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5)
2023(12400)
2022(10949)
2021(10334)
2020(8752)
2019(19899)
2018(19866)
2017(38191)
2016(20808)
2015(23544)
2014(22980)
2013(22567)
2012(20594)
2011(18620)
2010(18599)
2009(16833)
2008(16310)
2007(14289)
2006(12389)
2005(10618)
作者
(60479)
(50100)
(49809)
(47379)
(32040)
(24404)
(22597)
(19916)
(18999)
(17873)
(17193)
(16946)
(16015)
(15938)
(15475)
(15445)
(14991)
(14902)
(14328)
(14277)
(12534)
(12300)
(12161)
(11315)
(11311)
(11289)
(11268)
(10974)
(10122)
(10107)
学科
(76950)
经济(76871)
管理(62681)
(61105)
(52875)
企业(52875)
方法(36734)
数学(31113)
数学方法(30620)
中国(20555)
(20220)
技术(19336)
(19260)
(18971)
业经(18155)
地方(15613)
理论(14726)
(13973)
农业(13589)
(13275)
贸易(13265)
(13227)
技术管理(13141)
(12852)
(12664)
财务(12593)
财务管理(12571)
(12042)
银行(11992)
企业财务(11913)
机构
大学(290894)
学院(288790)
管理(117325)
(109020)
经济(106525)
理学(102303)
理学院(101144)
管理学(99237)
管理学院(98724)
研究(96365)
中国(69651)
科学(62965)
(62230)
(49138)
(48947)
(48920)
业大(46419)
研究所(45156)
中心(43032)
(41855)
财经(39706)
北京(39273)
农业(38609)
(37760)
师范(37387)
(36076)
(35188)
(34222)
技术(32221)
经济学(31333)
基金
项目(203868)
科学(159658)
研究(146938)
基金(146602)
(129095)
国家(128014)
科学基金(109591)
社会(90544)
社会科(85704)
社会科学(85679)
(81315)
基金项目(78178)
自然(73220)
自然科(71576)
自然科学(71561)
自然科学基金(70277)
(68367)
教育(67400)
资助(60418)
编号(59224)
成果(48144)
(46396)
重点(45518)
(44022)
(42924)
创新(42578)
课题(41438)
科研(39056)
计划(37990)
大学(37759)
期刊
(116438)
经济(116438)
研究(82901)
中国(55600)
学报(49716)
科学(45147)
管理(44401)
(44114)
大学(36715)
(35997)
教育(34887)
学学(34469)
农业(30950)
技术(25865)
(21736)
金融(21736)
业经(19288)
财经(18366)
经济研究(18099)
科技(17073)
图书(16677)
(16567)
(15568)
技术经济(14876)
问题(14656)
理论(14291)
(13677)
实践(13280)
(13280)
业大(13108)
共检索到415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从春生  李永祥  李春辉  石云素  宋燕春  张登峰  黎裕  王天宇  
【目的】目前,玉米生产上利用的杂交种95%以上是单交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探索从杂交种后代中高效发掘分别适合作父本和母本材料的方法,对于提高杂交种类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玉米育种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爆裂玉米杂交种JB1的F_1代种子作为试验材料,首先利用玉米全基因组范围内SSR分子标记,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杂交种种皮和胚进行基因型检测,筛选多态性SSR分子标记,明确相应父、母本的基因型。在此基础上,选取10条染色体上均匀分布的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对F_2及后续2个世代的分离群体进行逐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的后代材料可分为3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洪伟  康向阳  张正海  王君  蔡肖  
为探讨胡杨与杨属其他派树种远缘杂交的可行性,该研究以小青杨为母本、胡杨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发现胡杨花粉能够在小青杨雌蕊柱头上萌发,并最终获得了6株杂交后代。杂种幼苗的生长势强弱差异明显,其叶片均为披针形,与父本胡杨幼苗以及萌条的叶形相似;在SSR标记初步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相应的统计分析,证明父本与母本对子代遗传物质的贡献是等同的,杂交后代是胡杨与小青杨杂交的真杂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永华  盖钧镒  马育华  
用6个生育期不同的大豆品种配制的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春、夏、秋播下生育期及其对播季反应敏感度的实际选择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组合不同播季均有生育期超亲;可获得生育期对播季反应敏感度超过亲本的家系,超钝感亲本家系较多出现于双亲生育期相差不大的组合.在播季间全生育期平均数的低、中值区,作全生育期播季反应敏感度高和低两个极端方向的选择,实际选择效果较好;而在相应的高值区,实际效果较差:选择效果组合间呈现差异。从中已选出了18个既有相对较长的生育前期或后期又对播季反应不敏感的家系,可供中间材料加以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力行  傅骏骅  刘新芝  彭泽斌  张世煌  李新海  李连城  
利用 RFLP、SSR、AFLP和 RAPD分子标记对 1 5个玉米 (Zea mays L.)骨干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继而研究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 1 0 5个双列杂交组合的产量及特殊配合力的相关性 ,探讨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1 )利用分子标记把 1 5个供试材料划分为唐四平头、旅大红骨、兰卡斯特、瑞德和 PN共 5个类群 ,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 ;(2 )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 F1产量、分子标记特殊遗传距离与特殊配合力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 (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怡  劳方业  刘睿  陈健文  
对斑茅蔗BC1和BC2两个群体的397个无性系进行SSR和Alu-like分子标记分析,发现其中23个品系疑为假杂种,5个品系不具有斑茅血缘。结果表明SSR分子标记是鉴定杂交后代真实性的较好的方法,而引物SC597CS、SMC1527cl、SSCIR36鉴定出疑似假杂种总个数较多且互补性好,是鉴定斑茅蔗后代杂种真假的一组较好的引物。与Alu-like标记结合使用能较好地检测杂交后代是否含有斑茅血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正勋  钱春荣  杨静  刘海英  
选用蛋白质含量和品质性状不同的4个粳稻品种配制2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选择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存在动态变化关系;稻米味度值是先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而增加,当蛋白质含量下降到某一临界值后,味度值则不再增加,反而随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而下降,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后代株系味度值较高;在蛋白质含量水平较高时,稻米RVA谱特性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有所改善,但蛋白质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则又会导致RVA谱特性的变劣;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均不同程度的变劣,协调蛋白质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平衡关系是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关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尚春树  石冰  程舜华  
用不同生态来源的6个早熟大豆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研究F_1、F_2单株产量等性状的亲子关系、杂种优势,配合力、M·S·g/M·S·s值、遗传力、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早熟大豆杂种F_1、F_2单株产量等性状介于双亲之间,与双亲值、中亲值密切相关;F_2出现超亲分离,分离幅度、杂种优势、特殊配合力效应与双亲生态差异有关,单株粒重与鼓粒—成熟期密切相关,与开花—鼓粒期相关不显著,因此缩短开花—鼓粒期是提高大豆杂种后代早熟高产性的关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麟  江舟  杨克诚  潘光堂  荣廷昭  
为探讨玉米地方种质与其选系重组的育种效果,利用SSR标记,分析了玉米地方种质沃日黄与其选系重组自交后代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31对引物均检测到了重组系与沃30不同的基因型;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47~0.84,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1,平均值较大,但变幅也较大;聚类分析可将沃30及8个重组系划分为三类,重组系1、2、3、5与沃30聚为一类,重组系4、8和重组系6、7分别聚为一类。以上结果表明,不仅部分重组系与沃30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而且重组系彼此间也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地方种质与其选系重组具有明显的育种效果。此外,从计算每条染色体上相同基因型百分比的平均值发现,染色体1上相同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树明  罗曦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邰丽梅  雷国方  
以云南稻核心种质和云南主栽籼稻品种滇屯502、粳稻品种合系35配制的杂种BC1F3(448份)和亲本为材料,在昆明地区生态条件下,对供体亲本及其杂种BC1F3世代的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供体亲本的11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与回交后代差异明显.回交使其后代的性状逐渐趋于轮回亲本,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籼粳基本一致.2)供体亲本及其杂种BC1F3的11个形态性状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测验表明,除剑叶宽和1~2节长外,亲本与后代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并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籼粳一致.3)主成分分析表明,株高、剑叶长、穗颈长、穗下节长、1~1节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以春  左开井  张献龙  冯纯大  
选用 8 0个随机引物 ,对栽培种陆地棉、野生种雷蒙德氏棉、它们的杂种一代以及从回交后代中选育的 9个种质系进行了RAPD指纹图谱和遗传相似性研究。结果表明 :2 9个随机引物扩增的带具多态性 ,并能将两个不同棉种、F1 和种质系相互间加以区别。在 9个种质系中分别检测到 5~ 9条 (3 .7%~ 5 .3 % )带与野生种相同的特异带 ,大多数带与陆地棉回交亲本一致。野生种与种质系间的相似系数为 0 .388~ 0 .479,陆地棉亲本与种质系间相似系数为 0 .6 36~ 0 .892 ,材料间的带型差异与相似系数是吻合的。因此 ,利用RAPD标记检测远缘杂种后代材料中来自野生种的血缘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亚文  申时全  林兴华  徐福荣  
以云南稻种资源昆明小白谷与大理早籼配制的杂种F2 、F3、F4 、F5和F6等为材料 ,分别在高原粳稻区、籼粳交错区和冬季籼稻区进行强耐冷性籼粳亚种间杂种后代孕穗期的耐冷性研究。结果表明 :(1)昆明小白谷×大理早籼F3、F4 分离群体在不同稻作区每穗实粒数、总粒数与结实率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尤其是昆明点高达 0 .5 86 ~ 0 .776 。 (2 )遗传研究表明 ,可能有 1~ 2对基因影响着籼粳杂种结实率 ,其中有 1对主效基因控制着耐冷基因的表达。利用该群体已选育出了稳定的耐冷性籼粳重组近交系。 (3)不同稻作区不同世代育性分布规律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即随着世代的增加耐冷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  朱元娣  李光晨  
本文对“金冠×舞乐”的 2 19株三年生杂种实生苗的柱型性状等多种性状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后代柱型和非柱型性状植株呈 1∶1分离 ;节间长度、高粗比、叶形指数、萌芽数、成枝数都与柱型性状有相关性 ,可以作为柱型性状植株预先选择的指标 ;按节间长度 0 .80、叶形指数 >1.6 4、萌芽数 >11、成枝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宝德  牛永章  黄穗兰  冀丽霞  杨芬  
用激素处理和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获得陆地棉与比克棉、色伯氏棉等野生棉种的远缘杂交后代,结合杂交、回交、聚合杂交的手段,使棉花远缘杂种后代的品质性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了克服棉属种间杂交后代疯狂分离的难题,使新品系的性状尽快稳定,通过半配合材料VSG作母本与之杂交,得到远缘杂种后代低代材料的单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等手段得到了稳定的优质棉新品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远春  石永刚  黄宜祥  
导入热带种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改变现有亲本自交系遗传基础狭窄的途径之一。鉴此,对5份温带自交系、4份导入了热带种质的温带自交系和1份热带种质自交系进行了双列杂交试验,评价籽粒产量、穗长、株高等10个主要性状的GCA和SCA。结果表明,在籽粒产量等多数性状上GCA效应值高的有87001、S37、200B和373-6等;SCA方差(σ_(si) ̄2)值小的有87001和200B;(σ_(si) ̄2)值大的有48-2、478、7851和87002等。以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表明,10个自交系可划分为3类,即87002、7851、478、373-6和3732-3为一类群:7854和200B为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