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7)
2023(4762)
2022(4401)
2021(4045)
2020(3745)
2019(8860)
2018(8850)
2017(17420)
2016(9907)
2015(11576)
2014(12062)
2013(12239)
2012(11656)
2011(10731)
2010(11040)
2009(10292)
2008(10423)
2007(9732)
2006(8205)
2005(7312)
作者
(32362)
(27248)
(26999)
(25974)
(17142)
(13315)
(12497)
(10878)
(10042)
(9769)
(9161)
(9082)
(8953)
(8652)
(8633)
(8624)
(8596)
(8073)
(7925)
(7820)
(7039)
(6803)
(6744)
(6232)
(6228)
(6159)
(6146)
(6069)
(5662)
(5659)
学科
(44031)
经济(43993)
(26279)
管理(26227)
方法(23422)
数学(21107)
数学方法(20934)
(20500)
企业(20500)
(12106)
(11354)
(10237)
中国(10063)
(8624)
贸易(8624)
地方(8487)
(8342)
农业(7844)
(7792)
业经(7594)
(7136)
财务(7114)
财务管理(7092)
(6887)
企业财务(6666)
(6457)
银行(6430)
(6116)
金融(6114)
(6057)
机构
大学(153882)
学院(152169)
(61520)
经济(60123)
管理(55942)
研究(53059)
理学(48046)
理学院(47454)
管理学(46578)
管理学院(46287)
中国(39020)
科学(35279)
(33757)
(33047)
(29251)
(27633)
业大(27167)
农业(27149)
研究所(26783)
中心(24598)
(23961)
财经(22175)
北京(20553)
(19939)
(19502)
师范(19241)
经济学(19116)
(18583)
(18180)
农业大学(17908)
基金
项目(99030)
科学(75421)
基金(69922)
研究(68801)
(62089)
国家(61585)
科学基金(50646)
社会(41392)
(39817)
社会科(39132)
社会科学(39114)
基金项目(37189)
自然(33880)
(33821)
自然科(33043)
自然科学(33024)
自然科学基金(32423)
教育(31995)
资助(29695)
编号(28242)
成果(23601)
重点(22772)
(22160)
(21519)
(20033)
计划(20023)
课题(19879)
科研(19778)
创新(18842)
大学(18337)
期刊
(65716)
经济(65716)
研究(41211)
(29966)
学报(29504)
中国(28224)
科学(24548)
(22599)
大学(20878)
农业(19955)
学学(19797)
管理(17450)
教育(13584)
技术(12769)
(12569)
金融(12569)
(11064)
财经(11022)
经济研究(10504)
业经(10496)
(9411)
问题(9346)
(8687)
统计(8567)
技术经济(8262)
理论(7728)
(7615)
业大(7547)
(7415)
商业(7200)
共检索到220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震  黄克和  候加法  毛鑫智  郁者华  
1992年10月~1993年2月,从182头产犊前后的黑白花奶牛中筛选临床型酮病牛8头,亚临床酮病牛30头分别测定其血清中酮体(KB)、糖(Glu)、游离脂肪酸(FFA)、胆固醇(CT)、磷脂(P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ucagon)等。结果表明,酮病牛脂肪动员呈单峰规律,动员盛期延长。临床型酮病牛,主要表现高酮血和低血糖症并伴有肝功能障碍,GOT 和LDH 呈高值,分别为60±9.7u/L 和534.6±11.86u/L;CT、Pho、HDL-CT 值显著低于亚临床酮病牛。耐糖试验结果表明:临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影  徐闯  夏成  张洪友  孙玲伟  许楚楚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中1H NMR技术方法筛选出Ⅰ型酮病、Ⅱ型酮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浆差异性代谢物。【方法】选取产后7—28 d,平均胎次为2—3胎的实验奶牛50头。根据血糖(Glc)、β-羟丁酸(BHBA)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与临床发病特点分为Ⅰ型酮病、Ⅱ型酮病与健康对照组,其中Ⅰ型酮病20头,Ⅱ型酮病为20头,健康对照组为10头。当患病牛血中BHBA>1.20 mmol?L-1,Glc0.50 mmol·L-1时,被认为患I型酮病;当患病牛血浆中BHBA>1.20 mmol?L-1,Glc>2.80 mmol?L-1,NEFA>0.50 m...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华加敏  田雨  何生平  刘小军  向明慧  周天赐  徐晨杰  陈芳慧  蔡亚非  
[目的]酮病是高产奶牛常发的代谢性疾病,本试验旨在通过分析奶牛泌乳早期的生产性能DHI(奶牛群体改良)以及外周血的血细胞成分分析数据,阐明酮病发生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及早预警牧场牛群酮病的发展。[方法]连续3年(2018—2020年)追踪江苏省境内某规模化牧场高产奶牛产后前3个月酮病高发期的生产性能数据,筛选出25头健康和20头酮病奶牛,进一步采集2020年产后第1个月的外周血进行血细胞分析;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对酮病的预警作用,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确定各指标对酮病的预警值。[结果]奶牛生产性能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脂率与酮病显著正相关,乳糖率与酮病显著负相关;奶牛血细胞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是与酮病正相关的指标;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鲜牛乳中乳脂率和血液中淋巴细胞数两项联合指标对奶牛酮病具有显著的预警作用,其中乳脂率的最佳分界值为4.21%,淋巴细胞数的最佳分界值为4.815×10~9 L~(-1)。[结论]生鲜奶中的乳脂率和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数可作为奶牛产后发生酮病的预警依据,用于指导牧场及时做好调控管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劲邦  朱颍琨  钱柏霖  邓俊良  彭广能  余树民  左之才  马晓平  钟志军  任志华  周紫峣  刘海峰  曹随忠  沈留红  
为探究围产期奶牛产前14和7 d血清能量平衡指标以及脂肪因子对产后酮病的预警作用及意义。从奶牛产前21 d至产后21 d,每隔7 d跟踪采集60头围产期奶牛尾静脉血,最终筛选出健康奶牛21头,酮病奶牛17头,检测奶牛各时间点血清BHBA、NEFA、Glu、TG、INS、 ADP、LEP、抵抗素、IL-6和TNF-α含量,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预警酮病的指标,再采用ROC曲线确定各风险评估指标的诊断效果及最佳分界值。结果表明:奶牛产前14 d时,血清BHBA和NEFA可作为酮病的预警指标;BHBA的最佳分界值为>0.42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81.0%;NEFA的最佳分界值为>0.47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90.5%;产前7 d时,血清BHBA和NEFA可作为酮病的预警指标,BHBA的最佳分界值为>0.34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66.7%;NEFA的最佳分界值为>0.32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47.6%。本研究发现产前14和7 d血清ADP、LEP、抵抗素、IL-6和TNF-α均不适合为产后酮病的预警指标。然而,随预产期临近,该5种脂肪因子Logistic曲线的显著性逐渐向具有统计学意义接近,存在作为酮病预警指标的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玲伟  包凯  李影  李兰  张洪友  夏成  吴凌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的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技术分析临床酮病、亚临床酮病和健康的奶牛血浆代谢谱,观察奶牛体内代谢产物的变化,寻找内源性代谢分子标记物,用于发现奶牛临床和亚临床酮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进展的特征生物标志物,并阐明该病发病机制。【方法】收集临床酮病奶牛血样24例,亚临床酮病奶牛33例,健康对照组奶牛23例,静脉采集试验奶牛血液,分离血浆,检测其β-羟丁酸、血糖等生化指标。将血浆样品预处理后,运用GC/MS联用技术检测各组奶牛血浆代谢产物,利用质谱数据库对其进行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a...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怡  赵鹏飞  李晓睿  皇甫明科  陈志蒙  陈浩  李成蛟  包胡斯楞  白智明  包占英  李玉  斯木吉德  王纯洁  敖日格乐  
为比较西门塔尔牛及其杂交育肥牛脂代谢相关血液指标和肉品质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选取西门塔尔牛(S组)、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SH组)、西门塔尔牛×蒙古牛(SM组)各3头,分为3组,并对3组育肥牛的脂代谢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和牛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交肉牛肉样红度a~*均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2)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交肉牛葡萄糖(GLU)含量较西门塔尔牛显著升高(P<0.05);3)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杂交肉牛肌肉黄度b~*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综上所述,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交肉牛较西门塔尔牛有较好的能量和脂肪贮存能力,且在肉色上也拥有更好的红度。本研究为肉牛选育改良及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波  王群  韩兆玉  
为研究补钙方式对产后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5胎成年泌乳母牛40头,按照年龄、胎次、分娩时间相近的原则进行配对,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头,试验组奶牛产犊后的0及12 h分别投喂1粒硫酸钙和氯化钙复合物(含有43 g可吸收的Ca2+),对照组在相同时间采用常规补钙(即颈静脉输氯化钙溶液,含氯化钙120 g,有效Ca2+含量43 g)。在产犊后0、1、6、13和24 h时测定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发现:在0和1 h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奶牛血钙浓度基本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但1 h比0 h时有所提高;6 h时,试验组血钙水平升高,而对照组出现下降,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2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子玲  许楚楚  舒适  肖鑫焕  王刚  白云龙  张江  赵畅  夏成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筛选卵巢静止奶牛和正常发情奶牛的血浆差异代谢物,探究奶牛发生卵巢静止时其体内代谢的变化。【方法】在黑龙江省某集约化牛场选取产后60—90 d,年龄、胎次、体况相近的经产高产奶牛为实验动物。根据奶牛的发情表现、直肠检查、B超检查及激素检测的结果,将奶牛分为发情组(A)22头和卵巢静止组(B)20头。应用GC/MS对两组奶牛的血浆样品进行检测得到其代谢组图谱,利用Chroma TOF软件对得到的峰图进行分析,得到原始数据。将标准化的GC/MS数据矩阵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照磊  王朋贤  舒适  刘健男  王博  姚远  夏成  张洪友  王哲  
为探讨奶牛酮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选取产后14d的酮病组(T)16头和健康对照组(C)24头奶牛,比较酮病与对照组在能量平衡、肝功能状况、氧化应激、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耐糖量试验的差异。结果显示:酮病奶牛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肝功能指标中酮病组奶牛血浆天门冬氨酸转移酶、直接胆红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总胆红素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胆碱酯酶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含量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表明病牛肝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酮病组奶牛血浆丙二醛、超氧化歧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玉兰  杨宾宾  黄静  何宝祥  李恭贺  
为了解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瘦素)水平及其动态变化特点,分别对15头荷斯坦奶牛分娩前后血浆Leptin和酮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酮体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头荷斯坦奶牛中检出4头亚临床酮病奶牛,发病率为26.7%;亚临床酮病奶牛平均血浆Leptin水平(0.73±0.75 ng/mL)极显著低于非酮病组(2.06±1.64 ng/mL);与非酮病奶牛比较,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水平在产后8周内的动态变化呈低频率变化,而与产前数据比较,亚临床酮病奶牛的波幅变化明显大于非酮病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和酮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揭示了酮病发生的潜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涛  付力立  罗正中  马莉  杜振隆  姚学萍  沈留红  余树民  严作廷  曹随忠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荷斯坦奶牛初乳和常乳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与分析。【方法】选择年龄、体况及预产期相近、胎次相同的健康围产期经产荷斯坦奶牛12头,分别于分娩后1 h和21 d采集乳汁,离心并收集乳清,依次记为初乳组(C_0)和常乳组(C_21)。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初乳组和常乳组乳清进行分析,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学生t检验,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1,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显著差异代谢物筛选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在荷斯坦奶牛初乳组(C_0)和常乳组(C_21)共筛选到97种差异代谢物,通过聚类热图可以看出,大多数代谢物在初乳组的含量高于常乳组;差异代谢物随机森林图显示,排名靠前的9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分别为乌头酸、柠康酸、龙胆酸、泛酸、牛磺酸、氧戊二酸、柠檬酸、6’唾液酸乳糖和精胺。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8条主要的代谢通路分别为酮体的合成与降解、牛磺酸与次黄嘌呤代谢、丙酮酸代谢、嘌呤代谢、嘧啶代谢、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三羧酸循环和丁酸代谢。【结论】荷斯坦奶牛初乳中脂质、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物的含量高于常乳,而常乳中糖类代谢物含量高于初乳,初乳与常乳中代谢物水平的差异为后续代谢物机制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同锏  钟刚  王希春  吴金节  李锦春  
为了解脂肪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对奶牛持续热应激的缓解效果,选用2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5头,Ⅰ(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饲喂脂肪包被GABA(40%纯度)0、5、10和15 g·d-1。结果表明:饲喂15 d,各试验组血清GABA水平均高于Ⅰ组,且Ⅳ与Ⅰ组间差异显著(P<0.05);Ⅲ、Ⅳ组的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显著低于Ⅰ、Ⅱ组;Ⅳ组白介素(IL-2)显著高于其他3组;Ⅳ组IgG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厉成敏  朱乐乐  李莲  王根林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重组牛脂多糖结合蛋白(rb LBP)作用于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乳腺炎模型,探讨rb LBP对奶牛乳腺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4头泌乳中后期、体质量为(500±25)kg的健康经产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为对照组、LPS(0.2μg·kg-1)模型组、低剂量rb LBP(1μg)处理组、高剂量rb LBP(20μg)处理组,分4期进行,每期15 d。[结果]灌注LPS后,奶牛发生乳腺炎症反应;与LPS模型组相比,低剂量rb LBP加剧LPS诱导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明显升高(P<0.05),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TLR4和NF-κB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LR4和NF-κB的表达显著下调(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靖  李丹  郭婷  武春霞  周雅坪  田广原  罗玉霞  郝永清  
为调查中国奶牛养殖地区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的流行情况,从2013—2019年,在中国6个奶牛养殖区域集约化牧场,通过随机采样收集犊牛鼻拭子1 878份,对样品进行M.bovis分离鉴定,并分析M.bovis阳性率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以及犊牛日龄与M.bovis阳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空间上,中国不同奶牛养殖地区,M.bovis阳性率是不同的。其中西北区(38.7%)高于华东区(35.6%)、华北区(33.6%)、华中区(30.8%)、华南区(29.9%)和西南区(27.1%)。2)时间上,2013—2015年M.bovis阳性率平均值为47.9%,三年间M.bovis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2016—2019年,M.bovis阳性率平均值为21.1%,四年间M.bovis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2013—2015年M.bovis阳性率显著高于2016—2019年M.bovis阳性率(P0.05)。4)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M.bovis阳性率与犊牛日龄呈正相关。综上,2013—2019年,中国奶牛养殖地区M.bovis阳性率平均值为32.6%,M.bovis在中国呈长期流行趋势。季节并不影响M.bovis在犊牛中的流行。M.bovis阳性率与犊牛日龄呈线性正相关。本研究丰富了中国奶牛养殖地区牛支原体流行情况数据,从病原学角度为预防和临床用药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红雨  范佳英  包军  
对分娩圈中长白、大白母猪产前、产后的卧位、卧姿和卧向进行了观察,并就母猪对分娩圈空间的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猪几乎不在采食区趴卧;长白母猪在趴卧区中央趴卧的机率约为50%,大白母猪在趴卧区四周趴卧的机率为67.54%~79.28%。母猪侧卧的机率极显著超过立卧(P<0.01);长白母猪哺乳期侧卧的机率明显高于妊娠期(P0.05)。母猪更愿意选择头朝外趴卧,且长白母猪的机率高于大白母猪,妊娠期的机率高于哺乳期(P<0.0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