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9)
- 2023(2400)
- 2022(1993)
- 2021(1913)
- 2020(1666)
- 2019(3556)
- 2018(3658)
- 2017(5902)
- 2016(3830)
- 2015(4496)
- 2014(4471)
- 2013(4174)
- 2012(4034)
- 2011(3592)
- 2010(3558)
- 2009(3185)
- 2008(3175)
- 2007(3047)
- 2006(2606)
- 2005(2184)
- 学科
- 管理(9029)
- 济(8165)
- 经济(8151)
- 业(7186)
- 企(5989)
- 企业(5989)
- 学(4845)
- 中国(3478)
- 农(2990)
- 方法(2878)
- 理论(2854)
- 财(2611)
- 银(2546)
- 银行(2524)
- 制(2483)
- 行(2429)
- 教育(2337)
- 业经(2271)
- 教学(2234)
- 融(2209)
- 金融(2208)
- 和(2109)
- 数学(2069)
- 数学方法(2016)
- 地方(1884)
- 农业(1811)
- 技术(1778)
- 划(1774)
- 水产(1742)
- 策(1693)
- 机构
- 学院(49775)
- 大学(48198)
- 研究(20238)
- 科学(16212)
- 农(15652)
- 中国(14526)
- 管理(14219)
- 济(12972)
- 农业(12820)
- 经济(12481)
- 所(11917)
- 理学(11712)
- 理学院(11509)
- 业大(11264)
- 研究所(11185)
- 管理学(11094)
- 京(11057)
- 管理学院(11030)
- 技术(9982)
- 中心(9445)
- 室(8946)
- 江(8647)
- 省(8289)
- 实验(8232)
- 实验室(7957)
- 农业大学(7931)
- 业(7613)
- 院(7498)
- 重点(7418)
- 财(7044)
- 基金
- 项目(35960)
- 科学(26655)
- 研究(23961)
- 基金(23565)
- 家(22612)
- 国家(22399)
- 科学基金(17553)
- 省(16696)
- 划(13939)
- 自然(12665)
- 自然科(12373)
- 自然科学(12365)
- 基金项目(12292)
- 自然科学基金(12118)
- 社会(11912)
- 教育(11628)
- 社会科(11139)
- 社会科学(11136)
- 编号(10121)
- 资助(9167)
- 计划(9107)
- 成果(8997)
- 重点(8800)
- 科技(8719)
- 课题(8450)
- 创(7871)
- 发(7751)
- 创新(7370)
- 科研(7221)
- 专项(7220)
共检索到76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威涛 田泽 王春台 刘学群 谭艳平
红莲型水稻恢复系9311中有2个红莲型恢复基因Rf5和Rf6,不育系YTA中有2个不育基因orfH79和orf216;为了研究2个恢复基因与2个不育基因之间的互作关系,将红莲型水稻不育系YTA与恢复系9311杂交,杂种后代再以YTA为轮回亲本回交8代;根据Rf5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分子标记,并对L-Rf5进行检测,结合花粉镜检结果,筛选出只含Rf5的纯合株系,多代自交后其表型一致,说明纯合株系L-Rf5构建成功;对近等基因恢复系的不育基因orfH79和orf216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L-Rf5中orf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娟 余渝 孔宪辉 刘丽 王旭文
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383R与转Bt基因的抗虫棉品系72-72(轮回亲本)回交产生的BC3群体,利用与CMS恢复基因Rf1紧密连锁的2个ESt-SSR标记和Bt基因特异引物展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棉花育性恢复基因Rf1和抗虫Bt基因进行聚合育种。结果表明,检测出15个恢复基因纯和且含有Bt基因的单株(RfRf Bt),同时检测出35株杂合态(RfRf Bt)植株,为培育恢复基因和转Bt基因的抗虫棉恢复系提供重要的种质资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鲁翠云 曹顶臣 孙效文 梁利群
用微卫星标记辅助进行镜鲤(Cyprinus carpio L.)家系的建立及选育,通过对亲本遗传结构及遗传差异的分析,预测产生优良家系的最佳配组。用28个微卫星分子标记评估松浦镜鲤亲本群体的遗传潜力,结果显示,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达到0.5627,处于高度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具备进一步繁育筛选优良群体的潜质。用x2检验和遗传偏离指数(d)估计Hardy-Weinberg平衡,结果表明群体处于平衡状态,但在16个位点表现出杂合子缺失,这可能跟长期的人工选择有关。依据个体间的遗传距离,连续2年共建立1对1亲本的繁育家系70个,用网箱分别养殖,2月龄家系体长均值为7.24~10.60cm,体质...
关键词:
微卫星 镜鲤 家系选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滕卫丽 李文滨 韩英鹏
本研究在大豆SMV1株系抗性的遗传分析基础上,筛选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并探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大豆花叶病毒病抗病育种中的应用价值.利用合丰25×东农93-046的F1、F2和F2:3群体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F1植株在接种后表现抗病,经χ2测验,F2群体分离比例为3(抗):1(感);对F2代衍生的F2:3家系接种鉴定,纯合抗病家系、抗感分离家系和纯合感病家系的比率符合1:2:1,表明东农93-046对SMV1株系的成株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并利用东农93-046×Conrad的正反交组合F2代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正反交后代均表现为31的分离比例,无细胞质效应,进一步证明了东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秀秀 吕敬刚 彭冬秀 赵宗武
对甜瓜雄花两性花同株与雌雄异花同株材料间杂交后代及回交后代的花性型分离研究表明,F2群体中单性花性状呈现单显性基因控制的3∶1分离比例,证明供试材料雄花两性花同株与雌雄异花同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GG和AAGG。并运用RAPD技术,在F2群体中采用混合分组分析法对A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筛选,找到一个与A基因连锁的大小约为500bp的RAPD标记。
关键词:
甜瓜 雌雄异花同株 RAPD 基因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冯锐 郭辉 陈灿 刘百龙 张晓丽 秦学毅
【目的】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抗褐飞虱水稻恢复系,为杂交稻抗性育种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方法】以HS204为抗源供体亲本(母本),明恢63为受体亲本(父本,轮回亲本),通过常规回交育种、抗虫鉴定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抗褐飞虱性强及配合力高的水稻恢复系材料。【结果】获得4个改良恢复系株系RMH-3、RMH-58、RMH-153和RMH-262,其8个农艺性状与明恢63略有差异,抗性表现良好,均高抗褐飞虱,抗级分别为RMH-3(3.9级)、RMH-58(1.9级)、RMH-153(3.1级)和RMH-262(1.8级)。4个改良恢复系与3个自育不育系1A、2A和10A配制的12个杂交组合中除1A×RMH-153表现感虫外,其余11个组合的抗性均达中抗及以上水平。【结论】以常规回交育种、抗虫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手段筛选获得的抗褐飞虱水稻中间材料RMH-3、RMH-58、RMH-153和RMH262,可作为新的抗褐飞虱杂交稻育种材料供抗性育种利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雪树 夏明元 李进波 万丙良 査中萍 戚华雄
为了选育香稻恢复系,以广东香稻品种美香占为香味基因供体,以自育抗性恢复系丰986和R476为受体,通过比较编码BAD2(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的fgr基因序列和9311序列设计功能性STS标记Aro,并在回交和复交的分离世代利用Aro标记开展香味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同时使用氢氧化钾法对香味基因纯合的单株的香味性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Aro标记在香稻育种过程中选择效率达到100%,最终选育出农艺性状较好并具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抗褐飞虱基因Bph14的香型恢复系C349和C354。分别利用C349、C354和两系不育系广占63S、Y58S配组...
关键词:
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香味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开强 李孝琼 韦宇 陈颖 王小姣 李林娟 郭嗣斌
【目的】培育适合广西种植的抗螟虫转基因杂交水稻恢复系,为广西杂交水稻抗虫育种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广西杂交稻骨干恢复系亲本广恢998、桂恢1561和桂恢110为受体,以携带Bt抗虫基因cry1C~*的抗螟虫转基因材料T1C-19为供体,通过1次杂交、3次回交和8次自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结合抗虫鉴定(室内离体接虫鉴定与室外自然鉴定)、苏云金芽孢杆菌(Baclillus thuringiensis)蛋白(Bt蛋白)含量测定和农艺性状选择培育适合广西推广应用的抗螟虫杂交水稻恢复系。【结果】对经过杂交、回交和自交育成的3个抗螟虫转基因恢复系KH998、KH1561和KH110进行农艺性状考查,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的千粒重均低于供体亲本T1C-19,KH1561的千粒重比原始亲本桂恢1561低,而KH998和KH110的千粒重较原始亲本分别提高1.40和3.40 g,产量优势变大;以KH110组配的杂交组合天丰A/KH110的产量比对照天优华占(CK2)增加1.29%,但所组配的其他杂交组合产量均低于对照特优63(CK1)和CK2。抗虫鉴定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及其配配杂交组合均具有与抗虫供体亲本T1C-19相当的抗性,均可有效抵御螟虫危害;杀虫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的平均Bt蛋白含量分别为0.24、0.65和1.41μg/g FW,其中,KH998和KH1561抗性群体的Bt蛋白能稳定表达,而KH110抗性群体的Bt蛋白表达不够稳定。【结论】通过回交转育结合MAS育成的3个抗螟虫转基因恢复系KH998、KH1561和KH110均可稳定遗传cry1C~*基因,并成功表达Bt杀虫蛋白,且具有与供体亲本T1C-19相当的抗螟虫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毕研飞 徐兵划 钱春桃 郭静 张永兵 伊鸿平 陈劲枫
【目的】蔓枯病(gummy stem blight)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是危害甜瓜生产的严重病害之一,其存在生理小种的分化,品种即使仅携带单个抗病基因,仍会导致甜瓜抗性逐步降低甚至丢失。建立甜瓜抗蔓枯病聚合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选育抗性高且不再分离的聚合抗源自交系和品质优良且高抗甜瓜蔓枯病的改良白皮脆品种(品系),为甜瓜优质、抗病和高产育种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选择方法和重要的中间材料。【方法】利用5份甜瓜单一抗源材料PI140471、PI157082、PI511890、PI482398和PI420145两两杂交获得8份聚合抗源(082-471、082-890、082-398、145-4...
关键词:
甜瓜 分子标记 抗病性 品种改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长有 王耀勇 张改生 王秋英 吉万全
【目的】选育小麦新种质N95175和新品种远丰175,并检测其是否含有来源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92R149的抗白粉病基因或抗条锈病基因。【方法】利用92R149/咸87(30)//小偃6号杂交组合选育N95175和远丰175,并以N95175、远丰175及其亲本92R149、咸87(30)和小偃6号为材料,利用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共分离的SCAR标记及与抗条锈病基因Yr26紧密连锁的SSR标记Xgwm11和Xgwm18,对N95175和远丰175所携带的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鉴定。【结果】从N95175中扩增出与92R149相同的SCAR标记特异条带,而在2个感病亲本咸87(30)、小偃6...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白粉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志文 韩旭 王英 傅廷栋
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和一个略作修改的轮回选择育种计划结合起来,目的将来自一个春性、稳定和纯黄DH品系No.2127-17的黄籽基因转育到一个半冬性的波里马恢复系恢5148-2中,以选育黄籽波里马恢复系。在本育种计划中,首先应用142条RAPD引物扫描12个优良的黄籽DH系,获得2个与恢5148-2背景恢复率最高的DH系。此后应用显性SCAR标记SCS1130和共显性标记SCA1分别分析BC1F1和BC2F1分离群体,选择黄籽的单株。为了更快的将所选单株的遗传背景恢复到恢5148-2,在BC1F1和BC2F1分离群体中分别应用88条RAPD和60对AFLP引物进行遗传背景分析,为了节约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桑大军 许为钢 胡琳 董海滨 王根松
对河南省50年来大面积推广的30个小麦品种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Pm2,Pm4,Pm8,Pm13,Pm21及Pm24紧密连锁的PCR标记对这些主推品种进行抗白粉病基因鉴定。其中仅有3个品种抗白粉病,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品种几乎没有上述抗白粉病基因,80年代以后利用Pm8较多,Pm2,Pm4和Pm24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而Pm13和Pm21没有在这些品种中得到使用。同时利用这些标记对2005年在河南省收获面积大于6.67万hm2的14个品种进行鉴定。采用回交育种及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将Pm13,Pm21,Pm30和Pm33等抗性基因导入了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小麦品种郑麦9023之中,获得了抗...
关键词:
分子标记 白粉病 抗病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莹 吴非 李金泉 黄银花 胡胜强 郝金平 李宁
旨在创建一种新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模型以指导和完善目前鸭的良种选育工作。对快速生长型肉用北京鸭的前后5批后代进行选育,测定预选留的子代个体6周龄体重、胸宽、龙骨长、颈长、体斜长和胫长6个经济性状数据,利用已知与这6个性状相连锁的9个QTL微卫星标记信息,检测其父母代个体在这些标记位点的基因型并预测其后代的总等位基因效应值,即综合育种值。结合预测的子代育种值和实际性状测定数据,最终选留出两方面皆优型个体,将预留种个体数目降至约50%,经过一世代选育可剔除3个位点的4个不利等位基因,分别提高了各位点的高效应等位基因频率,但尚不显著(P>0.1)。由于时间和可选择的群体有限,此模型的准确性尚待进一步证...
关键词:
标记辅助育种 北京鸭 QTL 微卫星标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伟
松树是世界上森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的重要树种,松树的遗传改良开展早,进展快,成效大。分子标记技术为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回顾了世界上松树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比较遗传作图、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进展。已经构建遗传连锁图的林木有13个属,近40个树种,其中松树占40%,而大多数松树遗传图谱仍然是不完整的,不能覆盖全基因组;比较遗传作图显示松属树种具有高度的遗传保守性;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表明,大多数性状的遗传基础存在着主效基因,为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杂种松部分重要性状的遗传控制中存在着树种效应,对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策略的制订具有指导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鲁翠云 匡友谊 郑先虎 李超 孙效文
本文介绍了水产动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发展。获得与经济性状连锁的标记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了获得基因/标记技术的进步,探讨了基因/标记与性状间相互关系的复杂性,论述了准确鉴定性状紧密连锁的基因/标记的难度,指出难点主要源于基因组对性状的形成具有非常复杂的影响。近十年来,已有多个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培育的品种在产业上应用,表明这项新技术具有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包括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不足之处,其根本原因在于鱼类性状的形成机制极其复杂、多变,从而决定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具有发展阶段论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分子标记辅助甜瓜抗蔓枯病基因聚合及‘白皮脆’品种改良
超甜玉米bt2基因SNP位点的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筛选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恢复系R1005的褐飞虱抗性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恢复系R389及其杂交种稻瘟病抗性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改良水稻恢复系N175的稻瘟病抗性
水稻抗稻瘟病Pib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应用
水稻抗稻瘟病Pigm(t)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利用
玉米CMS-S恢复基因Rf_3近等基因系的蛋白质分析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新尝试——与P_(m2)及P_(m4a)基因紧密连锁RFLP标记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Pigm基因改良水稻不育系桃农1A的苗瘟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