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6)
- 2023(8942)
- 2022(7920)
- 2021(7312)
- 2020(6399)
- 2019(14675)
- 2018(14585)
- 2017(27779)
- 2016(15520)
- 2015(17649)
- 2014(18103)
- 2013(17817)
- 2012(16836)
- 2011(15205)
- 2010(15642)
- 2009(14293)
- 2008(14740)
- 2007(13677)
- 2006(11585)
- 2005(10574)
- 学科
- 济(61806)
- 经济(61728)
- 业(41990)
- 管理(41249)
- 企(33602)
- 企业(33602)
- 方法(29924)
- 数学(26175)
- 数学方法(25895)
- 农(17820)
- 财(17516)
- 中国(16450)
- 学(15316)
- 制(12670)
- 业经(12431)
- 贸(11971)
- 贸易(11967)
- 地方(11645)
- 农业(11637)
- 易(11620)
- 务(11068)
- 财务(11041)
- 财务管理(11001)
- 理论(10695)
- 银(10499)
- 银行(10461)
- 企业财务(10390)
- 融(9984)
- 金融(9979)
- 行(9895)
- 机构
- 大学(227954)
- 学院(227243)
- 济(89097)
- 经济(86976)
- 管理(81658)
- 研究(78555)
- 理学(69717)
- 理学院(68830)
- 管理学(67426)
- 管理学院(66992)
- 中国(58518)
- 科学(50994)
- 京(48859)
- 农(45224)
- 财(42965)
- 所(42107)
- 研究所(38243)
- 业大(36866)
- 中心(36609)
- 江(36098)
- 农业(35904)
- 财经(34005)
- 北京(30784)
- 经(30755)
- 范(30541)
- 师范(30158)
- 州(28687)
- 经济学(27842)
- 院(27558)
- 技术(25809)
- 基金
- 项目(147443)
- 科学(113470)
- 研究(105185)
- 基金(105104)
- 家(93939)
- 国家(92765)
- 科学基金(76916)
- 社会(64007)
- 社会科(60444)
- 社会科学(60422)
- 省(58507)
- 基金项目(55348)
- 自然(50682)
- 自然科(49463)
- 自然科学(49440)
- 划(49430)
- 教育(49394)
- 自然科学基金(48572)
- 资助(43785)
- 编号(43129)
- 成果(36243)
- 重点(33721)
- 部(32611)
- 发(31650)
- 课题(30349)
- 创(30342)
- 科研(28868)
- 性(28612)
- 创新(28390)
- 计划(27880)
共检索到339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瑞 李春林 童晓玲 曹明亚 石美宁 徐安英 鲁成 代方银
【目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所引发的血液型脓病是一种传染性强的蚕病,极大地影响蚕业生产。本研究旨在定位对BmNPV高抗的家蚕品系中控制其抗性的基因,进而解析其抗性遗传机制,为培育抗性素材和品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BmNPV高抗家蚕品系99R和较感品系Dazao-N为亲本,配制连锁分析(BC_1F)和定位分析(BC_1M)回交群体。首先对两个亲本品系进行浓度梯度添毒,统计感病死亡的家蚕头数,运用SPSS 17.0软件,计算其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学 青学刚 刘俊凤 刘刚 肖金树 徐安英
对中国蚕业研究所选育的家蚕品种871C×872C进行了BmNPV攻毒饲养试验。结果表明,871C×872C在同浓度添食病毒条件下,全龄死亡率明显小于对照品种,其半致死浓度(LC50)为109,较对照品种提高了4,5个数量级,抗BmNPV能力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爱军 张峰 张丽蓉 王永健
【目的】黄瓜枯萎病和黑星病是危害中国黄瓜生产的两种主要病害,明确黄瓜品系WIS2757对黄瓜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抗性基因遗传与连锁关系,为黄瓜抗病育种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黄瓜材料WIS2757和感病材料津研2号为亲本,获得98个F3代株系,分别对双亲、F1和F3代株系进行苗期抗枯萎病和黑星病接种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对枯萎病与黑星病的抗性遗传及两个抗病基因的连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亲本WIS2757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津研2号高感两种病害。F1群体抗两种病害。根据F3株系对两种病害的抗病表现推断F2对应株的抗病基因型并进行卡方测验,结果表明,F2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菲 李显扬 化晓婷 夏庆友
【目的】探讨家蚕NF-κB类转录因子Bm Relish在抗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 NPV)感染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筛选和分析抗病毒细胞因子,完善对家蚕抗病毒免疫机制的认识。【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当Bm NPV感染家蚕Bm E细胞后Bm Relish全长形式(Bm Relish-FL)是否转变成其活性形式(Bm Relishact);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过表达Bm Relishact的细胞在感染Bm NPV后胞内病毒DNA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杨 王怀银 沈晋良
利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抗Bt棉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回交BC1代(F1(YCR♀×YCS♂)♀×YCR♂)群体进行连锁图谱的构建。经23组AFLP引物的选择性扩增,共得到406个多态位点,χ2检验后有217个为有效位点。利用Mapmaker/Exp(Version 3.0b)软件进行连锁分析,其中126个标记分属35个连锁群,连锁群标记数变化范围为2~11个,平均每个连锁群标记数为3.6个,该图覆盖的基因组长度为1 138.4 cM(图距单位),连锁群长度变化范围为4.0~166.1 cM,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32.53 cM。连锁图谱的构建为...
关键词:
棉铃虫 分子标记 AFLP 连锁图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宝生 刘素恩 张建宏 崔瑞敏 王兆晓 刘存敬 耿军义 张香云 王凯辉
利用高抗除草剂2,4-D的亲本与不抗除草剂的品系配制组合,对亲本、F1和F2植株进行抗性鉴定、调查、统计,进行棉花抗除草剂2,4-D性状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棉花除草剂2,4-D抗性性状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该抗除草剂性状属于质量性状遗传,便于在棉花育种中利用,抗性水平较高,能达到800mg/kg以上水平。抗除草剂性状可以在棉花常规育种和杂交种生产利用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棉花 抗除草剂 2,4-D 遗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罗根 陈之浩 李凤良 韩招久 李忠英
利用室内选育的小菜蛾抗杀虫双品系、抗杀螟丹品系和敏感品系 ,研究了各杂交世代小菜蛾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蛹期的乙酰胆碱酯酶 (AchE)和羧酸酯酶 (CarE)活性。结果表明 :杀虫双和杀螟丹的选择作用没有改变小菜蛾的性比、蛹重和羽化率等生物学特性 ;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AchE和CarE活性没有明显差异。由此进一步证明AchE和CarE的活性变化不是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主要机理。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杀螟丹 生化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学毅 冯锐 唐建淮 郭辉 陆岗 韦素美 黄凤宽 李创珍
对已发现的2份高抗稻瘿蚊种质资源进行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个供试抗源受显性基因控制,可能来源于同一抗性基因;其与多抗1号(含Gm6抗性基因)一样能抗中国的4种生物型,但与Gm6不等位,可能是一种新的抗性基因。
关键词:
稻瘿蚊 鉴定 遗传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荷英 徐安英 张月华 孙平江 赵云坡
利用微卫星(SSR)标记,在DNA分子水平上对不同地理系统和化性的家蚕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1对引物中均出现稳定的扩增带,扩增带总数为106条,最多的有16条,最少有4条,平均每个引物9.6条。利用单匹配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SSR不但具有品种特异性,而且具有系统特异性,证明不同化性及地理系统的家蚕在进化上属有显著差异的类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佳杰 周宇 沈夏霜 李莉 罗永巨 甘西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 strain)抗病群体和易感病群体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30个微卫星位点中20个能扩增出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清晰条带;抗病群体和易感病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5,2.4个;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69和0.441,0.440和0.476;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59和0.379;UNH845和UNH189位点在抗病群体中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GM180位点在易感病群体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2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指数为0.055和0.054。此外,GM25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伟 高明 邓兆荣 李秀环 慕卫
【目的】测定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抗茚虫威品系对8种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生物适合度及抗性遗传方式。【方法】生测方法确定交互抗性程度,组建种群生命表评价抗性品系的生物适合度,LD-P线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研究抗性遗传方式。【结果】对茚虫威产生134倍抗性的甜菜夜蛾品系(RR-indox)除对甲维盐表现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12.59倍)外,对其它7种药剂均没有明显交互抗性。抗性品系相对敏感品系的生物适合度为0.44,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上的不利性。杂交后代(F1,R♀×S♂;F′1,S♀×R♂)的显性度分别为0.54和0.74,甜菜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为常染色体多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设 宋曙辉 唐晓伟 陈贵林
为了建立甜瓜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以杂交组合1A151/恒进红瓤酥的6个世代群体 P1,P2,F1,F2,BCr和BCs为材料,利用风媒接种方法和分群法,研究了抗病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抗源 1A151对白粉病菌的抗性由1对不完全显性抗病基因控制,并寻找到了1个与抗病基因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RAPD- S329,其距离为6.81±1.67个遗传单位。
关键词:
甜瓜 白粉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子坚 古世禄 马建萍 独俊娥
谷子不同品种对粒黑穗病的抗性差异很大,其中有79.5%的品种属感病或高度感病类型。谷子抗粒黑穗病的遗传背景十分复杂,遗传方式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遗传力为37.66%,超亲遗传比较明显。双亲发病株率平均值和差值与F2高抗株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446**和r=-0.8638**。正确选配杂交组合对抗病育种的成败至关重要
关键词:
谷子,粒黑穗病,抗性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向丽 宫国义 郭绍贵 许勇 卢向阳 彭振兴 张海英
以西瓜抗白粉病种质PI482246和感白粉病品种中信1号为亲本,建立了F2、BC1.1和BC1.2分离群体。从白粉病菌收集物中分离鉴定得到Px生理小种2 France,采用孢子悬浮喷雾法对各世代进行白粉病抗性苗期接种鉴定,并进行抗性遗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PI482246对Px生理小种2 France的抗性由一对不完全隐性单基因控制。
关键词:
西瓜 白粉病 生理小种鉴定 抗性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香玲 宋波 刘玉梅 李新海
以玉米自交系X178和B73杂交培育的183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成株期进行了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83份重组自交系之间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抽雄期和成株期各有3个高抗的超亲分离;苗期和拔节期的病株率均呈现正态分布,抽雄期和成株期则表现为感病家系较多的偏态分布,且家系病株率的变异系数随生长发育变得越来越小,但抗性遗传力则越来越大。说明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在成株期较准,苗期受环境影响较大;成株期的抗性由2~3对主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多基因修饰或互作;抗性基因之间以加性效应为主。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 重组自交系 抗性遗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