技术进步速率越快。不过,到工业革命前夕,技术进步内在机制发生变化,人口增长率与技术进步速率呈负相关关系,却与人口存量呈正相关关系。这一改变是李约瑟之谜的症结所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威  
本文试图通过对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体系的详细考察,从理论上构建一个真正符合古代中国特性的小农及其家庭的储蓄、投资、生产模型,帮助我们以微观的视角来理解古代中国的生产制度、社会组织制度,进而更好地解释古代中国在近代迅速衰落的现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皮建才  
本文基于对文献的批判性思考,从权威委托机制的视角分析了李约瑟之谜的成因。文章结合权威委托机制的视角批判了当前的两种流行性假说,回答了地理禀赋和地方有地精英为什么不是李约瑟之谜的主要约束。文章认为,权威委托机制是李约瑟之谜的重要谜底,而权威委托机制的不同又是由中央政府面临的约束条件的不同决定的。思考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为了当代中国更好地崛起。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寇宗来  石磊  
围绕《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的李约瑟之谜: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长期在技术上遥遥领先的中国?学者们见仁见智。本文对李约瑟之谜给出了一个新的解释:现代专利制度首先在英国(乃至欧洲)的建立,是导致中西方在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模式上产生巨大分野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