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3)
- 2023(12377)
- 2022(10336)
- 2021(9657)
- 2020(8041)
- 2019(18570)
- 2018(18560)
- 2017(36137)
- 2016(19821)
- 2015(22356)
- 2014(22786)
- 2013(22205)
- 2012(19992)
- 2011(17960)
- 2010(17720)
- 2009(16244)
- 2008(15578)
- 2007(13617)
- 2006(11987)
- 2005(10704)
- 学科
- 济(79421)
- 经济(79305)
- 管理(56024)
- 业(52953)
- 企(43433)
- 企业(43433)
- 方法(33985)
- 数学(29108)
- 数学方法(28770)
- 农(23336)
- 中国(21791)
- 学(19118)
- 财(19059)
- 业经(18743)
- 地方(17446)
- 制(15798)
- 农业(15435)
- 理论(13045)
- 和(12465)
- 贸(12417)
- 贸易(12409)
- 易(12025)
- 技术(11945)
- 环境(11887)
- 银(11528)
- 银行(11493)
- 体(11367)
- 务(11356)
- 财务(11284)
- 财务管理(11263)
- 机构
- 大学(279593)
- 学院(276613)
- 管理(111802)
- 济(106245)
- 经济(103807)
- 理学(97055)
- 理学院(95974)
- 管理学(94283)
- 管理学院(93786)
- 研究(92002)
- 中国(67930)
- 京(60393)
- 科学(58466)
- 财(48622)
- 所(45725)
- 农(45608)
- 业大(42944)
- 研究所(41828)
- 中心(41717)
- 江(40194)
- 财经(39056)
- 北京(37999)
- 范(37752)
- 师范(37434)
- 农业(35521)
- 经(35515)
- 院(33890)
- 州(32557)
- 经济学(31306)
- 师范大学(30469)
- 基金
- 项目(193995)
- 科学(152126)
- 研究(142595)
- 基金(140378)
- 家(122287)
- 国家(121250)
- 科学基金(104046)
- 社会(89001)
- 社会科(84086)
- 社会科学(84065)
- 基金项目(75290)
- 省(75172)
- 自然(67790)
- 自然科(66136)
- 自然科学(66122)
- 自然科学基金(64916)
- 教育(64539)
- 划(63649)
- 编号(59045)
- 资助(56650)
- 成果(47880)
- 重点(43020)
- 部(42323)
- 发(40984)
- 课题(40162)
- 创(39903)
- 创新(37202)
- 科研(36787)
- 国家社会(36154)
- 教育部(36117)
共检索到400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雁 赵小敏
研究目的:借鉴土地格局领域的研究思路,在中观尺度上研究土地细碎化,以期在研究方法、数据获取等方面寻求突破,并利用2004年分宜县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矢量对10个乡镇土地利用细碎化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景观格局指数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在中观尺度上研究土地细碎化问题,得到与微观尺度研究截然不同的结论——低山区土地细碎化程度最低,其次是平原区,而丘陵区的土地破碎化程度最高。研究结论:分宜县各乡镇土地利用细碎度指标的聚类结果空间分布规律特征十分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雁 刘友兆
站在细碎化的角度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构建基于细碎化视角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西省分宜县10乡镇2004年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文献资料法、景观格局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AHP方法,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分宜县南部乡镇土地细碎化程度最低,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高;北部土地细碎化程度最高,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低;位于中部平原区乡镇,其土地细碎化水平处于中间水平,其可持续利用能力在全县处于中间水平。论文构建的基于土地细碎化视角下的乡镇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区域细碎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雁 李敬峰
土地细碎化现象的存在普遍被认为是土地经营所面积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过程难以体现细碎化对其影响。本研究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5个目标下构建符合细碎化利用特征的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西省分宜县10乡镇2004年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分宜县南部乡镇土地细碎化程度最低,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高;北部土地细碎化程度最高,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低;位于中部平原区,其土地细碎化水平处于中间水平,其可持续利用能力在全县处于中间水平。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区域细碎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关键词:
细碎化 土地持续利用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在改革中前进的分宜县人民医院分宜县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县级医院,始建于一九三六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医院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给医院发展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医院占地面积27700m2,建筑面积18300m2。医院门诊大楼、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玉珍 朱丽丽
乡村能否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能否实现,与乡镇干部息息相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乡镇干部工作状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提升乡镇干部工作状态的对策建议,对于激发乡镇干部干事创业活力,提振乡镇干部精气神,打造高素质“三农”工作队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镇干部 工作状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
土地细碎化治理是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土地细碎化问题无法通过单一的治理方式解决,需借助多种力量合力应对。中部金峨县的经验表明,土地细碎化治理应以县域为单元构建治理体系,整合地方政府、农民和市场主体等力量,使政府、社会和市场形成治理合力,实现土地细碎化治理的目标。在土地细碎化县域治理体系中,以地方政府引导为核心的行政化机制是前提条件,供给土地细碎化治理资源,引导土地细碎化治理实践;以农民自组织为核心的社会化是组织机制,村社集体统筹协调土地整合和土地流转过程,农民通过自主决策和民主协商参与实践过程;以市场耦合为核心的市场化机制是必要条件,耦合行政化机制和社会化机制,借助土地流转市场发育推动土地集中高效利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兴 周生路 吴绍华 王晓瑞 林晨 周华
土地细碎化是与土地规模经营理念相背离的一种土地形态,细碎化的土地经营模式会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下降、粮食减产以及景观美观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土地细碎化程度的衡量多通过细碎度表征,但尚无统一标准,且主要针对农用地。以江苏东海县为例,首先结合景观指数与主成分分析,分别计算耕地、基础设施用地、居民点用地以及生态用地的细碎度,再通过系统聚类,分析不同地类细碎度组合的地域分异特征。结果显示:不同用地类型的细碎度是自然、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结果,耕地细碎度与居民点细碎度有着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生态用地细碎度有着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基础设施用地细碎度和居民点细碎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与生态用地细碎度存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庆 田士超 邵挺 汪学军
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的土地细碎化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特征之一,与以往众多研究不同的是,本文从农民收入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这一经济现象。文章首先厘清了土地细碎化与农业产出、农地的有效利用、种植业的多种经营、农业生产风险和农产品价格风险的分摊或规避,以及劳动力利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土地细碎化的存在正面地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这也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现今农村社会中无论是通过市场机制还是政府推动,土地细碎化这一现象依旧存在的现实。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细碎化 农民收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培勇 陈风波
研究目的:综述国内外有关土地细碎化起因及其影响的已有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和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以及不同时代,土地细碎化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土地细碎化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整体上看,土地细碎化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研究结论:认清土地细碎化的起因及其带来的影响,对于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提高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土地细碎化 起因 影响 文献综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严祥 蔡运龙 陈睿山 李昊
尺度问题是土地变化驱动力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统计方法在土地变化驱动力研究中应用广泛,而目前对此类研究所需考虑的尺度问题尚未有针对性的论述。本文通过总结目前土地变化驱动力分析中主要的统计方法,识别出其中亟待处理的5种尺度问题,即研究区空间幅度、空间粒度、时间幅度、时间粒度和土地分类精度5个因素变化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且认为此5种尺度问题的本质都是数据在空间或时间上聚合对统计分析结果的影响,若缺乏妥善处理,土地变化驱动力分析的结果将表现出不真实性,可能带来2方面的风险:一是土地变化驱动力分析结果无意义;二是引导出错误的对策。土地变化驱动力研究中有3种思路可处理该问题:①研究基本实体的明确界定;②敏感性分析或变化速率分析;③寻找回避尺度问题的恰当方法。3种思路均可借鉴,但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土地变化 驱动力 统计分析 尺度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凯
研究目的:基于目前对土地细碎化的内涵描述不清及其衡量方法千差万别的现实,提出土地细碎化的内涵及其综合定量测定方法。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土地细碎化是由于中国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制度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的一种农户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出现的呈现土地的块数相对较多、单个地块的面积较小且存在差异、肥沃程度不一致、家庭距离地块的远近不同等特点的农户经营土地的形式。(2)基于土地细碎化的4个本质属性,提出了土地细碎化的综合定量测定方法。(3)实证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论:运用本文提出的测定土地细碎化程度的方法有助于深化土地细碎化问题的研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红宇 冯晓阳
基于6省468个水稻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结合理论与实证考察土地细碎化对稻农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分析土地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其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调查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值为0. 742,技术效率偏低,且不同类型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差异明显;土地细碎化阻碍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提升,但充分考虑土地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后抑制作用减弱;土地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显著促进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而且对土地细碎化阻碍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反向调节效应和联合调节效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新华 付莹莹
细碎土地的规模化流转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但是细碎土地的规模化流转不仅是交易过程,而且是组织过程。只有处理好组织问题,才能保障细碎土地的规模化流转。针对细碎土地规模化流转的组织困境,从组织技术角度探讨细碎土地规模化流转更具有现实意义。“零存整取”和集体协商是两种关键的组织技术:“零存整取”主要解决细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组织化问题,通过中介组织将细碎土地改造成规模土地并进行差异化流转;集体协商主要解决相关主体的组织化问题,重点是通过协商达成共识,从而推动“零存整取”方案的实现。村社组织的组织体系、社区关系和制度存量为组织技术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应更加注重村社组织在细碎土地利用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兴稳 钟甫宁
土地细碎化导致效率损失,改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可以减少乃至消除土地细碎化,这已经被许多人视为常识。但是,长达千年的土地细碎化历史对此常识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中国人多地少的事实出发,提出现阶段农用地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就业保障功能、难以分割等性质,导致土地交易成本远远超过地块的规模经济,因而,在农民内部难以通过市场调整合并地块。只有农户大幅度减少并实现永久性向城市移民,才能逐步改变土地的上述性质,使农业用地的市场化调整具备必要条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新华 付莹莹
细碎土地的规模化流转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但是细碎土地的规模化流转不仅是交易过程,而且是组织过程。只有处理好组织问题,才能保障细碎土地的规模化流转。针对细碎土地规模化流转的组织困境,从组织技术角度探讨细碎土地规模化流转更具有现实意义。“零存整取”和集体协商是两种关键的组织技术:“零存整取”主要解决细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组织化问题,通过中介组织将细碎土地改造成规模土地并进行差异化流转;集体协商主要解决相关主体的组织化问题,重点是通过协商达成共识,从而推动“零存整取”方案的实现。村社组织的组织体系、社区关系和制度存量为组织技术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应更加注重村社组织在细碎土地利用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