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4)
2023(14038)
2022(11762)
2021(11030)
2020(9438)
2019(21718)
2018(21127)
2017(40628)
2016(21725)
2015(24820)
2014(24871)
2013(24776)
2012(22949)
2011(20495)
2010(20487)
2009(19071)
2008(18864)
2007(16763)
2006(14152)
2005(11925)
作者
(61375)
(51862)
(51676)
(49127)
(32759)
(25114)
(23646)
(20264)
(19640)
(18436)
(17633)
(17291)
(16189)
(16090)
(16052)
(15993)
(15884)
(15050)
(14747)
(14671)
(12664)
(12612)
(12502)
(12060)
(11789)
(11696)
(11393)
(11385)
(10429)
(10428)
学科
(94432)
经济(94318)
(66745)
管理(65561)
(52427)
企业(52427)
方法(47804)
数学(43233)
数学方法(42783)
(36459)
(35357)
中国(24550)
农业(23245)
业经(21556)
地方(19777)
(19416)
财务(19373)
财务管理(19311)
(18967)
企业财务(18416)
(16748)
(16228)
贸易(16223)
(15762)
财政(14250)
(13691)
银行(13663)
(13606)
金融(13603)
(13159)
机构
学院(312522)
大学(310941)
(129939)
经济(127395)
管理(124985)
理学(109079)
理学院(107991)
管理学(106174)
管理学院(105601)
研究(97779)
中国(74450)
(67182)
(61991)
科学(58879)
(53833)
财经(50777)
(47932)
中心(47693)
(47543)
业大(46113)
(46097)
研究所(43247)
农业(41188)
经济学(40650)
(39154)
师范(38761)
北京(37971)
财经大学(37495)
经济学院(37051)
(36470)
基金
项目(213457)
科学(169421)
基金(157663)
研究(155366)
(136570)
国家(135135)
科学基金(117353)
社会(101150)
社会科(95751)
社会科学(95725)
(84110)
基金项目(83890)
自然(75666)
自然科(73949)
自然科学(73929)
自然科学基金(72628)
教育(72069)
(69352)
资助(64506)
编号(62697)
成果(50591)
(48319)
重点(47436)
(44909)
(44128)
课题(42325)
国家社会(42159)
教育部(42048)
科研(41529)
创新(41195)
期刊
(139599)
经济(139599)
研究(87638)
(56975)
中国(56948)
(52829)
学报(48066)
科学(44233)
管理(42139)
大学(37362)
学学(35621)
农业(35165)
(28333)
金融(28333)
技术(26535)
教育(26241)
业经(25517)
财经(25446)
经济研究(21922)
(21576)
问题(19012)
(16853)
(16629)
统计(16075)
技术经济(15244)
财会(15108)
(14673)
理论(14351)
商业(14209)
(13846)
共检索到450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楠  甄茂生  
本文利用浙江南部松阳县石仓村阙氏族谱及分家契约文书,对中国传统社会分家制度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传统社会分家制度的作用下,出生次序与生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出生次序每滞后1个单位,生育子女数量平均减少0.3人。其原因在于分家制度导致分家前后财产产权属性的变化,对处于不同婚育周期的儿子产生不同的生育激励。出生次序靠前的儿子,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可以用分家前大家庭的财富养育自己的儿女,因而有多生育子女的倾向;而出生次序靠后,特别是分家时还未到婚育年龄的儿子,受分家后经济条件的约束会抑制自身生育水平。本文不仅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否存在人口控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同时首次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月圆  
本文以百余份清代山西、徽州等地的分家书为核心,深入考察商人家庭的分家选择及其与商业经营的双向互动,进而揭示家庭生产、经营方式与分家制度的内在联系。商人家庭的分家通常以延续商业经营、维系商业组织的整体性为目标,通过分店经营、设立股份、划分资本银等方式,在实现诸子均分的同时减少因家庭财产传递而引发的经营风险。相较于小农家庭分家析产的模式,商人家庭的选择可被称为“分家不析产”。另一方面,商人家庭的分家选择也受其商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商业利益成为家庭分与合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经营不善的商号,分家成为整顿商号组织、清理债务乃至中止经营的契机。商号、股份、资本等不同形式的商业资产也被广泛用于父母养老,成为联结家庭的经济纽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佳琪  陈英  
农村土地实行均包制,从而导致土地被分割,农户承包地细碎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耕地田埂系数逐年增加。本文针对河西走廊地区永昌县6个镇4个乡的109个行政村的农户,选取10个样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影响耕地田坎系数各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走访调查农户对分家析产的意愿及结合土地分等定级进行土地承包分配的意愿。结果表明,分家析产后大多数农户耕地中耕地田坎系数明显增加,实际耕作面积减少。最后结论认为,分家析产会影响耕地田坎系数,进而影响到实际耕作面积,最终制约土地利用集约化的发展。因分家行为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所以借助农用地分等定级方式分配土地,有效降低耕地田坎系数,减少零碎化,减...
[期刊] 求索  [作者] 蒋勤  
近年来,海量明清地方文献进入公藏机构,如何凭借零散的契约、账簿、票据等史料开辟新论题或是检验经典命题,成为亟待突破的难题。通过对民间账簿开展全面释读,并整体核算和变量提取,或可形成基于民间文书的价格研究新范式。以清代浙南松阳县石仓的农家账簿为核心史料,可构建一个19世纪地方食物类价格的体系及相对序列。在民间文书研究中,采用统一折米的方式可解决不同时空度量衡和货币不一致难题,提供了简易且有效的比较物价的方案。研究发现,米价较稳定,其次是猪肉价格,最后是盐价和糖价等外部商品的价格;而折米价格的变动则反映商品供应能力和需求的相对变动,从中或可窥见乡村市场与产业的兴衰。整体性分析和量化方法的结合,为系统发掘地方文献的研究价值开辟了新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育  徐炜锋  
选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家庭房产财富与家庭消费的关系,理论上区分了家庭房产财富的存量与流量,分别从存量的住房资产价值与流量的住房资产价格两个方面来探讨它们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思想,将家庭消费按层次划分为四大类,同时充分考虑家庭异质性,按家庭住房产权归属、家庭拥有住房套数和家庭所属地区对样本进行分类,详细对比分析了家庭消费与家庭住房资产价值与价格之间关系及其存在的结构性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家庭住房资产只存在微弱的"资产效应",而作为住房"负资产"的住房负债则会带来较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育  徐炜锋  
选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家庭房产财富与家庭消费的关系,理论上区分了家庭房产财富的存量与流量,分别从存量的住房资产价值与流量的住房资产价格两个方面来探讨它们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思想,将家庭消费按层次划分为四大类,同时充分考虑家庭异质性,按家庭住房产权归属、家庭拥有住房套数和家庭所属地区对样本进行分类,详细对比分析了家庭消费与家庭住房资产价值与价格之间关系及其存在的结构性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家庭住房资产只存在微弱的"资产效应",而作为住房"负资产"的住房负债则会带来较强的"负债效应";另外,家庭所在社区商品房价格上涨并不存在"财富效应",但房价上涨较快地区,房价上涨会通过"替代效应"增加非自有住房家庭的消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锦春  范从来  
本文构建风险冲击、农村家庭资产和持续性贫困的分析框架阐释风险冲击造成农村家庭持续性贫困的成因,将CHNS数据库中1989—2015年1146户农村家庭作为样本,在测度农户分类资产指数的基础上揭示风险冲击对持续性贫困的影响,论证了个体异质性风险冲击下农户风险应对方式的差异。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对摆脱持续性贫困的作用显著优于农业资产和商业资产积累,不同生产性资产配置农户风险应对机制的差异是导致低资产农户陷入持续性贫困的根本原因。因此,探索实施贫困家庭资产账户建设,加强生产性资产帮扶,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推动农村普惠金融与教育扶贫事业发展均有助于实现农村贫困家庭的长效脱贫。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艳敏  严奉宪  
[目的]试图从微观农户层面研究风险冲击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及作用路径,以期为增强农村居民家庭风险抵御能力、缓解相对贫困提供实证支撑。[方法]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面板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风险冲击对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用异质性分析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家庭风险应对方式差异。[结果]风险冲击会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可能。其中,灾害冲击是导致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首要原因,其次是教育冲击和婚丧嫁娶、孩子出生等重大事件冲击,失业冲击和健康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家庭的风险应对机制差异是导致相对贫困家庭无法摆脱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与高收入的农村居民家庭相比,低收入的农村居民家庭遭受风险冲击时会减少更多的农业生产投资,增加更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家庭现有的资源配置无法提升家庭未来的收入能力,使其囿于相对贫困无法脱离。[结论]政府应构建更具韧性的国家治理体系、更具弹性的社会帮扶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可持续生计能力,从而减少农村居民家庭陷入相对贫困的可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强   陈山漫  
防范风险事件对农村家庭创业的负面冲击,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检验风险冲击对农村家庭创业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家庭财务弹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风险冲击对农村家庭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家庭财务弹性可以缓解风险事件对农村家庭创业绩效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增强家庭财务弹性,加大对农村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家庭创业质量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邓淇中  周丽  
本文利用湖南省2001-2007年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消费的季度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使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湖南省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传导以及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房地产价格一单位的正向冲击,对居民消费存在稳定的正效应,即湖南省房地产市场存在财富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继勇  梁柱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将海湾六国产出的同步波动性和遭受冲击的对称性联系起来。研究发现,1977-2006年间海湾六国遭受需求冲击的对称程度要高于供给冲击,对称性的需求冲击对维持六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既显著又重要,而供给冲击的对称性对维持六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几乎没有作用;另外,本文没有发现供给和需求冲击的对称性对经济周期的同步波动有滞后影响。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于海湾六国未来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车群  曹树基  
文章以浙江松阳石仓阙氏所藏家族宗谱、文书为核心,通过梳理其中隐藏的人口与经济信息,考察其家族人口行为和其人口行为背后的经济驱动力。为所谓马尔萨斯式的中国生育模式提供一个反例。文章的研究表明,阙氏家族可以根据经济情况的好坏调节其生育行为,从而使生活维持在一定的水准之上。由此可见,在一个辽阔的国家内部,也许的确存在着所谓"无节制"的生育,但也同样存在着如同石仓阙氏一般极具现代性的人口生育模式,马尔萨斯式的中国人口模式并不能一概而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桂田  赵留彦  
本文研究两类基本宏观冲击——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动态效应,并据此分析经济周期波动。我国的经验证据表明:第一,供给冲击会引起产出增长与当期通货膨胀负相关,而需求冲击会引起产出增长与当期通货膨胀正相关。第二,需求冲击下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正相关——这与菲利普斯曲线一致,不过供给冲击下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间关系并不明显。第三,供给冲击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力度相对更强,而需求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则更强。这解释了经验中经常观测到通货膨胀顺周期特征。这一结果意味着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容易调控通货膨胀,却难以调控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政府和货币当局应慎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谨防其通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运达  刘鑫宏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市场分工程度的加深,外部需求冲击与本国经济波动的关联已非净出口所能涵盖,投资已成为净出口之外传导外部需求冲击的重要路径。从因应外部需求冲击的角度对1997年以来中国投资波动进行结构分析,运用OLS回归与ARMA组合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识别外部需求冲击传导的投资路径。结果表明,总投资中的出口引致性投资对于外部需求冲击的反应是敏感的,外部需求与政府预算内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自筹资金投资之间存在着"冲击—传导"关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鲍莹莹  
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健康冲击、劳动参与对农村家庭福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冲击对农村家庭福利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劳动参与会降低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而外出劳动参与则会提高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健康冲击对农村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家庭劳动参与率变化来发生作用的;分群体来看,健康冲击会影响不同受教育程度、资产状况和户主年龄家庭的福利水平,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基于以上结论的政策建议如下:提高农村地区的健康医疗水平;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机制;缩小群体间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家庭的福利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